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翻倍牛股四大密码:有故事 盘子小 机构少 成交增
在今年以来股市的不断下跌之中,在牛市常常出现的股价涨停现象也开始"一涨难求"。不过,自10月底以来市场上又开始连续出现了像中铁二局(600528.SH)、太行水泥(600553.SH)、中路股份(600818.SH)这种在短期内翻倍甚至翻两倍的牛股,那么,这些牛股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其背后又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借鉴呢?
热门题材成必要条件
每一个牛股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热门题材),因为如果这个故事不够动人的话,那么就无法吸引大量投资者介入,股价在短期内的大幅飙升也就失去了市场基础,而从上述几个翻倍牛股的情况来看,也均符合这一规律。
随着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出台,铁路基建板块的市场热情随之被激发。相比于两大龙头中国中铁(601390.SH)和中国铁建(601186.SH)一度身陷"外汇门",中铁二局这个血脉纯正的小弟被市场资金相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独有偶,同样得益于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还有太行水泥。尽管太行水泥本身的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都乏善可陈,但在水泥行业将高度受益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逻辑之下,游资再一次成功使其股价出现飙升,其中更是连续8个交易日以涨停报收。
太行水泥连续8个涨停板的纪录很快就被中路股份的连续9个涨停板打破了,而这一次的故事主题是迪斯尼将落户上海传言。
流通市值小、基金介入不深、成交有序放大成要点
不过,光有题材显然仍不足以造就翻倍牛股,有关个股的流通市值、股东等情况以及市场对相关题材的响应程度仍将成为牛股成长路上的重要决定因素。
就以太行水泥为例,尽管行业龙头海螺水泥(600585.SH)同样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但其股价的表现就明显不如太行水泥如此抢眼,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个股流通市值以及股东构成的不同。
由于太行水泥启动前的流通市值仅6亿元出头,相比海螺水泥同期近90亿元的流通市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海螺水泥中诸多的基金股东不时的抛售行为也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阻力,而太行水泥显然没有这一问题,因为其三季报股东名单中没有一家基金入驻。
而中路股份更是市场上知名的小盘股,其总股本不过2.66亿股,A股实际的流通盘更是仅为6049万股,如此袖珍的小盘题材股自然也成为了游资偏爱的炒作目标。
在满足上述两大条件之后,市场的成交情况就成为筑就翻倍牛股的关键因素了。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大部分游资对个股的炒作目前大都采取"一日庄"的模式,即首日大举买进封住涨停,次日即出逃的模式,而这一模式要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次日是否有足够的买盘来支撑其抛盘,市场人气和成交情况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综合上述几个翻倍牛股的成交情况来看,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在最初的上涨时成交量仅出现相对放大,但随着市场关注度的上升,其成交量才出现大幅增长,甚至出现单日换手率20%以上的情况,成交情况堪比牛市。不过也正是充足的市场人气才使得游资主导的"击鼓传花"游戏能够持续得足够久,从而造就了这些翻倍牛股的神话。
我也来猜两个低价股,没有任何理由,玩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