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uacc1955

三板市场有金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9-13 16:27 发表


哈哈,华哥是多面手,摘花更是高手。。。。。
整个一花蕾。

花开不多时啊
堪折直需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白参花香更隽永.......



日,周,月线图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2 21: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初:
石榴裙下死
做鬼也风流.....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4 22: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营性媒体应在特别制度安排下整体上市 访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
庞春燕

  2007年09月28日13:5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传媒业新型市场主体的逐步确立,传媒业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出于对资本可能渗透和干扰舆论导向的担忧,一个法律意义上规范、有序、有章可循的传媒资本市场始终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近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注入旗下优质资产,成为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的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者,此举重新燃起了一些报业集团冲刺资本市场的雄心壮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胡 主席在中 央d 校讲话中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猜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是否是新一轮探索报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先行者?报业上市之路究竟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文化产业投融资专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博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1999年“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借壳上市后,我国报业开始掀起一股“上市热”,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报业机构纷纷谋划上市,结果全部铩羽而归;2004年“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引发报业把目光投向海外股市,但很快有高层表示“今后主流媒体的主营业务只准在国内上市,不允许在海外上市”;最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新华传媒的最大股东,此举再度激起报业机构的热情,新一轮上市热潮正在涌动。针对报业的上市问题,目前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证监会都没有成文的禁止性规定,但实际上符合条件的报业机构中,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进入资本市场的只是凤毛麟角。您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齐勇锋:中国证 监会在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已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为传媒和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和障碍还不少。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传媒和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其上市不完全是一个市场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主管部门的前置性审批。而直至今日,关于传媒和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规章来进行规范。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我认为前置性审批是必要的。但这种前置性审批究竟由谁来审批?如何审批?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批准?什么样的情况下不予批准?需要履行哪些手续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可以说,目前传媒和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记者:按照相关政策,我国报业的内容采编这一块不能进入企业,报业机构上市的只能是经营性资产,因此报业上市公司势必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之前“博瑞传播”和“赛迪传媒”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方案多次被证监会否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粤传媒”从三板市场借壳后申请到主板上市也因此受阻。最近证监会取消了关联交易比例不得超过30%的硬性规定,您是否认为这也是报业机构上市的一大利好呢?

  齐勇锋:首先,关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证监会虽然取消了硬性规定的条款,但实际上还有这方面的要求。

  其次,目前把报业的资产分为采编、经营两个部分,只允许经营性资产上市,我不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就人为地割裂了报业生产的产品链,也不符合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业务流程比较完整”的基本要求。

  国外往往把我国媒体上市的“两分开”戏称为“没有厨房的餐厅”,报业机构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编辑业务,广告、发行等经营性资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于编辑业务。简单地把内容剥离后上市,一方面难以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上市公司建立透明、公开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认为经营性的报业机构应该探索整体上市。

记者:通过证券市场的特别制度安排,比如借鉴英国的“黄金股”制度和美国的“A、B股”制度、信息披露豁免制度等,完全可以解决d对上市媒体的控制权问题,既保证国有资本的发言权,又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从而为经营性报业机构的整体上市铺平道路。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齐勇锋:我一直主张整体上市,前提条件是要明确界定媒体的性质,是公益性媒体还是经营性媒体,d报d刊等公益性媒体没有上市的必要,除此以外的经营性媒体只要符合上市的要求,都可以在特别制度安排下整体上市。

  让我们做一个横向的比较,银行业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现在不仅可以上市,而且还引入了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军工企业关系国家的国防安全,现在也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了社会资本,其中,部分企业允许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在此我们必须明确社会资本的性质,社会资本不是一种异化的力量,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如果利用得好,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能够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当年千龙网和新浪、搜狐几乎同时创办,北京市曾经提出利用社会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结构来发展千龙网,但未获批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双方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总之,利用资本市场和保证舆论导向并不矛盾,某种意义上还能相互促进,关键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胡 ZSJ在*zyd校的讲话中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离开资本市场来谈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难以想象的。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我认为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一些科技、财经、娱乐、体育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可以尝试整体上市;其他媒体可以首先通过“两分开”,对经营性资产进行整合,重组上市,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回购或注资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记者:新技术、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事实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竞争格局,现在媒体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体制内媒体之间的竞争,更是体制内媒体和体制外媒体之间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体制外的媒体更具有体制、机制上的优势,体制内的媒体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强,下一步在舆论控制和传媒竞争中将更加被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齐勇锋:在多元传播格局下,只有体制内的媒体不断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巩固和增强d的舆论主导权。目前的媒体竞争比拼的不仅是实力和资本,更是体制和机制,我们在传统事业体制下的媒体还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而上市并不仅仅解决融资渠道问题,我认为对媒体而言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功能培育,资本市场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和制约机制,能够促进上市公司规范改制、完善治理结构并激发活力。

  因此,即便是从保持d的舆论主导权的角度来看,媒体进入资本市场也已经是箭在弦上,时不我待了。

  记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间接上市是否预示着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发生变动,报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上市的高潮?

  齐勇锋: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间接上市是一个试点。

  新华传媒的上市之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步是将新华发行集团由国有独资改制为国有多元,由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解放日报集团、世纪出版集团、文艺出版总社和文广影视集团共同持股;第二步是改制为混合所有制,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新华发行集团49%的国有股权,最终民营企业上海绿地集团中标;第三步是重组后成功借壳上市;第四步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注入旗下的广告、发行等优质资产,成为最大股东,由此新华传媒真正成为一家传媒业上市公司。

  应该说他们在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传媒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据我所知,主管部门对此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记者:*zy已经明确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但实践还比较滞后,您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目前最紧迫的是什么?

  齐勇锋:*zy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包括14号文件等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关键在于实践中如何具体掌握和执行。由于传媒文化产业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直接影响舆论导向,有别于其他行业,需要我们在积极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认为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对于包括报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市场,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一个规范性的办法,明确上市的资格、程序、渠道、要求、如何审批等等,做到有章可循。但问题是:出台这样的文件,有关部门也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需要通过试点来积累经验。因而,主管部门和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企业都要解放思想、积极行动、共同探索。

(转这张帖子真累,被论坛系统告知不能发表.只好分批一段一段发.最后总算查出来了.....原来有国家领导人姓名的字"属政治敏感",帖子就不能发表.  我无语作摇头状....)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3 09:05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3 09:0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10-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华哥在国庆期间也这么努力,佩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400002股民代表访问上市公司沟通后回复:

近日与公司沟通联系,公司表示理解大家的要求和心情,公司与大家的心情是一致的,甚至公司比大家还要着急。关于清欠长白公司一直以来是在积极操作的,公司指出,沈阳市*Z*F*对公司是支持的,比如,税控机项目的上马就得到了沈阳市*Z*F*的大力支持;公司的欠款最好是在有项目的情况下解决,在有项目的情况下,沈阳市*Z*F*以注资的形式归还欠款是比较实际的。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洽谈新的项目,争取有新项目上马。
另外,公司表示,有消息显示沈阳市国税局的税控机招标工作有可能将于10月底或者11月份展开,公司在全力备战。

在此,预祝长白公司在辽宁省税控机招标中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颈线终于第三次突破(新高)
不管后市涨跌如何
可喜,可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7-10-8 20:59 发表
颈线终于第三次突破(新高)
不管后市涨跌如何
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02股民到长白集团走访交流  汇报1

        9月28日在沈阳我受到了911大哥.且大哥和玫瑰大姐的热情接待
下午1:30分我们一行四人代表全国02股民到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55号的长白集团总部  进行走访交流      长白集团公司董秘于笑菲大姐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我首先说明了来意是进行走访交流 转达3500多名02股东的期望和设想 于笑菲大姐代表长白集团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答 详情如下                  

长白集团和*Z*F*占用02的6500万资金的问题  是历史遗留问题  公司的欠款最好是在有项目的情况下解决,在有项目的情况下,沈阳市*Z*F*以注资的形式归还欠款是比较实际的。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洽谈新的项目,争取有新项目上马。等国家出台三板的股改政策后集团会与*Z*F*进行商量解决

与LG合并上市暂时是不可能的 但是LG给02公司产生的利润在几年内都会逐渐增长的我们会在9月季报和07年报上看到的!

关于上创业板的问题现在三板两网股股票粤传媒后已经有成功转主板(IPO)的先例长白集团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希望02是粤传媒后第一个IPO或上创业板的现在最有可能适合上创业板 但是需要等10月份后出台的创业版上市细则 02公司的年报季报是三板里最全面正规的业绩也是最好的!
另外,公司表示,有消息显示沈阳市国税局的税控机招标工作有可能将于10月底或者11月份展开,公司在全力备战。税控机很难在年报表上见效益
另外911朋友替白正腐 问了没确权02股票怎么办 于笑菲大姐说可找申银万国公司联系

我个人认为02公司是现在三板里最具有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公司  因为他公司的员工都很爱岗敬业 我三年内不会卖出02股票的.(转帖)

本文作者是400002股民走访上市公司代表,黑龙江省围棋代表队的领队蔺先生(大华附注)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10 00:5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LG给02公司产生的利润在几年内都会逐渐增长的我们会在9月季报和07年报上看到的!

呵呵呵
偶也认为400002
07年三季报业绩能超过0.30元/股.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10 00:0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03最新信息
今日和公司高层通话20分钟,得到03最新信息
他表示,公司的上市一直在按正常程序走,中国证监会从来没有说过要求确权比例要达到95%的规定,反而对公司不到30个工作日就达到如此高的确权比例表示惊叹.但还是希望公司的工作能做得再细一点,因此,公司前些日子连续在股东人数较多的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刊登确权公告,把工作做的细一点,这两天公司也一直在和证监会沟通,相信应该很快就能拿到上市批文.
针对外面流传的公司内部职工股要求同股同权,参与配售,不然抵制确权的问题,他表示,没有这回事,公司在清远有一个点专门办理原内部职工股的确权工作,而且公司股票发行一事是经过股东大会批准的并经证件会审核同意的,具有法律效力.不可能会更改.

听口气,快了,同时,我自己算了以下,到本周5,确权正好达到30个工作日,应该可以拿到上市批文了
(转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400002花了845手搞了个"无量穿越".....

偶和主力眼睛盯着眼睛
突然之间偶发现
对方眨了一下眼......:*29*: :*2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10-1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7-10-10 15:43 发表
今日400002花了845手搞了个"无量穿越".....

偶和主力眼睛盯着眼睛
突然之间偶发现
对方眨了一下眼......:*29*: :*29*:


秋波暗送......:*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githz 于 2007-10-10 16:05 发表


秋波暗送......:*22*:

他想砸跌板
偶要往上行
两方较上劲
他先眨眼睛......呵呵呵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10 20:5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进入快车道
2007年10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曾经,由于市场层次的单一,相当于用“一指”弹奏出的中国资本市场乐章显得单调而乏味;如今,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场内市场、场外市场、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市场的共同配合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用“十指”弹奏出一曲气势恢宏的多重和弦新乐章。
  ⊙本报记者 商文

  曾经,由于市场层次的单一,相当于用“一指”弹奏出的中国资本市场乐章显得单调而乏味;如今,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场内市场、场外市场、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市场的共同配合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进入了快车道。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用“十指”弹奏出一曲气势恢宏的多重和弦新乐章。

  短短的过去五年间,从“一指”到“十指”,从“单音”到“和弦”,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从一个“新兴市场”迈向“成熟市场”的最初蜕变。

  时间退回到2002年,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下,资本市场各个层次间发展不平衡的恶果开始逐步显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多样化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系统,日益复杂的经济“乐谱”急需资本市场这位“演奏者”跟上发展的节奏。

  如何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很快,这一问题便有了回应。2003年,d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zg*zy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首次在d的文件中明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次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正式颁布。作为指导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九条”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

  毫无疑问,《决定》和“国九条”清楚地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充分调动起演奏者的“十只手指”,相互配合,共同用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自此,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幕悄然拉开。

  作为主板市场的有力补充,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辟了中小企业板,即“二板市场”,标志着股票市场内部层次开始搭建。2006年初,相对于场内市场,作为首个试点,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进入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场外市场雏形初现。

  时间来到了2007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开始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在思路更加清晰而具体的同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步伐也开始加快。

  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初举行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这样描述:“交易所主板市场仍是重点发展的‘一层’;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块建设;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体制。”

  作为股票市场内部唯一一个尚未建立的市场层次,创业板市场建设方案也于日前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推出前的筹备工作。旨在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行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规则也将尽快制定发布实施。

  当然,除了依照风险分层管理原则对股票市场内部进行的分层外,资本市场想要演奏出复杂和谐的乐章还离不开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其他“手指”的配合。

  与国债、企业债市场相比,一直以来,公司债市场被看作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一条“短腿”。今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起航,助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而作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以推出股指期货为起点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正在积极酝酿中。

  可以想象,随着各个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的“十指”更加强劲有力,配合更加协调,必将弹奏出一曲恢宏美妙的新乐章。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7-10-11 15:3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400002股民代表去长白集团上访沟通留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10-1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其中有大华哥(瞎想的),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09:53 , Processed in 0.03099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