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172|回复: 42

[讨论] 如何寻找中国经济的增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寻找中国经济的增量?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lissone 浏览:24172 回复:4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俺笨笨的脑子里打转转,尤其是随着2010年新年的到来,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要不要做?怎么做还没有完全明晰之时,它几乎占据了俺10%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对了,是俺一天24小时的10%#*22*#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将关系到A股市场和海外A股挂钩产品的走势,也关系到商品市场、能源市场以及汇率和固定收益市场的未来走势。

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俺还没有想完全想清楚,只能在坛子里放放,泡一泡,等着大家加点作料,期望能发酵成美味可口的泡菜。

不过有一点俺觉得算是很清楚,那就是分配格局的调整已经到了一个时间窗口,由于利益分配说带来的中国经济的变化也会是显著的,中国似乎要告别高GDP数字增长的模式,而增长质量的获得或许也是可期的。对照反观一下,既往伴随着高增量的货币发行的GDP高增速也算是符合当时的时间窗口条件的要求。当然,未来的中美货币政策需要体现更高的人类智慧和社会关怀,藉此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新经济模式。

不过,新的经济行为模式可能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指导,传统经济理论就面临着新的突破,这首先就要明确人类增长的定义和远期目标,这一点,似乎没人能想得很明白,俺也白看了那么些书本本。数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能挖掘出人类经济和社会增长的永动模式吗?俺表示怀疑,起码是在对基本的客观世界认知清楚之前,俺不认为高度发达的数量经济学会带俺们步入一个新世界。 区域规划仍然是在做1+1=2或是支付转移的游戏吗?城镇化是真正的提高了劳动力的产出和劳动者的生存质量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关乎进入新世纪已10年的中国公众的未来。

欧元区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中似乎还能保持较高水准的社会福利,北美区似乎也并未放慢科技发展的速度,亚太区的劳动力价值却面临重估的不确定性。


那怎样我们才能在一个需要相互依靠而又需要自立自强的世界里共同前行? 这已不再是一个留待未来回答的问题。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lockin + 1 2010-1-14 12:22 LZ可以当总理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学术探讨#*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1-1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论坛混,见帖就要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才子又来啦!欢迎啊。快过年了,表太损伤脑细胞。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末期的末期鸟,人口数量大于自然承载力,如果不保持小国寡民,一切都是不可持续的,灭亡是确定归宿。这一点老庄几千年前就弄懂了。
所谓经济转型,其实是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型吧,不论怎么转型,都是过剩的,过剩就会导致危机,这一点马克思也早就论证过鸟。不过就我中华天朝的教育制度和现状,没50年是行不通的,让农民去编程序基本上很难。
美国欧洲有资本积累人家福利能挺几十年呢。
徒劳。人类已经走到高空钢丝的最危阶段,用各种手段维持千钧一发的不稳定平衡。#*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10-1-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小妹。#*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巴伦周刊》封面文章:新世纪 新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 21:43  新浪财经


巴伦周刊封面图片


  《巴伦周刊》编辑上周一在纽约的哈佛俱乐部召集了由多位专家出席的每年一度的圆桌会议。会议讨论内容很宽泛,其最重要部份是探讨了对今年美国和全球的经济趋势的看法。

  专家们认为,各国政府和央行当前面对着信贷泡沫破裂,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刺激计划的严峻选择。有专家认为共和党靠减税的正统理论完蛋了,凯恩斯依赖政府开支的正统理论也不管用了。人们现在需要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

  尽管如此,出席会议的专家仍对美国股市今年的行情抱有一定乐观的看法,认为去年虽已大幅反弹,但在企业利润增长和持续的政府开支推动下,股市今年仍会有5%-20%的升幅。

  从负面情况看,美国正在去杠杆化作用(dileveraging)过程的初始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低化。这将是个延续多年的过程。美国消费者目前境况很糟,英国、南欧和东欧消费者境况更糟。若消费者能节余所得的5%,并投向股市或债券,储蓄率能维持周转。然而,若将此结余用于偿债,那么这笔资金就流出了经济体系。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并拖累到增长。这种结构性调整可能会再延续5年。美国消费者不得不至少降低所欠的4万亿美元债务。

  但财政刺激计划还在进行。各国央行已花了数万亿美元来让资产价格维持在高位,这在近期有积极意义。有专家不认同各国的刺激计划今年会结束。政府虽也对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忧虑,但也意识到目前退出会对尚未走稳的市场带来风险。

  有专家认为,在美国去杠杆化作用之时仍可获得较好增长,是因企业库存在衰退中已降至GDP的9%。仅靠补充下降库存仍可获得一定增长。此外,政府今年还有4000亿美元的订单开支。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是,每当消费者想要储蓄,并要做正确事情之时,联邦政府和美联储都会出面鼓励消费开支。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功,但结构性的合力最终会起作用。

  有专家赞同结构性问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到位的观点。此问题绝非美国一国独有。一些人冠冕堂皇地称这是美国消费者的错误,但全球房市都存在价格虚高问题。究其原因是各行业获得了太多的信贷资金。

  有专家认为,去杠杆化效果会让通胀难现。虽然很难判断通胀会在未来何时出现,但美国大多数行业的产能和设施开工率处于极低状况,仅约70%-75%,故很难看到涨价因素会来自何方。更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处于极度萧条境况。最宽泛衡量美国就业状况的U6指标已超过16%。新闻公开报道的失业率为10%,且会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工业生产即使加速,失业仍会在不景气状态。此问题远不能以周期性来解释。

  此外,有专家认为家庭消费问题在10年前就初现端倪。中产阶级家庭收入10多年来一直未能保持与通胀同步上涨。这有可能是许多家庭未做到本应做到的保持一定储蓄,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谨慎做法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经济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些就业模式已处于半破碎或长期破碎状态。其中包括政府聘用、建筑业、汽车制造、零售和华尔街金融业的就业。这些行业在过去都是就业的重要部份。

  现在令人震惊的现象是,美国20%的个人收入是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此数量还在增加。这已变得几乎与欧洲情形相差无几,只不过在欧洲是各政府拿出更多资金让企业能保留工作职位,维持许多人就业。

  另一个问题是,受教育程度在过去10年间未见提高。现在成年美国人要像10年前那样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更低,男性稍好。未来就业问题不仅是给经济带来一个周期性推动问题,而且还是决定增长的领域,因此要确保民众能在这些领域内受到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美国现在学习工程和物理科学方面的学生的百分比持续下降,令人非常沮丧。

  此外,前10-20年间大量增加就业主要来自小企业。但奥巴马政府的医疗保健议案可能给小企业带来负担。边际税率在上涨,它必然给企业带来严重不确定性。它可能是大量创造新就业的一个问题。小企业在贷款上总是困难重重,但医保改革增加小企业负担必然令其更难以增加用工。

  有专家前期在企业调查时发现,因劳动力市场监管越来越繁杂,增加人手会使成本加大。企业因此倾向于继续把工作转向海外。他们认为,政府需要调整监管和税收,给企业更多活动空间,否则工作会继续流出美国。此外,企业不增加人手还因投资者也喜欢如此。

  有专家对经济反弹的可持续性担忧,因美国过去10年间丢掉了约三分之一的加工业工作,此趋势还在继续。科技界丧失了约20%的就业。因成本上差异,美国的工作继续在转向亚洲。

  还有专家担心本土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浪会继续高涨。美国已对中国钢铁和轮胎加征关税,且另有50宗反倾销案子在处理中。中国已花费了6000亿美元来建造其加工业,因此它需要保持生产,并需要出口市场。因此,中国不愿放弃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讨论减税政策时,有专家认为若不减税,工作还会接着流向海外。因此,宁可现在接受冲击,并从新基础上增长。还有专家认为,一年的财政赤字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万亿美元之上,联储应尽早提高短期利率。

  美国利息负担在加息后会急剧增加,未来10年内的付息会达到岁入的35%,但这还只是乐观的假设。有人甚至估计10年内,政府债务付息会达到50%的财政收入。财政若处于此点时必定会破产。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一条恶性高通胀的津巴布韦之路。

  有专家认为,未来5-10年主要有3大问题。第一是社保。第二是医保开支会变得更大。第三是政府债务以更高利率计算会成为最大的问题。

  人们今年能看到州和各地方政府因预算危机带来的短期影响,因此,地方政府每年必须平衡自己的预算。许多州政府的财政实际上已危机重重。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各地政府的无资金来源的养老义务是最重的,企业养老计划基本上都有资金来源,但前者的许多养老计划的资金来源不足80%。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归根结底,它还是个向未来借债的问题。

  在谈到今年经济形势时,有专家认为,增加库存、医疗和电子行业有所增长外,找不到其他经济的增长亮点。

  有专家对今年全球经济看好,称全球GDP能达到4%-4.5%的增幅,美国2%-2.5%,欧洲情况也相仿。亚洲今年仍会增长的很快,其中中国的增速会很强劲,增幅可能达到10%-11%,此外,拉美的一些国家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还有专家看好美国一季度或上半年的科技业增长势头。工商业在过去数周在加速,最终需求也有向上趋势。美国最大电子类零售商BestBuy公告,公司开业一年以上店铺截止12月的销售同比增长9%。人们现在担心的是今年下半年的形势。美国去年三季度GDP向下修正,本质上并无多大增长。

  有专家认为,今年增长有可能不错,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即受益于补充库存下降,上半年会表现强劲。在政府刺激计划影响减少情况下,下半年可能会比上半年更糟。

  另外,有专家认为美国国民应降低自己的预期。他们应增加储蓄。房价太高,一些企业高管们的收入也太高,但这些数据终究会跌下来。人们要学会而且也必须适应更节俭的日子。值得关注的是民众在加大储蓄,且此势头还会扩大。目前的储蓄率为4.7%,低于1950年代的6%。

  还有专家认为,总统当今的第一要务是创造更多就业,这是他去年忽略的大事。有三件以字母B开头的大事会对今年经济产生影响,北京(Beijing)、伯南克(Bernank)和巴拉克·奥巴马(BarakObama)。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会表现的十分强劲,企业因没有增加用工,其利润也会很好。股市也会有数月的良好表现,人们还会看到奥巴马总统会尽其所能阻止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败。

  现在的问题是,奥巴马是否还会再提议一个经济刺激计划,有人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但有专家认为这不可能,因与他见过面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已警告,国会绝不能通过第二个刺激计划。但有人认为政府可能会重新经过粉饰后以其他面目推出。

  在谈论股市投资时,有专家认为,上半年市场会有5%-10%的升幅,虽后便会有大调整。预计全年只有5%涨幅。预计明年非常具有挑战性。利率会升至4%,故选择正确投资品种至关重要。

  在谈到其他还能推高股价的因素时,有专家认为,利率仍处于近乎零的低位,约有3万亿美元资金停留在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上。算上银行存款,能够进入股市的资金可超过4万亿美元。另外,企业劳动生产率获巨大提高,利润会有大幅增长。所以今年市场没有再不继续上涨10%-15%的理由。经济的支撑作用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苍白无力。

  有专家认为,未来市场走向取决于政府是否,以及何时撤出。同时,它还取决于利率和风险溢价的情况。今日之市况非常易受流动性减少,而非注资的影响。有人谈论的4万亿美元进入股市的说法值得商榷。个人投资者在过去5年间遭受过2次大熊市和1次严重的房市熊市的打击。从统计数据看,资金全年是在从股市净流出,转向了投资者认为更安全固定收益品种。

  有专家认为自然资源和新兴市场是值得投资的。这类市场可能至少会上涨10%以上。他们认为,一旦标普500指数越过1200点,坚决清空所持有的股票。(皖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0 天

发表于 2010-1-2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哥! 我错了,再不炒股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的马甲啊? 这么新鲜,还骨骼中国,那你咋不肌肉男啊?#*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即将落幕?2010年 01月 18日 13:50


正文




位研究全球金融危机起因的专家说,中国“世界工厂”式的经济在经过了逾25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可能面临严重放缓。

著名经济学家、作家邓肯(Richard Duncan)说,在全球经济增长不景气、美国消费者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中国以制造业为推动力的经济长期保持增长势头的希望甚微。

驻曼谷的邓肯接受MarketWatch采访时说,过去25年中国一直遵循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而在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之时,这种模式也遭遇困境。

邓肯曾任荷兰银行(ABN Amro)驻伦敦全球投资策略负责人。2003年他写作了《美元危机》(The Dollar Crisis)一书,书中警告说,全球贸易失衡可能导致金融系统崩溃。

邓肯现在认为,中国身陷信贷过度造成的困境。多年的宽松信贷和急剧增长的投资流入令中国经济出现工业产能过剩,即产出大于消费的程度。

邓肯说,认为中国政府能够刺激国内消费以填补需求空白的期望注定会落空,因中国工资水平太低,不足以撑起能使企业实现赢利的需求


除此而外,邓肯还认为,在多年的过热信贷增长后,中国恐怕无法避免算总帐的一天。他表示,去年迪拜因债务而引发动荡,金融史上得以避免受害的国家名单由此缩短了不少。

邓肯说,所有的泡沫都会破裂,中国不可能永远成为例外。

邓肯说,面临经济增长减缓的不止中国。全球经济滑坡不仅仅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因此亚洲大多数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都将陷入困境

邓肯表示,保持本币对美元的弱势以提振出口已不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可行选择。

前路愈加艰险?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成都一家工厂内,工人正在工作。



邓肯的新作《资本主义的堕落:全球经济再平衡与经济复苏之道》(The Corruption of Capitalism: A Strategy to Rebalance the Global Economy and Restore Economic Growth)探讨了全球金融系统崩溃的原因所在,并得出了一些十分黯淡的结论。

他说,受“货币迷幻剂”支撑的全球贸易系统复苏无望,在这里他借用了上世纪70年代一位法国经济部长描述金本位终结后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说法。

邓肯说,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瓦解为货币体系混乱之始,而推动美国房价在2006年连创新高的信贷泡沫则是这种混乱到达顶点的结果。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膨胀至近8,000亿美元。

随之而来的美国房市崩溃令美国银行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崩溃程度达到了大萧条时代的水平,全球经济仍在深渊边缘摇摇欲坠,靠着政府救助苦苦支撑。

邓肯认为,政府的支持很可能在未来许多年甚至数十年里成为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恒定组成部分

邓肯说,在美国和中国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的问题上,日本是个很好的先例。

他说,好消息是,美国政府应当能够为巨额预算赤字筹措资金,无需增发货币,并表示日本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实现了这一点。

这类以赤字支撑的开支尚有喘息余地,令这个曾经的全球经济发动机获得大约5-10年的窗口期,可以围绕未来的高科技行业展开调整。

他说,关键在于不能浪费刺激资金。在日本长达20年的危机过程中,其国债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65%膨胀至逾200%,所筹集的资金大多用于时常被人们斥为“毫无意义”的公共建设工程。这类工程虽然有助于减轻失业,但对于修复核心的经济问题无济于事。

邓肯主张向太阳能和生物科技等行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其意义在于让美国在尖端科技行业拥有无可比拟的领先优势。也就是说,生产全球都有需求而又无法在其他地方以更低价格生产的商品。

风险

那些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多的国家反过来也会在这个新的年代面临最大风险,而此时的中国正在一条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误导的危险道路上飞驰。

中国的经济刺激支出及政府授意下的银行放贷占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0%;仅比美国在二战最水深火热时的政府支出比例低几个百分点。

邓肯说,他担心中国试图通过加大支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上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他说,去年的刺激方案就象给经济来了杯红牛功能饮料,但它的推动作用会随着时间过去而慢慢消退。

邓肯说,这揭示出事态有多严重。

中国为了保证今年8%的经济增速,需要银行再将相当于GDP 30%的资金用于放贷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本月早些时候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新华社报导,中国2010年将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927亿元(合1,450亿美元)。

令人担心的是,支出增加和来自国有银行的新增贷款将推高产能,助长过剩现象,并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邓肯说,现在中国以如此大的幅度扩充产能,却没有人愿意买他们生产的产品。他补充说道,北京方面在评估事态的变化时一定是感到了恐慌。

不过,邓肯也小心翼翼地指出中国并非濒临崩溃边缘。事实上,中国资产价格有可能实现进一步上涨。中国大陆、乃至新加坡和香港的股市和房产价格都可能因北京方面的政策响应而延续涨势。

不过,为了缓解不可避免的算总帐时的痛苦,邓肯建议中国的中央决策者承认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开始降低预期值。他说,未来十年经济增速为2%至4%是更现实的。

值得称道的是,中国的债务规模仅为GDP的24%。邓肯说,这就意味着政府可以加大支出,为经济和高水平生活提供支持。

投资前景

邓肯建议投资者关注的事项之一是人民币汇率的重估。

他说,中国将会允许人民币升值,以帮助平息欧美高涨的保护主义风潮(?),这两地的失业率仍徘徊在百分比两位数的高位。邓肯说,其他亚洲货币的汇率也有可能跟着人民币水涨船高。

本月早些时候传来了有关汇率改革的声音。中国一个政策研究机构建议说,中国可以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并允许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每年上下浮动至多3%。自从2008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稳定。

资产价格前景尚不清楚。邓肯相信全球地产及股市的未来将取决于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规模及时机。

邓肯说,尽管此前促使一些人买进黄金的通胀担忧已经过时,但由于政府需要举债支撑经济,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每年金价都会上涨10%左右。

土地是邓肯推荐的另一个投资领域。

他说,从长期看来,你肯定希望拥有那种不会因政府政策而贬值的资产。

邓肯的这一建议并不适用于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因为他相信老道的交易员已经把油价炒到了毫无道理的高度。他预计,只要政府加大监控衍生品价格的努力,那么大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将会出现暴跌。

与此同时,邓肯依旧对日本的经济前景报以悲观看法,即便它已在衰退的泥沼中挣扎了二十年之久。

邓肯说,在全球需求低迷、拥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厂商竞争加剧以及日本本土人口减少的大环境下,日本公司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邓肯说,没有长期看好日本工业的理由。他补充指出,中国的工资水平大约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

Chris Oliver

(本文译自MarketWatch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接着看看MarketWatch今日头条Bears come out of hibernation近500条读者评论中的一段摘录:

I also believe in a new Glass-Steagall bill needs to be reinstated and by doing this will help stabilize the markets in the long run. It should stop the bailouts. But I also believe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does not want to apply any changes to the banking system, because they rather tax the rich to support their big government programs because the plan is not to keep the bailouts from happening, but to keep them happening.

跟班小妹888等人要看懂了欢迎继续跟帖讨论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成中文就叫:《熊出没,小心》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1-2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散需要关心这个问题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需要关心非洲纳米比亚还是尼日尼亚有个貌似刘德华的吗?#*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非洲刘德华先生,关注货币动向和财政刺激计划直接关系到什么请看俺主贴第二段。。。

你该不会来错论坛了吧#*31*#  迷路请拨1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思所想的问题,高层的那些人早已经考虑到,不过这个里面涉及到的是利益集团的问题!

经济结构的改变,怎么改变?在经济刚有点好转,就一刀切式的改变,你不怕天下大乱!!!

那么就只有选择逐步的改变!所以刺激计划是必须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正确,希望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全新的(经济),那么肯定是忽悠人;但在旧有的基础上添加些新的元素,仍然可以称之为“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得到你的指正!——blisson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3 18:19 , Processed in 0.05155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