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金楷

[个股交流] 重技术探讨,做股市赢家(长期有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8-5-1 22:54 发表

你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咱们之间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我说的方法适用的市场环境是熊市和上窜下掉的猴市,其意义在于比传统的“选股介入并设置止损”这个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降低了风险,增加了盈利机 ...

不可否认,你说的这个办法适用于小幅回调的股市!关键是操作前要确认确实是“小幅度回调”
我给你假设以下几种情况:
1、买入后该股票后市上涨
     不管你用多大的仓位买进一个股票,既然你买就证明你肯定看好它。那么你用1/9的资金买入该股票后它开始上涨,你是不是也会用相反的方法追仓?这样的话是不是当该股票上涨25%的时候你的赢利是5%?
2、如你说的情况回迢25%后开始反弹
    假如回调后该股票还回涨到起点,那么你的赢利应该在20%!
    此法关键是一回调不能太深,二从回调到反弹到起点的时间不能太长
3、极端情况 下跌后一路走底
     拿大盘来说本次大调跌幅50%,按你的操作在-25%的全仓亏损5%,也就是说在最低点的时候你亏损30%,看来确实是跑赢大盘,等本次反弹30%的时候平本(理想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此法亏损难,赢利也难:*29*:

[ 本帖最后由 yj0331 于 2008-5-2 10:3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8-5-1 22:56 发表
另外yj0331谈到均线,我现在非常不信任均线理论。
很多人很推崇本论坛的KDJ先生,说他看大盘准,我怎么就觉得不准呢?他预测的是“市场在波动”,而且用词也是模棱两可的,波动本来就是市场的常态,没什么可预 ...

关于均线理论,本人觉得里面的技术高大精深!但关键是一个均线理论并不能完全涵盖股市的波动情况,还应该根据大的宏观经济和个股基本面以及量能去综合分析!
我也经常浏览KDJ先生的帖子,他的均线技术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的缺点是单一性!他本人也承认他对个股的基本面很少考虑,对成交量不加分析!这样只依赖在一个均线的技术是很难准确分析的!
本人觉得一个大盘也好,个股也好如想走强,如果没有量能的持续配合是很难持续走强的,用昙花一现形容不为过之!有人会反问如何理解连续无量涨停的个股?这类情况也肯定是在连续无量涨停的前期有过持续放量的过程,庄家在吃饱喝足以后才会发生这中情况!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无缘的情 + 18 2008-5-2 23:5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插一句,楼主的理念没有对错,我们总是哪自己的理念甚至是没有形成自己理念的照本宣科的把一些经典的理念套上来,有些朋友还是缺乏独立思维,策略的确定是关键,然后找出适合自己策略的技术也是关键。本身没有对错一说,最最关键的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再好的策略,只能保证少赔,再好的技术只能保证感性上的正确甚或对内心的激励与打击,两者对于资金账户的拉动概率很小。不在于操作什么股也不在于选出来了多少好股。本来就是个概率事件,本来就是个波动方式的不同。那最近的证券和农业来说把,其实在技术上的很多方面都有预警的,只是把最简单的最本质的忽略了。
对未来的预期直接决定盈利率。还有28现象,不要去照他们的额共性,即使找出来,他们对应的范围也太广,大盘的可靠的阶段必对应强势,可靠阶段的大小以及强势的延续程度,与我认为是不好预测的,只是持股时间的问题。真是时机配合的走出来了,反倒是不会短时间结束。
波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一切,这次印花税的调整我们提前不知道,但是可以复盘看看印花税出来后的牛股,是不是都提前给出了信号,即使没有印花税的调整,仅仅是幅度小一点,但是照样是有得赚。
个人的浅见,不要见笑,呵呵。。。。。。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无缘的情 + 18 2008-5-2 23:5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8-5-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住技术探讨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1 天

发表于 2008-5-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0331 于 2008-5-2 10:31 发表

不可否认,你说的这个办法适用于小幅回调的股市!关键是操作前要确认确实是“小幅度回调”
我给你假设以下几种情况:
1、买入后该股票后市上涨
     不管你用多大的仓位买进一个股票,既然你买就证明你肯定看好它。那么你用1/9的资金买入该股票后它开始上涨,你是不是也会用相反的方法追仓?这样的话是不是当该股票上涨25%的时候你的赢利是5%?
2、如你说的情况回迢25%后开始反弹
    假如回调后该股票还回涨到起点,那么你的赢利应该在20%!
    此法关键是一回调不能太深,二从回调到反弹到起点的时间不能太长
3、极端情况 下跌后一路走底
     拿大盘来说本次大调跌幅50%,按你的操作在-25%的全仓亏损5%,也就是说在最低点的时候你亏损30%,看来确实是跑赢大盘,等本次反弹30%的时候平本(理想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此法亏损难,赢利也难


看来你没仔细看我的发言哦,我在这个帖子里的话足以应对你说的这三点。

1,我早就说了,我的这个补仓操作方法适用于熊市或猴市。至于行情看好的牛市嘛,那是另外一个话题,赚少了都丢人。
2,我不是说下跌25%后开始反弹,我没有能力规定股票的走势,而是说用我说的操作方法能在熊市中增加盈利的机会而减小亏损的机会。
3,我也早说了,选股第一,我选择的是近期的强势股和活跃股,比如保定天鹅,而不是弱势股,比如今年的中国石化。

保定天鹅:
保定天鹅.GIF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63楼thb7808的发言:
你的意思是说应该独立思考、不要盲目相信经典理论,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吧?

你说的没错,但是你能否给出一些实际的、具体的操作建议或者有助于理解市场本质的观点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趋势:

趋势是大家热衷谈论的一个话题,比如“趋势不是预测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你要做的只是跟随趋势”,“顺势而为”等等“趋势至上论”,好像做股票只要“深刻”地理解了趋势就能成功。另外,相反的一派则认为趋势是无用的,他们认为趋势是不可信的,历史的趋势当然很明显,但是——预测明天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有趋势将延续还是转折——是无稽之谈,还不如让大猩猩来抛硬币。

我前一段时间撰写了一篇《对经典趋势理论的批判》一文,本文详细内容请参考本楼末尾的附件。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点明批判的是道氏及其相关理论,但是我实际上要揭露的就是此类传统理论所认为的“将延续并且可预测”这种论调。道氏理论的价值在于对历史趋势的分析,而历史是很重要的,所以道氏的理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道氏没有指出趋势转折的研判方法,而趋势在未来是延续还是转折这个问题是趋势研究的核心,道氏竟然几乎没有怎么涉及,可见他的理论没有太多实战意义。但是,道氏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很重要的,他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角度出发,给出了牛熊各自的三个阶段。而现在很多趋势研究者几乎都没有达到道氏的高度,他们不是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层面广泛的收集资料和深入研究,而是盯着历史走势主管的臆断未来的趋势如何,是延续原有趋势呢,还是即将迎来转折呢?

当然,我也不敢斗胆说我发现了趋势的什么真谛,只是想随便谈谈我对趋势的两点理解,很不成熟,只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抛砖引玉。
1,趋势是高一级波动的一部分,反过来这高一级的波动又体现着更高层次的趋势。
波动通俗的将就是上蹿下跳,而且是反复的上蹿下跳,波动中的上窜是上升趋势,下跳是下降趋势。从更大的尺度上看,多重波动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上升、下降或横盘。
实战意义: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在不同尺度的一种存在。举例:从历史月线(较大尺度)上看,一个上升趋势就能持续几个月,这说明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某某趋势可以继续持续个把月这样的言论,因为历史上就出现过数月的趋势,那么在未来这样的趋势仍然存在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说了那么多,实战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一句话:肯定了在实战中预测趋势的可能性。

2,中级行情(中等趋势)的产生机理和延续或翻转的条件。
这里说的中级行情,指的是最少要持续几周的行情,而几天的行情很难成为中级行情。对于目前不能用做空赚钱的中国股市来讲,行情就是意味着上涨,那么上涨是如何发生的呢?以下引用一段我过去从技术分析角度对价格上涨机制的研究:
股票价格的变化,是在资金参与(存在一定交易量)的基础上,受供求关系与“成交重心”这两个因素的制约。


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了,自然会有较多的人担心买不到,所以他们就会出较高的价格以便增加成交的概率,所以价格上涨,反之亦然,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啰嗦了。

成交重心:股票在某时刻的价格,是在此时刻内不同实际成交价格按照权重得来的平均价格,也就是说某时刻的股价虽然只有一个值,但是实际成交价格可以不是一个值,大家也看到过分时走势会上下摆动,还有所谓的”隐形成交“,都源自我说的这个股价形成机制。主力可以在目标价格区间内人为地制造大量成交量,这样就可以把股价拉近这个区间。无量涨停或跌停就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主力是在涨停价格线或跌停价格线故意制造了一定成交罢了。注意,一定要有成交量,否则股价不会那么听话的涨停或跌停。“无量”其实是相对的少量,而不是零量。在股价陡升或陡降的情况下,很难用供求关系来解释,而我的成交重心理论是可以胜任这个任务的。


从市场深层角度如何解释上涨行情呢?我先做一假设:把所有参与市场的人看做同等的参与者,没有基金等主力和散户的区别,任何人不可能改变大盘的长期走势,每个参与者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预测尽量顺势而为。
我通过对大盘周K线的观察,得出一个经验性观点:大盘连续上涨三周是大盘继续明显上涨的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大盘连续三周收红,那么这个上涨趋势往往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很少见到三周或四周就结束的行情。三周是一个瓶颈,一旦突破就可以继续看涨一段时间。我就不截图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大盘的周K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三周的上涨对于密切关注市场动向的参与者来说,带来的冲击已经不小了,当参与者每次悔恨踏空而犹豫不决的时候,市场又继续上涨了一段时间,在连续踏空而又见到更大的上涨兆头时,他们的蠢蠢欲动已经几乎变成了行动。市场中原有的空仓或轻仓参与者再次增加了仓位,市场行情的转好也带来新开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切都具备了我上面所说的推动股价上涨的条件,股价普遍上涨,大盘自然就上涨了。从市场参与者心理层面考虑,趋势一旦突破瓶颈,那么此趋势就可以延续。

对于大的行情,比如06、07的大牛市,当流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大致耗尽的时候,也就是大量闲散资金不再源源不断流进股市的时候,就是上涨趋势衰竭的时候。2001年之前虽然也有牛市,但是只是较小规模的,2001到2005中国经济如此发展,社会流动资金大幅增加,但是股市却很低迷,当股市走到998点谷底的时候,一旦行情被引发并突破上涨的瓶颈时,资金的推动使市场冲上了云霄。而这个趋势不可能一直延续的,要受到增量资金的制约。同样,如果下跌也突破了下跌的瓶颈,那么下跌的趋势是兵败如山倒。





附件:《对经典趋势理论的批判》

   当我们回顾股市历史K
线时,一波一波的趋势清晰可辨,哪一段属于一个月左右的调整,哪一段是起码三个月上下的中级行情,哪一段有横盘的特征,这看起来几乎可以和经典函数的图像相媲美。但是,这个理论真的具有实际意义吗?


   很显然,从前后几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中无法获得所谓的趋势,只有把时间跨度放大才更有可能有所收获。而问题也就出来了,正如前文隐含所述,趋势是分级别的,如果我们把表达股价的最小单位定为日K线,那么,前后两个交易日在比较前后两个收盘价时就形成了最明显和最小的趋势,我们还可以人为地创制一周上下的趋势(周K线的基本股价表达单位)、一个月上下的趋势(或称反弹、回调或整理),三个月上下的趋势(或称中级行情)、整年趋势等等。在企图获得当下某个时间跨度的趋势时,我们要注意到一个基本的常识:要准确获得某个级别的趋势,则考察的时间段必须超过这个级别的时间,否则只能是预测,而当考察的时间段足够长时,趋势本身也赢得了转变趋势的足够时间,所以刚刚得到的历史趋势结论,对未来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回顾近两年的几次大跌,即中级熊市行情,一般都使人错不及防,趋势理论在这样的实事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是增加自己的消息灵通度,尤其是从政策面多领悟一些有效的消息。


   我没有完全否定趋势理论的价值,它在分析历史资料时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趋势”是表达历史的一种合理方式。而对于看好未来成败的投资者,尤其是短线投资者,确实没有太多助益。且不论振荡行情中的情形,趋势理论即使对于需要判断盘整后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破位也是极为困难的。请注意区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股价的趋势理论,不能混同,我本人也很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


   此外,得到一个推论:价格均线也是无用的。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金楷 于 2008-5-2 23:5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26楼的话很有深意(为何不总结他们的共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0331 于 2008-5-2 10:52 发表

关于均线理论,本人觉得里面的技术高大精深!但关键是一个均线理论并不能完全涵盖股市的波动情况,还应该根据大的宏观经济和个股基本面以及量能去综合分析!
我也经常浏览KDJ先生的帖子,他的均线技术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的缺点是单一性!他本人也承认他对个股的基本面很少考虑,对成交量不加分析!这样只依赖在一个均线的技术是很难准确分析的!
本人觉得一个大盘也好,个股也好如想走强,如果没有量能的持续配合是很难持续走强的,用昙花一现形容不为过之!有人会反问如何理解连续无量涨停的个股?这类情况也肯定是在连续无量涨停的前期有过持续放量的过程,庄家在吃饱喝足以后才会发生这中情况!


能说说均线理论如何博大精深吗?不必定量,定性的随便谈谈即可。

量能配合啊,要分清大盘和个股的区别哦。
如果从长期角度别且考虑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有新增资金流入股市这个因素,那么随着指数的升高,成交量也同时是增加的。事物总是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嘛。但是对于个股呢,量升价增也许可以起到激发人气的作用,但是除此之外,对于股价的攀升也真的没有什么作用了。放量一般只发生在地位吸筹区和高位出货区,而在中间的拉升过程中,即使出现放量也是短线客进进出出,不会对股价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短线客的买(提升股价)和卖(打压股价)会相互抵消。对于主力呢?也没有理由在拉升过程中以成交量拉升股价,拉升股价的机制我已经在前面提到了,主力制造成交量是为了激发人气,吸引抬轿子的参与者并引诱对方在高位接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认为这样补仓也就是为了止损不及时的自救手段,不是很好的赢利模式,搞那么多就是为了解套?
如果抢反弹失败应该立刻止损离场,将损失限制在5%以内,总资本的3%以内。
这样下次出击时,会赢得更多,不用为了回补之前10%以上的亏损而努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成交量我也是没怎么用,一般只在分时上看看。

无法知道买卖双方是谁的情况下,这个指标很难说有什么一锤定音的作用,还不如价格来得直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炮 于 2008-5-2 23:26 发表
楼主,26楼的话很有深意(为何不总结他们的共性)。

太难。如果能提前找出熊市中百里挑一的逆势牛股,那么肯定也能预先找出各个时期的大龙头。这个任务太难,我现在没有信心完成,你觉得你能行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任务的难度如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量产型渣古 于 2008-5-2 23:39 发表
我还是认为这样补仓也就是为了止损不及时的自救手段,不是很好的赢利模式,搞那么多就是为了解套?
如果抢反弹失败应该立刻止损离场,将损失限制在5%以内,总资本的3%以内。
这样下次出击时,会赢得更多,不用 ...


你请先参考一下我在66的发言,你不要孤立的理解我说的补仓方法。
我再重复一下。
第一是选股,选强势和活跃股,第二,注意应用场合是熊市和猴市,第三,每次补仓都要把亏损控制在2-3%,这决不是为了解套,对于强势股和活跃股来讲,随便一个反弹或者翻转,都明显高于这个幅度,而这就是在熊市和猴市盈利的稳定之所在。
你去看看保定天鹅,别看什么中国石化。

我不想再重复我在帖子中已经重复多次的话了,请大家仔细看帖,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 本帖最后由 金楷 于 2008-5-2 23: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8-5-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学习一下,谢谢各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8-5-2 23:47 发表


你请先参考一下我在66的发言,你不要孤立的理解我说的补仓方法:

第一是选股,选强势和活跃股,第二,注意应用场合是熊市和猴市,第三,每次补仓都要把亏损控制在2-3%,这决不是为了解套,对于强势股和活 ...

我跟你讲,如果你及时止损只会赚得更多,而且根本不会出现到最后没钱补仓的情况。你这样补,等于不断扩大风险暴露头寸,单个头寸损失是少,但总损失在扩大,2万损失3%和10万损失3%,虽然都是损失3%,但是损失的绝对值可不是一回事。选强势、活跃——但如果你选错了怎么办?如果弹不起来,虽然不一定是毁灭性打击,但至少打成半身不遂,太危险。
正因为熊市,所以应该更小心。
你这个办法,反而在牛市会好些,至少没危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8-5-2 23:43 发表

太难。如果能提前找出熊市中百里挑一的逆势牛股,那么肯定也能预先找出各个时期的大龙头。这个任务太难,我现在没有信心完成,你觉得你能行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任务的难度如何?

逆势牛股就像灯塔一样闪耀,就看你敢不敢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量产型渣古 于 2008-5-3 00:00 发表

我跟你讲,如果你及时止损只会赚得更多,而且根本不会出现到最后没钱补仓的情况。你这样补,等于不断扩大风险暴露头寸,单个头寸损失是少,但总损失在扩大,2万损失3%和10万损失3%,虽然都是损失3%,但是损失 ...

我没说一定不能止损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量产型渣古 于 2008-5-3 00:02 发表

逆势牛股就像灯塔一样闪耀,就看你敢不敢跟。


你赶吗?
一,先说中长线,长期熊市中的牛股不会是单边上行的。如果你介入后股价下跌了而且跌破了你的止损位,你随即止损出局。
气人的是,股价随后又继续上涨了,半年后竟然又涨了50%,你作何感想呢?
二,再说短线或超短线,如果你只是超短线追涨,虽然股价长期看好,但是超短线的风险依然是很大的,跌破了你的止损位就会把你洗出局,你有没有把短线变成长线的打算呢?如果没有那么此次操作就输了,如果有,虽然纪律不严明了,但是也许能盈利,前提是你选了熊市的牛股,而这只有上帝能帮你了。


至于灯塔一样闪耀嘛,主力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熊市中拉高出货,散户根本没有脾气。

[ 本帖最后由 金楷 于 2008-5-3 00:2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8-5-2 23:43 发表

太难。如果能提前找出熊市中百里挑一的逆势牛股,那么肯定也能预先找出各个时期的大龙头。这个任务太难,我现在没有信心完成,你觉得你能行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任务的难度如何?

好几天没进来看,兄弟又添加了不少好东西啊。

说实话你上面的论点还真错了,我想我现在有能力在熊市里找到相对收益良好的白马股,但是我很少抓过一个所谓的龙头,以为往往那些龙头都不是满足我的选股条件的。
每个人的选股操作的方法都有个人风格的特点,我觉得谁的方法都不一定是错的,只要他能用这种方法带来稳定的盈利就是好的方法了。

我简单说说我在熊市里找白马股的方法,这是我以前用纯技术方法找股的方法(不涉及基本面分析)。
下面的图就是找白马的参照图,走势要求就是一顶高过一顶,一低高过一低,这说明庄家的控盘很好,而且明显不是那种寻求短期利润的庄家(短庄一般会急拉,急跌,不会有长远的耐心)。一旦出现了跌破前期的低点,我就把它从我的股票池里剔除出去了,如果以后能重新走好,我还是有可能再把它们放回来的。
至于成交量,我觉得我关注的这些股票很少放量的(因为庄家控盘度高),一旦出来大于5%的量了,我就心里感觉怕怕的。:*22*::*22*: 但是一般中期下跌时,成交量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是下跌基本不会放量的。同时你可以结合股东人数来确定庄家的控股度是否很高来过滤你的选股,有的股票可能走的图形是一样的,但如果庄家现在的控盘不是很高,可以先留意它。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看看以前的熊市里的白马股,基本都是满足我说的这些情况的。如果你波段参与这些股票,你就会越来越喜欢熊市的下跌,正是这些下跌帮助你去弱留强的。

随便从我的股票池里选了几个股基本都符合这种走势(不作为操作建议),但我相信其中的一些将在将来被淘汰掉的,因为任何的选股方法都不可能选出100%正确的股票,剩下你要作的就是要用资金管理来弥补了。

[ 本帖最后由 无缘的情 于 2008-5-3 00:34 编辑 ]
gg.GIF
untitled.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6 08:10 , Processed in 0.04119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