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苏北人

[讨论] 世界石油30-50年枯竭..高油价受益行业..欢迎MACD学生们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白俄罗斯官方最新统计,现有387个村民居住在撤离区内受政府特别监控的47个高污染居民点内,部分居民点距核电站只有40余公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利戈维奇村是距核电站最近的村子之一,那里目前居住着8个村民,多为60至80岁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基本依靠自己种菜或饲养家禽,而居住在外村的亲戚也会定期送来食品。虽然村里的辐射强度超过每小时60毫伦琴,但村民们根本搞不懂这些专业术语。地方政府在村内设有公告栏,也只用最简单的“正常”或“差”两个标准来形容当地的辐射量。村民们对这些并不在意,他们更关心的反而是公告栏上流动货车来往的时刻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消除心理创伤

  在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近一百公里的白俄罗斯霍伊尼基市,共居住着1.4万人,这里平均辐射强度为每小时30毫伦琴,属于非高污染的准撤离区。居民大多食用当地种植的蔬菜和水果,据说本地蔬菜、水果已符合安全标准。据市医院医生介绍,当地儿童中并未发现高辐射引起的疾病案例,医院对居民进行检查时也未发现人体内辐射量超标的情况。在一些居民看来,这些地方多年没有人类活动,没有工厂,因此环境变得“很好”。至于辐射,42岁的笛卡女士的说法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我们很好,没有健康问题。辐射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早习惯了。”

  相对于辐射所引发的疾病,医生更担忧的反而是当地严重的酗酒现象。今天,对于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区内的幸存者们,如何摆脱心理恐惧、重树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他们面临的更大难题,只有克服了这道难关,人们才能真正走出核污染笼罩的阴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大战打起来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幸存者回忆灾难临头的一刻

  本报特约记者 乔夫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的20年后,几位曾亲眼见证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接受英国记者的采访,追忆当年的痛苦经历。




   



  工程师尤甫琴科 以为打起了核战争

  亚历山大·尤甫琴科今年45岁,在莫斯科一家研究所工作。当年他曾是4号反应堆的首席机械工程师,1986年4月25日晚正赶上他值夜班。爆炸发生时,他正坐在位于3号与4号反应堆之间的办公室里。第一轮冲击波使1米厚的墙凹进去一块,门也被炸飞了。尤甫琴科的第一反应是“苏联与西方的核大战打起来了”。没等他做出反应,第二股冲击波扑面而来,夹杂着令人窒息的放射性粉尘。

  他冲到门外,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4号反应堆建筑的一半已经不见了。反应堆火光冲天,被炸毁的循环泵上垂着一条被切断的高压线,刺刺冒着火花;爆裂的水罐在反应堆大厅红通通的残骸上摇摆。在反应堆中央,一道神秘的蓝白光线射向夜空,那是暴露的核反应堆发出的“切伦科夫光”。

  尤甫琴科立即与3位技术员同事爬到一个114英尺高的台子上,想评估一下损失程度。身强力壮的他顶开一道钢筋水泥门,让3位同事去寻找反应堆控制棒装置。就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四人都受到致命的辐射,尤甫琴科的3位同事送到医院后不久就去世了。

  在顶开那道门的过程中,尤甫琴科接触到了门上的放射性粉尘,他的左肩、臀部和小腿均受到严重的放射灼伤。身上的皮肤开始成块地变黑并脱落,医生不得不为他做了15次植皮手术。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他的左臂一直吊着绷带。医生也不让他再要孩子了,因为他们担心他的DNA很可能已经受损。直到现在,他每年还要接受为期两周的体检。

  消防队员萨哈罗夫 冒着致命辐射灭火

  4月26日1点25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二消防站的警报器响了起来。安纳托利·萨哈罗夫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消防队员之一。他今年已经53岁了,住在基辅郊区一套苏联时代的公寓里。

  他回忆说,爆炸发生后,反应堆炽热的残骸落在附近建筑的屋顶上,很快将上面的沥青点燃。大火威胁着涡轮大厅的安全,如果蔓延到隔壁的3号反应堆,后果将不堪设想。萨哈罗夫和战友们一边用水龙带灭火,一边用手将残骸扔下或者用脚踢下,全然不顾它们具有致命的放射性。外围的火势控制住以后,他们又进入反应堆内部,那里的石墨正以摄氏2000多度的高温燃烧。

  当人体暴露在每小时400伦琴强度的辐射中超过60分钟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人体受到的辐射量是400雷姆。在涡轮大厅顶部,放射强度为每小时20000伦琴,反应堆内部为每小时30000伦琴,也就是说,48秒内吸收的辐射量就足以致命。消防队指挥员普拉维克中尉带领几位队员冲在最前线,整整战斗了1个小时。当他们出现头晕和呕吐症状后很快被换下来送到医院,但两周后就牺牲了。当晚值勤的28名队员只有16人幸存下来。由于受到强烈辐射,牺牲者的尸体都呈现出异常,其中一人的眼球由棕色变成蓝色,另一人则因严重灼伤心脏上都出现了水泡。他们的尸体被安放在铅制的棺材里,盖子也被焊死了。

  萨哈罗夫一直战斗到26日下午2点。此后他曾在基辅住院2个月接受治疗,医生告诉他受到了300雷姆的辐射,但他知道远远不止于此。1992年,他被宣布为彻底残废。

  飞行员沃洛丁 多次穿越“死亡地带”

  1986年4月26日凌晨,空军直升机飞行员沃洛丁上尉接到命令,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空执行紧急任务。除机组成员外,机上只有一位陆军少校,他拿着一部放射量测定仪,准备到普里皮亚季镇上空测量核电站周围的辐射污染情况。

  他们出发时都没穿防护服,当飞机向4号反应堆升起的烟柱飞过去时,机舱盖上出现了许多粘性液体小颗粒。沃洛丁瞄了一眼驾驶舱里的放射量测定仪,吓了一跳。指针从10开始直线上升,迅速摆动到每小时500毫伦琴(最高值为500毫伦琴)。突然,那位陆军少校冲进驾驶舱大喊:“你想要我们的命吗?你这个杀人犯!”

  事后沃洛丁才知道,他驾机穿过的烟柱放射量高达每小时1500毫伦琴。不久,他们机组被停飞,几个人住进基辅一家医院。医生告诉他们活不了多久了,想喝多少伏特加都可以,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但是不久,沃洛丁又接到命令重返蓝天,继续在事故区上空飞行了5个月。

  1991年,沃洛丁彻底停飞,开始从事案头工作。58岁的他被查出患有一种奇怪的心脏病,而同机组的一位机械师则已经彻底残废。

  新闻背景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一系列爆炸。瞬时间50吨铀燃料化作蒸汽进入大气层,另有70吨铀和900吨放射性极强的石墨崩溅到反应堆周围,引起30余场大火。核反应堆中剩余的800吨石墨同时起火,一直燃烧了10天,向天空发出一道具有致命放射性的烟柱。这场悲剧不仅是核电工业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解读20年核之痛
  20周年:本月26日,世界将迎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周年纪念,相比生动的文字和画面,一连串令人咂舌的数字可能更加说明这场灾难给人民留下的痛苦。
  10倍: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10倍;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详细内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切尔诺贝利“死亡区” (0428 14:32) 切尔诺贝利:20年后的反思 (0428 08:01) 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别让子孙再承受这一切 (0427 14:07) 安南呼吁继续帮助切尔诺贝利受害者 (0427 11:19) 尤先科呼吁发展切尔诺贝利旅游业 (0427 10:46) 核殇20年不仅仅是为了哀悼(图) (0427 09:55) 挥之不去的梦魇(图) (0427 09:47) 切尔诺贝利20周年:核安全引深思 (0427 09:35) 乌克兰全国默哀1分钟悼念切尔诺贝利遇难者 (0427 09:25) 安南呼吁继续帮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受害者 (0427 05:15) 切尔诺贝利:灾难是否还会重演(图) (0427 01:54) 尤先科承诺不让切尔诺贝利事故重演 (0427 01:29) 乌克兰民众手持康乃馨悼念切尔诺贝利 (0427 01:11) 乌克兰举行活动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 (0427 00:00) 俄罗斯准备参与切尔诺贝利石棺重建工作 (0426 14:27) 普京向20名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英雄颁发奖章 (0426 13:32) 视频:乌俄纪念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 (0426 13:16) 切尔诺贝利20年后反思:受灾三国努力想走出阴影 (0426 12:03) 背景资料: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0426 11:45) 乌克兰披露克格勃处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内幕 (0426 11:02) 幸存者秉烛献花悼念切尔诺贝利遇难者(组图) (0426 10:34) 乌克兰民众秉烛纪念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图) (0426 09:47) 切尔诺贝利的启示——安全与责任 (0426 09:29) 切尔诺贝利的启示 (0426 09:26)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伤痛依旧灾难警醒人们悲剧不要重演 (0426 09:22)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组图) (0426 09:16)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放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图) (0426 09:16)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组图)(3) (0426 09:16)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组图)(3) (0426 09:16) 乌俄今日纪念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组图) (0426 09:15) 850万受辐射居民和慢慢死去的基辅 (0426 03:09) 切尔诺贝利的伤口:败血症成为虐杀儿童凶手 (0426 02:27)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受害人数成谜 (0426 02:11)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周年祭:核殇20年 (0426 02:05) 切尔诺贝利,看到灾难才能感念幸福 (0426 01:39) 俄摄影师近距离拍摄切尔诺贝利:更害怕空旷感觉 (0426 01:17) 中国无偿援助乌克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果 (0425 23:47) 乌克兰将为切尔诺贝利石棺加固 (0425 15:15) 揭秘切尔诺贝利爆炸死亡人数 (0425 14:17) 切尔诺贝利20年封不住不安分的核魔 (0425 14:17)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的60万英雄不该被遗忘 (0425 14:08) 乌克兰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 (0425 13:14) 切尔诺贝利20周年纪念幸存者悼念遇难同事 (0425 10:58) 再访死亡之城切尔诺贝利:辐射仍在继续 (0425 10:26) 切尔诺贝利事件20年祭 专家警告慎用核能 (0425 09:34) 回到切尔诺贝利阴影下生活 (0425 09:20) 切尔诺贝利爆炸20周年祭 核泄漏导致20万人身亡 (0425 09:10) 乌举办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国际学术大会 (0425 09:05) 害死9000人,还是20万人? (0425 08:23) 俄150万人仍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处 (0425 04:4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2 天

发表于 2011-3-2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资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怎么善后的2011年03月19日 03:51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现在来预测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最终影响,还为时过早。让我们暂时回到20多年前,来看看前苏联事故发生后的情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的第一座核电站,它是前苏联技术和工业的象征,离基辅市区104公里,所发的电供基辅市200多万居民使用。它有4个核反应堆,4号反应堆最新,运行仅有3年。

测试操作失误 温度飙升了100倍发生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夜班的年轻工程师们接到一项任务,对4号反应堆进行安全测试:模拟一旦汽轮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核电站是否还有足够的电能控制铀棒的核反应速度,以及在主水泵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备用水泵能否将足够的冷却水引入到核反应堆,防止核反应堆过热。

这项测试主要由三个年轻工程师担任,控制核反应堆的列昂尼德、控制水泵的鲍里斯和控制汽轮机的尤里卡尼,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控制室。这项测试原本放在白天进行,白天有更多的高级工程师在场,但白天测试会影响基辅的用电,所以临时改到了半夜。

核电站发电需要一种非常精巧的平衡:铀棒在不断产生热量,如果进入反应堆的水太多,水来不及汽化,产生的蒸汽太少,汽轮机就不能正常运转。进入的水太少,反应堆会过热,有爆炸危险。

测试开始后,平衡被打破。仅几分钟,没有足够冷却水的核反应堆内的温度就超出了正常的100倍,局面变得无法控制。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反应堆上面重达2000吨的钢顶掀开,80吨重的高放射性燃料被抛向空中。

为防止核燃料进入地下水 建了个“石棺”装残渣

爆炸发生两天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放射性尘埃落到了欧洲境内,10天后,放射性浮云扩散到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当时各国一片恐慌。

为了阻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扩散,前苏联出动了1800架次直升机,往4号反应堆里空降了5000吨化学物质,用来吸收辐射物质。

不过当时苏联当局最担心的还不是尘埃,而是担心核燃料烧穿核反应堆的底壳,进入地下水,那将是灾难性的——104公里远、200多万人口的基辅也将不保。

为了搞清楚底壳到底有没有被烧穿,核电站派人冒死进入爆炸后的核反应堆底部查看情况,结果情况还好,底壳没有烧穿。多年以后,这名勇士接受采访时说,当时他真的不愿意下去,但没办法。不过当局还是不放心,担心以后会烧穿,他们决定在反应堆下面铺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板,将4号反应堆与地下水彻底隔开。400名矿工24小时轮班作业,用了半个月,在反应堆下面,挖出了一条168米长的隧道,混凝土板安装到位。

在反应堆残骸里,还有200吨铀和1吨更致命的钚在混凝土板上方,自然情况下,它的辐射危害会持续很多年。

当局认为,夜长梦多,最好的办法是围绕整个4号反应堆建造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墓,将这些残渣永远埋在下面。这项工作交给了军队。

士兵们穿着重达30公斤重的防辐射铅服,先将地面上的爆炸残骸扔回到4号反应堆坑里。每个人只工作三分钟,但这也已经让他们受了很强的核辐射。据说,这次行动大大缩短了数千名士兵的生命。206天后,4号核反应堆的屏蔽罩工程才完工,200吨的铀和1吨的钚,被永远埋在了混凝土墓下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核安全局:福岛核爆炸事故仅次于切尔诺贝利2011年03月16日 12:10

日被指刻意降低核事故等级 瑞典专家指属7级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1-03-15 14:0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3-2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的利用,在我们寿命期间是很难实现的#*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1-3-2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就回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枯竭你也等不到吗???/嘿嘿..你也太古董乐

太阳能的利用,在我们寿命期间是很难实现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热水器满屋顶

太阳能汽车试验跑

太阳能锅炉进入工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石油储量疑被夸大 专家预测40年后全球石油枯竭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08:43  国际在线

专家预测40年后全球石油枯竭,美国为了私利,策动虚报供应量

  本报记者/王文坛

  正当各国都在加紧研发石油可替代能源时,最近多位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按照目前的研究和开发速度,全球石油资源耗尽90年后,替代技术才能成熟。也就是说,人类无法赶在全球石油耗尽前改用替代燃料。

  绿色能源开发进度慢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1月10日报道,在8日新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民用和环保工程教授黛比·尼迈尔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环保燃料要到2140年才能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但碳氢化合物燃料可能在2050年就会枯竭。这之间相差了90年。

  这个预测结果是那些拥有长期投资经验的人通过对新能源技术能否普及,以及何时实现普及等问题进行市场预测而得出的。在对能源市场进行数学分析后,他们认为,绿色能源的研发速度赶不上石油储量的消耗速度。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再生替代燃料很久后才能自立,至少市场的看法是这样。”尼迈尔说,这一研究结果提醒人们,目前制定的再生能源目标过于保守,无法防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她说:“需要更强的政策动力来推进替代技术发展。”

  该校另一名俄罗斯经济学家纳塔利娅·米雷什金娜在文章中指出:“石油开采的高峰期从今年开始。并将在2030年结束,到那时,企业将强烈地感受到油气资源的匮乏。”英国石油储量消耗分析中心称,石油开采量下降l0%—15%就足以令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完全瘫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开采量仅下降5%就导致全球物价上涨了5倍。

  美国误导石油数据

  国际能源署(IEA)一年一度的《国际能源展望》报告在11月10日正式出炉。报告称,预计石油价格在2015年超过每桶100美元,2035年超过200美元。IEA预计全球原油日产出在2020年达至6800万-6900万桶。IEA首席经济学家、本报告的主编称,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措施抑制原油消费量,估计油价还将继续走高,“讯息已经非常明了,如果消费国不改变石油的消费方式,特别是在运输部门,油价还将走高”。然而近年来,IEA年度报告的精确性却屡屡受到一些国家的质疑。

  英国《卫报》11月9日报道,据国际能源署的两名高级官员透露,为了避免引发外界对石油短缺问题的恐慌,美国正发挥其巨大影响力,鼓励能源监控机构对石油供应量下降、面临短缺的问题视而不见,并夸大找到新油田的几率。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国际能源署2005年曾预测,到2030年,世界石油供应将达到顶峰,日产量高达1.2亿桶。但是他们随后将产量降低到1.16亿桶,2008年又降到1.05亿桶。在这位内部人士看来,“1.2亿桶的日产量纯属胡说,即便是维持石油产量每天9000到9500万桶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担心一旦这些数据公布,很可能会引发石油恐慌,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美国担心石油顶峰期结束,因为那将威胁到他们使用石油资源的权力”。

  另一名国际能源署官员则披露,在他们组织内部,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要惹怒美国。“石油储量根本没有美国宣扬的那么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石油顶峰期,我认为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糕”。

  根据英国能源调查委员会10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全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顶峰,2020年之前将达到终结点,只是政府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危险。报告首席作者史蒂夫·索瑞尔说,“石油产量不会在2030年前达到顶峰”的预测过于乐观了。英国自由党议员约翰·海明说:“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不能完全相信。英国政府需要加快发展更稳定的低碳经济,以避免石油波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

  相关链接:

  造一辆车要20桶石油

  石油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大部分农业机械设备都需要石油,且这些设备要以柴油作为燃料。工业生产需要大量有机原料。在美国,制造一辆汽车平均要消耗不少于20桶石油。化工业依赖石油,几乎所有化学杀虫剂和许多化肥都是从石油中得来的。很多塑料、铝制品、化妆品和药品的生产同样少不了石油。而最关键的是,制造大部分获取可再生绿色能源的设备也需要大量石油。

  科学家指出,随着石油匮乏的加剧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对加工的需求和态度将发生转变。但即便如此,本世纪末仍将出现全球燃料枯竭现象。(王文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的石油存量剩下约一万亿桶
如果还没开发到新的油田
这些石油仅可用约四十四年
大概是西元2048年前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老鼠一样在地球上遍地打洞寻找可爱的石油..我可怜的家..我可怜的地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血换石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体以血换石油去乐

法国担心核爆炸



欧洲担心变鬼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放射性物质检测结果  
2011年03月20日 14:14:58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东京3月20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文部科学省20日宣布,通过对18日9时(北京时间18日8时)起24小时内各地的雨水、地面尘土及空气中的飞尘进行检测,确认在栃木县和群马县检测到放射性碘和铯,在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和山梨县检测到放射性碘。

    文部科学省指出,单靠此次检测,还无法评估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过该机构同时解释说:“在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地区,另外一项检测结果显示,空气和自来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水平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根据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字,栃木县每平方公里放射性碘的放射性活度为1300兆(百万)贝克勒尔,群马县为230兆贝克勒尔,东京都为51兆贝克勒尔,埼玉县为64兆贝克勒尔,千叶县为21兆贝克勒尔,山梨县为175兆贝克勒尔。栃木县每平方公里放射性铯的放射性活度为62兆贝克勒尔,群马县为84兆贝克勒尔。其他地区几乎都没有检测出来,不过有的地区由于地震影响还未来得及进行报告。

    今后,日本厚生劳动省将评估放射性物质对农作物等的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旭人在20日   今年我国将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从制度上逐步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完善消费税制度,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1 21:55 , Processed in 0.0319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