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大道无术

[大盘交流] ☆☆☆☆☆2008年9月2日实战看盘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jq6378 于 2008-9-2 09:59 发表

自520跌破60天线后就成了天堑了,现在没有站上过呀上周5触及后选择了向下

是的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8、高PPI推涨CPI不易 PPI短期已近“强弩之末”

人民日报:打开近10多年来我国PPI和CPI的走势图,可以发现,二者的运行大体上吻合。这一点不难理解。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其波动节奏基本上应该趋同的。然而,在实际运行中,PPI上涨向CPI的传导往往不是即时的、完全的,而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PPI和CPI涵盖的内容不同,也会导致两者走势的差异。我国的PPI覆盖范围主要是生产资料,消费品只占大约1/4。从近年来的情况看,PPI主要决定于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铁矿石等价格的变动,而CPI主要取决于食品价格的变动。

一般而言,PPI居于CPI的上游,PPI应该是CPI的领先指标。但从实际情况看,PPI的走势却往往滞后于CPI。以2004年前后的物价上涨为例,CPI于当年7月达到5.3%的高点,而PPI则于10月达到8.4%的高点,峰值的出现晚了3个月。目前,CPI已有明显阶段性见顶迹象,人们因此猜想,PPI是否也会在下半年见到高点呢?分析今年以来PPI的上涨,根源在于原油、煤炭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另外,6月底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对PPI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PPI在经历了快速上涨后,短期可能已接近于强弩之末。

【点评】该篇文章很有深意,对比历史,着眼现在,阐述了PPI短期已近“强弩之末”,而我们在解读前几个星期的PPI走势看,8月份的PPI有下调的可能,也恰好是在CPI回落3个月后实现的,所以历史是可以借鉴的,因为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若8月份PPI能回落,则市场担心的PPI向CPI传导问题也就“尘埃落定”了,制约市场走势的对宏观经济担心问题也就有了真正的好转。(该消息为宏观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gon 于 2008-9-2 09:58 发表
前期低点马上就要破了。。。

看深圳成指和深圳指数早破了
现在是指欲拒还迎而已
早破
晚破
早晚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9、我国生产资料价格连续7周下跌

上海证券报:商务部1日发布的监测显示,上周(8月25日至31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较前一周(下同)下跌1.3%,连续7周保持跌势。112种主要商品中,价格周环比下跌的有45种,持平的有51种,上涨的有16种。此外,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1%。

【点评】该消息表明,8月份的PPI下降已成定局,甚至PPI有向下形成拐点的可能。(该消息为宏观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走高

新华网上海9月1日电: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320,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25个基点。

【点评】近期人民币汇率涨多跌少,有继续走高的迹象,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不利于国内宏观经济改善,因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出口又会受到制约。(该消息为宏观利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后四月实际抛压2800亿左右

上海证券报:统计显示,2008年9至12月,全部限售股的解禁规模为5100亿元,平均单月解禁市值为1275亿元,较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的月均解禁市值减少四成。根据测算,后四月的实际抛售压力为2800亿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影响有限。

统计显示,按8月28日收盘价计算,9至12月两市共有5098亿元的限售股解禁。其中9月份的解禁市值处于全年的地量水平,仅为485亿元,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为862亿元和1334亿元,12月份为下半年的又一个解禁洪峰,限售股解禁规模达2417亿元。

统计显示,股改限售股9至12月份的解禁市值达3191亿元,占全部解禁股的63%。其中以“大非”为主,解禁规模为3126亿元,“小非”仅有65亿元,占比为2%。在“大非”中,国有控股股东解禁规模有2285亿元。

统计还显示,9至12月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规模840亿元。解禁的840亿元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中,没有国有控股股东,以中小股东为主,且由于持股成本很低,在获得流通权后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因而减持冲动强烈,全部具有抛售压力。

【点评】9至12月份限售股解禁并不意味着必然“减持”,原先解禁的不能说在此其间不减持,所以仅以那个月或那段时期解禁股市值来测算对市场的压力,以及人为臆断“大非”就不减持,此说法还有待商榷,ST梅雁大股东减持又该如何解释,难道它的大股东不是国有法人股?所以,我们的媒体和分析人士对市场武断的分析,有时会误导投资者,就如年初时,国家都已实施“双紧”的货币政策时,我们的多数机构还在看好2008年的证券市场,结果呢?所以,只要有解禁股存在,在没有大量增量资金进场时,市场的压力就难以减缓,只是压力的相对大小而已。(该消息仅为市场中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99在这位置能走这么顽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2、A股估值跑步实现“国际化”

中国证券报:截至8月29日,今年以来全球股市无一上涨,其中A股跌幅更是全球最大。伴随市场不断下调,在短短8个月内,A股估值水平已由去年最高近70倍市盈率快速回调至20倍以内,基本实现与全球股市接轨。A股在大幅下跌之后,估值水平也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轨。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沪综指的静态PE在17倍以下,动态PE约14倍,市净率为2.61倍,沪深300指数的这三个估值指标则分别为15.71倍、13.71倍和2.74倍。

而与国际主要股市相比,A股的估值水平亦不算高。数据显示,道琼斯工业指数静态PE为13.74倍,动态PE为12.68倍,市净率为2.74倍;日经指数的估值则分别为15.63倍、15.72倍和1.6倍;恒生指数的静态PE则为12.67倍,动态PE为13.83倍,市净率为2.1倍,其中国企指数的这三个数据则分别为14.55倍、13.32倍和2.5倍。

【点评】确实中国的A股市场经过大幅下跌后,很多市场数据与国际市场接轨,理论上也应跌到了市场底部,然而,有一点是其它股市所不具备的,又有中国证券市场特色的,那就是“纸一样成本”的“大小非”的解禁,以及IPO高溢价发行限售股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压力,这一压力是很难用估值理论来计算的,更没有参照物可比较。(该消息为市场中性偏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3、大盘股IPO未致市场失血

上海证券报:据记者日前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得的有关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市股票一级市场资金充裕,大盘股的发行并未导致大量资金从二级市场退出,市场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心理层面。

上交所通过对新股上网发行前4个交易日(包括发行当日)参与网上申购帐户交易行为分析发现,虽然该类帐户在4个交易日中基本呈现净卖出,但其金额相对申购金额而言,比重较小。市场人士称,这就说明参与新股申购并未导致二级市场资金大量流出。上交所通过对新股上市前3个交易日新股购买帐户(指在新股上市首日买入新股的帐户)交易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为承接新股上市大量资金退出二级市场的现象并未发生。这主要表现为,今年以来,新股购买帐户在新股上市前3个交易日累计净卖出24.63亿元,仅占新股首日成交金额的4.89%,此外,数据显示中国南车上市前从二级市场退出资金仅1.53亿元,占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说明即使在弱势的情况下,大盘新股上市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并未增强。

注:今日的《中国证券报》也发表了同样内容的文章。

【点评】这么说当初中石油上市就没给市场造成失血了,那中石油也就不该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了?看IPO是否造成市场失血,不仅要看新股上市前3个交易日参与新股申购账户累计从二级市场净卖出多少,还要看新股上市后,一级市场资金申购到新股,在二级市场抛出后净抽走了多少资金,这些净流出的资金又回到二级市场了吗?如果没有,净流出的资金算不算造成了市场失血?如果市场是牛市,参与新股发行的一级市场资金还有可能再流回二级市场,因为二级市场也充满了诱惑,可在熊市中,新股上市后抛出的资金又有多少会流回二级市场?(该消息为市场中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14、中报禁售期已过 9月解禁低谷或遇加速减持

每日经济新闻:随着8月份规模高达273亿股、市值高达2000多亿元的解禁潮退去,9月份新增解禁数量仅54亿股,解禁压力看似进入全年的 “谷底”。每经记者采访多方人士后发现,9月限售股解禁规模新增压力虽然很小,但根据《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大非减持的限制,8月“洪峰”尚未“泄洪”,9月份的解禁压力依然很大,甚至不排除加速减持的可能。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该公司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8月份正好是中报密集披露期,据此规定,众多8月份进入解禁期的大非实际减持时间推迟到了9月份。相比8月份的解禁高峰,9月“大小非”给市场带来的增量供应无疑大大减少。存量的“大小非”是否会在9月冲击市场,目前仍然难以判断。

【点评】该文章对投资者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因为之前很多媒体都渲染9月份是市场“大小非”减持市值最小的月份,而忽视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该公司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规定。(该消息为市场中性偏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早来路过打个卡:*22*:

:*10*: 中阴:*29*: :*29*: 严重忽悠:*22*: :*22*:

昨天抄底收成咯:*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15、信心十足 QFII7月重归蓝筹

上海证券报:由上海证券报和理柏**同推出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显示,QFII中国A股基金在6月份积极增持资源股的基础上,7月继续提升仓位,而增持重点则落在银行等蓝筹股身上。根据最新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显示,日兴黄河和日行黄河2号基金罕见的在当月提升股票仓位5个百分点,至月末,该基金的仓位已经达到92%以上,已逐步接近牛市的高峰状态。当然,QFII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在7月份亦出现大笔减持情况。

与上个月各系QFII基金大批介入盐湖钾肥或是ST盐湖等钾肥概念股不同,进入本月后,QFII基金开始把组合铺向银行、钢铁等一系列蓝筹股票。而上述股票多为同期境内A股基金的减持对象。在最新的基金月报中,QFII中国A股基金也都表达了面对目前市场的主要策略,忽略短期,着眼长线,增持优质公司依然是很多QFII的想法。

【点评】7月份的数据,9月份公告,间隔一个月,市场早已瞬息万变了,7月份钢铁板块深幅调整,近几日银行股走弱,8月份所有媒体都承认国内基金是净买入,起了“维稳”作用,而上周末,《每日经济新闻》发文称“8月资金揭秘:券商QFII是baodie幕后黑手”,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释?(该消息暂为市场中性偏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8-9-2 10:06 发表

看深圳成指和深圳指数早破了
现在是指欲拒还迎而已
早破
晚破
早晚破

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如果他真想反弹
那应该是破掉前低把里面的人吓出来再起来
就如同当初的998对1000点一样

当然
从深圳成指这些看
这些假设和判断完全多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6、调查:公众对房市股市预期正在恶化

中国证券报:招商银行今日发布的经济情绪指数调查报告显示,8月份公众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及房市股市的继续下滑预期正在恶化。从调查结果看,有52.43%和58.82%的投资者认为股市和楼市还将继续走低。

【点评】从上述调查看,基本反映了公众对股市与楼市的看法,楼市的调整幅度还不大,但股市的调整幅度超过了62%,而公众对股市继续调整的预期,恰是市场的信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投资者对股市似乎有了绝望迹象,然而在股市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行情就是在绝望中诞生的,随着股市的调整,信心的丧失,可以肯定,市场的底部已非远矣。(该消息应为市场中性偏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7、专家:化肥出口关税调整或有后续政策

上海证券报:对国内化肥类上市公司来说,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大幅上调至150%的关税新政无疑是继4月份化肥出口加征100%特别关税后的又一次重大政策冲击。有关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此举意在未雨绸缪,保障国内农业用肥供应。而关税很可能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的第一步,如效果不明显,则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后续政策出台。“这次政策出台后,国家对化肥行业实施调控的意图更加明显,且可能是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的序幕。关税调整只是第一步。”化工专家、中国化工网主编刘心田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此次政策效果不明显的话,不排除会有新的后续政策出台。”

【点评】大幅上调化肥出口关税政策是在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国内化肥出口,保障农业用肥供应,抓好农业生产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政策,而食品价格又占了CPI1/3,所以国家为了粮食安全,为了控制CPI,完全可以舍小保大。(该消息为宏观利好,行业利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中国铝业寻求全球性资源扩张产能

上海证券报:昨天在沪举办的中国铝业2008年度中期业绩推介会上,中国铝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亚庆称,面对目前全球铝价下行格局,中国铝业今后提升业绩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继续寻求全球性资源,根据控股股东中国铝业公司日前刚获批可增持力拓公司股份至11%后的实际情况,中国铝业将择机参与增持力拓。

据介绍,中国铝业近7年来通过先后在鲁、豫、内蒙等地区成功收购当地铝业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果,其2007年度利润为2001年的10倍,销售额是2001年的8倍。针对目前行业整体低迷现状,肖亚庆强调,这恰好是业内优质企业兼并落后企业的良机,目前氧化铝行业内大的并购机会很多,当然中铝目前暂时不轻易下手,而是密切关注,寻找机会。

【点评】中国铝业自从其成立之日起,内兼外并,国家资源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对资源的控制,在“资源为王”的时代里,谁控制了资源,谁就掌握了定价的话语权。(该消息为个股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3 天

发表于 2008-9-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综评:从今日消息面看,无论宏观,还是市场,多空依旧互见,但短期影响市场走向的消息还是偏空为多,美股昨日停市,这也让A股市场失去了参照物,就看今日港股走势对A股市场的影响,在大盘没有转好迹象前,操作还是谨慎为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 天

股指家园追波逐浪

发表于 2008-9-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ZF所说你得反起理解,这样你就不会被套这么久了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9-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112003,熊市这种东西比较实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进的出去了,没沉得住气,拿了小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7 21:32 , Processed in 0.0366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