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迎来了一只在香港创造出暴富神话的股票 - 中海油服(601808)。自2002年底该公司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价5年内上涨了近10倍,这种准大盘股短时间内涨10倍的神话较为少见,对市场的财富影响比小盘十倍股威力大许多。
这一切都要感谢高油价,只要油价能保持坚挺,至少维持在60美元/桶的水平之上,全球海上和陆地石油开采工程就会订单不断。多家全球能源研究机构预测,这一轮产能投资周期还将持续5-10年.目前石油在80美元附近,近10年来,稳定在60美元上方是不成问题。
作为中国海上唯一的综合性油田服务供应商,也是亚洲地区功能最全、服务链最完整、最具综合性的海上油田服务上市公司,中海油服未来业绩成长透明度很高,还将享受较长时间的景气高涨期。
中海油服回归A股之后,能否在A股市场上也创造股价彪升的场面让人期待。就目前市场对该公司未来3年每股收益预测来看,复合年均增长率多在40%以上.
长期来看,中海油服公司领导层提出了在2010 年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油田服务公司、在2020 年跨入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行列的战略目标,并力争在2020 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做到全球油田服务业前三甲。
我们对这家公司股价中短期内是否会有突出表现的跟踪重点在于大项目合同,尤其是目前市场较难把握的中海油系统以外及国际市场的合同签署信息。
今日要讨论的是中国国航(601111),这只航空股从跌破发行价走到现在,股价不知不觉已经翻了10倍,而且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是中国牛市的伟大,奇迹到处都在发生着,而国航前期传言要和南航重组,更是对其股价起到一定引导作用,那么国航今后的潜力如何呢,航空股中是否能出百元大票?我们今日来讨论!
中国航空业的复苏和全球航空业复苏原因不同,运力扩张谨慎、运营效率有实质提高的国航能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相比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中国国航具有以下优势:(1)谨慎的运力扩张速度,运力增速比其他公司低1-2个百分点;(2)先重组后上市,充分消化了整合成本。(3)均衡互补的国内国际航线。预计2007年国际航线至少减亏一半。(4)货运业务发展超前,已经取得浦东机场二期货运站39%的股权。(5)优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使公司具备整合其他航空公司的能力,未来有望在行业整合中占取先机。
国航对油价和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低于其他公司。国航航油用油量的约50%被套期保值,可以最大化规避油价上涨风险,又能充分享受征收燃油附加费带来的收益。2007年国航每股收益中来自主业的收益占80%左右,而其他航空公司在10-30%甚至低于0%。无疑,国航业绩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其他公司。
具体分析:
1.中国的航空业复苏不同于全球航空业复苏
国际民航运输组织(IATA)预测,全球航空业将在2007年结束长达6年的亏损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中国航空业2007年上半年也大部分实现盈利或者减亏。
但是,中国航空业的盈利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世界航空在过去几年中,盈利能力提高主要得力于以下几点:一是大幅度削减和控制运力增长;二是着重向两端客户发展,头等舱和商务舱等高端客户服务进一步加强,经济舱等低端客户进一步向低成本航空学习、加强成本控制;三是航空旅客乘机流程明显缩短,在机场的周转速度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而中国民航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仰仗了国民经济超出预期的强劲增长和政府的干预(数次提高燃油税)、以及一些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汇兑收益以及国航转让港龙航空的收益),很多公司自身的经营并没有发生实质改变。相比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中国国航对市场、航权的认识超前,已经具备了内生性增长的能力,可以超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成长。
2.国航优势明显
中国国航在“十一五”期间确立了四大远景目标:
——主流乘客认可。目前国航的商务旅客比重是国内最高的(70%)。未来在抓住商务旅客的同时并不放弃旅游和休闲旅客,建立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建立独特的营销体系和客户管理手段,与对手在市场份额上拉开差距。
——中国盈利能力最强。公司未来发展思路不是片面求大,不和其他航空公司比飞机架数、航线条数,而是比盈利能力。坚持优化市场,有选择的主导市场和降低成本的发展思路。
——中国市场价值最大。公司未来目标是长期保持市值第一的地位。2007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宣布,中国国航品牌价值达到235.23亿元,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中由去年的32位上升到27位,品牌价值较去年的188.96亿元增加了46亿多元。
——具有世界竞争力。以世界优秀航空公司(新航、汉莎、英航、法航、国泰)
为目标,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航空公司。到2010年,跻身世界15强,进入欧亚大航空公司之列。2005、2006年,国航盈利额已连续两年排全球航空公司第9位。
国航确立了五大战略重点明确了公司迈向远景目标路径选择:以北京、成都、上海为中心的枢纽网络建设;以优化机队结构、控制燃油消耗、推进集中采购、推进电子商务、优化债务结构为中心的成本优势战略;客货并举战略;以“四心”工程为核心的品牌战略;以星空联盟和星辰计划为核心的合作战略。
具体来看,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国航实现了相对其它航空公司的超前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了相对其他航空公司的优势地位:
2.1谨慎的运力扩张保证持续盈利能力
国际民航组织分析全球经济和航空运输长期发展趋势得来的经验证明: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与GDP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航空旅行需求增长的2/3可以用GDP增长来解释,而剩下的1/3则与航空票价和其他因素有关。中国1996-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1%,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3.8%,弹性系数为1.52。2007年1-6月,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9.7%,远远超越预期,主要是受上半年GDP强劲增长11.5%的刺激。
2006-2007上半年GDP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快速升值使行业整体初现盈利迹象,但掩盖了盈利背后的航空主业仍然亏损的事实。假如国家GDP增速放缓,航空需求回落,而航空煤油价格维持在高位,盈利航空公司中的“裸泳者”将露出水面。虽然国航资产负债率低、资本金充足,但是国航运力扩张非常谨慎,充分以盈利为目的,并不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2007-2009年国航座位数平均增长12%,比其他航空公司低1-2个百分点。假如宏观调控导致GDP增速放缓,国航谨慎的运力投放使其仍能够有持续增长能力。
截至2006年底,国航共有飞机207架,较2005年底增加飞机31架。预计2007-2009年每年增加飞机25架左右,座位数平均每年增长12%-13%,而整个行业在2007-2009年间座位数增长速度在14%-15%。国航的运力投放主要集中在国际航线,国际航线的运力增速要明显快于国内和港澳航线。2006年,国内、国际、港澳的座公里投入分别增长11.6%、14.0%、4.5%。
谨慎的运力扩张及良好的市场推广使国航的国内、国际航线客座率不断提升,同时也远远高于其他航空公司。2007年1-6月,国航国内、国际航线客座率分别为77.8%和74.1%,同比上升2.2和2.0个百分点,比行业客座率约高近4个百分点。国航客座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收入将增加约5亿元。
国航现在国内、国际航班时刻资源基本全部得到使用,没有虚占资源的情况。
由于品牌效应以及运营效率较高,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主要基地的旅客运输量份额都高于其时刻资源的市场份额,飞机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航空公司。
2.2优质的整合降低单位成本
2002年,国航公司联合浙江航空和西南航空,组成中航集团。国航股份在上市之前已经完成了重组,大大降低了分、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成本消耗。2006年,国航人机比(员工总数:飞机数)为91:1,已经接近国际先进航空公司人机比例;南航人机比为115:1(已经扣除了短期合同工人数),东航人机比为175:1(扣除了离退休员工),均远远高于国航。
2006年,国航吨公里成本为2.94元/吨公里,比南航低8.5%,比东航低5%。
主要原因是国际用油价格低且航油套期保值比例高、自有飞机比例高(2006年飞机租赁价格快速上升导致飞机租赁价格上升,租赁飞机比例高的公司成本增加)。
2006年国航飞行员的工资水平有约50%的增加,高于其他航空公司,保证了飞行员队伍的稳定。
国航全国仅8家分公司,销售一体化且直销比例高(约20%实现直销),营业费用率远远低于其他航空公司;过去三年,国航营业费用率不到6%,东航、南航在7-8%,上航9%。对于净利润率不足5%的航空公司来说,较低的营业费用率极大的提升了盈利水平。国航的管理费用率也比其他航空公司低。
2.3均衡互补的国内国际航线
国航以北京、成都、上海为主要航空基地,按照旅客运输量计算,市场份额分别为43.8%、37%和12.3%。公司着力建造以北京为中心的枢纽网络,在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重庆、深圳相关的国内主要竞争航线上,国航均占明显优势,客座率明天高于其他航空公司。例如,在全国客流量最大的北京-上海航线上,2006年国航市场占有率为39.5%,比占有率居第二位的东航高4个百分点,国航客座率为80.8%,比东航高4.6个百分点。
国航在国际航线上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国航在北京-新加坡、北京-东京成田、北京-纽约、北京-伦敦、北京-莫斯科、北京-首尔等北京始发的主要国际航线上占据绝对优势,北京始发的国际航线的航权基本没有空白,全部用完。这与国航更加重视高收益的国际航线密不可分。国际航线2006年亏损约9亿元,2007年欧美航线新“两舱”客座率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预计国际航线至少减亏一半。
2008年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投入使用之后,国航全部航班转移至T3运作,可实现国内、国际航班的楼内互转,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优势互补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将进一步发挥效率。
2.4货运业务发展相对超前
国航的货运业务主要由“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运作,该公司由国航、中信泰富、首都机场集团三家投资,分别占51%、25%和24%股权。国货航目前拥有4架747-200货机和其他客机的腹舱容积。2006年货物运输量84.5万吨,占全国航空货运量的25%。
国航货运正在进行积极调整,未来有望和东航、南航的货运业务进行整合;国航还获得了上海浦东机场二期货运站39%的股权,借助上海基地将有效提高货运经营品质。
2.5优质的盈利能力有望成为行业整合平台
优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使公司具备整合其他航空公司的能力,未来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成为国资委首选的平台。2004年2月,国航入股山航集团和山航股份,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对山航的协同效应的实现,显示了国航良好的整合能力。东航2006年计划引进新加坡航空作为战略投资者,中航集团陆续买入东航H股,占其H股流通量的10%左右,显示了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收购的初步意图。
3.对油价和人民币升值敏感度较低
3.1规避油价风险,充分分享燃油附加费的收益
国航的国际航线(包括港澳航线)用油占到总用油量的50%左右,由于国际加油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往往在国外机场将航油加足。董事会授权可最高将航空煤油用油量的50%进行套期保值,目前进行套期保值的航油数量占总量的40-50%之间。由于套保数量较高,在目前油价走高概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抵御油价风险,并能充分享受燃油附加费带来的收益。敏感性分析显示,油价每变动100元/吨,国航、南航、东航、上航的每股收益将相应变动0.016、0.05、0.036、0.04元,国航是其中敏感度最低的一个。
就目前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和新加坡航空煤油的到岸价格比较来看,后者比前者高大约1600元左右,这与2005-2006年高峰期1500-2000元的差价已经非常接近。考虑到CPI指数高位运行的压力,石化研究员认为至少第三季度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的可能性不大。7月20日新加坡航空煤油价格为89.65美元/桶,已经接近历史最高价格,可能会促使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同步上调。如果调整出厂价格,则燃油附加费可以也将同步调整到100元/人甚至更高(这里指800公里以上航段,目前为80元/人)。
由于国航近50%的用油已经套期保值,而且国内航线占比远小于其他公司,所以国内油价的上调对国航影响最小。而国航可以充分享受到燃油附加费上调的收益。
3.2对人民币升值不敏感提高收益含金量
国航的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其他公司,外币收入占比高于其他公司,因此对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最低。敏感性分析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国航、南航、东航、上航的每股收益将相应变动0.016、0.095、0.05、0.03元。对于其他航空公司,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是雪中送炭(占据了盈利的绝大部分),而对国航的盈利来说,纯属锦上添花。我们简单测算,2007年国航每股收益中来自主业的收益占70%左右,而其他航空公司在10-30%甚至低于0%。无疑,国航盈利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其他公司。
4.受益于2008年奥运会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运作最成功、影响力最大、受众范围最广、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体育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国航作为奥运合作伙伴,将在品牌提升、收入增加和员工激励三个方面获得巨大收益。2006年,国航在首都机场基地的旅客吞吐量为1854人,市场占有率为43.8%;货邮吞吐量为53.1万吨,市场占有率达51.8%。2006年,国航加大了北京枢纽的运力投入,共投入飞机123架,占总量的55%;在航班衔接上突出中转联程优势,每周可衔接航班数量达到42900个,同比增长18%。2005年,国航围绕北京枢纽的客运收入达到197亿元,占公司客运收入的60%。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情况来看,奥运会的召开使飞机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都有爆发性增长。2003-2005年,雅典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分别为17.01、19.11、18.09万架次,相应同比增幅分别为6.7%、12.3%和-5.3%;2003-2005年,雅典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1225、1366、1428万人次,相应同比增幅为3.6%、11.5%和4.5%,上述两个指标在2004年都有显著增长。
2008年3月,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将投入使用,该航站楼引入了T1、T2所不具备的站前交通中心、旅客捷运、行李快速转运三大系统,将尽可能减少楼层转换,最大限度缩短旅客步行距离和转机时间,所有进出港流程转换不会超过上下两层,可实现楼内国内、国际航班互转,这些系统都与国际航空枢纽标准接轨。第三航站楼建成后国航将全部航班转移到T3运作,极大提高运营效率,为其建立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提供强劲推动力。我们预计国航2008年国内、国际航线客座率分别同比提高4.0和3.4个百分点,达到84.7%和81.9%。
经过对中国国航(601111)的持续研究,发现国航真算得上万千宠爱于一身:公司的航线资源是其它航空公司无法比拟的,最近又将新开多条国际航线,还拥有最好的航空枢纽;公司治理结构一流,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一流;又处于国际航空业全面回暖和国内消费升级的大好背景下,还将在不久的将来得益于08年北京奥运会,同时人民币升值步伐依旧;另外,在燃油成本控制方面又比国内其它航空公司具有优势。有的研究机构甚至建议加上动量投资方法来对国航进行投资,这也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奥运会的最大收益者是中国国航,在牛市环境下,乐观情绪也是一种考量。
最新关于中国国航的报告中显示,8月综合客座率达到84.1%,创下历史新高,1至8月累计客座率为77.7%,中报显示1至6月客座率为75.84%,估计今年达到客座率78%的假设目标不是问题,不过,08年80%和09年82%的目标需要投资者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客座率是影响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指标。
盈利预测的另一个假设是国际油价保持稳定,上半年国航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航油价格的稳定,但是美国10月份的交货的原油期货突破80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如果国际油价重拾升势,将对复苏中的航空业带来不利影响,研究机构做预测时是假设油价在三年内稳定在每桶65至70美元,一旦这项假设需要修正,将对EPS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一些数据,对国航07和08年的EPS预测在0.35元和0.55元左右,对应目前股价,估值水平还不算离谱。考虑到3季度是航空公司旺季,今年8月的客座率数据表现突出,可以判定今年3季度报表的增长将不会出现钝化。按照目前的态势,国航的依旧充满投资吸引力。
另外,关于市场上盛传的国内航空也兼并重组传闻,恐怕是来源于07年2月国资委在《2007年国资工作重点——产业布局调整》中强调:民航领域调整的内容是建立以一两家大型企业为主导,以数个中小型航空公司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虽然国航进行了澄清,但是其中的猫腻值得大家思考.
在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情况下,进行诸如国航南航、国航上航之类的合并工作,是否有点不合逻辑?而且,这种形式上的整合会给相关公司短期之内带来营运负担,但是考虑到中国远洋以如此快的速度、如此低的价格获得干散货资产,国家在整合国企资源方面的意志也不可低估。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英文简称COSL,股票编号:2883.HK)是一家拥有30多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服务供应商,在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公司的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业务分为钻井服务、油井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2002年11月20日,COSL整合旗下业务,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4年3月26日,本公司股票以一级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美国柜台市场进行交易。股票编号为CHOLY,大大方便了股东交易。
在与国内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COSL引进、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了一大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实践。COSL拥有众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在“双赢互利”的前提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也获得了客户众多好评。
自02年上市以来,COSL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业绩表现优秀,COSL的主要财务指标在同行中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06年全年,COSL良好的经营业绩继续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营业额同比05年增长32.9%;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3.7%和37.4%。
COSL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操作15艘钻井船,包括12艘自升式钻井船和3艘半潜式钻井船。还拥有和操作中国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运输船队,包括68艘工作船、5艘油轮、1艘化学品船;并相继租用5艘化学品船。COSL还拥有各类地震船7艘和4艘综合性海洋工程勘查船以及ELIS,FEWD等上百套先进的油田技术服务设备;拥有一套完整的从勘查到生产的服务链,可以通过一体化总包实现与客户的双赢。
“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是COSL的四大战略。
COSL的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截止06年12月31日,公司海外收入比例从05年年底的9%提升到了17.3%至人民币11.04亿元,同比增长151.4%。COSL的3条钻井船及其它物探船等装备在印尼、澳大利亚、缅甸等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以良好的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认可,COSL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经营作业区域已经扩展到包括印尼、缅甸、菲律宾、澳大利亚、墨西哥等13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区域化的发展态势。
COSL一贯坚持最高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标准,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信誉至上,保证质量;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是公司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QHSE)的方针政策。COSL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推行QHSE管理体系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严格遵循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奉行“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管理理念,以保证员工的健康安全和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的服务;避免、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同时,我们已努力务求达到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COSL一直致力于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关系工作的开拓,重视股东利益和股东回报,严格按照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要求对外披露公司营运及财务状况。COSL从2004年下半年起自发、主动地对外公布季度营运数据,帮助投资者及时了解公司的运作状况,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COSL的管理层也非常重视与资本市场的沟通,通过举办或参与多种形式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与市场充分沟通,努力使COSL成为一家对股东负责任的企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COSL的管治水平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也受到了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多项奖励。2003年,本公司被《欧洲货币》评选为2003年度亚洲十大“最佳小型上市公司”及亚洲十大“最易沟通管理层”奖,是当年入选亚洲十大“最佳小型上市公司”的唯一一家中国公司;此外,本公司还曾被《亚洲金融》评选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最佳管治企业”之一,并获《投资者关系杂志》2002年度“最佳上市项目投资者关系”的提名;2005年公司首席财务官吴孟飞先生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石油行业最佳首席财务官;2005年--2007年,本公司股票连续三年被标准普尔选为全球最具投资潜力的三十支股票之一;2007年,公司股票被东洋证券推荐为2007年八大金股之一;本公司首席执行官暨总裁袁光宇先生入选了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6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
在“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理念下,中海油服竭诚为中外用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服务,实现“与股东、客户、员工、伙伴共赢”,向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