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8-4-7
|
|
创伤性记忆
474 综述
精神创伤性记忆的心理与神经生物学研究"
陈树林'李凌江△.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心理学脑结构功能
精神创伤可以损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精神疾
病和躯体疾病.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创伤直接导致的疾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自然受到人
们的特别关注.随着近年来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开
始通过PTSD来探讨精神创伤对脑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试
图揭示精神创伤的致病机制.从临床症状来看,PTSD的核心症
状是创伤性记忆的不断闯人导致恐惧情绪,逃避行为和过度唤
起的生理反应.因此,本文试图从精神创伤性记忆的角度探讨
其对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精神创伤性记忆的特征
1.1记忆痕迹深刻通常情况下,人们是通过故事来记住一件
特别的事件,并产生回忆.这种记忆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逐渐淡化,而且在以后的回忆中也很少能唤起情绪或情感.但
是PTSD病人的创伤记忆可以很容易提取,并且有强烈的情绪和
感觉,记忆的重现会使病人仿佛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创伤.Lee等
人(1995)作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对象是200名
参加了二战的哈佛学生.二战结束时他们接受了调查者的关于
战争经历回忆的访谈,50年后再次接受同样内容的访谈.结果
发现,没有MD的研究对象已经改变了他们原来的记忆:他们
不再把战争作为最为恐惧的事件,对二战的恐惧情绪也被冲淡
了.相反,有PTSD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记
忆,他们对二战经历的回忆仍然有很高的鲜活性,而且伴随着回
忆的是强烈的恐惧,悲伤情绪.
1.2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损害根据作用可以把记
忆分为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非陈述性记忆(non-
declarative memory),这两种记忆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2].陈
述性记忆指有意记住和再生事件,事实的能力;非陈述性记忆则
与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内容有关,不需要有意的记忆,它包括习得
的技巧,启动效应和条件反射等.对MD病人而言,陈述性记
忆主要是对创伤事件有关情节或意义信息的回忆,如创伤事件
发生的情境,当时的情绪和生理反应,事件的主观意义,事件的
详细过程等;非陈述性记忆则是对创伤形成的恐俱条件反射和
反复发生的创伤体验的回忆.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指出,
MD的记忆障碍有两种类型:闯人性记忆(intrusive memory)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470621)及杭州市医药卫生科研基
金(编号:2006A07)课题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现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
院医学心理科(杭州310013)
通信作者(Email:13807314575@ hnmcc. com)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空白性记忆(impoverished memory) }'3.闯人性记忆表现为反复
地获得创伤性体验,和创伤事件有关的各种事物都会使患者重
新体验创伤的痛苦,而且这些记忆是不由自主地闯进来的;和闯
人性记忆相伴随的是警觉性增高症状,包括做噩梦,突然的惊恐
反应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闯入性记忆很容易自动地被反映创
伤性事件的各种事物所触发(triggered),这类记忆经验称为非陈
述性记忆.PTSD的另一种记忆障碍是空白性记忆,就是在记忆
过程中,信息编码受到抑制或提取功能受损.在症状方面表现
为陈述性记忆损害,记忆不连贯或对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工作记忆是指完成认知任务时,负责短暂储存和加工信息的有
限容量系统,属于陈述性记忆,是人脑对陈述性知识学习和记忆
的主要加工过程.它的受损会导致PTSD病人对一般知识的学
习和记忆能力受损,进而出现空白记忆,这一点在后来的许多研
究中得到了验证[47 o Zola-Morgan51的研究发现,在PTSD病人中
进行工作记忆测试,他们的表现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
2对精神创伤性记忆的心理学研究
由于记忆障碍在MD的症状表现中非常突出,因此心理学
对PTSD的研究和理论解释在PTSD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研究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人
物是Foa, Brewin , McNally , Bremner等人.他们强调创伤性事件
的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影响,而且把研究主要建立在信息加工
理论的基础上['].
信息加工理论的PTSD模型有一个核心概念:情绪记忆网络
(emotional memory networks),这个网络包含了刺激,反应(行为,
言语和生理唤起反应)和意义单位(meaning unit,指关于创伤的
陈述性和语义性知识).创伤事件在PTSD病人的记忆系统中建
立了一个创伤的情绪记忆网络.当一个外界刺激和创伤的情绪
记忆网络的表征相匹配时,这个网络就被激活,活动很快播散到
各个节点,唤起言语,行为和生理反应以及创伤相关的知识.这
就导致MD病人再次体验创伤,并伴随着生理唤起,闯人性记
忆和强烈的害怕或愤怒情绪[[6-8]
在加工水平方面,Brewin'〕认为PTSD病人对创伤信息有两
种水平的加工: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有意识加工是指对
创伤事件的陈述性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无意识加工过程是
对创伤情境的感觉特征,经历的情绪和生理反应等信息的加工
过程.PTSD闯入性记忆的发生是一种无意识加工,当物理特性
或意义(如图片,气味)和创伤情境很相似时,创伤记忆就很容易
获取.易获取的情境知识包括很详细的细节,重复的记忆(闪
回,闯人),它们很难消除,而且伴随着创伤过程中经历的生理和
情绪改变.Zeitlin, Amir}'〕等采用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研究有
PTSD的越战老兵,发现他们对创伤相关的材料内隐记忆增强,
而对中性词没有增强,对照组是没有PTSD的正常人.这个结果
证实了PTSD对创伤信息的自动加工.
Bremne产的研究发现,同样曾经暴露于战争创伤,智商也没
有差异,但有MD的越战老兵在韦氏记忆量表上的表现明显差
于没有MD的老兵.此外,这些MD老兵在工作记忆作业-
听觉言语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上的表
现也明显差于对照组.Scheflin}a〕总结了过去5年的25个关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年第32卷第5期475
PTSD记忆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发现MD病人对创伤经历有
遗忘,对儿童期的创伤经历遗忘更为明显.McNally[81认为PTSD
患者的这些陈述性记忆损害是由于闯人性记忆干扰了对陈述性
知识的识记和信息编码和再认过程.闯人性记忆的自动加工占
用了记忆加工过程的大部分资源,因此MD患者不能很好地完
成对一般材料的工作记忆,对创伤经历的陈述性记忆,甚至出现
创伤经历的遗忘.
3对精神创伤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3.1目前认为与PTSD创伤记忆有关的脑结构著名心理学
家Lashley191认为脑内没有与记忆有关的特殊部位和结构,记忆
痕迹弥漫性地储存于整个脑内.这个学说在生理心理学界占据
很长时间的支配地位.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临床报道1例癫响
患者因两侧颖叶内侧部切除而出现严重记忆障碍,才逐渐明确
大脑中枢存在与记忆有关的某些神经结构,而且不同类型的学
习记忆有不同的脑区参加.尤其是功能影像技术的出现,让人
们更多地认识到记忆的脑区.目前认为与陈述性记忆密切相关
的脑区是海马(hippocampus)和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海马接受联合皮质,嗅皮质,屏状核,
杏仁,隔核,丘脑和小丘脑的传人纤维,又通过传出纤维投射至
联合皮质,乳头体,丘脑前核,外侧隔核和下丘脑等.这种广泛
的纤维联系提示海马的功能是将各种传人的感觉整合成有条理
的,连贯的信息返回皮质,形成情节记忆[[91.大量动物研究显
示,应激和应激激素可导致海马神经元树突形态学改变[101和抑
制神经的发生,加速海马神经细胞的死亡,进而广泛地影响认知
和学习过程,损害海马依赖性的记忆.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应激
最为密切,应激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自然会对海马造成损害〔"〕.
前额叶皮质是情节记忆的另一个重要脑区.前额叶是利用
工作记忆指导行为的关键区域,它可以抑制不适当的认知和情
绪反应,并指导个体产生远离应激的行为〔121.功能神经影像学
研究发现情节记忆的编码与左侧前额皮质(Brodmann areal0,
45 ,46 ,47)的代谢活动增加有关,而记忆的再现却以右侧前额皮
质(Brodmann area 9 ,10 ,46)的活动增加占优势.前额叶背外侧
区是短时工作记忆的重要脑区.后扣带皮质是前额皮质与海马
纤维联系的骤站,在学习记忆过程中代谢活动也增加.
目前对非陈述性记忆的核团和脑区还没有明确的定位,近
年来发现杏仁核(amygdala)在非陈述性记忆尤其是情绪记忆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杏仁核是恐惧条件反射形成和储存的部
位,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在恐惧条件下,杏仁核的活动增加,电
击杏仁核的中央核,会增加对声音的惊恐反应.而破坏杏仁核
的中央核会完全阻断害怕的惊恐反应.在杏仁核切除后,单侧
颖叶损害的病人,不能形成恐惧性条件反射[[91.功能影像研究
还发现,在呈现了潜意识表征水平的恐惧和愤怒的脸谱时,杏仁
核的活动更强烈;这说明杏仁核是针对性参与非陈述性,内隐记
忆的加工〔13,141.根据以上的研究,Dalgeish[ 16」提出与情绪密切相
关的创伤记忆与杏仁核有密切关系.
3.2对PTSD有关脑结构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在对海马的研
究中,多数研究发现PTSD患者有海马的萎缩,功能活动的下降,
NAA(N一乙酞基门冬氨酸)的减少.作者最近的研究发现,新近
发生MD的患者左侧海马的确存在损害〔161.但也有研究发
现,PTDS的患者与没有PTSD的对照者相比并没有海马的改变.
Bonne [ 171作了一个纵向研究,结果发现,海马的萎缩先于PTSD
的发生,而且随后的6个月之内没有变化.对杏仁核的研究多
数发现应激状态下杏仁核的活动增加.Hull["〕发现PTSD患者
在执行与创伤有关的认知作业时,杏仁核活动增加.Rauch [ 14]采
用脸谱来探究杏仁核的反应,1MRI结果显示MD研究组杏仁
核的活动明显比对照组增强,而且还发现杏仁核对测试脸谱(恐
惧脸谱.快乐脸谱)的血氧依赖水平(BOLD)反应和PTSD的症
状严重程度相关,而BOLD反应和抑郁症状程度不相关.这些研
究提示杏仁核参与了非陈述性记忆的加工与调节,并高度提示
PTSD患者非陈述性记忆失调的症状可能与杏仁核有关.对前
额叶的研究发现尹ISD患者面对创伤暴露物时,前额叶中央区
的活动减少,使MD患者不能抑制闯人性记忆的产生;前额叶
损害的患者,表现为不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和协调地调
整自己的情绪.有研究认为〔19],前额叶对记忆功能的调节可能
在于抑制杏仁核过强的活动来影响非陈述性记忆;通过调节海
马的功能来影响陈述性记忆.
3.3 PTSD的可能理论模型根据上述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
研究和假设,我们对PTSD记忆损害的发生机制建立一个可能的
理论模型(4,9,11,15,18,19] :MD的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失
调主要涉及海马,杏仁核和前额叶三个脑区,而且杏仁核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由此,PTSD的发病机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恐惧
的条件反射性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伤应激的信息使大
脑产生应激反应,并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这
些神经递质使杏仁核活动性增高,前额叶功能下降,海马功能下
降,从而导致MD症状.
但是目前关于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和工作记忆的神
经生物学基础大多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所做的推论,神经功
能影像学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假设的理论模型需要
得到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4这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虽然根据目前的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脑功能影像学研究
提出了MD创伤性记忆的可能的理论模型,但现在的研究结果
还不能很好地证实这个理论模型.首先,采用专门性的记忆作
业(包括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工作记忆)和功能成像结合
的研究还比较少,不能明确地把记忆损害和脑功能定位结合起
来;其次,目前的研究大多是横断面的,很难确定相关脑结构和
功能的变化是PTSD的原因或是结果;再次,过去大多数症状唤
起模式的研究采用的唤起材料对所有研究对象都是相同的,没
有针对各人的创伤经历来设置不同的唤起材料.这就使研究发
现陷人一个解释的困境:研究对象的脑区活动是对创伤暴露做
出反应,还是反映了自己的MD症状发作时的状态呢 因此近
来有许多研究者开始提出要采用暴露于创伤的个体经历编制个
性化的PTSD症状唤起材料;最后,分析过去的研究,发现他们的
研究对象同质性过高.有85%的研究对象是参战军人和儿童期
经历过性侵犯,73%是男性;由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创伤
所导致的PTSD比较少[m],对女性的研究相对也较少.这也使
476
得结果的可解释性受到影响.
因此,将来的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创伤性记忆的心理学特征
作为途径,采用设计更为合理的,紧密结合心理学和脑功能成像
技术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精神创伤性记忆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
以明确PTSD的发病机制乃至精神应激的致病机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