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选择了→2840点牛●熊分水岭■※※※※※※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春去春会来
浏览:22817
回复:4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盘周一、二在连续利空出台及传闻打击下,无奈选择了向下突破。大盘距离牛熊分水岭2840点已不足20多点。若能站稳此位置上,大盘今年还会有上行机会,一旦有效跌破,大盘下行空间将会打开,原来走牛的股票将轮番下跌,真正的熊市会见到2050点。
大盘选择继续牛市还是回到漫漫的熊市,本周后半周会给出答案。
(大盘暴跌加阴跌。昨天眼看缩量了,反弹应该不远。不料今天又是暴跌,这种市道,不宜轻易言涨言跌。不是怕犯错误,博客文章,本是一家之言,误了自己不算什么,误了别人则不是本人所愿。
为什么这样跌,十有八九会说是政策调控。政策调控房地产,相关职能部门七手八脚,拳打脚踢,媒体喊打喊杀,整得惊天动地。涨幅过快的房价,尚不见明显回落,倒是股市暴跌、阴跌、再暴跌。房价涨幅过快惹事儿,招来政策严厉调控,雷声滚动。房产交易成交迅速缩减。购房二套者首付提升至五成,并提升10%利息。购房三套者,银行则拒不接待。房价撑着不跌,政策调控也不松手,却苦了相邻的股市。阴雨绵绵,“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房地产跌了,银行跌了,石油石化跌了,而且都是跌了再跌……
跌吧跌吧,政策调控,股市下跌不是错。
中国股市先天感情脆弱,特别有同情心。此前全球金融危机,发源地在美国,结果中国股市跌的比人家美国还要惨,还要深。人家美国死人,我们却哭得比人家还伤心。
现在,政策调控房地产,房价还没跌,股市却连蹦带跳往下跌,跌得脚下打滑——收不住啊!
房价涨幅过快,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政策调控房价,势在必然,合情合理。
关于政策调控房地产的话题,任志强成了被“围攻”的对象。任志强是房地产界的“大佬”之一,但有时候更象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任志强关于房地产一系列观点与预测,初听起来会让人不爽,但大多后来被证明是对的。任志强的观点,往往比那些假模假样的学者、博士、财经评论家们高出何止一筹。
作为一位旁观者,我一直感叹象任志强这样一位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老板”,一直勤奋、执着地写字,其文章数量与质量,绝非那些靠写文章赚取稿费的专家们可比。我一直认为,任志强的博客写得认真,值得看。不象我等,文章写了不少,但大多属文字游戏、应景之作。
在我看来:任志强执着,但固执!任志强率性,直爽,但不懂内敛与收缩。任志强很多观点都是对的,但往往出力不讨好,容易招惹群起而攻之。这次,政策调控房地产,任志强发表另类”观点,更显孤独。这时候,任志强的文章观点对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志强的“另类”表现,将再度成全一批人,成为吸引媒体眼球的聚焦点。
任志强难能可贵。有道是: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政策调控,房地产肯定会跌。房地产真跌了,率先下跌,或已超跌的的股市,才有机会恢复性上涨。
有一点是明确的:这轮大盘下跌、暴跌,是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们,从大盘蓝筹股中主动撤退的结果。长期坚守价值蓝筹,蓝筹却死活不涨。手握重金的机构投资者,长期在信念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据媒体报道:投资基金在今年一季度不算清淡的行情中,整体亏损800多亿。这次,借助政策调控,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主动撤离,或战略转移的契机。如果说:房地产板块全面下跌,是政策调控的结果,那么象绩优低价的大盘银行股,象中石油、中石化这些机构重兵驻扎的大盘蓝筹却跟着跌得这么坚定,跌得这么执着,我们看到的分明是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信念的松动与妥协。
退出来也好。表面长相厮守,成天抱在一起,也不一定就真有感情。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防你,了无新意,日久生厌,分离,或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退就退了,离就离了。眼下的过程痛苦一些,但长痛不如短痛。这阵暴跌,阴跌,机构与蓝筹,或许都是新生,都会获得新的幸福。这些活儿,不要说是投资基金,就连居委会的老太太们也会这样做!放人一马,胜造七级浮屠。主力撤,蓝筹跌,为其后续上涨腾出空间。
今天上证大盘一度大跌百点以上。跌了这么久,跌了这么深,还能这样跌?太可怕了!政策调控,房市打炸雷,股市下暴雨,背时连累人!前些年,听说深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一人轻生,从高楼跳下,正好砸在一位从肯德基刚啃完鸡腿的女士身上,双双遇难。你说冤不冤?到哪儿说理去!炒股如行路,悠着点,时常抬头看看,高空落下的,不一定是馅饼。)
[ 本帖最后由 春去春会来 于 2010-4-27 19: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