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成就梦想》感悟(一)江恩的时代梦想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charli
浏览:28785
回复: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0618jiarong 于 2013-10-17 02:25 编辑
最近又认真看了《挚爱成就梦想》。如果译者没有翻译错的话,我才知道10多年来,我可能体会错了江恩的本意。
我是在郭小洲《实战技法》的附录中看到的。总的感觉是一个比较虚幻的故事,正像他们说的写得比较平直的所谓自转体小说。我不知道过去到底有几个版本的《空中隧道》的删节本(有些像过去的“金瓶梅辞话”,动不动就“此处删节XXX字”)。可能是国外的传播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删节江恩原著的。
在比较深入地体会江恩所处的年代和他的理论来源和技术工具以后,才明白,被删掉的内容可能比摘选的内容重要的多。所以,建议今后可能会看此书的朋友,还是看全本《隧道》,最好不要急功近利地看删节本(我看了删节本,自己误了自己至少10年)。还有在删节本基础上的所谓揭密本,作者很有才华,可惜是在删节本上揭密,所以,结论比较遗憾。
看后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这是一个抒发江恩胸怀和倾诉志向,甚至描述了江恩在市场艰苦历练过程的,借科幻情景的抒情文学作品。并不像真人真事的“自转体”记实小说。因为这里充满了对他进入期货股票市场,特别实发现了独特的预测方法之后的远大志向,兴奋和“苦恼”,在实战中屡屡受挫的历练和自我反省,当然还有胜利的喜悦和不断地自我激励;还有他的人生观,投机观,还有在股市中的“心灵交易”过程,和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是对玛丽,而是借玛丽之名写他对他选择事业目标的苦苦探索和追求),不是表面看到的那种“股场得意,情场失意”的故事套路。
这些重要的心路历程,都反映在书中选抄的《圣经》故事和名人诗歌中,充分表达了以上所说的行文之意。看出了江恩内心的激情,源于他所处的,当时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爱因斯坦等是最杰出的代表)都会奋力进取的时代。当然,也有向读者陈述他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之意。看了《道氏》理论介绍,才知道那个年代,他们搞的市场预测,在主流经济社会极可能属于另类的不可思议之谈。所以,他把自己的看法隐藏起来,像曹雪芹一本《红楼梦》,将真事隐去,而用贾(假)语村言。“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之味?所以只有借《圣经》(这个时尚的挡箭牌)和文艺复兴之后的名人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怀,不能不说是江恩对自己所处时代局限性的无奈。
文中看到了江恩是个阅历及视野非常广泛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在商品市场“称雄”世界的梦想,涉猎了他所能涉及的知识领域,而不会仅仅我等凡人所谓的,天文学,数学几何学等那几类单薄的知识结构。(看完全本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我们研究江恩,仅仅从人们介绍的几个领域,或仅仅从一本科幻抒情文学作品,就把江恩积累的博大精深的学问限制于我们自己有限的理解之中,无论是把他的东西过于神话,或者简单化教条化,可能都有悖作者本意。我想,领会江恩的境界,非看此书不可。而研究江恩的技法,在这里过分挖掘,可能会给自己戴上眼罩,不利于打开研究思路。另外,任何严肃的学者,都不会仅凭转录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作为对研究对象下科学结论的依据(考古,或文学批评等除外)。
确实,如果对这书所涉猎的各个学科基础知识或江恩所处时代社会思潮和股市分析背景资料的缺少基本了解,真正体会作者要传达的本意恐怕有些难度。
总之,看出了门道,江恩的东西就一点也不晦涩了,而且观点非常鲜明。思路也比较明了。
通过书中内容,也证实了本人反复实践中,关于江恩分析技法所依据的部分科学基础知识已经过时,必须重新审视和超越,才能适应今天的实战需要等有关猜测。当然,对于任何人也不可能摆脱的时代历史局限性,在深入研究他的思想和技法中应当适当留意,不必过分责难。
个人看法,仅与同好者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