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7-10
|
|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有股转持社保开闸 A股影响几何
[核心提示]讨论了8年的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政策终于重新破土。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将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IPO的含国有股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而社保基金将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上再延长3年禁售期。这部分国有股的发行市值约为639亿元。记者获悉,近期有关国有股安排配置方面还会有其他文件出台。业内人士认为,管理层在IPO前夜再发利好,除直接缓解国有限售股解禁压力外,更传达出呵护市场的强烈信号……
==本文导读==
专家热评 国有股转持是“双赢”
叶檀:部分国有股划拨社保是中期利好
中国再出救市新政 社保出手缓解大小非压力
600亿国有股转持充实社保基金 下周股市看涨
国有股转持重启社保殷实“639亿” 警惕大盘股发行潜台词
专家热评 国有股转持是“双赢”
□ 华生:潜在利好 影响中性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1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股转持后要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禁售期的基础上延长三年禁售期,这对市场资金面是一个潜在利好,但考虑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国有股转持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
华生认为,上次国有股转持是将非流通股直接转化为流通股,侵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但是股改完成后,这次的转持是流通股的划转,对市场的影响与上轮转持国有股完全不一样。再加上延长了三年的限售期,这对市场的资金面构成了利好,但考虑到存在心理影响,总体来看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
他还表示,将国有股转让给社保基金顺理成章。一直以来,市场上均有声音呼吁刺激内需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划转给社保基金是将国有资产用于解决民生问题,这比划转给其他机构更加稳妥。至于社保基金是否会在将来减持这些股份,华生认为,社保基金原本就在投资股市,可以通过分红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未必要抛售。此外,社保基金有投资比例的限制,如果国有股份划转后持股比例大幅提高,未来值得考虑是否需要提高社保持有股票比例的上限。(记者 蔡宗琦)
□ 郑秉文:拓宽社保基金融资渠道
社保专家、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1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可以视为一种制度上的突破,对我国社保基金的融资渠道是重要的拓宽,在数量上对社保基金有一定弥补意义。
郑秉文说,因为公共养老金缺口的测算方法有好几个口径,所得到的结果都不一致,缺口最多的达八九万亿,最少的达两三万亿。目前,11个省的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仅为1100亿元人民币,全国的空账已达11000亿元人民币,追溯的话,缺口更大。因此,国有股转持无疑可以弥补一定的公共养老金缺口。
对于社保基金可能短期套现,从而不利于市场稳定的说法,郑秉文认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全国社保基金是一个战略储备性质的基金,目的是长期应对老龄化,短期内没有立刻支付的压力。他说,原有的5500亿元都没有短期支付的任务,新进入部分应该也没有迅速变现的风险。
郑秉文建议,我国社保基金占GDP的比例相对其他国家的主权养老基金依然比较小。下一步,社保基金可考虑探索分流巨大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压力,这也可以充实社保基金的力量。(记者 徐畅)
□ 李稻葵: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大小非问题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1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股转持给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长期的利好,从制度层面本质上解决了大小非的问题,同时又能把社保基金做大做强。
李稻葵认为,大小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股市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改革的思路就是用未来的发展来化解。李稻葵表示,股市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壮大就是未来。最有耐性,最应该也必须有耐性的基金是社保基金,而且社保基金也需要充实。把大小非暂时不能卖的股票划拨给社保基金,既充实了社保基金,为个人以后的退休养老提供了保障,也缓解了这一部分股票坚持的压力,等将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以后再把这些股票处理掉,到那个时候大小非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这是非常顺其自然也非常符合中国改革基本思路的制度安排。
李稻葵表示,由于社保基金长期运作目标是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是有战略意图的,客观上需要长期持有部分股票,虽然短期里会有调整,但本质上是要长期投资,所以会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而在三五年内退休的人不多,因此社保对这部分国有股持有时间会超过三年,这将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
李稻葵指出,未来几年经济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未来若干年资本市场的规模一定会发展,从长远来看,一定会以一个超过GDP实际增长速度而发展的态势。所以,不必担忧股市下跌会带给社保基金亏损。李稻葵曾在年初提出了"以社保基金买入大小非"的建议。(记者 徐畅) □ "延长三年"短期或助A股延续强势
分析人士认为,《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下称《办法》)的实施,实质是进一步落实政府对保障民生和改善消费的政策。《办法》中"社保基金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法定和自愿承诺禁售期基础上,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的规定,有助于缓解当前投资者对国有"大小非"减持的紧张情绪,短期对股市构成利好。
充实社保基金
国海证券分析师桑俊表示,该政策实质上是进一步落实政府对保障民生和改善消费的政策,通过划转,能够充实社保基金的规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从根本上是为了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促进居民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该政策可以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加大其规模,同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该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此举旨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充实社保基金资金来源,对于所有国民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投资大幅增长,消费却增长不快,主要与社保建设不到位有关。国有股转持将使更多资金充实社保资金体系,这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股市中性偏好
桑俊认为,一般大股东都是锁定三年,社保基金是长期投资者,"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的规定将那些即将面临解禁的股份通过转持延长禁售期再度锁定,对于证券市场延续反弹趋势有利,有助缓解投资者对"大小非"尤其是国有"小非"减持的担忧。
目前,随着A股节节攀升,"大小非"减持速度在加快。根据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大小非"减持量连续第4个月超过10亿股。6月份前半个月,"大小非"减持保持较高水平。
本月5日中工国际(002051)距其首次公开发行日期已经届满36个月,今年下半年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大秦铁路(601006)等权重公司也将迎来国有股禁售期到期。
赵锡军同样认为,对资本市场而言,"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的举措将减轻国有股减持对市场的压力。 (中国证券报 韩晗)
叶檀:部分国有股划拨社保是中期利好
A股市场曾经被国有股减持吓破了胆,现在国有股减持卷土重来却成为利好。
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即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转持股份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的股份,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禁售期的基础上延长3年禁售期,这将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在国资委与全国社保基金长达五六年的拉锯战中,社保基金赢了--国资委一直主张减持现金给社保,而社保坚持股权直接划拨,现在的办法是股权直接划拨。部分国有股权转拨社保基金是好事,国企以股权的方式让社保基金成为股东直接造福全体民众。同时,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可以抑制垄断央企无视投资者利益的痼疾。
国有股转拨可以营造中期利好预期,首先可以稳定大非预期。在全流通环境下,大小非减持是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非减持是铁板钉钉,惟一能够起到维稳作用的,就是大非。事实上,大非确实比小非减持少得多。现在,部分国有大非被加上一道锁,转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禁售期延长3年,市场对大盘股的预期将进一步升温。
无论是从体量而言,还是从未来社会中国稳定发展而言,社保基金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4396.94亿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5625亿元,基金权益5132亿元,到去年底,社保基金手中持有股票的比例约占其总资产的16%,今后持股量将逐步上升。据财政部的数据,此次划转10%国有股,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社保持股将永远是中国股市的第一航母。惟一有竞争力的是国资委拟议中的投资公司,但它也不可能将国有股全部纳入。
不仅如此,社保基金还在参与股权投资市场的运作,全国社保基金承诺对弘毅和鼎晖两只股权基金各投资20亿元,并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对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通过一级市场溢价与二级市场赢利,政府希望社保基金可以逐渐弥补巨大的资金黑洞。
社保基金是中国准平准基金中的重要力量。股市过冷或者过热,社保基金都会应命行事,如2008年上半年社保基金及时逃顶;而2008年底又开始高调介入股市;目前又处于保守投资状态。可见资本市场的局部性泡沫已经引发担忧,或者说判断市场稳定不需要在高调行事。社保基金常常成为市场操作的风向标,从好的方面来说,是社保基金秉持长期、稳定与价值投资的理念;从坏的方面说,未必不可以理解为社保基金缺乏市场属性。
应该警惕的是,社保基金是双面机构,作为投资者要维持投资收益,作为大股东享有特殊身份和特殊收益,又有盘剥中小投资者的一面。相比其他投资者,社保基金拥有巨大赢利空间。其他机构投资者在每财政年度要按照所得税、增值税等税项足额上缴税收,风险投资公司的所得税率从33%降至25%,除了国债以外,其他债券都要征收利息税。只有社保基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通胀通缩,都能享受零税率。也就是说,其他机构投资者要拥有收益超过10%以上的能力,才能战胜社保基金。给社保基金套上金钟罩,原因可能是不想让社保基金遭受损失,让社保基金以一二级市场大鳄的身份参与市场博弈,有关方面应该出台更公平的政策。否则,市场底部会冒出丝丝凉气。
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市场最大的呼声是减少大小限的数量,减少一二级市场落差,但证监会对新股发行机制改革没有涉及要害,如今股权划拨坐实了新股发行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革的预期。此举为大盘股发行扫清最后一道障碍,大盘股将成为资金的汇聚地,将成为社会资金和宽松货币的消化池。从长期来看,中国社保巨大的资金漏洞会通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得到弥补。
从中短期来看,社保得到部分国有股权是利好,起码可以维持大盘股的稳定,但长期未必,必须视制度的公平而定。如果制度不公平,社保同样会蜕变为盘剥中小投资者的特权阶层。(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再出救市新政 社保出手缓解大小非压
A股市场迎来重大利好。中国社保基金响应号召出手“救市”:股改后首次发行上市中的10%国有A股将划转给社保基金,并在原有禁售期的基础上延长三年禁售期。
本周五由中国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社保基金会四部委联合发出的此项规定,将有助舒缓A股市场即将面临的沉重限售股解禁压力。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下半年的限售股解禁总量高达5864.55亿股,市值达到3.44万亿元;截至本周五,深沪两市的总流通市值为8.87万亿元。到2009年底,A股可流通股比例将超过七成。
尽管将延长禁售期的股份占全部可流通股份的比例依然不大,但此项额外增加的规定无疑彰显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之情,其对A股投资者信心的提振作用不可小视。根据相关部委的核算,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改新老划断后实施IPO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真正决定减持行为的,是在于对市场稳定与否的判断;如果股东认为市场将保持稳定,其持股行为可能就会比较长远,不那么急功近利。他认为,社保基金属于长期投资性质,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上述新规对市场可视为重大利好。
事实上,始于去年底的本轮A股“小牛市”行情至今仍看不到衰竭的迹象,不过,鉴于股市走牛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方面对这轮来自不易的“小牛市”的呵护动机不难理解。股市的长期走牛总是伴随着企业直接融资活动的活跃,从而大大提振社会投资和生产活动;同时,股市走牛的财富效应更是有助提振社会消费的升温,反之亦然。
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本周五指出,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是为了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金缺口。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仅5000亿元,远远不足以应付老龄化浪潮的到来。
但该项政策出台的渊源显示出政府的意图并不限于此。今年1月份,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向中国国务院提交议案,建议让社保基金或者通过划拨的方式,或者由国家财政出钱给社保,由社保基金以某一个价格把绝大部分大小非接过来,同时由社保基金承诺在五年或者十年内不减持。
李稻葵本周五在国有股划拨社保的政策正式落实后表示,大小非是历史遗留问题,划转社保基金意味着这一问题交给“未来”解决,对股市是个大利好;并指出,这一决定开辟了一个思路,接下来可能会继续划拨。(全景 陆泽洪)
600亿国有股转持充实社保基金 下周股市看涨
A股的融资功能恢复后,监管层又再度出台政策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昨日,财政部、证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境内股市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实施办法》,《办法》规定要在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同时全国社保基金对划转股延长三年禁售期。专家一致认为这一政策对股市是重大利好。
10%国有股转到社保基金
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即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禁售期的基础上延长三年禁售期。据介绍,全国社保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机构,奉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投资理念。
应转市值超过600亿元
根据现有资料,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在四部门公布的《境内国有股转持公司国有股东的转持数据表》中,记者看到,中国银行、中国国航、工商银行、广深铁路、中国人寿、中信银行、中国远洋等大型上市公司都榜上有名,这些公司履行转持义务的国有大股东所涉及的应转持股数都超过了一亿股。实施办法还指出,社保基金会转持国有股后,享有转持股份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干预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股市有望很快突破3000点
此消息出台后,市场人士均给以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将对股市产生重大利好,可以稳定二级市场,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小非”减持的问题。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政策出台将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股市有望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3000点。(北京晚报 邵泽慧)
国有股转持重启社保殷实“639亿” 警惕大盘股发行潜台词
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得以落实也着实不易。讨论了8年的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政策昨日终于重新破土。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将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IPO的含国有股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而社保基金将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上再延长3年禁售期。这部分国有股的发行市值约为639亿元。
政策
追溯部分国有股权延长3年锁定
曾于2001年实施、2002年暂停的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政策于近日由国务院重新发布。相比之前的政策,这次转持政策的发布不仅对资本市场形成偏正面的利好,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政府殷实老百姓养命钱的重要举措,是监管机构让利于民的实际行动。
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关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社保基金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缺口的实际行动,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机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是其一贯的投资理念。
由财政部公开的信息显示,经初步核定,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IPO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同时,财政部网站一并公布了826家国有股东的名单和所持股份数量,应转持的国有股股份即日起便进行冻结。而社保基金承诺的追加3年禁售期,仅限于新老划断后已上市的公司。对于转持办法公布后上市的公司,则并没有同样承诺。
解读
决策:从单一走向公共选择
“虽然同样是10%的国有股转持,但这次和8年前的意义绝不相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坦承,这个政策已经讨论8年了,已经非常完备了。
我国曾在2001年5月颁布实施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减持办法”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三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社保基金。但“减持办法”只实施了不过五个月的时间,就因为股市的巨大波动而被迫暂停。之后仅在H股IPO上实施重启。
国有股转持政策历经了8年的实践与广泛的社会讨论,如今终于落定。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局长谢平对国有股转持政策的一番话更发人深思。他指出,国有股减持政策的讨论,反映我们的决策已从一种单一决策走向公共选择。这为以后的决策,如社保体制改革、农村费改税改革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制度改革的意义重于方案本身”。
市场
培育长期投资者 警惕大盘股发行潜台词
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唐勇刚从市场层面解读道:此次明确是“转持”而非“划拨”,“转持就需要社保基金承继原股东的限售期,再加上追加3年的锁定,对市场不存在划拨后的抛售压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后股改时代流通量过快增加,“待三四年后解禁时,A股总市值自然更加庞大,其承接力也就更强了。”
但唐勇刚对转持政策此时此刻出台却有这样的疑虑:“早在去年11月,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就曾表示,国有股转持充实社保基金政策已定。至于为何选择目前颁布,就是和IPO重启有关。”他分析,由于接下来还有120亿股的中国建筑、5亿股的成渝高速、光大证券等大盘股要发行,10%国有股转持政策可以缓解部分发行压力,因此市场也要警惕该政策出台背后的潜台词是不是“大盘股发行在即”。
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指出,国有股转持政策更有利于实现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的战略目标。过去几年,虽然我国机构投资者增长快速,但过于同质化是现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重大缺陷之一,基本上都是共同基金或者是互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由于评价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基金的运作存在短期化倾向,不利于市场的稳定。社保基金乃至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的逐步壮大,将有利于这种局面的改善。
但也有学者提示风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国资委和社保基金就国有股划转一事的争论依然处于僵持,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保基金一直想持有更多的国有股份,是不能让它得逞的。社保基金应是民生保障力量。将国有股交给国资委才是明智之举,才能起到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作用。
民生
社保补缺刻不容缓 补贴百姓合情合理
众人一致称好的原因,用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话概括就是“对市场有利,对社保有利,对国家有利”。曾因提出“以社保基金买入大小非”的政策建议,引发社会较大争论的李稻葵在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称:这是一种制度性的创新,是解决大小非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意义非常重大。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一语中的:“从长期来看,国有股划拨社保基金是天经地义的,用这种方法来补贴老百姓是合情合理的。”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为5000亿元,而据世界银行的一项估算,从2001年到2075年,中国社保缺口可能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之巨。区区5000亿元不仅离9万亿元相去甚远,离中央要求社保基金五年内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也有不短的距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东华日前曾分析指出,社保基金目前的缺口将超过全年的国家财政收入。让社保基金缺口敞得更大的是,今年5月,社保基金交出了成立以来的首份不及格答卷,其2008年的投资收益净亏6.79%。
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曾对转持政策点评指出,我国新股首发时未必是其股价最优时,尤其是持有优质国有企业。因此他认为,转持后,社保基金的这部分国有股权的价值将实现优化——除了资本增值,还可能有股息收入。其次,有利于国家保持对一些重点企业股权的长期持有。比如目前正在改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于社保基金来说,就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投资对象。他甚至指出,社保基金可以代表国有产权长期持有重要国有企业的股权,“从理论上讲,社保基金能够比汇金公司更长期地持有重要企业的股权。”(东方早报 忻尚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