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12-3
|
|
科学家街道名April 11th, 2006 in 在德国, 科普 | 留言 » 我现在住的这个小镇,Garching,很多很多街道都是以科学家为名的。大概附近大学、研究所比较集中的缘故吧。
这里有张 Garching 地图。比如,我的单位的地址在 Karl Schwarzschild 街。如果我坐车去上班的话,在 Boltzmann 街下。小镇的西北部科学家最集中,有Niels Bohr,Max Planck,Heisenberg,Einstein,Gauss,Max Born,Hertz,Euler 等等。可以感觉到德国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吧。
不知道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与 Garching 比一比的。评论请去【格志】
关键词: Garching, 德国, 科学家
物理歌曲April 4th, 2006 in 科普, 闲话 | 留言 » 这里有个网站 PhysicsSongs.org ,汇集了不少与物理相关的歌曲,有翻唱的,也有原创的。主题也很丰富,比如讲电磁波里电场与磁场的爱情,等等。有兴趣的话,自己去挖掘吧。
再分享一个珍藏多月的网站吧 :D :The Joy of Sexual Physics ,研究相当深入,包括:Sex at the speed of light,Quantum sexual physics,等等。:)会联想到谁?伍迪·艾伦?
评论请去【格志】。
关键词: 物理歌曲
为啥叫自然对数April 4th, 2006 in 科普, 闲话 | 1 留言 李淼老师那儿在玩数字游戏。:)第一句:
用自然对数是自然的。
为啥叫自然对数?为啥用自然对数是自然的?我搜到个文章叫《自然对数漫谈》,谈了对数的历史,等等,很有意思。
另外,可参看维基百科上的文章e,讲了e的定义,性质,历史,有趣的使用,等等。
e 确实很有趣。不过我还是疑惑“为啥叫自然对数”,至于“用自然对数是自然的”,更是没能理解啦。:)
关键词: e, 自然对数
掷界外球优化January 25th, 2006 in 科普 | 2 留言 PhysicsWeb报道说,有科学家研究了投掷界外球的物理,发现要想投得又快又远,最佳的角度为 30 度,而不是书本上常说的 45 度。另外,如果投球的时候让它反向旋转,角度略低,球能投出再远几米。
球迷可以试试,最好直接扔到禁区前沿。
关键词: 足球
爱因斯坦都在黑板上写啥了November 18th, 2005 in 好玩东东, 科技幽默, 科普 | 3 留言 邢志忠翻译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弗里奇的科普力作《改变世界的方程》,在他的一篇宣传稿里提到:
没有人会轻易怀疑《改变世界的方程》一书的封面,其中爱因斯坦面向听众在黑板上写出了他那著名的质能方程。这张似曾相似的照片其实是哈拉尔德的又一杰作:他从加州理工学院的档案馆里找出一张爱因斯坦当年在普林斯顿演讲的照片,隐去黑板上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代之以自己手写的狭义相对论方程。于是一个不露痕迹的赝品诞生了。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由哈拉尔德制作的科普电视片《微观世界》中,随后被莫名其妙的人广泛引用。两个月前哈拉尔德得意地告诉我,他曾经驾车在加州的高速公路旁看到巨幅的科普广告牌,上面赫然就是他偷梁换柱而制成的爱因斯坦手书质能方程的画面!
原来那张广为人知的,爱因斯坦面向听众在黑板上写质能方程,的图片是假的。呵呵。所以 Hetermeel.com 的玩法,并不是原创。:) 阅读全文 »
关键词: 图片, 好玩东东, 爱因斯坦
银河系什么样子August 11th, 2005 in 天文, 科普 | 2 留言 有数千亿恒星的银河系被认为像一个盘子,100000光年宽,中间有个突起,带6条螺旋形的臂。我们不能发射探测器到银河之外,来给银河系拍照。但是我们可以给附近天文学家认为应该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拍照,来了解我们的银河系从外部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星系的代号是 NGC 4565,也被称作 Needle Galaxy。最先于 1785 被观测到。我们正好对着它的窄边,离我们大约3千万光年。

这个漂亮的螺旋形星系叫 Messier 83,离我们1千5百万光年,是我们银河系的二分之一大。其中螺旋形的臂清晰可见。
材料来自欧洲南方天文台。
关键词: 星系, 欧南台
“宇宙1号”光帆June 21st, 2005 in 时事, 科普 | 14 留言 许多媒体都有这条消息,说“宇宙1号”光帆将于6月21日从俄罗斯一艘核潜艇上发射升空。光帆(或者翻译成太阳帆)的动力来源是光。它有一块巨大的反射板,阳光照射上去,又被反射,反作用力可以将光帆推动。科学家们一般认为,以光为动力是人类太空船进行星际旅行的最大希望,因为它无须火箭燃料,只要有光存在的地方,它都会不断获得动力加速飞行。

但是我想象,在太阳系内还行,理论上可以通过控制帆的角度让光帆一直往太阳系外航行。但是出了太阳的领地呢,可能别的恒星的光会更强一点,那就不是前进了。有没有可能控制太阳系外的光帆呢?
(补充:这可能不是问题。俄罗斯太阳帆计划的负责人维克托·库德里亚绍夫则表示:“太阳帆完全有能力让太空探测器获得超高飞行速度。这种太阳帆推进系统不但可用于行星际飞行,而且还可用于进行距离更长的恒星际飞行。当然,离太阳越远,获得的推力也会越小,但这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航天器会在远离太阳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速度,足以保证其完成太空之旅。”via: 太阳帆飞船今首航)
但是这次的发射,还只是一个实验。能不能发射成功,能不能成功打开帆,能不能听话朝着太阳,都还是悬念。另外,即使一切顺利,“宇宙1号”也会在一个月后解体,因为它的帆体是聚酯薄膜的。
光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如何把原先折叠的帆展开。2004年8月9日,日本研制的光帆升空并进行了170公里高的短暂亚轨道实验,打开了两个10米的树脂薄膜帆,检验了光帆展开的可行性,之后火箭和光帆坠入大海。日本人的折纸技艺在天文学上找到了应用。
首个以太阳光为动力飞船6月下旬将发射
太阳帆飞船今首航
静电February 13th, 2005 in 科普 | 2 留言 静电会让你在接触别人时麻一下,也会让你的头发站起来。

图片来自这里。一个很好的在课堂上讲解静电的小实验。
激光冷却原子的原理February 2nd, 2005 in 激光, 科普 | 3 留言 William D. Phillips博士的演讲深入浅出,我从他那儿听到的物理图象是这个样子的。涉及到两个基本物理效应:
共振 | 记得中学的教科书里讲到共振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两个相隔挺远的寺庙里分别有两个大钟,当一个被敲响时,另一个也会嗡嗡作响。用个人文一点的词说,这叫作“共鸣”。两个人之间也会“共鸣”,当他们在某件事情上观点相当一致时。好,用物理学词语说,这两个人之间共振了。
多普勒频移 | 还是在中学的物理教科书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站台上的人会觉得火车驶进站时发出的声音比火车驶出站时尖锐(频率高)。Philips做报告时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人驾车以接近光速行驶,闯了红灯,警察把他拦住,“你闯红灯了!”那个人说:“没有啊,明明是绿灯!”
所有原子对某些特定频率的光有共振吸收,不同的原子吸收不同频率的光,这些吸收线宽可以很窄,就是说只有很小一段频率的光可以被原子吸收。想象一束激光射向一群做热运动的原子(热运动是一种无规运动,室温下速度约300m/s),由于多普勒频移,面向激光运动的原子会觉得激光偏蓝,而反向的原子会觉得激光偏红。如果使用一束窄线宽的激光,把频率调到比原子的吸收频率稍微小一点(红一点),那么只有面向激光运动的原子会吸收激光,因为动量守恒,速度会慢下来,而其它原子不受影响;如果从各个方向照射,原子们就会整体上安静下来。这就是说被冷却了。
不知道我的解释能不能令人明白,科普不是容易的事情呢。另外,也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差错。另另外,还有其它激光冷却原子的方法,比如这里说的。
时钟,以及宇宙中最冷的物质February 1st, 2005 in 科普 | 12 留言 1997年Nobel物理学奖获得者William D. Phillips博士来学校做了个演讲,作为2005世界物理年的一个event。题目是Time, Einstein, and the Coolest Stuff in the Universe。
从“什么是时间?”的质问开始,简述了钟表的历史:瑞士的机械表,日常生活中的石英表,以及更为精密的原子时钟。石英表每年可有数秒的误差,而现在的原子时钟四千万年误差也只有一秒。可能有人会问,要这么准的钟干嘛?事实上,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高速通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运转需要这么准的时钟来协调。原子时钟精确度主要受限于原子的热运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引出他因此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激光冷却原子。与直觉相对,激光照射可以冷却原子。现在可以把原子冷却到nK级。K是个温度单位,室温下约300K,宇宙背景约3K。激光冷却原子的成功直接导向近期另一项重要科学进展: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他还列了个数据,说现在一般的石英表价格100美元,一个原子时钟价格约10万美元。我想起前一阵子看到新闻说,国内的大款花200万人民币买块手表眼睛都不眨。200万人民币可以买两个量子时钟了啊,呵呵。不过如果他们买了原子时钟回去,那还是奢侈。
[ 本帖最后由 仰望天堂 于 2008-4-30 23:12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