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个“致总理的一封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keueng
浏览:68725
回复:15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看了这些说一下小弟我的愚见吧,当然不能代替总理回答。
关于第一问,在下觉得主要是一个宏观和微观的问题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我们来炒股是为了什么,废话,那不都是为了赚钱吗。赚钱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我们的家,就算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为是一个“家”吧。我们面对的是家,总理他面对的也是一个家,那就是“国家”。我们养家靠工作、炒股等无论什么方法来挣钱,国家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税收(绝大部分)。我们养家不会有人说我们有错,那总理养家何过之有呢?更何况我们的小家都生活在这个大家之中。股市现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现状的风向标,如果股市低迷当然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这就像各位家中的孩子小时候可能会挑食,不吃青菜,你可能会想办法引导,比如把青菜连肉一起炒,或者做成他喜欢的青菜鸡丝汤,让他能营养均衡。我想每一个称职又有点头脑的父母都会这样做吧。当然如果孩子病了,又不吃药这时更大的可能就是强制了。国家也一样啊,国家也有宏观调控,当市场很低迷,有碍发展的时候就会采取一些政策,比如遇到您的原文提到的——“银行老百姓的钱宁愿存着防老也不拿出来解决内需问题”这时可能就会调低银行存款利率,减少法定准备金率,加大政府性支出。因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啊,这就像国家生病了,(经济)循环系统出了问题。另外话又说回来,您提到的这个是对的吗?——“银行老百姓的钱宁愿存着防老也不拿出来解决内需问题”。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是很自私,嗯,您可能要说人都是自私的,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博弈的社会中,知道蝴蝶效应吗?还是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哪来的?我想很大可能会是从工作中来的吧,嗯,我假设您是一个从事于纺织行业的人,如果大家都怀你这样的想法“银行老百姓的钱宁愿存着防老也不拿出来解决内需问题”那么你们单位的产品能卖出去吗?不能吧,就算映射到其他千千万万的工种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千千万万的工种也就有着亿亿万万的我们来构成,人家说“以本伤人”但我认为这种行为是“以本伤已”。
第二个,关于分享发展成果和谈到风险教育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大盘吧就拿上证来说吧,从今年年 初的2600左右涨到现在的4900左右。涨了88.5%。拿一个高手的话来说,在07年年初就算叫一只猩猩用飞镖来飞都可能拿到一只不错的股票,当然前提是你要捂过这一年。您能说这不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吗?当然,万事都有一个合理点,“羊群效应”很不幸的把这个合理点拉到另一个不合理极端的刽子手,完成这个效应的元素是什么呢?可以不说明了吧。股市过分的低迷不好,过分的火爆也会造成同样的效果。这也就像国家病了,同样也是(经济)循环系统出了问题。另外风险教育,我觉得这很好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到电视里的股票分析节目下方都会有“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之类的话吧。更不用说,现在关于股票的书更是汗牛充栋。几乎每本书里都提到过风险这个东东吧。除非你的意思是说硬中央一台出一个讲“股票风险”的专题,每天都“唱空股市”?今年国庆我回家,看到银行里全是老头和老太太。,说好听点他们开始懂得怎么理财了,说难听点(也更符合实情一点),他们以为这是在捡钱。这个时候如果给他们说什么风险之类,他们会听吗。——“羊群效应”。所以我认为国家在这个时候出台加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不但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行为,而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措施。我们不防假设一下,现在大盘冲到20000点(上证)机构、庄家赚足了钱,那个时候泡沫再爆,我想那个时候估计有人会去炸中南海。
第三,市盈率,嗯,才炒股的时候我也不懂的,但还好我识字,理解能力也达到中等水平,所以花了17块钱(打了8折)买了一本炒股入门书,很幸运的在第62页结识了他。知道了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回报年限的简单计算方法,当然这是一个固定计算方法。任何事情都有相对的情况,2倍低吗?不知道;20倍合适吗?不知道;200倍高吗?不知道。我之所以这样回答就是因为有相对性的存在。如果一个公司财务报表表现出来年年亏损,没有好转的迹象,别说2倍,就算是1倍我都觉得高了。同理200倍也是如些,GOOGLE大家熟悉吧,在他上市之初别说200,就算2000我想也是合理的。不懂不是您的错,错就错在不懂不去学,还来怨天尤人。什么叫泡沫,泡沫就是吹出来的。上次看到一支股票市盈率7000多。我不是很了解它,它是不是会在将来会有惊人的成长。但我的认为是看股票,大家是不是应该更加理性的小心一点呢?
第四,关于房价的问题,其实国家从好几年前就很重视了(因为我爸爸就是搞房地产所以有些映像)。另外,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您的意思不会想让国家直接来标这个楼盘多少多少钱,那个楼盘多少多少钱一平米吧。国家只能从政策面上来控制,不能干涉。姑且不说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国外认为我国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不透明,有碍国家的发展。就自己来说,我们也会认为国家的标的是否公允吧。因这这里面存在一种心理因素,你去买房,无论再便宜你都不会认为他便宜,人家白送说不定你还会叫人家倒贴钱。所以在这个时候,国家的直接参与显得是很没有效率的。就让买家自己去和卖家谈吧。不过有一点我同意你的观点,现在的房价确实太高了,就我们那么一个小县,现在都近3000一平米,我有个朋友是当地的警察,他一月的工资只能买四分之一平米。就算加上你们所谓的“灰色收入”平均一月也只能买二分之一平。关于股市高,谈风险刚刚说了这是“亡羊补牢”。
第五、关于政府救市,前面也说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合理点”,太低或者是太过都不好,就像吃饭,吃不饱,营养跟不上,太贪吃,糖尿病之类的也就出来了。关于美国的救市,我个人觉得这里主要要谈到两点。第一、美国救市可能是因为政府觉得还处于“没吃饱”的阶段,救市的行为也就很正常。第二、一个国家经济主要是两个问题“发展(效益)”“稳定”。有点经济学常识的都知道“发展”和“稳定”不能做到毫不偏颇,同时重视的。重视发展就要相对牺牲一点稳定,要稳定就要牺牲一点发展。现在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发展是这些年的主题词,也就是说相对稳定的条件之下,我们是把“发展(效益)”做为第一来抓的。但美国这些年大家也看得到,他们已经走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这时候他们把保持经济“稳定”做为第一来抓来抓就成为很自然的了。所以就算这个时候,他们的市场是属于“吃太饱”这种情况,他们也可能会采取“救市”,更有可能的是放缓下跌速度。关于税收就可以不用多说了,这是国家的“亡羊补牢”的财政政策,如果股市低迷,要发展资本市场,各位会看到印花税、费的下调的。这和这些年我们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高调低银行利率是一样的。说到一点我想大家最羡慕的国家——美国是最经常使用的。格林斯潘就是玩利率的高手了。
第六、“有人说股市的调整是中央再下一盘很大的棋”嗯,我也部分同意,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是在下棋,但注意这是不是一盘。而是好几盘,我们国家不是制定有“好多好多五年规划吗”我们姑且就把“每一五”做为一盘吧。最后的胜出不是以某一盘的胜负来定的,而是最后(也许永远没有最后)更何况我们这一盘还没下完呢,不是吗?
“弃卒保帅”说的很伤感情呢。如前所说,国家是“亡羊补牢”避免以后更大的伤害,怎么能说是弃卒保帅呢?就像你在喂孩子吃药,那药得确很苦,你孩子这个时候说您在害他,您会怎么想呢?
第七、关于最后谈到的收税问题。税收现在在每多国家来说是一种工具,财政工具。说通俗点就是税收多少可能不是其目的,而是要达到某种效果。比如提高印花税,很有可能就是在发出一种股市过热的警告,就像提到法定准备金率是信贷过热的警告一样。要达到的效果可能并不是一定要收多少税,而是警告大家是时候冷静一下了。关于我国税收高不高,我没的资格来评价。但我只想说的是,看到有无数人(可以这么说)羡慕人家国外的失业保险金是多么多么的好、低保是多么多么的高不工作拿低保都可以养活一家、孩子从一生下来到读大学都可以不管,而我们国家又怎么怎么了。嗯,我想问的是,那些钱是哪里来的呢?废话,当然是国家给。国家哪来钱?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税收。那些想去享受的这一切都是税收赋予的。哪有一面又想多吃奶,一面又在骂娘的。
关于纳税的好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您看不到?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有五个方面:国防、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其他。现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就两者就点了近60%。和10前20年前比吧,你会知道经济建设的支出的好处。现在不是普九吗?十年行动计划?寄宿制生活经费?这些钱哪来的?您可能羊毛出在羊身上,孩子读书收费这么高。嗯,我想说的是您不妨看远一点,中国这么大还是有贫困的地方,国家转移支付到了这里。比如我现在工作所在的这个县,国家就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每年就有7000多万。你可能会觉得很憋屈,自己的钱怎么会到这个一个不相干的地方。我说了总理考虑的是这个“大家,国家”。只要“大家”好了,那么“国家”也就好。
以上说的差不多了吧,总结起来就是 宏观和微观 的区别。各位可能会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买了股票的,600030 ,99元入的,也亏着。我只想说的是,不要有一点什么就怨天尤人,抱怨政府。这没什么用,看远点看宽点,也更有用一点。
可以也有人会认为我是“国家”请的托,我还没有那种水平。我只是国家审计部门的一个小小公务员。前年我还仍是一个愤青。那时只看到一面就乱说这样这样不好,那样那样不妥。现在进入了国家部门,两面都看过了,说出来的话才相对客观一点。毕竟我们国家才建国50多年,前苏联解体后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少有的五个走社会主义路线的,我们在这个资本主义走势的现实下,会走其他国家从过的弯路,但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是让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惊叹的。以前说的赶英超美,现在超德国就快了。当然我们国家也有不足的地方,但你不能把一个只走了50多年还在受国际排挤的国家和另外一些走了几百年的强势国家比吧。这就像把一个婴儿和一个大人比一样无稽。
就说到这里到,我也希望我的600030能涨呢。
[ 本帖最后由 keueng 于 2007-11-23 13: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