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205-208
作者按:
本文系投资家1973原创,转贴者敬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欢迎您积极反馈读后信息,包括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预备知识
第五节 特殊形态
一、旗形与三角旗形
1.看涨下倾旗形
上升中继形态,由旗杆和旗面组成。旗杆代表一段笔直的上涨,始于前一个放量突破点,终于旗面左上角。旗面由两条平行且下倾的边界界定,看似一个平行四边形。旗面构筑过程中成交量显著萎缩,当价格挟爆发性的大成交量从旗面的尾部向上突破时,将再次展开一段笔直的上涨——几乎就是前一旗杆的翻版。
2.看跌上倾旗形
下降中继形态,把看涨下倾旗形倒过来即可得到。旗杆代表一段笔直的下跌,旗面由两条平行且上倾的边界界定。成交量在旗面中萎缩,并在价格跌破后重新增长。
3.三角旗形
也分为上升和下降两种,分别作为上升和下降中继出现,但前者更常见。整个形态与旗形极为类似,区别在于旗面形似小对称三角形。
旗形与三角旗形是高可靠性的中继形态。它们只出现在日线图中,构筑时间通常只有1~3周。当价格从旗面突破后,其目标价位等于从旗面突破点算起与前一旗杆等长处。
二、楔形
1.看跌上倾楔形
顶部反转形态或下降中继形态。由两条收敛且同时上倾的边界线界定,下边界较上边界更陡峭。当价格向楔形顶点方向运动时成交量逐渐萎缩,一旦价格跌破楔形下边界,往往开始急跌,至少跌去楔形本身所积累的涨幅。这一形态通常需要多于三周的时间来完成,并且经常出现在熊市反弹中。
2.看涨下倾楔形
底部反转形态或上升中继形态。由两条收敛且同时下倾的边界线界定,上边界较下边界更陡峭。与看跌上倾楔形不同的是,前者向下突破后往往跌势凌厉,而后者向上突破后通常不急着上涨,而是缓慢地进入一段横向漂移运动。
三、扩散形态
1.对称扩散顶
扩散形态有三种,分别可由对称、上升和下降三角形左右翻转对调得到。一个对称扩散形态形似一个顶点在左侧的反的对称三角形,由一条上倾的上边界和一条下倾的下边界界定。如果说对称三角形是待明朗的疑虑之形,矩形是受控制的冲突之形,那么对称扩散形态就是一种代表市场情绪失控的狂乱图形。它具有明确的看跌意义,因而通常作为顶部反转形态出现。其内部的成交量一般保持较高水平且不规则,这与中继形态必然伴随缩量的情形明显不同。
如果价格将向下突破扩散形态,其内部的最后一轮反弹通常达不到前一轮反弹的高度。而对于一个失败的扩散形态,价格向上突破前的最后一轮回落往往无法回到前一轮回落的水平。正统的扩散顶有三个渐高的顶和两个渐低的底,一旦从第三个顶开始的回落将价格打到第二个底之下,该形态即告完成且作为反转信号开始起作用。但是通常,此时还会发生一次重返形态内的回抽,收复最近一轮跌幅的一半左右才又重新转为下跌。扩散形态只在日线图中有效。
2.平顶直角扩散形态
由一条水平的上边界和一条下倾的下边界界定。多数作为顶部反转形态出现,这时其内部的成交量持续高位且不规则;偶尔作为上升中继出现,这时其内部的成交量会大幅萎缩,突破上边界时会急剧放量。
3.平底直角扩散形态
顶部反转形态,由一条上倾的上边界和一条水平的下边界界定。价格向下突破后通常会有反扑发生。
四、钻石
将“<”和“>”两个符号靠拢在一起,就是一个钻石形态,也叫菱形。顶部反转形态,偶尔作为上升中继形态出现。在周线图中出现时更为清晰。
五、贝形
也叫重复圆弧。顾名思义,就是价格运动由一个接一个的圆(弧)底组成。每段圆弧对应的成交量也呈圆弧状分布。这种价格形态主要出现在低价大盘股的走势图中。
第六节 重要现象
一、缺口
在日线图中,当某天交易品种的最低价高于前一天的最高价,或最高价低于前一天的最低价时,缺口就形成了。它也可以出现在周线图、月线图或日内K线图中。它可能因出现于形态内部易被回补而无甚意义,也可能意味着趋势的开始、中继或结束,相应地被分别命名为普通缺口(在形态内)、突破缺口(在形态外)、中继缺口(产生于直线上涨或下跌过程中,通常位于一轮上升或下降趋势的中点)和衰竭缺口(通常会在2~5天内被回补)。所有的底部反转或上升中继形态向上突破时,或在价格向上跨越阻挡位或密集成交区时,都有可能向上跳空产生缺口,该缺口代表多方力量极其强劲,其力度相当于一根大阳线,并且通常伴随着明显放大的成交量;向下跳空的情形与之类似但方向相反。
缺口是图表中重要的技术现象,如果与K线技术、均线技术和成交量技术结合起来研判,可以取得惊人的效果。缺口出现后,经常成为下一步价格运动的支撑或阻挡。一个伴随着大成交量的突破或中继缺口,短期内很难被回补,有些缺口也许永远都不会被回补。如果一张图表中常有大量缺口,任何一个一般都没有特殊意义,除权除息造成的缺口通常也不具备趋势含义。在期货交易中,日内缺口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日间缺口。
二、岛形反转
1.顶部岛形反转
一段上升趋势之后出现一个向上跳空的衰竭缺口,然后是一段持续数日或数周的呈矩形或弧形排列的K线组合,接着是一个向下跳空的突破缺口。两个缺口发生在相近的价位上,中间被隔离的那段K线组合形如孤岛。通常顶部岛形反转形态对应着较高的成交量,且其向下突破缺口有可能被一轮向上的价格反扑所回补,然后继续下跌之路。
2.底部岛形反转
将顶部岛形反转倒过来即可得到。岛形反转可以是周线级别的,此时确定性较高;也可以是日线级别的,此时算不上是主要的反转形态,但可以作为更大的反转形态的一部分出现,例如头肩形的头部。有时,整个头肩形也可以在两端分别出现一个缺口,即头肩形整体上以岛形反转的形式出现。
三、单日反转
1.顶部单日反转
也叫抢购高潮,可能形成长期顶部,也可能形成中期或短期高点。通常出现在一轮加速的上升趋势之后,市场做多心理已经白热化的背景下。当天一开盘,价格向上大幅跳空,高开高走,急遽飙涨,在一两小时内走过正常情况下要花三四天才能走完的距离。就在多方如入无人之境之时,价格前进的步伐突然停顿,并急速向下掉头逆转,大幅震荡的同时爆发出惊人的成交量。这天结束时的收盘价与开盘价接近,日线图上出现形体巨大的流星线、吊颈线、高浪线、天针或天剑。如果次日低开于此形态之收盘价之下,且低开低走,全天收阴线的迹象明显,则头部成立的确定性非常高。
2.底部单日反转
也叫抛售高潮。将顶部单日反转倒过来即可得到,在指数图表中尤其常见。有可能只是造成短期底部,不排除再创新低之可能。西方传统上把上升趋势中某个创了新高价但收盘价却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形称之为顶部反转日,底部反转日与之类似。如果当天还打穿了前一交易日的最低价,则谓之扩张日,比反转日还受重视。如果经过两个交易日取得与反转日类似的效果,则谓之双日反转。相应的,在周线图和月线图上,还存在周反转和月反转。
四、支撑与阻挡的互化
旧的支撑水平被跌破后会演变为新的阻挡水平;旧的阻挡水平被突破后会演变为新的支撑水平,这就是具备极高实战价值的“极性转换原则”,包括缺口、密集成交区、特定K线组合、移动平均线、前期高低点和整数关六大技术因素所导致的支撑或阻挡水平。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几乎每一道整数关都代表一个压力或阻挡水平。股票指数存也在一定的整数关效应,但个股的整数关效应则不太明显。
第七节 与势为友
一位老手曾经说过他和一个想要学习“秘诀”的新手的故事。“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教我”,新手说。富有经验的交易者把这个新手带到海边。他们站在那里,看着海浪冲击海岸线。新手问:“带我来这里做什么?”老交易者说:“到海浪冲击海岸线的地方去,当海浪后退时,你就跟着往前跑,当海浪冲过来时,你就跑回来。你跟着海浪进退,仅仅是为了踏准海浪的节奏。”甚至远在加入这个市场之前,类似“趋势是你的朋友”之类的格言想必您早已耳熟能详。事实上,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就是说,顺势交易应该是金融交易的第一法则。当然,仅仅顺势还不足以保证您成为赢家。因为除了交易技术,您还必须学会资金管理和自我管理。除了宏观交易学,您还必须通晓微观交易学的奥秘。
我们曾说形态是对两段趋势起连接作用的中间部分。但事实上,趋势本身也可以由连续几个形态首尾衔接而成,此时我们称之为震荡型趋势,这是相对于简单型趋势——即可以用移动平均线清晰地予以指示的趋势——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用5/10日均线金叉(5日均线从下向上穿越10日均线)后多排(5日均线位于10日均线之上且两者同时向上挺升)来指示日线级别的上升趋势;用5/10日均线死叉(5日均线从上向下穿越10日均线)后空排(5日均线位于10日均线之下且两者同时向下挺进)来指示日线级别的下降趋势。如果5/10日均线时而金叉时而死叉,则表示正在构筑日线级别的形态。同理,我们可以用5/10周和5/10月均线的位置关系来分别指示周线和月线级别的趋势。
道氏理论的“定理一”将趋势划分为三个级别:一是主要趋势,俗称多头市场(牛市)或空头市场(熊市),它是一种市场整体向上或向下的走势,时间可能长达数年,目前没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预测其持续时限。二是次级折返走势,它是牛市中重要的下跌(调整)或熊市中重要的上涨(反弹),持续时间由数周至数月不等,折返幅度一般可达前一轮趋势长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因而经常被误以为是主要趋势已经发生改变。相对于主要趋势而言,次级折返走势有暴涨暴跌的倾向。三是日间杂波,就是市场每天的波动。道氏理论认为日间杂波是最无意义的价格波动,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可人为操纵性,是市场诱惑交易者不断参与的诱饵。
我注意到道氏理论对趋势级别的划分和波浪理论对浪型结构的划分相当类似。如果我们把首个主要上升趋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牛市,把次级折返走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熊市,然后把下一波主要上升趋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牛市,则这三个趋势可以合并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牛市;这与波浪理论所说的一浪上升二浪回调三浪上升,然后这三浪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级别浪型的第一大浪完全是一回事。相反,如果把首个主要下跌趋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熊市,把次级折返走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牛市,然后把下一波主要下跌趋势看成是一轮独立的熊市,则这三个趋势可以合并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熊市;这与波浪理论所说的A浪回调B浪回升C浪回调,然后这三浪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级别浪型的A浪也完全是一回事。
道氏理论“定理一”后来被修订如下:“股票指数和任何市场都有三种趋势:短期趋势,持续数天至数周;中期趋势,持续数周至数月;长期趋势,持续数月至数年。任何市场中,三种趋势必然同时存在,彼此方向可能相反。”在本书中,我们认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趋势分别等同于日线、周线和月线级别的趋势,三者统称为宏观趋势。除此以外,还存在微观趋势和波段趋势,后两者对于期货与外汇交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指出的是,类似“一个大趋势被一个更大规模的超级趋势所包容”这样过于宏观的视角对于实战而言可能是有害无益的。要想成为赢家,您必须学会“长线短做”,即每次只锁定“一段”行情。
第八节 K线图
无论何种交易对象,无论它是股票、期货、期权、外汇、债券还是别的什么,在我眼里都没有任何差别,都是而且仅仅是一张张K线图而已。我从来只重视如下技术要素:(1)K线与K线的形态与位置关系;(2)K线与均线的形态与位置关系;(3)均线与均线的位置关系;(4)成交量技术;(5)支撑与阻挡的互化;(6)形态学。够了,我甚至都没提技术指标。我通常不看基本面信息。我不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一般性经济政策不管不问,对伦敦铜的库存增加还是减少不感兴趣,对世界大豆的产量如何毫不知情……准确地说我不知道这些漫天飞舞的信息对于交易而言究竟有何用处。除了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如利率水平和货币供应量比较关心以外,其它方面对我来说,就是“盘面反应一切”。 由以上所述之六大技术要素可见,K线——也叫蜡烛图技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K线最早由日本人本间宗久运用于日本稻米期货市场,用来记录稻米的价格变动,之后被推广应用到全球证券期货市场。它由四个价格要素构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通常以开盘价和收盘价为上下边沿画长条框,哪个价位高哪个就在上方。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黑,谓之阴线;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红,谓之阳线。收盘价和开盘价之间的长条框部分谓之实体。最高价与实体上边沿之连线,谓之上影线;最低价与实体下边沿之连线,谓之下影线。如果K线之四个要素分别是指一个交易日之内的四价,则谓之日K线。周K线、月K线或日内K线同理。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价格为纵坐标,以多根日K线、周K线、月K线或日内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分别称之为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或日内K线图。完整的K线图通常还配有移动平均线、成交量柱图和技术指标。无论何种交易品种,都可以通过交易软件自动生成任何时间周期的K线图。K线图因其时间周期长短之不同可以被划分为宏观K线图与微观(日内)K线图。前者包括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主要用于指导宏观交易;其中日线图最为重要,是核心图表。后者主要用于指导微观交易,对于国内每四小时一个交易日的期货市场而言,除日线图以外, 60或15分钟K线图最为重要。我一般视后者为核心图表。
在我看来,交易者应该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交易对象的价格走势。反应在K线图上,就是同时从宏观K线图和微观K线图甚至分时走势图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趋势跟踪。换言之,所谓的金融交易,本质上就是综合研判各种时间周期长短不同的K线图及分时图,从中发现多空力量强弱对比的事实,然后相机行事。对于非保证金交易市场如A股而言,仅具备宏观交易的知识就已足够。而对于保证金交易,因为杠杆的关系,不懂微观交易学将寸步难行。有关K线技术最经典的教材,个人认为仍然首推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所著的《日本蜡烛图技术》(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和《股票K线战法》(Beyond Candlesticks)。愿意深究的读者,敬请阅读原著。
在期货或外汇市场上从事日内交易是重要的盈利手段。大师级的日内交易者,通过合理运用杠杆,单日盈利可达5~100%,而单日亏损不超过5%。通常微观交易者中的赢家同时也都是优秀的宏观交易者。换言之,必须先掌握宏观交易,才能胜任微观交易。因为日内交易必须以宏观K线图所指示的宏观趋势背景或波段趋势背景为参照;看不懂宏观趋势和波段趋势,就无法从事日内交易。那些一开始就做日内交易的人,早晚有一天不得不从头系统地学习宏观交易。还有一类交易者,津津乐道于讲述他们以季线图、年线图为依据进行操作的故事。但图表的时间周期越长,也就越迟钝。月线图已经足够描述最为宏观的趋势,因此我完全无法理解分析季线图或年线图的意义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