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时评〕李大霄:今年最大机会在于"调结构",关注两板块
■投资者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笼罩下, 2009年,保增长成为我国压倒一切的经济目标,今
年,尽管"双宽"政策基调仍旧不变,但宏观政策重点已转换为"调结构".其中,消费结
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蕴藏重大的主题投资机遇;大消费,中部区域,
信息技术产业等板块将明显受益, 消费升级,低碳经济包括节能减排,环保等以及区
域发展等相关概念板块全年将持续活跃,机会较多.
"调结构"是重中之重
"调结构"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今年之所以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是"调结构"任
务日前变得很紧迫,二是中国目前已具备了"调结构"的条件与能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
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认为,其重点在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将为相关
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首先,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是具体措施的重头戏.因为汽车消费量相对家电
而言更大, 影响面更广,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支持,行政审批等将会实实在在地
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
策,扩大补贴产品范围,将有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
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相信会产生许多实际效应.
其次,上述会议提出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这
将有利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此前大力发展的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使
中西部地区已经具备产业转移的条件, 相信中西部地方政府将会开展形式各异的招
商活动,并将推行诸多促进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惠政策.
此外, 低碳经济成为其中一个重要亮点.中国制定了节能减排的远景目标,政府
必然要对重点行业推出具体措施.钢铁,石化,汽车是碳排放的大户,建立钢铁行业碳
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和汽车产品节能管理制度,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将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同时, 政府还可能加强对林业,节能环保行业等碳消费为负的行业的支持力度,
这些行业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应该得到应有的报酬.
利好于行业的议题将成热点
依据往年经验,"两会"的召开总会促成一些热点,这将会在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建
言中体现.
首先,今年是调结构的重要年度,相应地,如何降低过剩的产能,怎样鼓励消费等
议题也会加大考虑.
在消费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的刺激力度, 这主要包括:补贴力度可能会加大,如加
大家电, 汽车,建材等行业补贴;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
个税起征点可能会被重点关注.
其次,调结构方面,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可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被抑制,而新兴产
业则获得更多的支持.总体上来讲, 随着"两会"的召开,一些利好于行业和市场的议
题会获得关注,从而在市场形成相应热点.
关注低碳和信息技术板块
一般来说,研判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政策面的动向,我觉得今年将会有一
个非常大的投资机遇,就是政策因素带给我们的.
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货币财政政策还是维持双宽松,
我们仍然还是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但是, 需要注意,原来的"保增长"已经
悄然转变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2010年的投资机遇也就在这个转变之中,比如
说消费领域的机遇, 出口回暖之后的机遇.在这个转变之中,我们从第二产业的主导
变成一,二,三产业并存,这样一个方向的转化给我们带来的投资机遇,在整个结构调
整的过程中都会产生.
经济结构调整将会使很多行业与企业受益, 比如低碳,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信息
技术产业等.在以上企业中,我比较看好比亚迪汽车,腾讯等这类公司.当然好的公司
在我们新经济的领域中会不断地出现,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但我认为这
一条投资主线可以贯穿很多年.
基于以上判断,我建议投资者在今年的投资策略上,应重点把握"调结构"带来的
经济增长转型与"业绩推动"下的投资机会:重点可关注低碳经济概念和信息技术板
块, 其中低碳经济已经是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战略性方向,而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高
内生增长性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的信息技术产业也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
要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