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预期公司挖掘(5)——距离最高价打了0.75折的医药研发外包“小能手”。另外前...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72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医药研发外包(CXO)的全球地图上,有一家中国公司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跟随者到并跑者的角色转换。按2024年收入规模,它在国内稳居第二,在全球跻身前三;若按实验室服务收入计,其在中国市占率已接近四分之一,紧随行业龙头之后。过去五年,它把“药物发现—开发—生产”的全流程拼图逐块补齐,成为少数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端到端”服务的企业之一。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2%。看似平淡的数字背后,是产能与人员大幅扩张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扣非利润一度下滑近三成。然而,进入2025年,回暖迹象明显:
一季度收入增速回升至16%,扣非利润大增56%;上半年预告收入63–65亿元、扣非利润6.2–6.5亿元,双双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实验室服务毛利率维持45%左右,仍是利润“压舱石”。
管理层给出的全年指引是:收入增速10%–15%,扣非利润增速30%以上,盈利拐点正在临近。
三大业务预期
CMC(小分子CDMO):产能释放叠加订单高增
2024年CMC收入30亿元,增速10%;但新签订单增长逾35%,为后续放量埋下伏笔。华东某基地二期商业化产能于2025年陆续投产,叠加欧洲大型药企需求回暖,毛利率有望从30%区间修复至35%以上。
生物科学服务:高壁垒、高毛利、高成长
该板块已占实验室服务收入的半壁江山,GLP-1、多肽、ADC等热门分子需求旺盛。华东第三园区与西北基地的新产能投放后,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抬升盈利水平,预计2025年板块收入增速15%–20%。
临床研究:数字化提效、海外占比提升
海外收入已占该板块六成以上,欧洲市场2024年同比增长23%。国内临床CRO通过数字化平台升级,毛利率有望从当前的13%逐步爬升至15%–20%。SMO(现场管理)业务亦保持双位数增长。
核心护城河:一体化、全球化、技术纵深
一体化:前端实验室项目向后端CMC导流比例超过八成,客户“黏性强、切换成本高”。
全球化:北美收入占比约六成,欧洲近两成,中国不足两成,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技术纵深:在PROTAC、寡核苷酸、基因治疗等前沿平台提前落子,研发团队1.8万人,博士逾500名,形成“技术+规模”双重壁垒。
但是国内创新药融资仍处谷底,本土订单增长乏力;临床CRO价格战、基因治疗需求暂时低迷,对毛利率形成压力;地缘政治及潜在贸易限制,可能对北美业务造成扰动,都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这家低调的全流程赋能者,正处在“规模扩张”向“质量成长”过渡的关键节点。短期看,产能释放与订单回暖已让盈利拐点若隐若现;中长期看,技术纵深、全球网络与一体化协同将决定其能否跻身真正的行业领导者。对于愿意陪伴企业穿越周期的投资者而言,当下的估值或提供了不错的风险补偿。你知道这是哪家企业吗?
前面四家公司是:北摩高科、芯源微、中源协和、辰安科技。
波段神器上线,限时体验。购买588元健康年卡,送神器三个月(价值6000)。咨询有惊喜,微信:lai8ju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