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丝在说卖了。
年底“冬播”者该分批“春收”了
[ 原创 2009-06-05 16:19:31 ]
年底“冬播”者该分批“春收”了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忠言)博士 去年年底当市场在1800点一线缩量横盘,绝大多数的基金和机构怀疑09年经济增长“保八”目标,认为09年股市是“前低后高”,即上半年往下走,下半年才往上走,我则大声疾呼“元旦前大胆冬播,必能成为大赢家”。而今,当股市5个月内从1820—2791点上涨了53.4%,基金普遍满仓看多时,我则主张,年底“冬播”者该分批“春收”了。
中国股市20年历史证明了“冬播丰收”的正确性,1998年我在《走进嬴家》中就谈到:自然界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中国股市的运行却是“春升、夏不涨、秋割(肉)、冬套”,遂提出了“冬播、春收、夏歇、秋抢”的八字方针。“冬播”的期限在元旦,“春收”的期限在5月底;“夏不涨”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喜欢大跃进,“春生”时将“夏长”一并完成,二是因为每年从6月份起因半年报因素,总是搞突击扩容,使供大于求,所以需要“夏歇”。眼下正值去年年底“冬播”者春收、保证胜利果实、准备夏歇的时段。
月线六连阳乖离率过大。中国股市20年中月线六连阳以上只有两次,一次是在2000年1月—7月,另一次是2006年8月—2007年5月,那是发生在特大牛市中,而目前股市六连阳的基本面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难以达到前两次的水平。同时,目前近2800的指数高于5月均线2464点过远,有强烈的回探要求。
狂拉大盘蓝筹股标志上半年行情进入尾声。从5月25日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工行、建行、中行五大权重股涨了15%左右,有色、煤炭、钢铁、银行等板块的群体飙升,几乎吞吃了200点涨幅的大部分。而基本面和资金面均不支持大蓝筹股爆发类似于07年6—10月份的大行情,只能视为弱势股补涨,是对上半年行情后知后觉、前5个月跑输大盘的基金抢利润做账面的行动,这表明行情离波段顶部不远。
6月首周2700点上方出现明显的量价背离。沪市2月16日冲2389点时成交1807亿,4月13日冲2500点时成交1906亿,但本周一二三跨越2700点,冲击2800点时虽大涨88点、54点,连续三天创新高,但成交量仅1590、1640、1623亿,反而萎缩,而周四大盘跳水50点却放出1831亿今年第二天量,这是典型的量价背离。日后上涨时若不能放出比此更大的成交量,构筑复合望头部的可能性就很大。
IPO开闸将改变前5月的供求关系。前5月股票供给是零,而资金需求则巨大,这从2400点时的成交量越过6000点水平便可见一班。但进入6月份,股票供给将重新启动,估计6月下旬中国建筑等大盘股便将先发行、后上市,以规避财务极表重新审计的麻烦,而五六月份的新增贷款将进一步减少,尤其是票据融资为零,估计5月份的M1有可能下滑。一旦出水管大于进水管,市场即便不跌,最后结局也只能是滞涨。因为,供求关系乃是商品市场最本质的关系。
站上2800点平台后直接上攻的难度增大。根据股指二五八演进规律,在1800点平台、2200点平台、2500点平台,我均坚决看多,认为2800点必到。但到了2800点之后,再往上的平台就是3200点。这将面临去年6月12日—7月底2775—2957点箱形压力和3000点整数关的压力,径直上冲难度甚大,要冲也应是充分调整后下一波段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