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1973
十三级MACD会员
   
UID 2440521
阅读权限 130
注册 2007-11-1
- 积分 8063
- 帖子 233
- 精华 0
- 奖励 845
- 热心 51
- 金币 0
UID 2440521 精华 0 积分 8063 帖子 233 奖励 845 热心 51 金币 0 阅读权限 130 注册 2007-11-1 查看详细资料
| 3楼
发表于 2008-10-17 20:27 显示全部帖子
注册就送千元课程,论坛用户直接登陆
|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交易者的至深感悟【3】
作者按:
本文系投资家1973原创,转贴者敬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欢迎您积极反馈读后信息,包括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题记:
困难只是心理上的,人可以拥有全世界所有的才干与机会——但只有热爱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享受110%的美满人生。
——麦考梅克
第一篇 交易成功学
3、工夫在诗外
本章重点谈一个“外”字,包括交易之外、金钱之外、俗世之外。交易之外,是说取得持续稳定盈利的能力一取决于交易技术,二取决于交易者的心性结构;金钱之外,重点谈积极而又洒脱的金钱观对于赚钱的重要性;俗世之外,是想引导读者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乃至个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角度认识自己、认识交易。“工夫在诗外”一语出自伟大诗人陆游的一首叫做《示子遹》的诗。公元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居住在山阴(今绍兴)、已经84岁高龄的诗人以该诗作为他留给儿子陆遹的一份文学遗嘱,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诗不能只局限于就诗论诗,必须要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进行观察、体验、创新。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一篇诗作的境界高下,由诗人之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是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等形而上东西的综合。陆游强调诗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诗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知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此外,陆游还为他的另一个儿子陆聿写过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为之奋斗终身的;往往是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浮浅,要真正了解事物的内部规律或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交易之外
作为一名交易员,专注刻苦地学习交易技术是其天经地义的本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10年。但是他的眼里如果只有交易,那他恐怕永远也做不好交易。因为要想成为赢家,除了掌握过硬的交易技术,交易者还必须从心理和头脑方面建设自己,这个过程即使在交易者本人成为赢家之后,仍将持续一辈子!就是说做交易的时间愈久,对交易的理解与感悟就愈深。从这一点来看,交易员同医生这一职业非常类似——越老越值钱!交易者怎样在心理和头脑方面建设自己?回答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可以获得与交易有关的启示,最主要的,是通过“阅读+实战”。阅读,是要求交易者大量地阅读,不仅反复阅读交易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也广泛涉猎文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一个交易者应该象一个杂食动物,要什么都能吃,阅读越广泛越好,知识面越宽越好。实战,就是在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之后投入真金白银实际交易。你投入的资金量不能太大,否则你将因缺乏经验而很快被扫地出门;也不能太小,否则你将会以儿戏的心态对待账户。你不会关心一个没有重大利益关系的账户的成长,也体会不到由于行情波动带来的喜悦、惊恐、贪欲、幻想、侥幸、焦虑、绝望……等情绪波动,遑论想办法去克服?我一直认为交易者不应在模拟操作上浪费太多时间,原因就在于此。故人云“读书经事两参酌”,意思就是人们在读书中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事,在经事时想起自己读过的书,两相参照,感悟会更深一层。交易员只有把交易与“交易之外”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尽快地成熟起来。我深信,一个成功的交易家对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了解,一定和心理学家、哲学家或思想家们惊人地相似,这种现象就叫做“殊途同归”。
对金钱的追求,从狂热到恬淡
有些人天生就对金钱感兴趣,有些人原本对金钱不感兴趣,但由于后天生活的困顿,开始逐渐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对金钱的获取上。不管你属于哪一类人,你都必须非常重视金钱,否则你将不能在这一行赚到哪怕一分钱;但是,如果你的眼里只有钱,你也同样不能从这行赚到哪怕一分钱!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是吧?我认为,无论任何人,对金钱的追求都必须经历从狂热到恬淡这样一个过程,恬淡是对狂热的校正与中和。健康、积极而又不失洒脱的金钱观,对于从金融交易市场攫取巨额利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一个不重视、不珍惜金钱的交易者,会大把大把地“止损”并将很快因此而失败;而一个过分珍惜金钱的人,将因为“不忍止损”而招致更大的失败!如果你对金钱不曾有过狂热的追求,你就不会积极刻苦地钻研交易技术,也就不会踏上成功之路;反之,如果你的眼里只有钱,你就会成为一个斤斤计较、鼠目寸光的小人,交易市场的历史表明这样的人不可能在这行立足。遍览古今中外成功的交易家,大都是些品质高尚、虚怀若谷的伟人或贤人,而我以前经常在股票论坛上看到有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公开发贴辱骂别人,这些人自己阻断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出口成脏、动辄狗急跳墙的人取得过令人尊敬的成就。这些人之所以喜欢辱骂和攻击别人,恰恰是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钱、太急于赚钱,以至于对所有和金钱看似无关的其它品质,如公德心、恻隐心、尊己敬人之心一概兴趣索然、闭目塞听!在现代社会,良好的教养即便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之一。有谁能够想象,象巴菲特、盖茨、李嘉诚这些人的内在如果是些心胸狭隘、人格鄙吝的小人,他们还能取得目前的成就?外在成就的伟大必定源于内在心灵的伟大,无论在何种行业,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你的内心必须在追求理想与道德自律方面与众不同。
由蛹化蝶——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
用“由蛹化蝶”来形容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是适当的。在交易生涯的早年,在还没有掌握交易技术的灰暗岁月里,在还没有突破为内心欲望和恐惧所钳制的漫长挣扎过程中,交易者就像一只渺小柔弱的幼虫,被一层又一层的茧丝包裹着,这层层茧丝代表着道道障碍,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何日是个尽头。经过漫长地等待,艰苦地努力,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化作翩然翻飞的蝴蝶,得到一生的大自在!当然并不是每只蛹都能顺利的化为蝶,由于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成功者总是极少数。在我看来,一个交易者想在金融交易这行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如下十大人格特质:1、热爱交易,具备在这行取得成功的“炽热的欲望”;2、独立人格,即独立决策、并勇于对决策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3、客观精神,即判断与操作要尽可能地贴近市场的客观实际,越客观,成就越大;4、勇于自律,“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5、专注研习,面对这个浮躁喧嚣满眼诱惑的花花世界,牢牢坐稳你的冷板凳;6、善于总结,即透过假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不为漂亮无用的理论所欺骗的直觉力,直奔主题提炼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归纳能力;7、洁净精微,即具备从宏观大方向和微观细节两方面精确把握行情的能力,同时保持内心的开放性与灵活性;8、足够耐心,即耐心等待交易机会的到来,耐心持长,耐心等待由贫变富的过程,不再急于致富,懂得财富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自然结果;9、百折不挠,除非你自己认输,没有人能宣告你彻底失败;10、身心平衡,了解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局限,了解自己的使命,对人生、人性有透彻的理解,不过分疲劳,不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乐天知命,随心所欲不逾矩。通观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成为专家
欲在任何行业成功,请记住“追求卓越”这四个字是不二法门。如何追求卓越?回答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还记得“110%地活着”那种说法吗?所谓“100%地活着”,就是全力以赴的意思;那另外10%的付出是干什么的?回答是强迫自己。对,成功就是100%地付出加上10%的强迫,就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下;就是只要你确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怕遭遇许多人的反对与不解也仍然努力坚持。美国著名的体育运动经纪人,全球最大的体育经纪和市场营销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的创始人、《哈佛学不到》一书的作者麦考梅克先生在他的《自我超越》一书中,引导读者从运动员身上学习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度过非凡的人生。他说:“光有天分并不足恃;纪律、专注与毅力才是造就大人物,使之出类拔萃的关键。”我曾经多次说过,交易市场永远是老手赚新手的钱、内行赚外行的钱、专家赚大众的钱。 大众之所以被称之为大众,就是因为其无知和无主见。而金融交易市场,恰恰就是绞杀那个叫做“大众”的群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想不受损失,退出是唯一途径;想踏入赢家行列,成为专家是唯一出路。但是,成为专家是一条风险莫测的孤独之旅。对此,迈克尔·卡沃尔在其所著的《趋势跟踪》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就得冒多大的风险。如果你想要大胆地活着,你一定要做出大胆的行动。如果你的目标贫乏而且很小,那很容易做到,但是,一旦你成功地实现了你的目标,你会感到不满足。最悲哀的人是——有强烈的欲望,却害怕危险,生活在恐惧中。这样的人比那些努力过但是却失败的人,或者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欲望的人更糟糕。”
二、成为富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金钱感兴趣,不是还有“安贫乐道”这种说法吗?排除这种可能,你最好追求富有。《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类总是先满足比较低级的欲望,如衣食一类;然后才谈得上满足比较高级的欲望,如艺术品味等。财富,是交易者升级为“交易家”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副产品。所谓持续稳定盈利,就出现在这个阶段。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是自由的一种,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境界。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甚至说:“没有财务自由你就无法真正获得自由。” 拿破仑·希尔在《思考致富》一书中则是这样说的:“真理对人类的关怀,体现之一即是许以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们以财富;人必须追求财富,致富是人类的高尚行为与科学行为,阻碍人获得财富的东西,即是阻碍人获得精神的东西;将人生的目标定得很高,以及追求财富与幸福所需要的努力,决不会比接受悲惨与贫穷的命运所需要的努力来得更多。”交易成功、赚取丰厚利润、成为富人等需要交易者专心致志地投入和全力以赴地付出,即选择“110%地活着”,这和在其它行业取得成功并无任何不同。但是麦考梅克先生曾经用一段以“宽广的心,宽广的未来”命名的话作为对决意成功者的对冲:“需要提醒的是,110%地投入并非唯一的生活准则。世界之大,人人都寻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它容得下马不停蹄之人,也容得下整天游手好闲做白日梦的人。再说,谁也无法体会别人的甘苦得失。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比别人更努力就高人一等。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毫不松懈;但宽以待人——容忍别人追求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生。”
三、成为自己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来的使命是什么?每一颗非凡的头脑,都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这些看似飘忽、实则沉重的问题。再如:何谓成功?我全力以赴地生活过,曾经把个人才干发挥到极致,把事业推向巅峰,算不算“成功”?我满足吗?我遗憾吗?作为一名交易者,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交易家?差距何在?我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没做哪些该做的事?“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吗?“三分人力,七分天意”吗?欲望等于自己吗?“安贫乐道”真的应该被耻笑吗?……还是麦考梅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前我总认为,事业上的成功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只要建立相当的事业基础,赚了足够的钱,在本行中出人头地,就算是成功,这一生就可别无它求。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虽然我依旧百分之百地相信,人应该有闯荡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而事业成功的确会带来回报与成就感。因为要知道每当克服困难、突破障碍后,那种满足的感觉是无可言喻的。但是,我愈来愈觉得,必须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业心与工作上的成就。毕竟,事业成功仅是成功人生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是整个人生的成功,这包括对人际关系处之泰然并且充满信心;对自我有合理的期许与评价;又能够体会爱人与被爱的喜乐等,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个人比较喜欢《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在钱塘江畔坐化之前写过的一个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市场、人生皆如大潮,起落无常。无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之人,又岂能拨云见日,心证三果?而最美丽的,还是当年弘一法师辞世前写下的一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本章完,字数:5161;图片: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