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hyhw

我六年前的一篇草稿,足够学的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对交易策略也做过统计,不能获得超额利润。我个人也从理论上推导出这一结论。
我交易策略能起到风险管理的作用,至少不会一次就被打垮。推荐江恩的21条股票买卖规则 ,还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不完全同意。
江恩的21条股票买卖规则  
  作者:大老千  整理人:大老千   

1、每次入市买、卖,损失不应超过资金的十分之一。
就是说损失达到10%(这是最大的允许损失度)时无论如何必须离场,因为一般来说:损失达到10%已经足够说明该次操作策略是错误的,此时应果断离场,要运用这一法则,最好是不要集中在一个股票中买进,因为在中国股市个股可能连续跌停的情况下,有时根本无法卖出,而且分散风险也要求分散股票.而我在交流中是经常看到有些股友重仓甚至全仓持有一个股票的,这必然增加了风险.
  2、永远都设立止蚀位。
这是对上条规则的再次强调,只是说设立的止蚀位并不一定是亏10%,可以按需要适当设定.例如5%之类.

  3、永不过量买卖。
所谓永不过量,就是适量买卖.这里有3层意思:
A.市场不好的时候不要投入太多的资金;
B.不要操作太频繁;
C.单股不要占投资组合比例太大.

  4、永不让所持仓盘转盈为亏。
这简单的说就是在已经盈利的基础上再设立一个止蚀位,该止蚀位是相对于帐上最高盈利来设的,而且设立的点位不低于买进的成本价,该条件有点像分析家中的交易系统评测设定中的"从最高价回落?%强制平仓".这是保证有效获利的一个好方法.

  5、永不逆市而为。
反之就是顺势而为,这是最普遍的认识了,但实际上很多人说对趋势难于把握,又怎么能顺势而为?其实想永远完全测准市场或股票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尽量做到在多数时候的准确,所以很多人将重点放在预测市场或股票的趋势上,其实弄懂一些基本的趋势指标(如均线)就基本可以应用了,胜利的关键不是预测的准不准,而是有没有严格按预测的趋势来顺势买卖.很多人明知市场趋势向下走,但又找个理由(如亏损了)来让自己死死持股不动,最终成了深度套牢,在根本上说就是违反了这一法则所导致如此结果.当然,如果你(是庄家)能操纵控制股票的价格,那倒无所谓顺不顺势,而是你自己在造势了.

  6、有怀疑,即平仓离场。
这是对上条法则的延续,当您不能判断趋势是上还是下的时候,最好离场观望,因为这时您已经无法执行顺势而为的规则了,此时你还留在市场中(持股)就是盲目投资了.

  7、只在活跃的市场买卖。
其实这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只对活跃的股票(热点股票)进行买卖,也可以说只对活跃的板块(热门板块)进行操作.从技术上看就是成交活跃或涨幅居前.有人说买冷门反而能赚钱,其实到该所谓的冷门股能赚的时候,该冷门股一定是已经变成热门股票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的适当时候买进,才能够高效率的盈利.当一个股从高热度降温的时候,也必须卖出.

  8、永不设定目标价位出入市,而只服从市场走势。
这里再次强调顺势而为,并且警告:永不设定目标价位出入市.应该注意,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要你不设立止损止赢价位,而是说另外一种情况:有人喜欢说只要该股跌到*元就抄底买进,也有人说该股不升到*元就死也不出,同时忽略了市场或股票的走势,这才是非常危险的,也正是本条规则的本意所在.

  9、如无适当理由、不将所持仓平盘,可用止赚位保障所得利润。
这里是说的心态问题,许多人炒股喜欢靠感觉,卖出股票没有原则根据,变成随意性太大的"乱来",所以本规则推荐用预先设立止赢位的办法.

 10、在市场连战皆捷后,可将部分利润提取,以备急时之需。
A.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当获利较大时,应该将利润的部分变现,其实这也是为了克服贪婪的心态而定的规则,有时在个股上获利很大了,但实在不想出来,那么可以将获得的利润部分变现金,剩下本金继续持股,以后就可以按剩下的本金来操作,而不会在想:我还有很多利润在这股上,跌一些无所谓.否则很可能到时跌到您的利润变0了,你又在后悔.
B.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市场连战皆捷后,说明上涨的趋势已经运行了很久了,应该小心翻转向下,因为不可能有永远的上涨.呵呵,有点像在人生顶峰时"金盆洗手".

 11、买股票切忌只望分红收息。(赚市场差价第一)
有人赚不到差价反被套牢,就安慰自己说:反正放在那儿只要不卖出就不算真的亏损(卖出才算真的亏损???), 分红收息也不错的(难道就像存在银行?),现在再有新股配售的政策,那就更好了,套牢了也能申购股票.^_^,这可是大大违反了这条规则的呀!


  12、买卖招损失时,切忌赌徒式加码。
这条规则的意思还是说买卖要有原则,别只是因为买进后亏损了就补仓.而越亏就越增仓现在很多人都试过吧?就是违反了这条规则.当然并不是说一定不能补仓,而是说切忌赌徒式加码(输红了眼).

 13、不要因为不耐烦而入市,也不要因为不耐烦而平仓。
再次强调心态问题,千万不要只是因为"我已经等了很久了,这股已经跌了很久了"而急于进仓,好像慢一点就买不到最低点了.也有很多人在持有股票时,老在想:"为什么别的股大涨,我的股慢慢的或者老是不上?"于是不耐烦了,把自己的股卖掉换了别的股,这也是没有根据乱操作的一种表现.当然并不是说一定不能换股,而是说你要根据原则(如顺势而为,该股趋势改变了)来换股.

 14、肯输不肯赢,切戒。
这也是说的心态问题:亏损的时候,觉得不担心,老想总有一天会升回来,一等再等,最终小亏变大亏.而在盈利的时候老是在怕:"是不是已经到顶了?是不是该出来了?"以致一点点获利就急着离场.这条规则其实说的根本意思是:既然定下规则了,就要按规则来做.

 15、入市时落下的止蚀盘,不宜胡乱取消。
上面说了"既然定下规则了,就要按规则来做".这里是说:先别管有没有执行规则,首先是不要随意改变规则.

 16、入市要等候机会,不宜买卖太密。
很多人一天不买卖股票就觉得难受,所以不管怎么样,总想买卖,还美其名曰:"超短线操作",其实买卖太频繁,必然因为手续费的原因而加大了成本,而且也会导致没有详细研究考虑就进行操作而增加失误的可能.

 17、做多做空自如,不应只做单边。
这条在中国股票市场目前还是没法应用的,因没有做空机制.(期货倒是可以有)

 18、不要因为价位太低而吸纳,也不要因为价位太高而沽空。
价位的高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般不应以此作为主要根据来买卖.因为并不是说价格高了就一定不会再涨,价格低了就一定不会再跌.关键是看趋势与内在价值.而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中,这种以价格为准绳的观念往往被庄家利用,就像低价垃圾股常常有急升的机会,而高价绩优股往往因为虚假业绩而高台跳水.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一定说价格低了就进,价格高了就出,而是要根据趋势和有效的规则来买卖.

 19、永不对冲。
"对冲"基本上有两层意思:
A.广义上是指类似于期货市场的对冲保值,这在当前只有做多机制的中国股市是无法进行的,不说也罢.这条规则本意说的"永不对冲"应该指的是该类情况.
B.狭义上说的是类似于庄家的对倒行为,有些散户也喜欢利用当日对冲来避开"T+1"的时间限制并降低成本.这种情况应该不在本条"永不对冲"规则的范围之内.
(注:这条还有待探讨)

 20、尽量避免在不适当时搞金字塔加码。
金子塔法则是很有效的买卖法则,但一定要运用适当,否则只是"画马画成驴",同样的在应用很多法则的时候,应该明白何时用何条法则,而不是古板的用,只有灵活恰当的运用,才可能让好的法则发挥应有的作用.

 21、如无适当理由,避免胡乱更改所持股票的买卖策略。
除非您觉得原来的法则或策略有错误或不完善而进行改进,否则千万别胡乱更改.就像做事情做到一半又放弃转向做其他的事,这样与"猴子摘桃"有何区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10-2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yhw 于 2008-10-28 19:23 发表
[quote][quote]原帖由 Az 于 2008-10-28 10:45 发表
AZ兄:你误解了。我已申明这不是学术论文,只是一篇草稿。虽是草稿,也并非是信手之作,也算是呕心沥血,我不想再写成论文。这是我多年实战经验和学术研究的总结,我并非好为人师,是觉得有用才拿出来。我不需要显示比别人高,我也不会让别人知道我是谁。
另外,我提醒你,你说的:“经历数十年检验,能长久获利的方法都是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很笨的办法。”有问题。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方法,国外是有统计的,没有找到任何方法可以稳定获得超额收益,赚了不过是运气。
我没有自称找到最根本规律,而是提醒这种方法的致命缺陷。
我从不做股评,那些所谓股评家我也略有接触,水平太差,我不大瞧得起他们。
...


:) 看来兄是做过学术的,换了股评的话一准扑上来咬人,呵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对的,但是兄的草稿缺乏数据支持,然后你说怎么怎么的好,难道这不是王婆卖瓜吗?至于兄一再澄清你不是为了出名,这个倒是不必,功名利禄这东西,不用太放心上,得之如此,不得亦如此。提醒我没有长期稳当获利的方法,这个就大可不必了,例子还是有的,再怎么说老巴干的还是不错的,几十年里只有一两年略亏,咱们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吧,是吧?然后兄不妨把那个你说的国外的统计拿出来看看,样本只怕是有问题的。
历史上打败仗的将军不计其数,但总有不可思议的长胜名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
还有一个问题,我说的是长久获利,你说的是稳定获得超额收益,这个属于不同概念,区别太大了,兄在这个本质问题上偷换概念有些不厚道吧,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AZ兄:我看得出你是实战派,我也是从那过来的。还是请你先读一读《证券投资学》等基础书籍和有效市场理论的相关检验的论文。自己去找吧,不需要我提供。
长期获利没什么了不起的,最简单的长期持股策略就可以做到。真正有意义的是获得超额利润。

市场中确实存在超额收益,例如巴菲特的证券投资收益。这种超额收益是小概率事件,服从一定的随机分布,它可能是由于运气,也就随机分布本身所造成的,但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的技能。如何区分超额收益的原因究竟是技能还是运气是一个难题,金融理论界否认巴菲特能战胜市场,认为不过是运气。我认为巴菲特可能是战胜市场,但是必须比其他投资者分析更准确,这不是投资大众和一般投资基金经理所能做到的。想一想你凭什么比别人赚得多。赚钱不过是运气,有些人却因此高估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ahyhw 于 2008-10-30 23:1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以来,投资理论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大量严谨的实证检验。
1.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对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的目标是验证股票价格数据是否具有某种内在的固定模式存在。如果该类固定模式存在,投资人则可能利用这类模式关系获得超额收益。如果该类固定模式不存在,则支持了弱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即证明了投资人不可能利用股票市场数据获得超额收益。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检验主要运用的计量方法有“随游走模型”、“游程检验模型”、“过滤检验模型”和“日历效应测试”等。
2.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目标是验证股票价格是否能迅即充分反映任何已公布的新的公共信息。如果股票价格能迅即充分反映已公布的新的公共信息,则投资人不可能利用任何公共信息获取超额收益;反之,如果股票价格对任何公共信息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或者不完整性,则投资人便可能利用公共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实证研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所谓事件研究,即针对某一具体事件对证券收益的影响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加以验证。其中较重要的研究有:(1)、股价对公司盈利信息公布的反应;(2)、领头股票与滞后股票的存在与否;(3)、银行利率调整对股价的影响;(4)、股价除权效应;(5)、新股上市定价;(6)、股票在主交易所挂牌交易;(7)、世界重大事件影响与股票价格的变动;(8)、股市对上市公司由会计方法变动而形成的虚假盈利增加的反应。
主要的计量方法有累计平均收益的分析方法、累计超常收益的分析方法、股价程度分析方法等。
3.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主要的检验集中在投资管理者、交易专家、经纪人和公司内幕人员的业绩上。因为强式有效市场的主要特征是没有人能从私有信息中获得超额收益。如果有人能够获得,则说明该市场必定不是的强式有效市场。主要的计量方法是累计上述三个群体的超常收益。
实证检验的结果可概述如下:
第一,对弱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以压倒性的一致给予证实。
第二,对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以压倒性的一致给予证实。
第三,对强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存在有较大分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新手来说,确实很难看懂您所说的这些。太专业与深奥了。您能否给新手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或思路呢?
因为我们现在连门都还没有摸着:*27*: :*27*: :*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弱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以压倒性的一致给予证实。——技术分析无效
对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以压倒性的一致给予证实。——基本分析无效
我说得够清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我是我家 的帖子

先读一本高校教材《证券投资学》,里面必须有有效市场假说。再读一读《股价就是这样运行的》,要是看不懂,先学概率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点成果,就在实战中实践一下,拿出来之前,自己先知道这里边的酸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MACD学习中心里,没人敢这么自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先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再证明对他人是足够学的!!!!

如:在世界最权威的研究机构获得一至认可;(虽然还不一定是真理,至少具时郊性)
如:让事实证明,如长期交割单,并证明此交割单100%采用此理论;且堪胜世界上所有人的投资绩效;且将永久持续下去;且并不带任何随机性;(尽管采样时间还不足够长)
如:培养一批学生,并让他们取得与楼主一样的绩效,并坚信楼主的东东是足够学的;
如:楼主身边每一个人都认为楼主的东东已经足够学了,至少你的同学与教授同样认为;
........

有几点疑惑:
1\硕士论文除了证明较专业地研究过千万个观点中的一个外,它不等于权威;呵呵,否则它除了是硕士论文外,还是经典;在没有成为经典前,它最多是一篇硕士论文;(虽然,无数事例证明,即使经典也不代表真理,且任何经典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见过的研究生包括无数老总级别的CMBA生十几万人,敢说自己的草稿就值得别人足够学的还没一个,牛!!!!!!!!
------长期获利没什么了不起!!!!敢说这样的话的人世界上也没几个,牛,再牛!!!!!
------长期持股策略即可.噢,卖鸡!!!!!!牛!!!!更牛!!!!!!
2\导师是否同意它足够世人学了???如果是,导师该也反过来......
3\我小学文化也知道,语言是匮乏的,它无法表达我们所有的思想的每一个细节.假设楼主的思想是正确的,但你就那么自信你能完全表达了你的思想????如果否,那够学了岂非变成不够学了????

呵呵,眼困,睡觉去.
小弟游戏文章,只争理,不争道,不必当真!!!!!!

[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08-11-1 02:2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规律推到出来的数学逻辑,1是说内部消息的重要性,及信息优势。2对于第二点,对于这个说法不太感冒,股票的价值怎么体现?体现在股票价格上,因为价值是瞬时的,人们难以掌握到瞬时的股票价值,只能通过基本的公司信息披露去了解以往的公司运行情况,以推断日后的公司运行情况,是对以后股票价值的推断,3继续不感冒,随机性是对未来不确定性,如果我知道(至少在某一阶段,这里说的知道是指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上)及出现过1,2,3的顺序排列,那么忽然出现4,5时,以往经验可以预测出6,而且这个6出现的几率绝对大于其他数字出现的几率(含心里因素以及非理性因素等),4对于趋势的解释鉴于3,如果刚巧出现了1,2,3,4,5,是否后面会出现6?如果大多数人预测会出现6而且实施行动的话,就会出现6,(心里因素以及理性因素)周期确实存在,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必定是正相关,对于6有可借鉴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一头雾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发表于 2008-11-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我们明白,但与作股票的技术操作内容是不同的,不过这也是应该学习和了解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上述各帖:
我实在无话可说。你们自己怎么想我管不着。
至于我的水平如何你们就不用操心,有些事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理论界和投资界我都混过,我不愿与他们为伍。

[ 本帖最后由 ahyhw 于 2008-11-1 13:4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oldxy199 的帖子

你没看懂。我是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表述了有效市场理论,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某些结论也表示了怀疑。它是偏重实战,而不是学术。还是有实战指导意义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5:29 , Processed in 0.03749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