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敲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
.....美国司法部在有关瑞银案的文件中称,2000-2007年期间,瑞银通过秘密的瑞士账户,帮助约5.2万名美国客户隐瞒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未缴税资产.根据和解文件,瑞银有时通过空壳金融实体隐瞒资金,导致美国国税局(IRS)损失了数亿美元税收.
2月18日一个寒冷的夜晚,瑞士政府召开晚间内阁紧急会议,同意支付7.8亿美元了结此事.
但比钱更令人心痛的是,瑞银同意提交约280位美国严重避税者的名单.政府为了保全瑞银,付出的代价是近乎坚持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瑞士银行业保密原则.
这种解决方法获得了瑞士监管机构的首肯,他们也不得不制定紧急规则以绕过法院体系,拯救瑞银免陷倒闭险境.
达成和解一天后,美国国税局要求瑞银公布可能避税的52000名美国人名字,这令瑞士政府感到震惊.无疑,瑞士未能使瑞银同时免于刑事和民事调查,他们重视的银行保密法依然面临沉重压力.
瑞银继续与美国国税局及司法部协商......
最终,在2009年7月31日的关键会议上,希拉里与卡密雷在原则上同意达成协议,避免针对瑞银提起不利的法庭指控.
受种种官方规定约束的瑞士当局再三保证最後一定会递交名单,这让美国国税局感到满意.
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表示,对这项协议"及瑞士政府为确保履行自己在瑞银协议的相应责任而不懈努力"表示欢迎.国务院未对该事件进一步置评.
瑞银与美国当局在8月19日达成民事和解.尽管这次没有罚款,但瑞银承诺将在一年内另外提交4450名客户名单.
两个月後,瑞银执行长格鲁贝尔使出王牌:经过几周的秘密接触後,他聘请前美林财富管理主管Robert McCann担任美国分支主管.McCann上任後三个月为瑞银带来一批新人马,多为美林前高层,在瑞银内部人称"美国财富管理重生团队".
更令“避税天堂”感到胆战心惊的是,德国和法国还在竭力推动二十国集团通过一份“黑名单”,准备对那些在税收、洗钱和金融安全等领域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实施惩罚。
眼看形势不妙,在全球范围内掌握的资金据估计超过11万亿美元的“避税天堂”连日来纷纷做出让步,寻求躲过一劫。除瑞士外,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比利时、奥地利和卢森堡均表示将放宽银行保密制度,为打击跨国逃税提供更多合作。
对于瑞士宣布放宽银行保密制度的决定,身为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东道主的英国首相布朗表示,他希望这是“避税天堂”终结的开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