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篇
总论
上涨篇指的是月线级别或以上级别的转折性上涨,任何级别的上涨都是要有相应的底部出现并加以确认后,才能成立的!
而月线或月线以上级别的上涨,上涨时间比较长,虽然中间有2---3次中级调整,但是,总体趋势是向上的,从周期上讲中级调整是为再次上行做的准备工作,从中级调整的本身讲,股民是必须要避开的,因为从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上都没有不避开的道理,但是,能真正避开的股民少之又少,多数还是被套在了高高的山顶上.
而被套在山顶上的股民,是不是下次当指数冲出前顶时就能解套呢?多数是不可能的!因为再次上行的股票已经换了一批新的面孔,你手里的股票没弹多高就又下行了!在一波大行情中,这样的折腾要有2----3次,因此,在任何一次中级调整前的顶部,都是要清光手中的股票,为中级调整的底部做好迎接新股票的准备的.
一拨大周期的上涨,是以绝大多数各股轮涨一遍为中轴的,不存在某个板块3次行情中都涨或某个板块3次都不涨的道理!
月线底后的第一次上涨行情!
一波月线或月线以上底部行情是由3--4次上涨行情和2--3次的中级调整完成的一次由月线底到月线顶或更高级别的顶部的一次行情.
当大的底部构筑完成后,第一次上涨往往都由权重股来主涨,因为,权重股运行比较缓慢,运行周期比较长,吸货或出货占用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吸货根据权重大小要2---5年的时间,出货占用的时间更长.
因此,各国的惯例是把第一次行情让给那些吸货完成的权重股来发动行情,这样,在以后的几次行情中,权重股趁机反弹出货比较容易些.
在第一次上涨周期中,上涨的权重股必然也会遇到日线及日线以下级别的调整,日线以下级别的调整会自然完成,当日线调整出现时,中小盘各股就要发动上涨热点不断的配合权重股的调整,一直到权重股调整结束并再起行情,这就是机构间的相互配合.
在一波中级上涨中,要遇到2---3次的日线级的调整,最后完成一波周线级的上涨,到达周线顶后进入中级调整.
上升中继的中级调整!
所谓的中级调整就是周线级的调整,由周线顶部起始调整,一波走的比一波低,调整时间多在6个月到一年的范围内,有一种情况调整的时间捎短些,仅调7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就是月线上涨能量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是理论上成立,实践中还没有过这种情况.
多数的中级调整是以周线顶部调到周线底部为终结,特殊情况时也有调到日线底为终结的,这个特殊情况就是在周线调整有效时间内,没有做周线底的可能的情况下.
任何一次中级顶部前后,国家都会根据指数及各股上涨权重情况,指派新的权重股上市打压股指,因为这部分上涨股在高位要有个出货的高位震荡时间,而指数见顶后就要调整的,这个时间差会让一部分人认为出货的票走的很"强"而买进,便于机构高位出货,高位平台出货箱体震荡区的长短,是根据各股盘子的大小和买盘的踊跃度有关系的.
任何一次中级调整后的再涨股,是由前次顶部做尖形顶而大幅回落的票或是默默无闻在底部吸筹的票,组成新的多头把指数推向新高!
大盘在月线底后的第二和第三上涨!
第二次和第三次周线级上涨,是完成月线底到月线顶或更大级别顶部的全过程,有时在还有股票群体没涨完时,会走出一波延伸浪来,但是,并不多见!
第二次和第三次行情的上涨主体是由中小盘股拉动的,第一次权重股行情中没有走暴涨行情的权重股,在2----3次行情中起到拉抬指数的作用,因此,这批权重股所占权重大小,数量多少和上涨空间,对指数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这并不对反弹和反转的定义构成任何混淆,行情是由月线底上涨见大顶调整后再次上涨的,都要归到反弹类里去,这类股票基本是不发动大行情的,只是在以后行情火热时反弹,目的就是出货,这类股为什么不发动大行情呢?因为前次暴涨行情中在顶部都有出货箱体或出货平台,几个月的箱体出货平台套人之众是可以想象的,因此,这样的票最佳反弹点就是月线的上颈线区域,然后一波比一波低,有个别股票基本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可能把上方的套牢盘解套,这样的票有效冲顶回抽确认前顶时再买也不晚,因为,涨幅比较大,没有翻倍的计划是不敢解放套牢盘的,这样的股票并不多见,发现了就做一做,还是以主涨股作为要点来把握是正道!
月线底到月线顶的行情是允许前方的某一高点作为最高点,而在二顶上做月线顶的,如果,月线底到季线顶的行情中,季线顶就必需是这波行情的最高点!
上涨篇到这里就结束了!
出品人:GFDK (管服多空)于2010年4月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