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小学

[大盘交流] ☆☆☆☆☆2008年12月18日实战交流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有空来看一下.
情况不好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表示,二套房房贷政策的松绑,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新政策难救开发商,中国的楼市问题是开发商造了太多的房子,造房子像造电视机一样容易,可是卖房子想卖个古董价格,这是不可能的。
    他同时表示,新政的出台缓解了开发商资金压力,也缓解了银行贷款压力。中国房地产最终是会死掉的,整个市场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房子多了,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中国建了4亿多平米的房子。这是不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市场上连续上演涨停和跌停悲喜剧的*ST北生(600556),在重组连续失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昨日出台“最后的救赎计划”。

  濒临绝地的*ST北生昨晚发出一张“声援状”,恳请全体股东能通过公司每10股转增3股,并以全部转增股本来偿还债务的重整决议。

  这是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ST北生在当地政府组成的重整管理领导小组指挥下,开出的第一张或许也是最后一张“死缓”请命书。

  最后的救赎计划

  根据昨晚*ST北生发布的重整计划草案,*ST北生拟调整出资人权益。具体方案为:以*ST北生截至2008年12月26日总股本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按10:3的比例,每10股转增3股,转增股份将全部用于清偿公司普通债权人债务,共计向普通债权人转增9110.624万股。该重整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将由约3.04亿股增至3.95亿股。

  *ST北生表示,制定这样的重整方案,是为了挽救北生药业,使北生药业恢复生机和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是为了减少债权人和出资人的损失,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实施重整和资产重组。

  *ST北生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如不实施重组的话,今年*ST北生的退市之路没有悬疑。

  *ST北生应该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字数不多的公告中,*ST北生“恳请全体股东支持北生药业的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公告显示,只有在公司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出资人表决通过此项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且获得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后,北生药业才能避免破产清算。

  可查资料显示,*ST北生目前的欠债权包括广厦建设集团的约1826.68万元,以及工商银行(601398)北海分行等9家银行10.1亿元贷款。

  大股东是谁无定论

  “如果只是一个债权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该重整方案若通过股东大会,*ST北生第一大股东必然让贤。”申银万国分析师钱启敏分析,但由于现在有至少10个债权人,因此将来谁会是北生药业大股东,尚无法定论。

  而根据相关媒体之前的报道,北海市当地政府对于“保壳”有强烈的意愿。那么,这份重整草案很可能就是依循这一思路,通过债权银行联合有关方面来促成重组,以债转股的方式完成。

  “这样既能解决*ST北生的债务问题,又能保住壳资源。”钱启敏认为,从目前持股情况来看,大股东广西北生集团仅有2801.68万股股份,即便是倾囊而出也不足以抵债,“那么只能由全部股东来分摊。依靠转增扩大股本,然后将新增股本度让给债权人”。

  钱启敏指出,现在就是个权衡问题了,“不通过该方案,*ST北生就要退市;采纳该方案,股东权益被摊薄。”

  据钱启敏介绍,之前也有上市公司进行类似债转股的重组,大股东承担损失多一点,持股10万股以下的股东不需要“度让”。

  北生药业的财务迷踪是随着其前董事长何良玉的逝世喷涌而出的。何良玉生前曾主导多起重组,寻求拯救之法,但均告失败。

  此前的11月28日,*ST北生曾公告称,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裁定由北海市副市长领衔的清算组担任重整管理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日前,000677 山东海龙第三大股东上海东银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信托计划贷款1.2亿元,不料却遭遇了质押物——山东海龙股票价值连续“缩水”的尴尬。
  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上海东银委托中信信托发起设立信托贷款计划,该公司以所持山东海龙股票提供质押担保。但由于山东海龙股价连续下滑,上海东银不得不两次增加抵押物,并提前归还10%的贷款。

  2008年8月5日,中信信托发起设立“上海东银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期限1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1.2亿元。

  信托计划成立当日,中信信托向上海东银(借款人)发放贷款1.2亿元,借款人以其持有的5600万股山东海龙提供质押担保,并约定全部已发生借款本金对应质押股票按某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的市值质押折扣率升至70%以上(即山东海龙当日收盘价下跌至3.06元或以下)时,借款人须以现金差额补足或增加质押物,否则中信信托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提前处置质押物。

  8月5日,山东海龙大跌6.87%,收盘于4.88元。之后,该股便一路下滑,11月4日曾下探2.02元。昨日,山东海龙报收于3.09元。

  “由于市场大幅波动,山东海龙的股价也随之缩水,中信信托曾两次要求借款人增加质押物。”知情人士透露说。

  据悉,第一次,中信信托要求上海东银增加质押山东海龙股票1000万股,相关质押登记手续于9月12日办理完毕,质押股票总数量变为6600万股。第二次,中信信托要求借款人增加质押其所持有的“上海东银资金运用-山东中银信项目”项下50%的信托受益权(对应信托本金为6000万元),新质押物作价3000万元,与质押股票共同为信托贷款提供担保。相关质押登记手续于10月22日办理完毕。

  然而,即使这样,也未能打消贷款人对于大幅波动的股市的顾虑。上述知情人士说,为了进一步防范风险,11月25日,信托计划受益人大会召开,要求上海东银提前归还10%的贷款本金(1200万元)及此部分本金截至还款日已产生的部分利息,质押物不变。

  实际上,上海东银早在信托计划设立之前便筹划此事。3月4日,山东海龙披露,上海东银为向中信信托借款,质押了公司限售流通股2800万股, 冻结期限自2008年2月27日起至借款本息偿还完毕。根据2007年山东海龙每10股送3股转增7股的分红方案,上述质押股份变成5600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东银虽披露了上述5600万股股票质押,但并未披露后续增加的1000万股股票质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日弹尽粮绝,中国应做最坏打算

12月17日的《参考消息》,首页头条发表了题为《世界对明年经济前景很悲观》的文章,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2.2%。而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0.9%,全球经济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带动的“长期强劲增长”转变为“严重的捉摸不定”……面对70多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在2009年会急剧减速,美国、西欧和日本处于衰退之中。由于农矿产品价格的暴-跌和世界贸易的收缩,亚洲、非洲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会放慢,但是不大可能出现负增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西欧和日本处于衰退之中”的判断,已经成为共识。

    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的衰退,对中国意义重大——它们是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分别占我国出口额的21%、18%、8%。2008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同比增速达到近期峰值33.20%,随后,逐月回落,到11月居然创下10年来最大负增长-9%,较10月下跌26.6个百分点。贸易活动全面萎缩正在成为现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在刺激经济方面,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困境。
   
    日本的利率现在只有 0.3%,货币政策已经无用武之地;日本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70%,财政政策也无施展空间。所以,日本才拼命地像玩拼图游戏一般地换首相,让不少人圆了首相梦。
    美国,在联邦储备委员会于12月16日决定,将利率水平从目前的1%下调到零至0.25%这个范围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货币政策已经快走到尽头。而美国2007年实际债务总额已经高达53万亿美元,从技术上说已经破产,财政政策早已走到尽头。只能依仗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加印钞票,并通过绑架作用,骗中国这样的傻子大量购买其国债来转嫁危机——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6529亿美元,较9月份的5870亿美元增加659亿美元,刷新今年以来月度增幅的最大值,继续领先于日本,居于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首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盟的日子也非常难过。

    如今,在美国和日本几乎弹尽粮绝,欧盟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便打起了中国的注意,他们通过华丽的溢美之词,通过编织他们自己都觉得可笑的肉麻的奉承,吹嘘中国的能力,试图让中国充当拯救全球经济的炮灰。中国应该有自知之明,只要不被欺骗得连鞋子袜子都脱给对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千万别产生全球救世主的想法。目前,许多急功近利的救市政策,一个接一个的密集出台,在赢得世界的一片叫好声时,决策者千万不可被这种廉价的赞美冲昏了头脑!我真的非常非常担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应该沉下来,顺势而为,在经济危机中,从低附加值,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资源的低级发展阶段走出来,加快转型步伐,尽管这种转型的过程充满痛苦,却是必须经受的。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全力以赴地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裁员、压缩行政开支、大幅度压缩三公(公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费用,把节省出来的资金全部用于民生,用于企业的发展,唯有此,中国经济才能渡过寒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点FQ的感觉,不过,有点道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檀:尚福林之成败股改


尚福林:成败股改

2008-12-15 当代金融家

    中国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时刻,任何人、任何管理者只要能够推动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就应该在历史上记上一笔。
    2007年5月9日,股改启动两周年。两年前的这一天,清华同方、三一重工、紫江企业和金牛能源4家上市公司正式拉开股改大幕,两年后,股市以大幅震荡和沪市轻松跨越4000点作为回报。熊市沮丧一变而为牛市恐高,这种幸福的担忧,应该是证监会主席乐于看到的。但是,股市此后直接下行,从10月份的6000点高位,调整到08年的1700点,目前在2000点左右徘徊。

    让我们假设历史,尚福林先生如果在股改基本完成之后,就离开议事日程会主席的位置,那么,尚福林先生就是股改的斗士,而且是成功的形象,但不幸的是,尚福林先生继续在证监会主席任上谋其政,股改急火猛攻之后的后遗症一一显露,此时,需要重新调整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需要调整资金分配形式,需要对于大小非有正确的认识,这对于一手推进股改的功臣尚福林先生无疑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不以点位论英雄,没错,要评价一个管理者关键的是看他在任上是否为市场的基础建设做了什么。

顶住压力进行股改

    尚氏资本市场的印迹正是一条中国特色的、能为普通民众接受的市场化改革之路。
  想要治疗中国股市先天不足的官员不在少数,早在尚福林之前,股市市场化改革就初见端倪。周小川时代的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在尝试跨越国有股与流通股的鸿沟,大力推动国有股的减持和流通,推动国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但国有股以市值减持的后果众所周知,市场派改革者在毕其功于一役的诱惑下,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为前提对既得利益者作出妥协,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一视同仁保护所有投资者利益的性质。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有股减持失败对尚氏未必不是幸事,至少市场上下达成共识:股权流通性割裂与大小股东利益割裂对于中国股市有致命负面影响,以损失流通股利益的方法完成全流通行不通。
    尚福林先生通过股改推动资本市场走出1000点的冻结状态。股改之初,对于股改对价的质疑甚嚣尘上,例如股改对价违背市场契约,将引发国外投资者诉讼潮,又如股改是对资本市场的反对,是向行政主导市场的复归等等。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次大股东与普通股民之间的博弈,激烈而又残酷。第一批股改公司出台之后,市场急挫,跌破1000点,尚福林坚决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表现出一个博弈高手关键时刻的勇气,在股改的必要性遭到质疑时,尚氏的反应是高调加快股改步伐,股改信念与背水一战的环境逼迫尚福林成为高调领导者。
    笔者称当时的尚氏是本土市场派的典型代表,适当保护中小投资者获得民意支持是股改成功王牌。本土出身的尚氏之语与美国证监会理念如出一辙,一个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方案不会仅以冠冕的借口向权贵阶层输送利益。当时的尚氏既坚持市场原则,又利用各种资源毫不犹豫地推进股改,很清楚,当时的资本市场是权贵横行的市场,是对市场化的歪曲,使市场失去了投资与融资的任何价值。对这一点,尚氏以行动进行了纠偏,而市场抱之以热烈的反响。
    毫无疑问,一项复杂改革需要取得成功,应该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来自上层的支持,在决策者中达成大致的共识;二是来自民意的支持,使改革具有民意合法性。尚氏恰好具有才能获得两方面的支持,他也以独特的应对之道使资本市场在各方利益妥协的基础上,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股改大计。
  尚氏“求大同存小异”的沟通能力对股改至关重要。2003年11月12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发言对股改最重要的对价工具表示异议,尚氏通过各层面疏通,最终证监会与国资委两家于2005年5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这被证明是个双赢的结果。

后股改时代坚决不纠偏

    后股改时代,股改后遗症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锁一爬二使大小非减持压力延后,而错误的新股发行机制,使股改之后的大小限源源不断,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没有一个市场能够承受大小非、大小限再造一个流通市场的压力。
    人们曾经寄希望于股改对价与全流通使中国股市走向公平,实际上股改也确实起到了短暂的镇痛作用,类别股东投票制与股改议价机制,使中小股民的否决权第一次有了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通胀初期消费与工资逐步上升而物价并未大面积上涨的美好感受,让股市如沐春风。但股改之后增加的大小限,大股东对市场毁灭性的巨额再融资计划,都在说明,我们必须要进行二次股改。
    市场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不成熟的市场,只能靠机制一步步加以完善,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证监会也确实进行了完善,如2006年是证监会出台政策和管理办法最多的一年,全年共发布了20多部证券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则。在市场下挫的逼迫之下,证监会终于出台了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的举措。
    这一切都很重要,但比起大小非与大小限来,不过是在边角地小修小补。要命的是,在股改大计基本完成之后,尚氏却一再表示与市场化亲近之意,他从来不承认大小非是市场的主要问题,对于不断增加的大小限也不置一辞。事实上,如果抱持这样的理论,中国就不应该实行“非市场化”的股改,如果说大小非已经支付了对价,那么,大小限应该如何处理?在全流通时代不进行警示,以50倍以上的高市盈率发改,创造出数倍于流通股的非流通股,要说监管层没有责任,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股改后的尚氏一时否定了股改时的尚氏,这是同一个人吗?他在秉持同一种理论吗?
    抱着资金供求关系这一明显错误的理论,为了刺激股市,证监会先是不停发行新基金,新基金无法奏效,开始搞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如果这些举措能够见效,A股市场不需要进行刮骨疗毒式的股改。
    投资者需要的是明确的预期,而通过股改前后的管理者的态度,反而模糊了投资者的预期。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建立预期需要从货币发行体制的改革,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到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定位的预期,绝非尚氏一人可以左右,但尚氏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证监会主席面临严峻考验,如股改之初,大力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推进改革进程,是惟一出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股改时代坚决不纠偏

    后股改时代,股改后遗症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锁一爬二使大小非减持压力延后,而错误的新股发行机制,使股改之后的大小限源源不断,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没有一个市场能够承受大小非、大小限再造一个流通市场的压力。
    人们曾经寄希望于股改对价与全流通使中国股市走向公平,实际上股改也确实起到了短暂的镇痛作用,类别股东投票制与股改议价机制,使中小股民的否决权第一次有了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通胀初期消费与工资逐步上升而物价并未大面积上涨的美好感受,让股市如沐春风。但股改之后增加的大小限,大股东对市场毁灭性的巨额再融资计划,都在说明,我们必须要进行二次股改。
    市场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不成熟的市场,只能靠机制一步步加以完善,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证监会也确实进行了完善,如2006年是证监会出台政策和管理办法最多的一年,全年共发布了20多部证券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则。在市场下挫的逼迫之下,证监会终于出台了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的举措。
    这一切都很重要,但比起大小非与大小限来,不过是在边角地小修小补。要命的是,在股改大计基本完成之后,尚氏却一再表示与市场化亲近之意,他从来不承认大小非是市场的主要问题,对于不断增加的大小限也不置一辞。事实上,如果抱持这样的理论,中国就不应该实行“非市场化”的股改,如果说大小非已经支付了对价,那么,大小限应该如何处理?在全流通时代不进行警示,以50倍以上的高市盈率发改,创造出数倍于流通股的非流通股,要说监管层没有责任,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股改后的尚氏一时否定了股改时的尚氏,这是同一个人吗?他在秉持同一种理论吗?
    抱着资金供求关系这一明显错误的理论,为了刺激股市,证监会先是不停发行新基金,新基金无法奏效,开始搞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如果这些举措能够见效,A股市场不需要进行刮骨疗毒式的股改。
    投资者需要的是明确的预期,而通过股改前后的管理者的态度,反而模糊了投资者的预期。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建立预期需要从货币发行体制的改革,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到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定位的预期,绝非尚氏一人可以左右,但尚氏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证监会主席面临严峻考验,如股改之初,大力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推进改革进程,是惟一出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a小学 的帖子

楼主一开帖,大盘就振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坛子中说的6356
现在勃起了,
能否Z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股搞完了,
搞广东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12-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没劲,上下几个点折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gon 于 2008-12-18 13:20 发表
好没劲,上下几个点折腾。

:*29*: :*29*:
不错了,每天都有20多个ZT的...
6167\6279\6390
嫩看看,可入否?

昨天嫩自己说的黄金股.
1899,昨进今出,也有半个ZT了...

[ 本帖最后由 lovinggraysky 于 2008-12-18 13:3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30 05:01 , Processed in 0.06166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