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6-7-3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股神·续集”
四、 黄金K线在实战中的应用1
一条K线,两种颜色,三个部分,四种价格。别看它简简单单,他却能通过一根根红色绿色的K线,准确判定哪里是头,哪里是底。通过一条条上下影线,就能预知股价的未来走势。在实战中,李丰把黄金K线理论应用得炉火纯青。
发现大鳄鱼,抄底逃顶
听着李丰对黄金K线理论的阐述,记者真切地感到一根简简单单的K线,内涵竟如此博大精深。无疑,读懂它,对于实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顿时,心头涌现出了许多投资者平时问得最多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投资者买股票总比市场慢半拍?总想买个低价,抄个底,可是一买就被套。总想卖个高价,逃个顶,可一卖它就大涨。股票和大盘的顶底真是最难让人搞懂的啊!”
采访中,当记者把投资者操作中遇到的最棘手、最头痛的问题提给李丰时,他回答说:“那是投资者对顶与底的特征还不太清楚。抄底逃顶虽然是大多数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去实现,那就只能是梦想与空叹。如果使用错误的方法,还可能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刚刚‘抄底’买入,便被深度套牢,刚刚‘逃顶’离场,股价便大幅拉升,结果变成了‘抄顶逃底’,类似的悲剧故事,在证券市场几乎天天上演,甚至不断地重复,许多投资者的资金也随着这一系列的错误操作和一遍遍的重复错误而付诸东流,甚至血本无归。”
“那么,在实战中怎样才能做到抄底逃顶呢?”
“最重要的有三点要先弄明白。首先,要知道头部和底部形成的原因;其次,要知道头部和底部形成的过程;第三,要知道头部和底部形成的表现形式。”
“你认为头部和底部是怎样形成的呢?”
“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但真理只有一条。黄金K线理论认为: 底部的形成是由于大规模做多力量进场,并且彻底战胜做空力量,从而主导做多行情所导致的,正是多空力量对比的结果,使多方完全获胜,才使底部得以成立。而不是某条均线金叉所导致。同理,头部的形成是由于做空力量的大规模出逃所导致,主力资金的出逃便形成了头部。
“当然,头部和底部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即多空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转化过程。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大规模资金的进出需要一个筹码与资金的交换过程,所以大资金的进场和出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主力做多资金会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先开始试探性的进场,然后做一些打压建仓或横盘建仓或推升建仓的动作,时机成熟之后便会大规模进场,彻底击垮做空力量,从而开始大幅上扬的拉升,在创造了足够的利润之后,到了相对的高位,达到了获利目标,主力资金便会大规模离场,做空力量开始出现,直到做空力量大肆出逃,头部便无情地形成了。”
“主力是非常狡猾的,进场和出逃哪能让人知晓呢?等人们知道时,股价还不早就涨得老高,或跌得都面目全非了?”记者问。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李丰回答说:“这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头部和底部的表现形式。任何新生力量的加入或离开定会打破原来的平衡,必定会使多空力量的对比状况发生改变,也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的。正如大鳄下水之时,一定会激起浪花,鲸鱼浮到浅水面时一定会喷出高高的水柱一样,任何事物都不会悄然而无痕迹,更何况是大规模的资金进出市场。因此,当我们看到大的浪花或者高高水柱时就可以发现鳄鱼或鲸鱼的存在。”
“那么,从K线的运行中,怎样才能发现这些‘大鳄’下水或出逃呢?”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及时洞察主力进出场,的确是件难事。但是,只要细心观察,也并非不能察觉。”李丰说,“诚然,当大资金进场之时,一般都会尽其所能的去掩盖,有的投资者常常会为假象所迷惑。通常大资金进场之时,均线系统都是空头排列,技术指标都呈现死叉状态,成交量也极其低迷,人们根本无法用这些来做判断。但是,在K线上却无法掩饰。如果从K线上观察则会容易得多了。”
“是吗?”
“对。因为大资金一进场,就意味着K线形态将发生变化,我们会明显地发现,一连串的阴线之后,阳线来了,阳线逐渐多了起来,阳线实体大了起来,这些正是做多力量或快或慢进场的标志,抓住这样的标志,就可以跟上主力资金的步伐,跟随主力进场。同理,头部形成时,阴线会多起来,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跟随主力离场,实现逃顶。”
“平时投资者用金叉进,死叉出,难道没用吗?”
“这正是你前面提出的投资者的操作为什么总是慢半拍的根本原因。那种金叉进场、死叉离场的理论是缺乏依据的。试想,股价上涨了好几天之后,甚至几百点以后,各种指标才会金叉,甚至有的均线还不会金叉,那时才进场的资金,即使是大资金也是慢了好几拍的比?迟钝的资金,绝不会是先知先觉的主力,如果跟着这样的主力,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这种理论是从表面到表面,从假象到假象,不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先机,就无法抓住大资金运行的轨迹,更无法及时实现抄底逃顶,而只要看懂K线,大资金运作的一举一动便会一览无遗。”
“K线的形态也是非常之多,判断主力进出场也不容易啊!”
“虽然说在K线表现上有多种形式,但归根结底却只有一条,做多力量进场表现在K线上就是阳线出现,并且数量增多,实体变大了,底部也越来越近。当一根标志性的K线出现,则意味着底部确立了,一般来说,底部的确立只是一根K线而已,头部同样如此。”
“今天(注: 2007年1月31日)大盘出现急速下跌,几十只股票跌停,跌幅在5%以上的两市有五六百只,深市下跌更是凶猛,深市成指收盘下跌了7.62%,是1997年近10年来所不曾有过的单日最大跌幅了。”我指着电脑上那绿油油的盘面,问李丰:“我从你的网站上注意到,你在前几天的1月25日,在你们华展公司网页的头版头条位置,写了一首诗: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盘调整已展开。 短线操作对振荡,严控仓位防风险。此后,大盘每天振荡下行,单日振幅都在100点以上,今天又暴跌,真应了你的话,看来,你真是神算了,莫不是你看出了什么玄机?”
“我又不是诸葛亮,哪会什么神算?我只是从K线形态上早有察觉罢了。”李丰指着K线图说:“还记得吧, 2007年1月开市后,你刚来采访没几天,我就说大盘已进入了高位振荡的敏感区,时刻得防范风险。果然在连续上涨后,上证指数在1月10日出现了一根阴上吊线,这是个警示性信号。紧接着,此后两日连拉两根中阴线,看得出,主力机构已有出逃迹象。但那些天,人们的头脑热啊。尤其是1月22日,大盘跳空高开,留下了一个25点的缺口,市场是一片欢呼声。其实,这个缺口是竭尽缺口,已明白告诉你,此后大盘上涨已无力了。1月23日,大盘再次收出了一个上吊线,你看,我画的圈还在上面。记得我当天给你讲,这是个警示性见顶调整的信号,那会儿,你不是也还不太信嘛。1月24日,大盘收出了一个阳十字星,预示着变盘。当天就差不到5个点,眼看就要创3000点的历史新高了,可就是攻不上去。此时,多方力量已经明显衰竭。接着,25日一根低开大阴线便耸立盘中,那首诗就是那天早晨我发到网页上去的,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让所有学员回避大盘风险。26日,又是一个低开,幸亏当天将22日跳高的那个缺口回补上,要不,那可是个吓死人的‘孤岛反转’,是最最厉害的杀手啊。”
这时,李丰把K线图向前推移着,继续说道:“你再看‘非典’肆虐的2003年,4月15日那天,大盘在上涨途中出现了一个警示性信号——上吊线,接着就是一根大阴棒和变盘的高位十字星,当时均线都未死叉,结果此后暴跌6天,把许多人都跌晕了,这时看到刚刚死叉的指标才想到逃,没想到,刚割肉出局,大盘4月28日又开始强劲反弹了。而我早有所料,在出现警示性的上吊线时已离场,等到28日许多人出局时,我却在这天进场狙击当天上市的白云机场,大获全胜。再看一下,2004年4月的1783点的高位,也是连续出现警示性的上吊线、十字星,随后大盘开始一路不回头地下跌一年多。回忆当年,对照今日,历史往往会重演,是何等的有惊人相似之处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