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chenyoung

12月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1 前方有雾 的帖子

谢谢雾。。。:*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githz 于 2007-12-10 21:43 发表


chenyoung总能发掘股票在启动前,佩服~


这个票,要么很黑,要么这里就完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 天

发表于 2007-12-1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盗版,谈谈你的感觉是怎么练出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8 天

股市捉妖记结构深研究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07-12-1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0 22:45 发表
谢谢雾。。。:*19*:
你太客气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nny0236 于 2007-12-10 23:21 发表
盗版,谈谈你的感觉是怎么练出来的

指什么,譬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广播电台 于 2007-12-11 00:06 发表
601808

你想说什么?

Cool Jazz(冷爵士或西海岸爵士)

BigBand(大型乐队爵士)

Swing(摇摆爵士)

Bop(波普爵士)

Latin(拉丁爵士)

Brazilian Jazz(巴西爵士乐)

Avant-Garde (前卫爵士)

P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后波普爵士或现代主流爵士)

Third Stream(第三流派爵士)

Hard Bop(硬波普爵士)

Free Jazz(自由爵士)

Fusion(融合爵士)

Crossover Jazz(交叉风格爵士)

Vocal Jazz(人声爵士)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1 00:1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酷派爵士乐 、冷爵士或西海岸爵士(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间,由小喇叭手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所领导的九重奏为Capitol唱片公司灌录的专辑《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乐风,它的诞生使主流爵士乐风,从咆哮乐风的“热”,转向另一个反方向酷派乐风的“冷”,这是一种180度大逆转的历史性发展。酷派爵士乐代表一种内敛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种轻柔、清凉与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铜管器那样亮丽夺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优美。若说咆哮乐是代表热情奔放,那么酷派爵士乐就是内敛自省。

简而言之,酷派爵士乐是对咆哮乐的反抗与检讨,同时也唤醒美国西岸一些白人乐手的自觉运动,形成一股新兴的爵士乐潮流-西岸酷派爵士乐(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迈尔士戴维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乐(Hard Bop) 5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乐感到疲倦时,一度曾经失势,并趁机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改良咆哮乐正式诞生。改良咆哮乐是一种激烈紧张、困难演奏的爵士乐风格,它的代表性乐手和团体是:鼓手亚特布莱基(Art Blakey)领导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译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乐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少的即兴独奏,并且加入大量的蓝调、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乐发展成二个支派:与灵魂、福音音乐结合的“灵魂爵士乐”(Soul-Jazz);而结合节奏蓝调、摇摆乐、灵魂音乐的一派,则成为“放克爵士乐”(Fun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爵士出现于四十年代末,盛行于五十年代,是一种柔美的爵士乐风格。由于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故又称“西海岸爵士”(West Coast Jazz)。对于冷爵士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温馨、典雅、舒缓、放松”。从演奏形式上看,冷爵士有点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室内乐,乐队一般由3~6名乐手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由钢琴、贝司、鼓组成的爵士三重奏。萨克斯、小号、颤音琴等乐器也经常在冷爵士中作为主奏乐器出现。从音响上分辨,冷爵士总是给人一种松弛、悦耳的感觉,每种乐器互不干扰"点到为止"。冷爵士的另一特色体现在鼓的演奏技巧上,鼓手一般都用钢丝制成的鼓刷进行演奏,对音色的控制极为细腻。因此,成千上万的酒吧、咖啡厅里至今仍然以冷爵士作为背景音乐洗尽尘世的喧嚣,为人们提供着清新自然的"柔美之音"。
:*22*:

冷爵士,就是冷,音乐家从不考虑听众的感受。在乐器的音色范围内闪转腾挪,在自己的空间里随意发挥,同时也给他人留有互补的空间,温暖是在音乐中的配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爵士乐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一门表达情感与情绪的艺术。许多爵士乐手一生都在述说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爵士乐需要的是一种亲和力,正是这样一位貌似平凡的充满阳光般喜悦的人Dave Brubeck缔造了爵士乐坛最为本色的声音。

Dave Brubeck是唯一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西海岸风格的爵士钢琴手。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古典音乐的痕迹,虽然他也跟著名的作曲家Darius Milhaud学习过作曲,但Dave Brubeck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钢琴家,他只是把古典的理论用于编曲与即兴演奏。除了是一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外,Dave Brubeck还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结构简洁、旋律悦耳、编排精巧,给人以持久的新鲜感,难怪有人把他的音乐称为爵士乐与流行乐的完美组合。

Dave Brubeck四重奏成为了爵士乐的瑰宝,而同样能体现Dave Brubeck个性与才华的还有他的独奏作品。然而他的独奏作品大部分是在家中完成的,于是作品的画龙点睛之处便具备了即兴与真情的实感,这才使得Dave Brubeck的音乐长盛不衰。

作为COOLJAZZ更是西海岸爵士的代表,Dave Brubeck用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确实并非徒有其名。作为一个白人爵士艺人,Dave Brubeck学院派的气质是许多黑人兄弟无法比拟的。这就是Dave Brubeck比许多爵士乐手更COOL的本质区别。他的作品更内省,更孤独[请原谅我用这个词]。于是,爆发式的狂放即兴被带古典气质的急速行板所代替。对于传统爵士乐迷来说,这种带着强烈个人魅力的曲风是不可多得的纯净之音。

如果说在70年代之前是老迈的COOL具有代表性。那在这之后, Dave Brubeck 无疑用行动证明,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就是20世纪最后的COOL派大师。他的演艺生涯是如此漫长。有人说,活着是一门学问。活得长久是一门艺术。
这张于1964年录制的专集是Dave Brubeck回归自然的一张杰作。缓慢,冷静,破碎,宗教式的庄严构成了这张专集的主题。在零碎的鼓点节奏里,萨克斯旁若无人地吹奏,而那无事可干的贝司手若有若无地在所有声音消失之前适当地响起,提醒着他人自己的存在。


将这些看似混乱的无序串联起来的就是Dave Brubeck神奇的双手,他忽尔弹得那样重,好像要一下将键盘敲烂。时而弹得那么轻,仿佛根本就没接触到那黑白键,就像他从未出现在演奏现场。似乎他正在应验肖邦 所说:轻点,再轻点,就好像从未座在钢琴前。

专辑名称: Time Out
音乐作家: Dave Brubeck Quartet 戴夫 布鲁贝克
发行时间 :1959-6-25
唱片公司:Columbia
专辑类型:JAZZ

DAVE BRUBECK戴夫.布鲁贝克是爵士史上不朽的传记明星,他为酷派钢琴竖立了典范,更为爵士乐与古典音乐间架设了完美的沟通桥梁。
今年八十多岁的美国白人爵士钢琴大师戴夫·布鲁贝克曾是个二战老兵,于1944年被派往欧洲反法西斯战场,一直打到柏林。那个年代的战争风云和人生遭际无疑给戴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布鲁贝克不朽的音乐生命当中曾经有过无数难忘的片刻,而他选择用琴键去纪录这每分每秒。在这张令人动容的钢琴独奏专辑里,布鲁贝克想起了他自己在二次大战时的从军回忆,指间缓缓的流泄出四零年代留声机里常听到的声音。
在这张由Dave Brubeck、Paul Desmond、Joe Morello、Eugene Wright 组成的四重奏组合于1959年发行的专辑《Time Out》里, Dave Brubeck的确是除《Take Five》之外的所有乐曲的作者,这张专辑中八分之九拍、四分之五拍、四分之六拍等诸多非常规爵士乐节拍也有出现。
专辑里面每一首乐曲都是非常好听的,而且戴夫.布鲁贝克的大师殿堂级的演绎,更加让美妙的爵士钢琴曲更添魅力!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1 00:4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 天

发表于 2007-12-1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0 23:51 发表

指什么,譬如?

当初你看到600252时的感觉。其实这只PP我看不出什么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2 sunny0236 的帖子

不紧不慢,从容,张持有度,节奏
就这种感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Lester Young

Lester Young、Coleman Hawking和Ben Webster,被称为Bop以前的三大次中音萨克斯风手,相信谁都没有异议吧。Hawkins尖锐垂直而充满野心的乐句、Webster均整强烈直接而富于摇摆感的歌心,还有追求灵魂更自由飞翔的Young温柔而大胆的抒情诗,这些优越的音乐,以现在的耳朵听来,也决不会感觉古老。

在这三个人的演奏中,我个人尤其强烈地被Lester Young所吸引。我最初意识到Lester Young的演奏,是在听到美国哥伦比亚发行的Billie Holiday的30年代后期的录音时。在那歌唱之间插进来的次中音萨克斯风的独奏真是好得没话说。听得令人如醉如痴。一查研出名录,才知道背后伴奏的是Count Basie乐团(或实质上是那成员),而担任次中音萨克斯风独奏的则是Lester Young。

Lester Young的独奏只要一听就知道。当任何次中音萨克斯风演奏者,在Big Band时代,大家都争相想要崭露头角积极卖力地吹时,他却温柔地含着慈爱地吹他的乐器。好像在对自己诉说什么似的自然地将音符组合起来。试着在更大的框架内捕捉旋律,把更宽广的世界观带进爵士乐里。那正和在声乐的世界里Billy Holiday想要尝试的事情,非常相似。然而这种创新,为他们两人带来极大的负担,很遗憾的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足够强韧的精神力量,来对付这现实上的重压。

因此在我的心情上,还是想提出他和也是他太太的Billie Holiday之间所创造出来美丽而温暖人心的合作演出记录,做为Lester Young的最佳代表作,不过这在Billie Holiday的项目中已经叙述过了。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出他更后期的【Pres and Teddy】(Verve)做为我最喜欢的一张唱片。这么说来,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偶然巧合,合奏的Teddy Wilson也担任Billie Holiday的伴奏,长久之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年轻时代未成熟的Lester Young演奏很遗憾还有些瑕疵,但1956年一月所演奏的与Teddy Wilson合作的两曲(<Pres and Teddy>和<Jazz Giants ’ 56>)每一首都无懈可击。好得不得了。尤其叙事曲<Louis>中Lester Young音色之温柔,只要听过一次就永远忘不了。好像音色已经自然地原样通过他的身体,在犹带着体温之下便咻地一下满溢出周遭空间一般的那种感觉。

【音乐停不了,但那乐器却是不忍一看的东西】,回想Lester Young时有人这样说。【他把便宜的乐器,用橡皮筋或浆糊或口香糖粘接起来。但从那里吹出来的音乐,却真的好得没话说。】

Lester Young(1909~1959)
生于密西西比州。’33年参加Benny Morton乐团,’36年以后主要担任Count Basie乐团的次中音萨克斯风手。留下许多抒情而轻松调调的著名演奏曲。他也和Billie Holiday合作过许多曲子,她被称为【Lady Day】,相对的他则被昵称为【Pres】(意指总统President的缩写)。由于严酷的兵役生活经验,精神上受到伤害,转向毒品和饮酒求取安慰,因而缩短了生命。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1 00: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6 广播电台 的帖子

这票你多少成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 天

发表于 2007-12-1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12-11 00:48 发表
不紧不慢,从容,张持有度,节奏
就这种感觉






[ 本帖最后由 amychen83 于 2007-12-11 08:3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彻底解套,在接下来的两三个个月内,是一种奢望。
37应该考虑出一部分换股操作。

基于一个假设
这种票应该不是主力下一步的主战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2:58 , Processed in 0.03323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