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央行否认酝酿紧缩措施
财经网昨日早间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7月19日与20日,2009年央行年中工作会在吉林长春召开,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要保经济增长,又要防通货膨胀。
若这一消息属实,将是此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央行首次明示“防通胀”,这无异于向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远非“微调”这么简单,加息等更强有力的紧缩措施可能已在酝酿中。
不过,央行新闻处相关人士昨日晚些时候向早报记者否认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我们前两天确实开了会,但这是一个座谈会性质的会议。”
央行新闻处的断然否认,令市场稍感心安。事实上,在对天量信贷的一片争议声中,决策层此前已多次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作出改变。
但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收紧迹象日渐明显,则已是不争的事实。7月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市场人士多数认为,该举措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微调开始。上周,惩戒商业银行放贷的定向央票,时隔近两年后再度出山。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表示,7月份新增信贷数量可能会成为一个决定政策力度的关键因素。
“如果各家银行都大幅减少贷款,那么政策力度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如果贷款依然增加很多的话,则监管部门肯定会加大政策力度。”连平说。
连平同时预计,7月份新增信贷肯定会明显回落,而且“很有可能低于4、5月份时候的水平”,因为除了央行微调政策、银监会加强窗口指导的威慑力,更重要的是,“银行也是时候思考下半年信贷如何发展了。”
不过依然有不少专家相信,考虑到此前已经投入的大规模流动性,央行势必收紧货币政策,时间上大约会是在第三季度末。
但政策收紧的难度可能超乎想象。昨日不乏专家直言,“一场泡沫已经在所难免”。
野村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政策制定者现在就大幅收紧政策,预期货币状况也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宽松状态。
只要流动性依然宽松,那么名义收入或者利润就将快速增长,并迫使家庭和企业将其增加的财富投资于其他领域——最有可能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最终,一场泡沫在所难免。
“我们现在可能正处于一个资产价格会超调的环境之中。”孙明春说,这次泡沫甚至会超过2007年的泡沫。
对政策制定者而言,目前需要考虑的正是如何收拾泡沫破灭之后的残局。
瑞银:决策层暂难就紧缩达成共识
“降息周期已经结束,但加息周期还没有到来。”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昨日在北京表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使决策层在全面推动紧缩货币政策方面,难以达成共识。
汪涛是瑞银证券媒体见面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汪涛认为,今年新增贷款至少超过9万亿元,即使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有很多微调,流动性暂时收紧一点,也不会造成经济增速的很大滑落。瑞银对中国2009年GDP增长预期由7.5%上调至8.2%,2010年GDP增长预期则由7.5%上调至8.5%。
汪涛强调,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中能否持续复苏,关键是看房地产投资能不能持续复苏。
“我不认为政府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房地产行业是内需增长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增速‘保八’还没有完全实现之前就开始紧缩,不太可能。”(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