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潮

人,应该时时解剖自己的思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后的反思

股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会作为备选股:
  1.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在15%以上(三年以上,因为新上市或者刚进行融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会快速下降,可以参考上市前或融资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之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快速回升)。
  2.稳定的经营史。
  3.较高的净利润率(10%以上,越高越好,当然不同行业要区别对待)。
  4.历史净利润增长率持续10%-50%以上(三年以上,若期间有大起伏可以研究是否与基本面有关,20%-30%是最理想的)。
  5.清晰的发展前景,将来至少五年以上的净利润增长10%以上。
  
  如此下来,剩下的股票不超过十只。
  600270符合,他从98年至今近十年的稳定增长历史,就是成长率稍小,年均增长15%,但相当稳定。重要的是市场没有对他形成共识,有待重新被市场定位,可能成长性限制了他的一些潜力,但安全边际很高。
F600270.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1-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对理性考验最大的时候。大盘已经突破上升压力线,进入疯牛阶段,在一片欢呼声中,你在哪里?
人的本性不是不可控的。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说明这个人在这个方面成熟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的600375表现不怎么样嘛。远远落后于大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与你商榷:市场永远是错误的这话怎么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潮兄,借你的宝地发个帖子,希望不要生气。呵呵!

    
  不知道林园神话是否真实,但他的很多理念是很正确的
  中国股神:蓝筹要涨150% 市场才真正步入牛市
  2006-11-17 林园 第一财经日报
  
  牛市中最能上涨的股票是大盘蓝筹股,另一个就是优质的小盘股,这个规律在全世界股市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市场两极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目前,市场存在的两极分化,到底正常不正常?
  
  早在今年3月我说过,以招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首先上涨150%左右,市场才真正步入牛市。牛市中最能上涨的股票是大盘蓝筹股,另一个就是优质的小盘股,这个规律在全世界股市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所以,我认为未来股市中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在香港和美国股市,市场始终关注的也就是为数很少的大型公司,而按数量来计80%的股票不会被人关注。
  
  操作上,我的原则也就是在市场上大家都知道的白马股中去挑选赚钱大户,我叫“傍大款”。能赚钱的“大款”随时都会让我有“意外收获”。试想一个在为生存发愁的公司,又怎么能让你赚钱呢?而且,我发现按我的估值标准,这些优质的公司并不比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
  
  在过去的股市人生中,我操作的每只股票都是赚钱的。事实上,我买入每一个组合,都是事前想好的,没有发生过“意外”,我坚信今后也不会有意外。这可能是我在买入前,首先考虑的是“最坏结果”而不是“赚多少”,赚不赚并不重要,首先不能赚钱,“活着”最重要。
  
  另外,是自己有一个不用思考的估值标准,这个估值标准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前不久,我去江中制药,从南昌坐车去黄山,由于南昌没有直达黄山的车,我们绕道景德镇,又差点没赶上车,到黄山后已是晚上六点钟。我们去黄山市的一条食街吃饭(一天没吃东西了)。去了第一家饭馆,坐下我看了菜牌后,我说:“你们的菜怎么这么贵?”服务员说:“黄山都是这么贵的菜,它是旅游城市。”我只是听着,但不信她的话,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吃了,我们走人。到第二家餐厅,结果同样的菜只有前一家菜价的三分之一。
  
  在第一家餐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黄山这家餐厅菜价不可能同北京五星级饭店一个价,我不可能受她的引导去改变我的想法。静下来的时候,我也觉得我当时的做法很可笑,但那时我也改变不了我自己,而且,这种估值标准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不可改变。
  
  可以说,我做每一件事,都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老油条”。事后,看我过去的投资,好像就是一种“艺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风险高度聚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思考
  凡是能够深刻领会巴菲特理论的人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股票最重要的指标。而大部分投资者(包括大部分地基金经理)只盯着净利润增长率,实际只有净资产收益率才能更客观地反应企业的盈利能力,净利润增长率可以利用帐务调整等种种手段掩盖真相。
  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源源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时伴随着高的净利润增长率,数学上的关系我就不分析了。大家如果回顾历史,会发现那些净资产收益率持续超过20%的企业会获得很高的溢价。
  因此,选择股票首先要看的应该是净资产收益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充分竞争获得高市场占有率的垄断,很多是以牺牲毛利率为前提的。它们永远不能获得只能获得相等于甚至低于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一旦利润率提高,新的资本便卷土重来,蜂拥而入,毛利率迅速下降。有一个例子很典型,格兰仕微波炉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一直高达60%以上,但只能维持微利状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净资产收益率只是必要条件,不一定是充分条件。还要全面考察股票的其他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多头赚指数亏了钱,空头两不赚,谁赚?

在“牛市”里,大部分多头赚了指数亏了钱,空头没赚指数也没赚钱,两不赚,难怪有人将“牛市”戏称为“牛屎”,粘乎乎的,形象。
  但,肯定有人赚钱,哪些股民赚了?
  有人说是新股民,不错,新股民再高的股价也敢追,紧随热点,赚个不停。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晚高套亏损,加倍偿还,这是自股以来的规律。
  有人说老股民中的高手赚钱,不错,高手们有着高强的看盘分析能力,能及时调整投机策略,顺应市场变化,牛股黑马自然是手到擒来,盘满钵满。但一朝不金盘洗手,谁都不好说自己赚定了,发定了。
  无论牛市熊市,总有赚钱的机会,总有人赚钱,总有人亏钱。
  无论牛市熊市,赚钱的人总是少数,可能某个时段里会有统计资料显示赚钱人数增加,但,那是暂时的,否则就不会有西方股市自诞生起就流传下来的那句老话:七亏二平一赚。
  任何一位股民都在努力争做那一!努力吧!
  股民朋友,祝你好运!

[ 本帖最后由 股潮 于 2006-11-21 18:4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一种观点,可以借鉴

来源:2006年11月18日《每周证券》
  这是最好的时候 这是最坏的时候
  套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段名言,非常形像地说明了近期行情的冰火两重天情形。应该说中国股市牛市启动已经满足两个重大条件:
  1 、股改为市场流通问题扫除最大障碍,市场将慢慢回归到市场定位的正路上来(成熟市场也有操控,这是无法完全根除的);
  2 、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将高增长地发展,因为中国人多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与亚洲四小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为股市提供了向上的潜在动力。
  所以,对于长线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候,因为牛市启动的条件已经具备;对于短线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候,有些个股短期风险有待释放。
  这是最好的时候
  浦发从10月9日开始有效突破10.53元(11月10日创出高点15.75),同期招行有效突破10元(11月16日创出高点13.05);中行晚走一步,在10月30日探底成功后也进入上升通道(11月16日创出高点3.76);工行一上市就牛,一路上扬(11月16日创出高点3.93)。
  万科从10月24日开始有效突破7.83元(11月10日创出高点10.47),此前基本上是一路温和上升行情;保利地产11月7日才有效突破前期高点(11月16日创出高点35元),此前也是上升或强势整理居多。上证指数也就随着一路狂涨到1976.05点(11月16日)
  银行地产股加速上扬段,大约是从10月中旬起步。因此,在盘面上表现为指数非常强势,散户们却大多数心中无底,部分人仍认同市场总是对的:青山档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是最坏的时候
  工行上市前,大盘走了个大阴大阳的悲喜剧:先来(2006-10-23 )一个30多点的绿色一片,立马还以(2006-10-24)一个40多点的红彤彤,第一次让大家看不懂!
  大盘继续以30度趋势线上行,人们大呼看不懂:原因在于自己手中的股票开始跌跌不休(有些绩优的也不例外),眼热的银行地产又没参与,想跟心有余胆不足,涨了这么多,谁敢割手中肉,再去追别人的高呀?但偏偏市场就与大家作对,你有的只跌不涨,你没有的只涨不跌!有时更让人产生联想加疑惑,是不是狂拉指数在年底出货?大盘,不懂不懂左右不懂;个股,拿着心慌日日心慌。
  “投资中国”还是“投机中国”
  对此,当时笔者只作了粗判,机构们的共识!但不知为何而来?到11月7日笔者斗胆猜测,是不是主流在“投资中国”?
  不料大市接着又“急转直下”,多数股“暴跌”,银行地产两花独秀: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联想,主流资金究为何来,行情怎么发展?
  在此期间,宏观面上有三件大事:
  1、10月份贸易顺差超此前最高月份(8月)188亿美元的27%,前十个月贸易顺差1336.2亿美元超去年全年的1020亿美元;10月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2、民主党中期选举大获全胜,引出如下预期:民主党人掌控的国会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路线,贸易制裁和让人民币有更大浮动空间的压力无疑大增。
  3、金融业按WTO承诺将在12月11日向外资开放市场。
  由此引出如下话题,此次主流资金是“投资中国”还是“投机中国”?或两者兼而有之。主流资金信息最灵,解读宏观变化最快最敏,那么近期的盘面语言是不是说明了这个倾向:
  1、投机中国,狂赌人民币升值。所以,汹涌澎湃资金不断流进最具想像力的银行、地产;看一看银行股的整体表现,瞧一瞧保利地产的新高,你就不得不承认这点。
  2、投资中国,当泡沫不高时。升值的人民币只会对进口原材料且产品面向国内的相关公司有利,对原料来自国内且产品面向出口的相关公司不利;有进有出的公司属中性;最有利的是银行业和地产业。于是有些资金就进入了如钢铁类股等,促成本轮行情的次亮点。
  如此的巨量资金涌入银行和地产,怎么解释都不得不联想到升值,因为单纯从市赢率或市净率,你无法对银行地产目前的狂飙作出合理注释!尽管大多数人看不懂,尽管大多数人不喜欢,存在就是合理!
  升值概念股现在成了虹吸管,吸入大多数资金参入"豪"赌。大多数人只看指数的"高低",大多数人只看到原有"顶底",大多数人无法看懂大资金动作背后的原因。等大多数懂了,行情已经落幕!
  我们选择投资中国
  个股跌得惨兮兮,指数调整很有限,这种市况极大地增加了研判难度。大家牛心未死,仍看着08情结,怕的是手中的东西跌上50%,指数倒不断创出新高来,怎么办?拿准价值股,不看行情或少看行情,这样行吗?毕竟是自己的真金白银,谁也无法掉以轻心呀!
  这几天有朋友不断打来电话对目前市况相当担心,原因在手中个股不但没涨,还跌个不停。指数倒像是吃了伟哥,阳痿一天,第二天立马又亢奋立起。让人无所适从:拿着不停跌,不拿大盘又在看涨,左右不是。
  你如果只盯着指数,只表面看市,你无法得出主流资金的选择取向,究竟为何而来!更不明白,涨了这么多的股市,为何牛而不疲?从行情的发生发展来看,仍意犹未尽…就目前宏观形势而言,你不论是投机中国还是投资中国,本人认为前景乐观!
  我的建议是:没有参入银行地产,也不要紧,不是多数股“暴跌”吗?这也是机会呀!大胆低吸价值股,成就08奥运梦想!拿着物有所值的,你害怕什么?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如果你做不到这点,你就不用看行情!心系07-08,这才是你所企盼的。
  例如升值游戏的次热点,钢铁股涨幅也是惊人。因为中国铁矿石依赖且需要大量进口,人民币升值首先降低了大钢铁生产成本。又如煤炭资源股中的兰花科创、国阳新能、潞安环能等,因为煤炭资源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命脉!中国是贫油国,尽管中国煤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的60%,就这点你不得不思考,如何投资中国!
  你看看茅台,现在创下66.98新高!价值投资对一般人来说,就是主线。你拿着,如果还心慌,你就不适合做股票投资,更不用说投机。高位股你不敢伸手,目前具备两市最低市赢率的钢铁大盘股和煤炭绩优股,你也不敢吗?
  借用笔者在2006年3月12日说过的话:“目前是给每位有心人的历史机遇,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你怕什么?千三之下大胆吃,瞄准你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低价优质股(一定得是经得起全流通、新股上市冲击或时间考验的优质股)一路通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炭、造纸还有可以挖掘的潜力,现在除了大资金操控大盘蓝筹,其他资金则在市场到处游走,给操作带来很大难度。人民币升值主线还在延续,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选择股票定性分析往往比定量分析更俱可行性和更俱指导意义。茅台强大的品牌,超高的毛利率,上市前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上市后迅速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巨额的预收帐款,火爆的销售市场,不需精确的计算,一切已经表明茅台是卓越的公司。这就是“模糊的正确”。
  定量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预测数据和假设的基础上,预测数据和假设往往带有过度乐观的色彩,竞争激烈的行业连上市公司自己都很难对市场进行预测。以600607为例,新药上市后销售额可能有5亿、1亿,也可能只有1千万。青春宝只是普通的著名品牌,不能形成垄断壁垒,它可能稳步增长,也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建立在这一系列极不确定的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公司价值指导意义不大,甚至会产生误导。这就是“精确的错误”。
  “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盘就是斗牛场,只要先让对方先疯起来你就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性分析解决的是原则性问题,就是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定量是已经确定股票值得长期投资的前提下解决安全边际的问题,大概估算出企业内在价值,选择安全的买入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光荣留给别人,把金钱留给自己

我有一个熟人,常荐很多股票,然后一涨起来总说这个股票我以前就说过,这个股票我什么时候就荐过,但看他帐户,你可能会大笑出来。
  
  另外象有的人,可能自己没主见,找高手,在营业部或大户室或网上论坛,总有人在找高手,人家可能说了几个股,你买了,有时赚了,真诚得很感谢人家,有时亏了,见了人家很生气。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最后要反思一下,一切全在你自己,别人的信息只是增加你研究股票的资料而己。决定在你自己。
  
  论坛上更有趣,有时还有人在争一个牛股是谁先荐的。其实这有什么呢,很多荐的贴子,你不见得看了能明白该不该买。说到底,最后是你自己能不能真懂,不懂,是不可能拿得住的,有时甚至人家说出天大的秘密你也还是看不明白。
  
  投资,最终要怪罪与感激的,就是你自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我已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最近按这个系统在操作,虽不是很理想,但这个方法在去年以来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我相信,只要按这个模式操作,问题不大.做证券投资,就是要用时间来获得回报,而不是每天忙个不停的操作。
我个性孤独,在股市中到觉得很好,自我感觉良好,看到些投机的人心理很可怜他们。
赚钱的都是少数,如果说要想随大流找人聊天,那只能放弃盈利。各人的操作模式不同,而大多数人都是"散户战法",根本是没法交流的。
合适的人不用说 就懂......不合适的说白了 也不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11-2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6-11-23 04:37 发表
目前我已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最近按这个系统在操作,虽不是很理想,但这个方法在去年以来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我相信,只要按这个模式操作,问题不大.做证券投资,就是要用时间来获得回报,而不是每天 ...

:*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20:43 , Processed in 0.03794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