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魏公子

[大盘交流] 2008年的第一张帖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这段时间,来回的折腾。
是便宜券商了。
但是,不折腾感觉不安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3-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8*:  公子最近可好,这几天不在家,今天下午会来的,最近的大盘好像是:大家今天看好,它就狂跌。大家不看好,他就疯涨,机构这今天疯狂的很,今天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下降1.6%,PPI同比下降4.5%。由于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在其公布之后,两市大盘反而逐步走高,这表明市场对“两会”管理层可能迅速出手刺激经济充满期待!公子怎么看??:*18*: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13 天

行云流水话投资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09-3-1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公子一个问题,当5日线上穿10日线的时候买入,那么什么时候卖出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9-3-1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vv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愚昧 于 2009-3-10 21:27 发表
:*18*:  公子最近可好,这几天不在家,今天下午会来的,最近的大盘好像是:大家今天看好,它就狂跌。大家不看好,他就疯涨,机构这今天疯狂的很,今天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下降1.6%,PPI同比下降4.5%。由于数 ...


果然吃的是伟哥
治标不治本啊

便宜券商了
减仓至50%

各大市场交流的现在是越来越充分了
所以我不觉得内地股市可以独善其身
忽悠完了之后还是崩溃的居多

但是个人感情不能作为操作指导
仓位还是要跟着均线走

宁可在震荡行情中掏点手续费
免得错失机会

商品继续高开低走
小仓做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kywolf2005 于 2009-3-11 00:01 发表
请教公子一个问题,当5日线上穿10日线的时候买入,那么什么时候卖出呢!


自然还是这两条均线死叉的时候喽
准确率虽然谈不上多高
实用性还不错
关键是坚持

盘整时会左右挨巴掌
但是一波大行情就都赚回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3-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机构有多出货,错失时机了,就看明天了:*18*: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发表于 2009-3-1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5日上穿10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公子,关键是坚持,记住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这个前天看2600的,昨天一早就出了。
实在是走的不像样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5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09-3-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走的不像样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33 天

发表于 2009-3-1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级别行情还要等几年啊~现在只能做做波段耍耍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这老小子是不是共党派过去专门祸害老美们的?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华尔街就开始依赖金融工程精英们来创造各种新的获利途径。他们创造金钱的方法一直成功运转了这么多年,直到其中一种“突然”引发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

  一年前,人们总认为像李祥林(David X. Li)这样的数学天才可能会在某日得到诺贝尔奖的眷顾,因为金融经济学者,甚至华尔街的这类人才的确此前也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李祥林的开创性工作是衡量投资风险,而在金融领域,他的成果与以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学者的贡献相比更有影响力、更快速地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晕头转向的银行家、政治家、监管者和投资者在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大崩溃的废墟中寻找事发根源时,他可能更应该庆幸的是自己还有一份金融业的工作。

  李祥林从事的研究是确定资产间的相关性(correlation),也就是将一些完全不同的事件之间的关联度用数学模型来量化。这是金融领域中的一大难题,但他构建的被称为高斯相依函数的公式能以数学手段令极其复杂的风险比以前更容易和精确地被衡量。基于这一公式,金融机构能够大胆地出售各种新型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将金融市场扩张至几乎不可思议的水平。

  从债券投资者到华尔街的银行,从评级机构到监管机构,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使用李祥林的公式。很快,利用这一公式来衡量风险的方法已经在金融领域深入人心,并且帮人们赚到了大量金钱,使得任何对此公式的局限性的警告都被人们忽视了。

  然而,突然间,使用这一公式的人们发现,金融市场开始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地变化。小小的裂缝在2008年演变成了巨大的峡谷,瞬间吞噬了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将全球银行体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并引发了这场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的经济危机。

  可以肯定地说,李祥林在短期内都不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眷顾了。而这场金融大海啸也使得金融经济学此前受人们顶礼膜拜、坚信不疑的地位不复存在。

  为何数学公式的影响如此之大

  令人们惊诧的问题是,一个数学公式怎会给金融界带来如此毁灭性的结果?答案隐藏在让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向企业、各国家和购房者发放数万亿美元贷款的庞大债券市场中。一个企业若要发行债券借款,投资者会严密审查公司账目,以确认公司能有足够资金偿还贷款。若放款人认为贷款的风险很高,他们索要的利息率也会更高。

  债券投资者都是在赌“大概率事件”,如果债券违约的概率是1%,而他们可以获得额外2%的利息,他们就会蜂拥而上购买该债券。这就好比一个赌场,人们不介意偶尔输掉一些钱,只要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都在赢钱。

  债券投资者通常也对由数百乃至上千个住房按揭贷款构成的资产池进行投资。现在涉及的这类活动总规模大得惊人:美国购房人所欠下总债务已达11万亿美元。然而,按揭贷款资产池的情况比债券市场更混乱。这类投资中,因购房者每月集体偿还的现金量,是取决于已获得再融资的购房人数量和因违约未还款人的函数,因此投资不存在保证性的确定利率。同样,如此借贷活动也无固定的还款到期日。因购房人以无法预测的时间偿还按揭,例如购房者决定出售房产,因此池内的还款总数也是无规律可循。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尚无法找到给违约出现机会确定一个单个概率值的办法(即概率越高、贷款损失风险越大)。

  华尔街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一个称之为划分等级(tranching)的办法,它将整个池内各类资产进行分级,创建以标注3A评级的无风险的安全债券。位于第一级别的投资者能够最先获得偿还债息,其他类别投资者虽因违约风险较高而评级稍低,但可收取更高的利率。

  评级机构和投资者之所以对3A级的债券感到放心是因为他们相信,成百上千的贷款购房者不会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违约行为。某人可能会丢掉工作,其他人可能生病。但这些都是不会给按揭贷款资产池整体带来重大影响的个体不幸事件。但所有的灾难性事件并非都是个体性,等级划分做法并未解决资产池风险的全部问题。

  房价可能下跌的事件会在同时影响到一大批人。如某购房者家附近住房价值下跌,此人住房的资产净值也同样会下降,他(她)周边邻居的房产会跟着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此购房人还款违约,周边邻居违约的可能性也很大。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性,即一个变量变化与另一些变量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度量此关系和关系程度高低是确定按揭贷款债券风险大小的重要部分。

  只要投资者能够对风险定价,他们就愿意冒险。他们厌恶的是不确定性,即无法确定风险大小。正因如此,债券投资者、按揭贷款放款者拼命地想要找到能够度量、模拟相关性,并对其进行定价的方法。在计量模型应用于金融市场前,令投资者对按揭贷款资产池中投资感到安全的唯一时刻是不存在风险,即这类债券都是由联邦政府通过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企业进行隐形担保。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扩张,数以万亿计美元要进入市场,若投资者能够找到确定任何资产间的相关关系的方法,这些资金便能顺利进入市场。但这是个折磨人的痛苦问题,特别是考虑到成百上千类资产在时刻不停波动和变化。无论是谁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不仅会赢得华尔街永恒的感谢,而且非常可能会引起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关注。

  理解相关性概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性”这个概念,我们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在读小学的小孩叫爱丽丝,她父母今年离婚的可能性是5%,她头上长虱子的可能性是5%,她看到她的老师踩到香蕉皮摔倒的可能性是5%,她获得班级朗读比赛冠军的可能性是5%。假设投资者们要交易一种基于爱丽丝身上发生的这些事件的概率的证券,他们的出价可能差不多。

  两迹象暗示商品在筑底

  白糖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中国因素降温 铜价反转有待时日

  国储效应显现 2月铜进口创纪录

  基本面生变 原油逆市逞强

  种蔗失“甜头”广西蔗农怕收割

  我们考虑两个小孩,不仅仅是爱丽丝,还有她的同桌布兰妮。假设布兰妮的父母离婚了,爱丽丝的父母离婚的概率是多少?大多数情况下还应该是5%,这就说明在这件事上,他们的相关性可能接近于0;如果布兰妮头上长了虱子,爱丽丝长虱子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可能是50%,这说明他们的相关性是0.5左右;如果布兰妮看到老师摔倒,因为她们是同桌,爱丽丝也看到的概率可能是95%,这时她们的相关性接近1;如果布兰妮获得了班上朗读比赛冠军,爱丽丝获得冠军的可能性就是0,这件事上她们的相关性是-1。

  如果投资者交易的证券是基于这些事件同时发生在这两个小孩身上的概率,他们的判断就很可能大不相同了,因为各类事件中,两个小孩的相关性各不相同。

  但这是一个非常不精确的科学。单单是要确定一个人发生某件事的概率是5%,就已经要费很大精力来搜集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误差分析了,而还要在此基础上判断另一个人在这一个人发生这件事的条件下的概率就更加复杂,而且也缺乏相关的历史数据,因此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里,这种相关性的计算更是难上加难。首先要计算某个地区房价下跌的概率,你可以观察房价的历史走势来推测未来,但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对房价的影响也极其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判断,如果一个州的某个房子价格下跌,另一个州一间同样的房子价格下跌的概率又是多少?

  李祥林取得突破性进展

  李祥林,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中国农村,成绩优异,获得了南开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来去美国留学,获得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MBA学位。在此之后他继续深造,先后获得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精算学硕士学位和统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他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开始了他的金融职业生涯,后来就职于巴克莱资本,并在2004年负责重建其数量分析小组。

  李祥林的学术背景在华尔街的精英中非常典型。由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收入远不如华尔街投行和对冲基金给出的薪水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数理背景的高级人才进入华尔街,从事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定价和套利。

  此时巧合的是,在摩根大通工作的李祥林在《固定收益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名为“论违约相关性:相依函数方法”的论文。论文以相对简单的数学方法(当然是相对华尔街精英人士的水平来说),不用参考历史违约数据,而是使用了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市场价格数据作为判断违约相关性的依据。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可以选择直接把钱借给借款者,也可以选择向贷款者卖出CDS产品。它相当于对贷出的款项进行一种保险,以防借款者出现违约情况。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收取固定的收益——利息或者是保费。两者收益接近,但由于针对同一个借款者可以售出无限个CDS,CDS产品的供应并不受限于债券发行的数量,所以处于开创阶段的CDS市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增长,所向披靡,规模大大超过了作为其基础资产的债券市场。

  当一种CDS的价格上涨,这表明其标的资产违约的可能性上升。李祥林的突破在于,他不去浪费时间等待搜集足够的实际违约数据,因为实际违约在现实中比较少,取而代之,他利用CDS市场的历史数据作为判断依据。假设有两个借款者,我们很难通过他们过去实际违约的情况来计算他们的违约相关性,因为或许他们过去没有违约过。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针对这两位借款者的CDS的历史价格变化,如果走势较为一致,那么可以证明他们的相关性较大。李祥林利用这种价格走势的相关性作为“捷径”,假设了金融市场,这里特别是CDS市场,能够正确地对违约的可能做出相应的价格反映。

  这是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的巧妙简单化。而且李祥林不仅仅简化了相关性的计算,他还决定完全不考虑资产池中的各个贷款之间复杂的关系变化。例如,如果资产池中的贷款数目增加,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你将负相关性的贷款和正相关性的贷款组合放在一起,整个资产池的风险又如何变化?他说,都不用管这些。我们只用管一个最终的相关性数据,一个简单明了的数据就代表所有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

  这一发明使市场迅速发展

  这一公式的发明对资产证券化市场具有闪电效应。有了这一风险定价公式,华尔街的精英们看到了新的无限可能。他们马上着手创造大量新的3A证券。而像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再也不用苦恼这些证券背后所代表的资产的各种风险,他们只需要考虑这个简单的相关性数据,然后就出来了一个评级,告知人们这些资产的风险到底多高。

  因此,几乎任何资产都可以捆绑在一起变成3A证券——公司债券、银行贷款、住房抵押证券等等。这样形成的资产池一般被称为债务抵押证券(CDO),通过将资产池分级,打造出3A级的证券,即使这个证券的组成资产没有一个是3A级的。那么对于资产池中较低级别的证券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了好办法:把多种CDO资产池中低级别的证券再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资产池,再次进行分级。这样组成的投资工具叫做CDO2。到此为止,已经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个产品包含了什么基础资产。但他们并不在乎,一切只需要李祥林的相依函数公式(Copula Function)就可以了。

  这些年里,CDS和CDO市场相互依存,共同壮大。数据显示,2001年年底,在外流通的CDS总额高达9200亿美元。到2007年年底,这一数字飙升至62万亿美元。同样,CDO市场总规模在2000年仅为2750亿美元,到2006年扩大至47000亿美元。

  这些市场发展的基础就是李祥林的公式。如果你问一些市场参与者,他们都会用“极好、简洁、好处理”这一类词来形容这一公式。这一公式几乎是普遍适用,于是,无论是银行打包新的债券,还是交易员、对冲基金对这些债券进行复杂的交易时,大家都会用到这一公式。

  公式背后的隐忧

  曾在穆迪的学术顾问研究委员会任职、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学教授的达雷尔 达菲(Darrell Duffie)指出,CDO市场几乎完全依赖这一相关性模型,高斯相依(Gaussian copula)一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界普遍接受的词汇,就连经纪商都依据这一公式对某个级别的债券进行报价。正如衍生品大师珍妮 塔瓦科里(Janet Tavakoli)所描述的那样,基于相关性的交易已经像一个极具传染性的思想病毒,遍布金融市场的每个角落。

  其实早在1998年,李祥林发明这一函数之前,数量金融学的顾问和讲师魏尔莫特(Paul Wilmott)就指出,金融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出了名的不稳定,任何理论都不能建立在这样不可预测的参数之上。这样的声音不止一个,在美国金融行业繁荣的数年里,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证明这一函数公式并不完美,它无法应对不可预知的情况:它假定相关性是一个常量而不是变量。投行也经常打电话给斯坦福大学的达菲教授,邀请他解释这一公式。每一次,他都会警告投行,这一公式并不适用于风险管理和估价。

  现在看来,对这些警告的充耳不闻简直是笨透了。但在当时,这确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投行们并没有理会这些警告,一方面是因为手握控制大权的经理们并不懂金融工程精英的各派争论,也无法理解各种数学模型的真正含义;另一方面,他们赚了太多钱,贪欲已经无法让他们停下来了。

  在金融市场,风险是永远无法消除的。我们只能努力建立一个市场,让不想承担风险的人们将风险转嫁给爱冒险的人。在CDO市场,人们用这一公式让自己相信自己没有风险,但实际上,他们只是99%的时候没有风险。一旦1%的可能出现,他们就会前功尽弃、尸骨无存。

  李祥林的公式被用于对上亿的住房贷款组成的CDO资产池进行定价。因为他的公式以相关CDS的历史价格走势为基础,因此相关性的计算只能局限于CDS出现之后的年代。而在过去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房价一直在上涨,因此住房贷款之间违约的相关性就相对比较小。一旦房市的繁荣时代结束,整个国家的房价都下降,房贷违约的相关性就会骤然飙升。

  其实对房贷进行资产证券化的银行也明白,这一公式对房价的上涨有很强的敏感性。一旦房价下跌,所有被评为3A的无风险债券都会瞬间崩塌,没有退路可寻。尽管如此,他们都不愿意停止制造CDO。面对眼前大把利润的诱惑,没有人抵抗得住,他们要做的就是一边享受暴利一边祈求房价继续上涨。

  谁应该被指责?

  2005年秋,李祥林曾在《华尔街日报》表示,很少人真正理解了这一公式的核心。金融领域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李祥林不应该被指责。毕竟,他只是发明了这一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指责的是那些滥用模型的金融机构,是他们的贪欲导致整个金融界盲目地逐利,对这一模型的局限忽略不计,对外界的警告充耳不闻。

  李博士目前已经淡出人们对当前讨论金融危机原因的讨论,并于去年离开美国回到中国。

  在现实金融世界中,太多金融分析人士只看到他们眼前的毫无生命的数字,而忘却了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有形和真实的现实。他们认为,能够仅靠只有数年价值的数据来模拟计算,再定出那些每10000年才可能发生一次事件的概率。人们此后就以如此概率进行投资,而不思考一下这些数据究竟是否有实际意义。正如李博士本人对自己的模型的表态,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人们盲目地相信模型能给他们带来所希望的结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哥的效果不咋地
继续减持至仓位4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3-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魏公子 于 2009-3-12 17:09 发表
伟哥的效果不咋地
继续减持至仓位40%

公子,看基本面压力还很大,难道明天是个坑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9-3-1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这波可到23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群邮件,可以看看

期货交易十大基本规则  
  美国《期货》月刊署名文章,介绍了期货界公认的期货交易的十大基本规则。期货交易的十大基本准则。有经验的期货交易员认为,这些准则是一名期货新手走向成功之道,在期货市场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违反这些准则,将导致破产。在激烈的竞争中,遵循这些准则可以避免成为“祭坛上的羔羊”。一些业余的交易者永远也成不了专业交易员的原因,就是未能遵守这些交易准则。他们成不了成功者,总是败绩累累。只要违反一个或一个以上这些交易准则,这些新手在市场的残酷考验下很难生存下来。
  一、先学习、后行动
  一些新手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进入市场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他们对市场不甚了了。他们从不肯花点时间观察一下市场是如何动作的,然后再拿他们的钱去冒险。通常人们做一件事情,总要先观察,后行动。如果你要学跳舞,你就得先看看人家是怎样跳的,然后你再去试一下。但是进入市场的人,有百分之八十在12个月以后都会停止交易。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是从第一步开始的。交易员应该认真地审视他们的交易系统的每一个细节,要明白这个系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可能成功的各种方式。这一受教育的过程应该包括确定的交易动机、策略、如何执行交易、交易频率和交易成本。因为要付佣金,交易频率越高,你盈利的消耗越快。在交易的内容和交易的方法上,也要考虑你自己的个性特点。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成功的交易员所以能在期货行业中长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他们不让赚大钱的欲望搅乱他们的交易决断。一些成功的期货交易员认为,一心想赚大钱不是期货交易的好动机。
  如果使用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就应该对交易系统进行反复的测试,以便确定有多大的赔钱的概率。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在方法论上的优势,工作习惯上的优势以及专业化方面的优势。假如他们无法知道这些优势,他们将冒极大的风险。
  二、要及时减少损失
  遭到亏损时要当机立断,中止交易,减少损失;当你的交易头寸得到盈利时,就让它进一步增长,这是一个古老的信条。很多交易员重复这个信条。很多新手常犯的毛病是赔钱的头寸抓住不放,他们想市场会逆转。当他们的头寸一得到盈利的过早出市。他们过于急切地得到初步的盈利,而失去了使盈利进一步增长的机会。他们生怕已经到手的利润跑掉。成功的交易员总是利用少量赚钱的交易来补偿一些小额的亏损。新手的通常心理趋势是一有盈利就赶快出市,见好就收,而不是让利润继续增长。后者是很难做到的。为了扩大盈利,期货界的新手要学会克制满足于小额利润的欲望。
  三、循规守纪至关紧要
  一些使用反复测试过的交易系统的、循规守纪的交易员总是赚钱的。那些缺乏行为准则的人往往不能坚持一贯的交易行为。在交易过程中三心二意、朝令夕改,缺乏一贯性,会把所有的盈利机会毁掉。一些好的交易系统的优势需要恒心来体现。如果对一种交易系统或交易计划随意改动或放弃,那么你就根本没有交易系统或交易计划。一些资深的交易员认为,当你刚赔了钱就更换或放弃某个交易系统时,也许正是这个交易系统要赚钱的转折点。因此保持一种一贯的交易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四、对交易过程全神贯注
  有经验的交易员都强调,应该关注交易的全过程,而不是是否赚钱,这听起来有点矛盾。一些著名的交易员认为,在期货交易中赔钱是不可避免的,亏损是交易过程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那些注意力集中在赚钱上的交易员很可能是要赔钱的。他们无法对付那种投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下滑现象。他们赚钱时就情绪昂扬,赔钱时就垂头丧气,甚至惊惶失措。在交易过程中情绪忽高忽低不是好现象。必须心平气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交易的全过程。期货交易员无法预测市场的走向,无法预知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他们可以控制交易过程。实际上他们能控制的也就是交易过程。期货市场新手的最大问题是关注赚钱和赔钱,而不是交易过程,一些老交易员说,如果你怕赔钱,你还搞什么交易?你做10次、15次或20次,肯定其中有一次是赔钱的交易。
  五、知道什么时候出市
  交易员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头寸抽出市场。不管他们使用什么系统,他们都知道什么时刻必须出市。这有助于交易员摆脱三心二意的做法,坚持某个系统,这样也可以减少亏损。可以设置一个止损指令,以便减少亏损。市场不一定同意你入市的时机,市场对你什么时候出市也不感兴趣。市场总是按自身的规律在运转。你必须按照市场的运动规律来设置止损指令。考虑到有时候当你的交易头寸出现亏损时,正是发生转机的时刻,因此不能把止损指令规定得太死。当他要下达止损指令时,要考虑到市场的动荡性。指令应以市场的某个指标为依据。比如,市场价的某个平均数,通常是某个阶段的最低价位,有些交易员设立止损指令十分随意,根本不考虑市场的运转方式。这样他们很可能要赔钱。规定出市指令的依据如果是某个金额的话,往往是减少了赔钱的金额,但是增加了赔钱的交易次数。如果你把止损指令规定得太死,你可能会有一系列的赔钱交易。什么时候退出一项交易,中止某笔交易头寸,有一条根据是“避免希望交易”。希望交易就是当出现亏损时,希望市场逆转。
  六、管理好你的资金
  资深的交易员建议规定一个准备冒风险的资金百分比。这种可以承受风险的资金百分比可以是2%或3%,永远也不要改变这个百分比。保持持之以恒的投资组合的风险百分比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准则,有些新手认为一两笔交易就可以赚一大笔钱,是骗他们自己,这正是专业交易员和业余交易员的一大区别。这是对亏损的管理。对自己的资金规定一个可冒风险的百分比,可以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缩小交易规模,保持资本,限制其亏损的程度,由于交易的合约数量减少,资金的抽出也可以有个限度。这样就可以做到交易规模同资本的规模相一致。有些新手遇到头寸亏损时,常常会经不起一种诱惑:用更大的资本来冒险,盼望扭转亏损局面。越是冒更大的险,亏损也越大,为了使你的头寸成为有盈利的头寸,你就应该使这笔头寸持续下去,合理的资金管理是分散风险,用2%的资金去做5种货币的期货所冒的风险比用10%的资金去做所有的货币的期货所冒的风险更大。
  七、与趋势为伍
  “趋势是你的朋友”,这是一些老的期货交易员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这是期货交易的一条必由之路。成功的交易员认为,重要的不是去预测市场的走向和起伏,而是跟着趋势走。很多交易员都建议跟着市场发展的趋势走,换句话说,也就是随市场的大流走,跟着这个趋势行动,直到这一趋势结束。一些有经验的期货交易员的忠告是:永远不要对市场说三道四,发表某种意见。市场发展的大势就是你的朋友。你随着趋势去交易就是了。让市场告诉你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一位著名的期货交易员曾经说过,当市场形成大的趋势时,正是赚钱的时候,当市场往岔道发展时,你是赚不了大钱的。
  八、在交易上不要感情用事
  有经验的交易员告诫,不要用感情来交易。保持心态的平稳是十分关键的。在做多种期货交易时这一点尤其重要。职业交易员强调:要记住,市场不是个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赔钱的交易往往是由于感情用事造成的。一些新手常常忘掉了一切,用感情去交易,他们必然因此而反反复复,缺乏一贯性。而且无法清醒地考虑问题。开发一种交易方法并加以坚持十分重要。如果方法行之有效,纪律和耐心就是赚钱的关键。交易新手容易感情冲动,好的交易员不是这样的。不要坚持认为某个头寸是正确的,并认为市场错了。市场总是正确的。市场同你的意见和头寸无关。
  九、想一想谁在赔钱
  一些有知名度的交易员安排他们的交易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是想一想,你打算从谁那里赚钱,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人显然都是赚钱的,但是不可能大家都赚钱,总有人在赔钱。你赚钱,就有人赔钱。有赚的就有赔的,有赔的就有赚的。期货交易老手认为,应该知道你要从谁那里得到盈利。如果你买入,并认为他是对的,那么卖出的那一头也认为他是对的。人们要从判断错误的人那里赚钱。那当然是对的。一些趋势交易者,或大势交易者通常是通过套期保值者来赚钱的。因为套期保值者通常是在市场上升时卖出,市场下跌时买入。
  十、永远保持谦卑姿态
  那些自以为比市场上所有其他人都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总是幸运者。他们这种看法不会长期保持下去的。在市场面前应该谦卑。否则市场会让你知道这种态度会出问题的。市场会让你变得谦卑的。这是一位很有名的交易员说过的话。一些传统的观点通常是错误的。当你认为你掌握的信息十分了不起,十分有价值时,说不定人家也早已掌握了这些信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1 21:00 , Processed in 0.03787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