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762|回复: 13

[讨论] 深夜开新贴,讨论人民币贬值。如何投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10-6-20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开新贴,讨论人民币贬值。如何投资。。。。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huchengbin 浏览:12762 回复: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买黄金?还是持美元?
人民币如果升值。买什么?
人民币如果贬值,又买什么?
人民币国内严重通货膨胀又买什么???
大家想清楚没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买股票,具体参照津巴布韦,别太贪,然后换成黄金实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4 天

股指家园道亦有道特训营

发表于 2010-6-20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值 进口  反之 出口


通货膨胀 好好学习 长大当公务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楼主其他帖子的留言了,纸黄金不能交割,一沓废纸换成两沓废纸意义不大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0-6-20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在为这个问题困惑中,不过现在谈人民币贬值虽不是笑话了,但是仍然言之过早。人民币一路高涨,中间为出现过任何回调,暂时升值是一定的,如果即使回调,也至少两三次才能改变这一趋势。
所以当下持有人民币还是好的选择。趋势确定时候,你换什么都是对的,没有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值利多利空啊

本人沒明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mmyyyk 于 2010-6-20 01:50 发表
我也在为这个问题困惑中,不过现在谈人民币贬值虽不是笑话了,但是仍然言之过早。人民币一路高涨,中间为出现过任何回调,暂时升值是一定的,如果即使回调,也至少两三次才能改变这一趋势。
所以当下持有人民币 ...



言之一点也不早,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最后殊途同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0-6-20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cholas_ld 于 2010-6-20 02:10 发表



言之一点也不早,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最后殊途同归

呵呵,要睡觉了,最后一贴。
很少有交易品种会形成完全的尖顶。人民币自升值以来,还是第一次被人怀疑。趋势具有其惯性,目前人民币不具备见大顶的条件。现在值得思考的只是土地和房地产这些已经经过一轮回调的品种是否已经充分消化了未来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至于对内贬值倒是事实,但是你的转换品种实际上很有限,最终你只能换成黄金或美元。莫非你还可以大量囤积农产品或者最好是劳动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mmyyyk 于 2010-6-20 02:30 发表

呵呵,要睡觉了,最后一贴。
很少有交易品种会形成完全的尖顶。人民币自升值以来,还是第一次被人怀疑。趋势具有其惯性,目前人民币不具备见大顶的条件。现在值得思考的只是土地和房地产这些已经经过一轮回调 ...



作为普通投资者,追求的品种需要具备的属性是通用且易变现,如果还需要延伸,就是易保存(即没有明显苛刻的年份品色要求),前一段爆炒的大蒜棉花绿豆算是吧。
至于农产品,为了转基因囤积更好;劳动力保持廉价且能够囤积的前提是这些劳动力仍然具有十足的奴役性,这个就太敏感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6-2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帖,我认为人民币实际是先升值,被外国列强洗劫国内财富,然后再大幅贬值而摧毁经济基础,当然是有广大中国人民买单。注:骂人者就是问候自己的先人)

人民币贬值并非天方夜谭

                          
张庭宾


2010年以来,在又一轮甚嚣尘上的人民币升值舆论中,本人的判断恰恰相反——人民币贬值的拐点或将在不久的未来出现。
迄今为止,人民币一直被诱导在美国设置的汇率迷宫中,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未来不排除遭遇更大的损失。
2004年以来,美国成功地设置了一个话题——人民币原罪——由于人民币低估,这导致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扩大,冲击了美国劳动力就业,并危害了美国经济。
这个原罪通过强烈戏剧效果的演出反复加强——往往是美国议员发难,美国政府官员扮演被告律师角色,小心翼翼地为中国“辩护”,而法官是美国国会,每次都是拍下惊堂木——中国是在操纵汇率,低估人民币以获得“不道德”的出口盈余,但鉴于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没有经验,给它时间改进,并以观后效。
这些表演每每得到了西方主流媒体的无数闪光灯,并且不会因为一再重复而降低曝光的强度,铺天盖地的舆论不断加深国人的汇率原罪意识。2005年7月,人民币开始升值,并且不断加速。为了鼓励中国的进步,保尔森慷慨地赠送了中国一顶桂冠——世界经济领袖——它很像唐僧送给孙悟空的那顶漂亮的帽子。
自2005年以来,笔者一直在警告——人民币过快升值将引诱全球的热钱投机中国,进行无风险套利,热钱的大规模涌入将严重膨胀股市、楼市等资产泡沫,当其达到泡沫顶峰时,股市、楼市乃至人民币汇率会被反向强力做空,中国人的财富将受到极大的洗劫,很有可能重蹈1990年前后日元升值的覆辙。
2008年三季度,中国眼看着要步日本的后尘——A股已经大跌70%以上,楼市也开始跌去了20%~30%,香港一年期人民币NDF也开始下跌……幸而中央政府10月份开始强力救市。于是,美国次贷危机先爆了,中国幸运躲过一劫。
但是围绕人民币汇率的博弈并没有结束,美国换了种新玩法——你利用人民币低估而获得的外汇储备,必须购买美国的国债。殊不知,中国的出口商品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我们用大量的劳动损耗、矿产资源和环境破坏换回来美钞——它本质上是即时债券,再威逼利诱我们把这些短债换成中长期国债——这些美元和国债背后没有任何真实物质财富抵押。而中国央行的法律却相当配合这种“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行为,要知道,央行的外汇储备如果借给中国政府一块钱人民币都是违法的,它借给美国政府一万亿美元都是合法的。
由于外汇储备一度高达近1.5万亿美元(约占74%的比重)买入了天量的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和企业债等等,中国外汇储备就没有余钱来买中国最需要的石油、铜等战略物质,没有余钱来购买人民币真正的内在价值锚——黄金。
换言之,在过去几年的中美金融货币博弈中,西方金融寡头和国际热钱高度配合,在三个方面收获极大:一,通过股市超级过山车,成功掏走了中国百姓积累的数万亿元人民币的储蓄;二,通过逼迫诱导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等,成功了套住了中国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三,在楼市泡沫中收益数万亿元人民币,并将众多中国人套牢在泡沫高峰,这些人很可能像1990年代后的日本人那样,将用10-20年的未来收益来偿还他们的债务。
中国的头顶一直有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西方金融寡头和国际热钱何时兑现其巨额中国战利品——据本人估测,约1万亿的美元本金加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利润,总额应不下1.5万亿美元——其最佳兑现方式是,先是诱导和逼迫人民币升值,至少也要保证人民币不贬值,使得它们以1:7.5甚至1:8.3元进入的美元,以1:6.8、1:6兑换离境,倘若如此,中国外汇储备将可能被挤兑一空,央行不排除陷入严重的美元兑付短缺危机的可能。
果不其然,2010年一季度,国际逼压人民币升值骤然升级,不过,中国顶住了这种内外部压力,4-5月,欧元危机扩大化,人民币升值基本已不可能了,人民币汇率又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三种选择:一是继续挂钩美元;二是改挂钩为一揽子货币,缓慢贬值。但这两种各有其风险。三是一次性大幅(比如10%)贬值。
一次性大幅贬值对中国最为有利,但会面对极大的政治压力,现实性不强。
继续挂钩美元弊端渐显。在美元继续对欧元等货币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变相升值,出口会萎缩。同时,人民币与美元在1:6.8固定汇率下,有利于热钱最大程度兑现盈利并离开中国。
改挂一揽子货币则喜忧交织。好处是可以对美元变相贬值,稀释热钱在中国的收益,提高中国出口能力;但问题是,如果人民币贬值形成预期,国际热钱大力做空人民币汇率,同时战略做空股市、楼市,则中国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国的两难境地的根源在自身。过去多年来,中国财富再分配不断失衡,在政府、民间分配中向官方集中;在资方、劳方分配中向资方倾斜;在富人、穷人分配中向富人倾斜;在金融市场中向权势内部人倾斜;在国际上向外国倾斜。这种不断加重的失衡,不断透支环境资源和百姓劳动收益,不断挤压微观企业的利润空间,使之调整的弹性空间日见缩小。
上述严重的财富再分配的失衡,使人民币存在内在的贬值压力;过去几年中,人民币的过度发行强化了这种压力;人民币的另一大软肋是,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很少,名义1054吨,实际可能只有454吨。这些为美元势力战略做空人民币留下了空间。
在美元成功地向欧元转嫁危机之后,美元势力战略做空人民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疑虑,它相当可能已经在蓄势待发中。
中国经济安全其实存在着一条隐形底线:房价下跌35-40%、股市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人民币贬值10%以上,经济增幅低于6%。如果上述4条同时具备,则中国将可能遭遇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未来1-2年我们相当有机会观察这条底线遭遇冲击的情形。这个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来的更快。即人民币由升值到贬值的拐点会比人们想象的更早。
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民币汇率的未来不容乐观。当然,如果中国能够抓住国际热钱变现离场的要害,则有可能大大降低其冲击力。如果决策层能够借助金融经济动荡,下大决心改变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则可以化危机为契机——由不合理再分配导致的当下做空中国力量有多大,由公正合理的新分配制度带来的做多中国的力量就有多大。
在这样的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中,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将异乎寻常,将面临一场非比寻常的财富大洗牌。现在已经改是我们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 本帖最后由 zxzyc 于 2010-6-20 11:3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市场推演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

发表于 2010-6-2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到底是要升还是要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bboywzb</i> 于 2010-6-20 12:59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3195495&ptid=1809660"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人民币到底是要升还是要降??
<br />

先升后降 升是热钱为了跑路 顺便多捞点 降是彻底摧毁中国的经济
猪一样的决策者 最终一定会被钉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柱子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严重的财富再分配的失衡,使人民币存在内在的贬值压力;过去几年中,人民币的过度发行强化了这种压力;人民币的另一大软肋是,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很少,名义1054吨,实际可能只有454吨。这些为美元势力战略做空人民币留下了空间。
不会回到金本位了 至少长期是不可能了  。。黄金作为保值标的物是历史了
人口才是最重要的 消费 超越流通和库存生产 的话 黄金固然会有高附加值 确不能左右 经济的进程
貌似中国也买了不少黄金了  只要达到1500左右可实现这次汇率的稳定改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有利也了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9 11:47 , Processed in 0.03681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