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就业

[大盘交流] 2010在路上

[复制链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导啊,我不是故意的,这是水平正常发挥所致#loveliness#
参与人数 2奖励 +4 时间 理由
aiyiyi999 + 2 2010-7-22 15:04 真实得不能再真实
zyangi + 2 2010-7-22 13:59 理解理解,正常正常,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7月2号2318意气风发,如今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呐#*29*# #*29*#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aiyiyi999 + 2 2010-7-22 16:09 小小膨胀了一下呗,再接再励。。。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风险与担当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市捉妖记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市场翘望

发表于 2010-7-2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d1*#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屁眼决定脑袋的人是大有人在,涨了几天看反转了,反转的定义是啥啊,是涨到4000呢还是涨到5000呢,这样一说是不是03年11月的1307也是可以定义反转的底?虽然没有过2245但是涨到了1783,这样一来岂不是大盘下跌途中的每一次反弹都可以叫作反转,真他大爷的,马屁精真多,人越来越少了#*25*#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东和二队 + 2 2010-7-24 09:53 严重同意楼主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2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轻松的帖子~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股市就业 + 2 2010-7-24 08:36 我很矫情,吼吼......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就是一个娱乐场,谁与谁的生活都没有啥交点,无非就是斗斗嘴,调节一下,更或许是增添一些,所以任何言语都应该不放在心上才是,我“骂人”是无心,如果你要是有意的话,那送你两个字“活该”换两个字“自找”,走一走,看一看,乐一乐#*29*#
最近的判断很成问题,按照时间原本猜想的是指数会震荡到下周初(前面的帖子写错了),然后再起第一波运行到3号,3478--3181=3361---8月3号=170个交易日;3478---3361=3181---8月3号=75交易日。但是最近指数老强了,现在只能把1.236当作速率改变的转点(这样的表现很少),1.309在下周初,不做判断 了,走着看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度舟 + 2 2010-7-24 09:58 加昏。。必须的。 ^o..o^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25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就业 于 2010-7-24 22:47 发表
1845917
1845918

2008091917351311.gif 过来看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6 天

发表于 2010-7-25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22*# #*22*#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股市就业 + 2 2010-7-26 16:14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10-7-25 09:38 发表
学习。
#*22*# #*22*#

#bb#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股市就业 + 2 2010-7-26 16:15 就算是路过,也要给你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涨了,看到有人又出来煽情了,不过不要紧吧,时间还在观察中,三步走的第一步初步猜在3号,还有些时间,明天也是1.309的最后期限,不知道会怎么反应,非要猜的话,就是最后一根连阳,也就是8连阳结束,剩下的时间就是折腾了,一直折腾到3号开始调整。猜就是猜
继续猜,明天开盘就下行的话估计是个前低后高的走势
不要信,猜的#*19*# #*1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就业 于 2010-7-26 16:36 发表
又涨了,看到有人又出来煽情了,不过不要紧吧,时间还在观察中,三步走的第一步初步猜在3号,还有些时间,明天也是1.309的最后期限,不知道会怎么反应,非要猜的话,就是最后一根连阳,也就是8连阳结束,剩下的 ...

4a4a99a5g586de5b4765a.jpg 被甩中。。。耐心等待。。。#*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美国高工资低物价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元旦前后,央视新闻几乎连篇累牍地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高度赞扬,西方媒体竞相用各种方式盛赞中国经济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确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多年前西方国家是高工资高物价,中国则是低工资低物价。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国家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则是低工资高物价的新的经济现象。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1980年美国人均收入是1.02万美元,中国是190美元,相差约54倍。由于中国是低工资低物价,所以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况下,中国工人也如同美国工人一样,独自一人就能够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万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还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就是因为把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高物价搬到了中国,与中国低工资甚至是超低工作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使中国工人养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了人类历史上最低水平。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就业 于 2010-7-28 09:12 发表
转] 美国高工资低物价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http://cnc.qzs.qq.com/ac/b.gif
http://cnc.qzs.qq.com/ac/b.gif元旦前后,央视新闻几乎连篇累牍地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高度赞扬,西方媒体竞相用各 ...

20081012_3b23502006fbbc1d2663niiWSTOIMMtf.gif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下周的时间点了,我就不丢人现眼了,到时候认为最高点的2小时内再猜一下吧#*1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地球人#*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风险与担当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市捉妖记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市场翘望

发表于 2010-7-3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地球人,地球人说说啥日子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8-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00.jpg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就是个娱乐场所,各类脑子汇聚在此,有人脑,猪脑,牛脑,熊脑......不过看情形猪脑子比较多,涨了几天看多的又多了好几成,更有甚者把指数已经画到月亮旁边给嫦娥看了,不说你是猪脑子真是过意不去,你能活到那个时候吗#*29*# 电脑屏幕屏蔽了你伪装的外表,活得累不累啊,区区几十年能带走名还是能带走利#*P#
娱乐过去就进正题,医药牛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大盘见顶之后,今天早上突然打了个寒战,脑子里冒出医药板块第二----------商业。老天给的提示,非本人一厢情愿#loveliness# 对了是命运的眷顾,错了是要面对的劫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21:07 , Processed in 0.052142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