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26|回复: 6

四大证券报展望牛年股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证券报展望牛年股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bbler 浏览:1626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证:牛年股市盼"春意" 机构看多2月

  春节前上证综指一波周线"三连阳"行情给"鼠尾"增添了一分暖意,A股市场能否在牛年之初昂起牛头?近日多家券商发布了月度投资策略报告,2月份股市"春意"胜"寒意"成为主流观点。
  虽然在鼠年经历深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的高估值风险已经得到有效释放,但是不容乐观的宏观基本面、挥之不去的大小非阴影以及日益加大的流动性压力等多重因素始终压制着指数的反弹空间。最近这些不利因素均有弱化或者改善的迹象,这也成为部分机构看多2月股市的理由。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已经在节前将各种利空大部分提前消化了,比如海通证券(600837)、中国太保(601601)、金风科技(002202)的强劲走势使得"恐非症"大大减轻,深发展、中信证券等业绩滑坡股的反向上扬说明对部分企业业绩下滑问题担忧也是不必要的。
  齐鲁证券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宏观基本面恶化预期有所改善,第二季度经济有望触底企稳,2月份市场将在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持续低位反弹。兴业证券也认为,去存货过程渐近尾声,工业生产可能在休克阶段之后提前回升,而且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加上偏暖的政策环境,2月份的A股市场将延续反弹之势。
  "牛年股市或许不会出现2006、2007年那样的大牛市行情,但在特定时间段形成局部牛市行情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而且就眼下而言,始于2008年11月的这波反弹行情就非常有可能在节后继续向上延伸。"国信证券判断。
  关注年报机会
  历史数据显示,A股市场出现过多次年报集中出炉前的"春季行情",部分券商也建议重点关注"年报掘金"的机会。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先明指出,每年的2月份市场都会出现一些机会,今年最大的机会可能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部分公布年报的公司业绩比预期来得好;二是政策的继续推动。齐鲁证券建议,对于年报和2009年第一季度季报仍显示快速增长的行业,其景气周期趋于稳定的状况下,在业绩披露阶段仍可重点关注。
  除年报机会,海通证券还提出"主题投资"的资产配置思路,其中"政策和成本下降且需求稳定"两个主题尤其值得关注,相关重点行业包括工程机械、电力设备、水泥、钢铁、房地产、券商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反弹以来,小盘股已经经历了较大的涨幅。市场观点普遍认为,从相对估值看,小盘股市净率相对估值已经到了比较高的位置,与之相比,涨幅不大的大盘股更有优势。因此,市场反弹风格可能向大市值类股切换。
  留一份谨慎
  尽管市场普遍对阶段性的"年报行情"充满期待,但就长期而言,一些机构还是显得非常谨慎。海通证券认为,目前A股市场并不具备战略性投资机会。一方面,流动性改善才刚露端倪,场外潜在可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并不充裕;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潜在"硬着陆"风险及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的衰退压力的忧虑仍未消除。
  平安证券李先明也表示,从总体上看,上市公司的业绩仍待观察,外围股市最近连续波动,接下来大小非的压力也会显现,因此市场不可能出现大的整体性机会。(上证 潘圣韬 杨晶 张雪)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热心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 1 2009-2-2 12:0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证券报:基金经理对股市信心有所恢复

  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2009年1月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基金经理继续调低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预期再创新低。但在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后,基金经理对股市的信心有所恢复。41%的被调查者判断熊市已进入尾声阶段,85%的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半年投资A股将获得正收益。
  基金经理对未来宏观经济的担忧有增无减。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一年国内GDP名义增长率将在8%左右;认为GDP增长率将下滑至7%的比例达35%,较上次调查上升23个百分点;判断GDP增长率在9%以上的占比则从上次调查的22%下降到本次调查的6%。
  随着经济降温,基金经理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让位于通缩,84%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下降。另外,31%的基金经理预计未来一年人民币将贬值,认为将继续升值的仅占20%。
  基金经理对上市公司未来一年盈利增长率的平均预期下降到-14.60%,为2004年以来的新低。
  仅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仍将增长,预计业绩将下滑10%和20%的占比分别为36%和49%。
  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后,基金经理对股市的信心有所恢复。46%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仍处在熊市中期,较上次调查下降11个百分点。41%的被调查者判断熊市已进入尾声阶段,6%的被调查者乐观估计市场正在告别熊市。85%的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半年投资A股将获得正收益。
  基金经理对政策引导下的行业并购重组抱有期待,资产注入类股票再度受到追捧。认为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类股票未来半年将表现最优的被调查者占39%,较上次调查大幅提高29个百分点;选择大盘蓝筹股的占比仅为8%,低于上次调查10个百分点。
  行业选择方面,基金经理仍然最看好医药保健,通讯(通讯服务、通讯设备制造等)和科技类股票分列二三位,与上次调查相比热度骤升。金融类(银行、证券等)股票继续不被看好,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半年金融类股票市场表现将超越大盘。(中国证券报 余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时报:机构预期牛年股市或可牛一把

  机构预期牛年股市或可牛一把新能源、央企整合、创投等主题投资将是寻宝好去处
  随着农历新年长假的结束,中国股市也将正式步入牛年。尽管对于A股市场能否在牛年里牛一把,业内机构看法不一,但对于新一年的投资机会大都充满信心,其中,主题性的投资机会最受认可。
  作为"牛年牛派"的代表,国泰君安证券认为,2009年股市将呈现"N"形走势,将不会创出新低。上半年市场将继续上演跨年度的纠错性行情,市场流动性仍然会充裕,中小市值成长、创新(新技术、新能源)与主题投资将大行其道。
  海通证券则认为,去年12月份以来,A股市场信心整体上保持平稳,估值从低位回升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维持在PE15倍不到和PB2.2倍左右的水平,估值中枢波动较为平和。从市净率的角度衡量,A股的估值水平要比其他市场高,无论是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比,A股都较高。
  就2月份而言,A股市场资产配置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年报掘金和主题投资。年报掘金指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业绩的综合分析,同时结合2009年一季度行业的最新动态和2009年行业业绩的预期,挖掘2008年年报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主题投资指的是把握住市场投资热点和投资主题带来的市场交易性和结构性机会。
  天相投资通过对不同衰退期的股市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股市呈现的基本特征,即经济的衰退期或许是股市投资的最好时期。在当前股市处于低位震荡调整的格局下,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事件驱动型策略或者主题投资策略,也许这是当前更容易应对风险、把握机会的有效方式。具体包括新能源、上海世博会、上海迪斯尼、限售股解禁、股指期货、央企整合、医改、创投、灾后重建等9大主题。
  华安基金在2009年投资策略中,也以"期待惊喜"为题道出了对今年A股市场的投资预期。华安认为,未来即使下跌过度,但也将以更高的潜在超额收益作为补偿,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具体的资产配置方面,华安基金则建议2009年关注以下相关的投资机会:首先,红利回报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次,内需导向型企业面临发展机遇;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将是长期主题。(证券时报 万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日报:提振中国股市有必要有条件有可能

  今天是进入农历牛年后的第一个股市交易日,在牛年股市开盘之际,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对所有参与中国股市的人们,送上诚挚的祝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果断展开与时间的赛跑;2009年这一赛跑将进一步深入:即采取一切措施稳定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
  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股市人气,将是近期金融证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提升股市人气,不仅有必要,而且已经具备条件。只要抓紧时间、稳妥出手,也完全有可能。
  第一,我国实体经济稳定需要资本市场支持。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已上市或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资本市场大幅度下跌已经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压力,对企业信用扩张形成挤压。因此,恢复资本市场元气,促其估值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对于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信用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普通百姓的消费增长需要资本市场支持。
  对于刺激城乡居民消费,中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家电下乡,向特定人群发放现金或消费券,降低汽车税、地产税,降低燃油价格等得到公众广泛欢迎。
  不过,继续支持居民扩大消费,由资本市场延伸的财富效应亟待激发出来。资产价格上涨,居民对经济的信心就足,进一步消费的欲望就强。并且,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我国收入偏高阶层的成员,激活他们的消费欲望,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三,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支持。
  欧美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不要过度,监管不可迟钝或者无为。但这并不是泯灭中国金融创新、企业创新、社会创新活动的借口。中国要发展,必须勇于创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有风险,不创新风险更大。
  我们认为,将国外已经行之有效的办法、手段、模式与中国实际结合好,运用好,这就是创新。我国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改革都需要创新,而资本约束机制、资本盘活机制、资本激发机制是主要的经济手段,资本机制不活,创新就徒有其表。因此,资本市场必须发挥其支持创新的作用。
  第四,中国资产定价需要本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18年中,一直面对着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的重大课题。不错,我们引进资本市场,当然要借鉴外国经验。但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市情"。并且,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要以服务自己的经济、服务自己的国民为大任。因此,"接轨"只是一个诉求,不能放弃"公正合理的话语权"这个诉求。
  那么,就必须建立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平台。而建立这个平台,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完善与法治完善来实现。因此,实现这一点,要靠深化市场改革。
  第五,我们有激活和引导资本市场的体制优势。
  资本市场固然是市场,但它融合的是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没有纯而又纯的市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这次危机以及救助行动活生生地说明这一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集"健全的市场机制"与"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无形之手",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我们务须坚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我们通过市场的、法治的、行政的措施,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提高市场效率,发挥其对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作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尽管争议很多,对于2009年中国股市的悲观预期也比较浓重,但我们认为,国家振兴十大产业的决心以及扩大内需、扩大基本建设的部署,本身包含着刺激资本市场的决心和部署;而资本市场作为独立系统,也有条件得到提振,并且也有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的空间。
  让我们共同为增强中国股市的信心和活力而努力!(证券日报 董少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发表于 2009-2-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19*: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2009-2-2 12:0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发表于 2009-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要变牛 不晓得哦·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2009-2-2 12:03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80 天

股指家园道亦有道特训营超短俱乐部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09-2-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要变牛 不晓得哦·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0:30 , Processed in 0.03797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