搜索
楼主: 魏公子

[大盘交流] 为什么没有人谈仓位呢?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11-6-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魏公子 于 2011-6-5 18:22 发表

因为大部分的股票已经不再适合刀头舔血
现在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都将以基金为主
特别是指数类基金

目前
资金分配比例
510050:70%
150013:15%
150019:15%
然后按照各自的估值配比对应的仓位
以后 ...


公子头两个(50-13)选的好像是同类啊?(150019也约等于159901或510130)
按以往惯例,50类的总是跑两头,
中间跑出的总是中小类的(159901或02或510130),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弄个时间差也不错,俺只是还在理论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兄,先知先觉呀。大致像我这样子,做到一定的份上,障碍即在于仓位控制。目前来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满仓,常年保留点现金,至少维持20%。亦或者按照设定的极限市盈率统计方法,目前整个市场15左右,下到10倍算作满仓,现在七成仓,下跌逐步补仓至八成。总之,以后不能满仓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那个时候四川长虹的价格(同样被低估的离谱)

年度  │ 每股收 │ 净资产 │           分红送配方案
      │ 益(元) │ 收益率 │
───┼────┼────┼───────────────────────
1995中│  1.4746│  18.63%│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
1994年│  2.9738│  48.13%│以总股本23782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1元(含税)送7股
      │        │        │登记日:1995-08-18;除权除息日:1995-08-21      
      │        │        │上市日:1995-08-21                             
───┼────┼────┼───────────────────────
1994中│  1.2636│  23.11%│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
1993年│  2.1640│  34.65%│以总股本19818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12元(含税)送2
      │        │        │股                                            
      │        │        │登记日:1994-06-10;除权除息日:1994-06-13      
      │        │        │上市日:1994-06-13                             
───┼────┼────┼───────────────────────
1992年│  0.9800│  31.14%│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
───┴────┴────┴───────────────────────
───┬────┬────┬───────────────────────
年度  │ 每股收 │ 净资产 │           分红送配方案
      │ 益(元) │ 收益率 │
───┼────┼────┼───────────────────────
1991年│  0.9500│      --│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了
那也是有特定历史原因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一年期利率也是高的离谱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指数基金的投资
除了指数的选取之外
最核心的内容不外乎“合理估值”究竟应该是多少?

网络上百度一下
相关的帖子很多很多

总结如下
合理估值范围应该是
上限为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倒数
下限为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倒数
当前对应着也就是16~30倍的市盈率

但是实际上
咱们要么涨过头要么跌过头
所以我把这个区间放大两倍作为极限区间
也就是8~60倍的市盈率

理由
不解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主题帖和回复竟然被审核无法出现,呵呵,是何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主题帖和回复竟然被审核无法出现,呵呵,是何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主题帖和回复竟然被审核无法出现,呵呵,是何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主题帖和回复竟然被审核无法出现,呵呵,是何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3:15
做庄的步骤---恐惧与贪婪的陷阱

     关于做庄几个阶段的说法并不新鲜,但其中一个朴素的真理仍值得体会,正如文中操盘手阿光并不讳言的那样:庄家吸货阶段,所做的一切都是让散户卖出股票;拉升时营造赚钱效应,培养散户跟风;出货时希望散户坚守阵地,故而利好频传。而每一步骤,是着眼于恐惧和贪婪来量身制定的。所以,散户要想真正战胜庄家,单纯靠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可能仍处于劣势。
     想想人生的智慧,想通的能够超越:想不通的,永远不相信这个道理是真的。
     一些习惯隐身幕后的机构操盘手开始自报家门走向前台。出于职业要求,他们都不愿意披露详细的操盘内幕,而这些操盘手法却是一般投资者所最希望了解的。几位操盘手均表示,在不透露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口。按这个要求,笔者请其中一位操盘手(姑且叫其阿光吧)就一般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作答。
     笔者:选股做庄的第一要任是什么?
     操盘手阿光: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主要包括:
     1.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成长性、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财务状况。
     2.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3.股权是集中还是分散,对上市公司的前100名股东进行分析。
     4.对公司的送股、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等“题材”进行挖掘。
     笔者:做庄最看重什么?
     操盘手:做庄最着重题材,其次是流通盘和股价。一般着重选择高比例送股和收购兼并等具有号召力题材的股票,然后选择流通股本4000万一8000万,股价在15元-30元之间。如果上市公司默许和愿意配合,干脆我们策划一整套方案。总之,题材是为了炒作,流通盘是为了控制股价走势。
     我们制订了周密的操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何时吸货、洗盘、拉升和出货,包括何时试盘,每天做开盘价和收盘价,做阳线和阴线等做多做空的诱导信号。在各阶段,上市公司如何配合出消息和散发传闻,在资金方面如何调度安排。总之,“多算胜,少算不胜”。
     在吸货阶段,技术图表忽阳忽阴,让跟风者和持有者琢磨不透,同时利空很多,击垮投资者持股的信心。
     在拉升前试盘,经常在上档卖方挂出大笔卖单,一方面观察场外跟风盘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测试盘中浮码的意向或上档压力。

   在拉升阶段,常采用流动操作手法,即对敲、倒仓等手法,将股价推高,营造跟庄赚钱的效应,培养一批跟风盘,为未来顺利出货埋下伏笔。
     在主升段和末升段,常常利用投资者普遍采用的技术分析,做出符合经典理论的做多技术图形,让跟风盘赚钱,并让他们深信自己所用的技术分析是正确的,为以后反向操作做准备。
     在出货阶段,利好消息最多,同时技术图形如K线图、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等方面,经常营造买入信号,诱使投资者买入。
     笔者:能否具体举个案例?
     操盘手:如选定某某股,流通盘4000万股,股价15元。整个操盘过程和实施方案如下:
     l、在吸货阶段:首先采用来回振荡吸货手法,然后用缓慢推高吸货手法,最后用拉升吸货手法,完成第一阶段。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利空消息,如业绩亏损,经营不善等。
     2、控制流通筹码达到60%~70%。
     3、洗盘阶段:首先采用振荡洗盘,然后再用横盘洗盘,最后采用边拉边洗,完成第二阶段。消息处于真空期、封锁期。
     4、拉升阶段:首先采用温和拉升,然后再用快速拉升,最后暴拉。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各种利好消息,如:①高比例送股;②资产重组意向;③成立高科技公司等。
     5、出货阶段:首先采用拉高出货,图形向上假突破,再在高位反复振荡出货,最后打低出货。期间利好最多,如:①不断送股除权;②不停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③业绩大幅上升:④媒体大肆推荐。
     总之,我们做庄操盘的每一个步骤,是着眼于人性弱点——恐惧和贪婪而巧妙制定的。
     笔者:你们常接到一些大资金的委托,能否透露你们是如何合作的?
     操盘手:一般会根据对方的要求、资金性质和合作期长短而定。
     笔者:中小投资者如何跟庄?
     操盘手:l、分析筹码流向,追踪筹码落在谁的手中,是增仓还是减仓?
     2、分析主力的水平、实力和野心。
     3、主力的建仓时间长短、成本和市场的成本,以及收益风险等。
     4、资金比较大,必须采用“分仓”,否则你将成为庄家经常检查前100名投资者的“黑名单”。
     5、多点理性和耐心。
                                                           (深圳晚报吕一冰/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股票的看看这个不错

用“低市盈率法则”骑不上大牛股
10-07-05 09:16:00 作者:迈克·吴 来源: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什么真正的“便宜货”,资本交易的风险就是:除非你买了它就涨,除此之外,全部都是风险,股票涨跌和市盈率高低没有必然和直接关系

    近两年,我经常在深圳和北京与一些机构投资者讨论金融市场的“价值”问题。在2007 年12 月前与京鹏两地私募基金交流时,发现他们大多数没能在大牛市中跑赢指数涨幅。同行们的解释是:“我们采取巴菲特式长期选股和投资法则,就是选择低市盈率的‘便宜股’,买进后用时间换空间,不考虑牛熊市。我们的客户并不追求绝对投资回报率,所以虽然我们的收益率落后于指数涨幅,但客户完全可以接受!”然而在随后的一年中,我们看到这些在牛市中没能跑赢指数的机构,在股灾中又跌了个稀里哗啦。这样,有的客户就很难接受了,报载,某私募经理甚至遭遇客户的“躯体问候”。

   股神也不是“放牛郎”

   很多人经常为市盈率低到什么程度才叫“价值股”这个问题而困扰,有“专家”解释说,按照巴菲特“价值投资”选股理论,就是用低市盈率买进后,再用“时间换空间”等增值到高市盈率时卖出。

   如果这个解释正确的话,那么依照该法则选股,真的能实现高投资回报率吗?

   就以巴菲特为例。有一家公司,40年前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几乎同时起步,并在随后40年内成为了全美最大的企业。这家公司并非是巴菲特不熟悉的高科技公司,甚至还处于巴老非常偏好的行业,但股神并没有抓到这只大牛股。它就是从一家超市起步,迄今在全球拥有6000 家连锁店的沃尔玛(NYSE:WMT)。如今,沃尔玛家族的总资产是巴菲特的5 倍以上。如果在二级市场上同样投资巴菲特的公司和沃马特40 年时间,前者的回报率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

   为什么股价“做头”时市盈率反而低

   笔者的母公司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长期研究美国历次牛熊市及大牛股,分析结论与上述“低市盈率选股能得到高投资回报率”的结论,刚好相反。笔者所在公司的研发部在研究了过去18 年中国A 股市场历次牛市中的大牛股后得出的结论,与美国市场相同。我们发现,在每个大牛市初始阶段,如果把选股思路设定在不碰市盈率在18~20 倍以上的成长股,那么一轮牛市下来,你很难在指数涨幅上额外攫取25%的收益。

   高市盈率并不等于高风险(买入后不断上涨),低市盈率也不等于低风险(买进后继续下跌)。低市盈率个股也存在股价趋势性下滑到更低的高风险因素,也就是股价很可能会跌到市盈率“无法想象的超低”程度。但许多人在“风险大幅释放后长期投资低市盈率股”的投资理论下,一厢情愿地认为股票价格已经太便宜,应该“向下平摊成本,加码买入”,然后用长期持股自欺欺人的说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最终导致投资资金长期效率低下。这也是2006~2007大牛市中深圳大部分私募基金跑输指数,在2008年又赔上大钱的原因。

   牛市到达头部时,通常也是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增长到顶部的时候,因此盈利与股价两相对比,市盈率并不高。当新一轮经济低谷开始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但这只能在季报和年报公布后才得到确认。在这一时间差中,股价已开始因为估值过高而不断下滑。这一风险释放的过程,就是暴跌。

   笔者在对美国市场120 年内的牛股采样后发现,所有能在4 年内股价大涨超过15 倍的股票,起涨点平均市盈率是28 倍;飙涨30 倍以上的股票,起涨点平均市盈率竟然高达50倍。

   笔者同时发现,当股价到达终极头部时,其相对平均市盈率相当低。也就是说,当牛去熊来之初,那些已经结束飙涨股票的市盈率开始走低,时间一般持续2~3 个季度。这种情况在中国A股单边市场上体现得更为惨烈。单边市场特性引发的结果就是,在牛市头部因为市盈率越来越低,基金经理们头脑发热,一哄而上大量买进;随后在暴跌引发的恐慌下,大家又一哄而散在下跌中卖出。代表作就是驰宏锌锗(600497.SH)。

   拿买别克的钱买不到劳斯莱斯

   我们公司采样研究的时间段是:中国A股上轮牛市启动日2005 年6 月6日(998 点),到2007 年10 月牛市结束(6124点);发现其中起始股价不低于12 元( 含复权因素) ,股价上涨25 倍的大牛股(剔除ST 股),一共只有12只。它们中绝大多数起涨时市盈率都高于23 倍,部分股票的表现情况参见附表。

   大家可以看到,附表中的股票在起涨时,市盈率都不低。进一步研究后我们发现,涨幅越大的股票,起始点市盈率就越高。大家还可以去对比一下,上述个股在暴跌50%~75%后,市盈率居然大幅降低。因为股价顶部总是出现在企业盈利下滑前6个月左右时间,由于下跌时速度快、时间短,而季报和年报有滞后性,所以出现下跌途中市盈率看上去越来越低的现象。当盈利下滑的利空被财务报告证实的时候,股价已经跌入深渊了。

   再拿中国A股2008年11月以来的本轮反弹为例,只要是上涨4倍以上的牛股,如中兵光电(600435.SH)、东方雨虹(002271.SZ)、恒邦股份(002237.SZ)、合兴包装(002228.SZ)、鱼跃医疗(002223.SZ)等,起涨时市盈率没有一只低于15倍。而被中国“价值投资者”最为推崇的招商银行(600036.SH)市盈率倒真低,迄今为止只有10倍左右,可它在1664点至今,跑输了沪深300指数。贵州茅台(600519.SH)也是如此。


   一位在美国和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亲口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曾买入一只市盈率跌到只有6倍的股票,当时以为捡到了便宜货,结果半年后该股跌到市盈率只剩3倍了。这家公司可是造美国最尖端战斗机F16的,你说这样好的公司,为啥在市盈率只有6倍时,股价又继续跌掉50%?原因是不久后冷战结束了。这位投资大师从此发誓再也不买18倍市盈率以下的股票,因为在下跌过程中,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被确定为是便宜的。就拿这次金融海啸来说,你能想像跌破1美元的花旗银行(NYSE:C)吗?你能想像跌到三毛多的AIG(NYSE:AIG)吗?但这种原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活生生地上演了。

   回到2007年。笔者曾买过Dryships Inc(NASDAQ:DRYS)公司股票,这是一家拥有38条运输船的航运公司,该股从市盈率38倍时的45美元/股开始上涨,短短8个月涨到260美元/股;接着开始一路下滑,股价最低暴跌到5美元,而此时该公司的现金流是14美元/股,每股利润为12美元/股,当股价跌到12美元/股时,市盈率已经只有1倍了,谁能想到它还能再跌60%呢?该公司至今股价仍低于8美元/股。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什么真正的“便宜货”,资本交易的风险就是:除非你买了它就涨,除此之外,全部都是风险,股票涨跌和市盈率高低没有必然和直接关系,也没有任何数学模式和情绪模型能够证明,在熊市底部所买进股票的市盈率高低,是决定它们在未来牛市中会否成为大飙股的关键。你能用买别克车的钱买到劳斯莱斯吗?选择股票也一样。
参与人数 2奖励 +23 时间 理由
coco369 + 5 2011-6-7 02:34 感谢楼主分享,收藏并加分支持!
东和二队 + 18 2011-6-6 22:48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来看
能够长期战胜指数的人还是很少的

所以
自认为不是超人的
还是老老实实的倒腾指数基金吧

股票这东西
还是只有牛市的时候才好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3.25%来计算
两市1577只股票位于泡沫区域
平均87.47倍

按照一年期贷款利率6.31%计算
两市153只股票位于投资区域
平均8.84倍

这个平均市盈率
我是直接使用“通达信”的“热门板块分析”提供的数据

其计算方式据个人猜测
乃是采用去除亏损股票后按照总股本加权计算


对于不同的投资主体来说
结论相差很大


对于类似社保这样的超级资金来说
目前的市场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
因为收益率远超过了一年期贷款
借钱来炒都是划算的

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
高估与低估相差十倍
操作难度相当的巨大
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
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看到两篇文章
作者都在感慨
表示不理解

欧美只要社会能有百分之二三的增长
公司都可以活得很滋润

咱们呢
增长率一旦低于百分之七八
企业的日子都会很难过

我了个去啊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谁让咱们国家贷款利率这么高
而且还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贷得到

利润如果少于百分之七八
还不够给银行还利息的呢
这都不算请客送礼贿赂的成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方说吧
目前的一年期利率是3.25%
对应的理论估值重心应该是30.77倍市盈率

那么当前整个沪深A股十六七倍的市盈率
应该对应着多少的仓位呢?

----------------------------------------------------

很具有欺骗性的命题

因为银行利率对应的估值是确定的未来
而股票对应的估值却只是确定的过去
但公司未来的盈利是充满变数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8 天

发表于 2011-6-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8 天

发表于 2011-6-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yixia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6 12:10 , Processed in 0.043166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