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mon 发表于 2005-3-14 14:05

重新审视上证指数

由于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的问题,上证A股指数的数值随着新股的上市而出现“虚胖”的情况,从而可能掩盖市场真正的运行趋势
为了尽可能的排除这种影响,有必要做一番仔细的分析和讨论:

1。 目前上海股市交易的股票有832只,大盘在2245以前上市的股票有599只(占72%),2245至今上市的股票有233只(28%),如

果我们以2245之前已上市的股票    来编制指数,并且分析在假设没有后面276只股票上市的影响之下,上证指数目前的点位应该是多

少?
   
    通过设置2001-6-14的基值指数为2245,并且按照流通盘权重和总股本权重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指数。这两种指数的高低点基本相

符合。在上证指数1187点的位置,已经明确的显示该两种指数的最低点已经到达1047点的位置。上证指数在这里“胖”了(1187-

1047)/1187=11.8%. 我个人认为,72%比例的股票数量(市值比例大致相仿),大体可以反映指数的真实情况。

   也就是说,由于2245至今上市的233只股票的作用导致了上证指数的“虚胖”效应,实际上该指数早已到达调整的目标1047点。既

    1994年7月以来上升的算术图0.618位置(对数图在0.382)。也到达所谓江恩箱的第2条支撑线位置。而且在时间上到达94年7月到

    2001年6月长度的50%位置。这说明这次上涨是一次必然的上涨,而且可 能是一次级别不小的上涨。

2。 那么这种分析方法所得出的两个指数是否能够代表上证指数的实际情况呢?我们需要继续的分析讨论。 是什么造成指数的“虚胖”问

题呢?

    1994-7 到2001-6期间(下称“U期”)上市的股票数是440只,2001-6到现在上(下称“D期”)市的有233只,而U期的发行溢价(发

行价-1元)累计为2606,D期为1486,平均下来(2606/440=)则分别是5.92和(1486/233=)6.46,也就是说,在2245以后上市的

股票,平均每股要比325-2245之间上市的 股票多溢价6.46-5.92= 0.54元,既9.12%,那么结合上面“虚胖”11.8%的分析,上证指数合

理的增胖应该在(11.8%-9.12%)=2.68%以上,9.12%以下。 简单的平均在5.9%(对应目前上证指数1120附近),理性的分析应该在

这之下,既对应的上证指数的“真身”可能已经低于1100点。

国家在股市下跌的过程当中,通过提高平均发行价格的方法,间接的提高指数的数值,看的出用心良苦。

稳定股市,以时间换取空间,赢得经济发展的宝贵时间,避免社会的动荡不安。这可能是上证指数走势扑朔迷离的根源所在。:P

pass 发表于 2005-3-14 14:15

seamon分析的好细致。只是为什么不使用成分指数来分析走势呢?你的图怎么画出来的?怎么可以前一段是历史走势,后面是新指数走势?用什么软件可以进行指数计算?另外,2245以后上的股票可有很多都是市场上权重很大的股票: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等,怎么能不考虑它们的走势呢?最后,不知道按照这个新指数,你是怎么划分2245至今的浪型与浪级?

seamon 发表于 2005-3-14 14:33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4 14:15
seamon分析的好细致。只是为什么不使用成分指数来分析走势呢?你的图怎么画出来的?怎么可以前一段是历史走势,后面是新指数走势?用什么软件可以进行指数计算?另外,2245以后上的股票可有很多都是市场上权重很大 ...
谢谢斑竹鼓励。
我一直认为,成分指数太“成分”。
图用飞狐即可作出。
前面是历史走势不错,后面的走势抛开了新股的影响而只考察72%的2245以前上市股票的实际的平均指数。
某些股票确实权重很大,但是只代表市场的点而非全面。有时正是因为权重大,而被人当作了迷惑大众的工具。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的兴衰不能代表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衰,那只不过是一只个股罢了,从前的长虹、发展又如何?
关于该浪的划分,我认为它和上证的划分一样,只不过减掉了虚胖的部分,更苗条一些罢了。如果自1187以来的上升延续,我倾向于将2245-1187的调整划分为是对325-2245的调整。
个人看法,还不成熟,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asdf1122 发表于 2005-3-14 14:50

支持 !

pass 发表于 2005-3-14 15:02

2245~1187是针对325~2245的调整,只是这个调整是不是完全结束了?
另外,seamon能不能推荐一下可以免费下载的软件,可以计算指数的。

seamon 发表于 2005-3-14 15:46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4 15:02
2245~1187是针对325~2245的调整,只是这个调整是不是完全结束了?
目前不好确定,可能只是部分的调整,但比较肯定的说,不会是现在立马就继续调整。
另外,seamon能不能推荐一下可以免费下载的软件,可以计算指数的。
我告诉过你的啊!飞狐啊!:D

seamon 发表于 2005-3-14 16:25

同样的方法,作出325以前上市股票的指数,乖乖,吓一跳。最高竟然达到2751的高度,这说明了在从325到2245的过程中,不断上市的新股有效的抑制了指数的疯狂上涨,同样,2245至今的上市新股也有效的抑制了指数的恐慌下跌。这也许就是国家为什么总是说扩大市场容量有好处的原因之一吧。:P

yjjclj 发表于 2005-3-14 16:50

kk

faZhansohu 发表于 2005-3-14 19:25

ok

pass 发表于 2005-3-15 09:13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3-14 16:25
同样的方法,作出325以前上市股票的指数,乖乖,吓一跳。最高竟然达到2751的高度,这说明了在从325到2245的过程中,不断上市的新股有效的抑制了指数的疯狂上涨,同样,2245至今的上市新股也有效的抑制了指数的恐慌 ...
这个指数是不是仅使用325以前上市的股票作为成分股进行计算的?我曾经用excel计算过,好象走势与图中不一样啊。当然,我只使用了月收盘价,因为如果计算日线的话,数据实在太多了。
另外,如果是仅采用325以前上市的股票作为成分股进行计算,这个也不真实。因为那个时候上市的很多股票,后来都沦落为绩劣股,成交量变的很小,应该被后上市的股票所替代。
所以,最好是每过一个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这样进行计算两个市场的综合成分指数,这样比较好。我以前一直观察的道中88就是这样的一个成分指数。只是它以1993年末为基期进行计算,没有前面的数据,而且在现在看来,好象88只股票想代表市场的大方向,也不是很完美,毕竟连一半的成交量都没有覆盖到。

aslor 发表于 2005-3-15 09:21

一个字

累!

yefengzhao 发表于 2005-3-15 10:07

我反对

呵呵,新股真的抑制股指?这个理论不知是哪位最早提出的?不敢苟同!!!!但从指数的计算公式来看,上的新股的权值是已经考虑在内的.况且,波浪理论中也认为,所有的事件包含于股价变动之内.一支新股上市,已经对股民的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了指数值.我想,股指依然真实有效.

seamon 发表于 2005-3-15 10:29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5 09:13

这个指数是不是仅使用325以前上市的股票作为成分股进行计算的?我曾经用excel计算过,好象走势与图中不一样啊。当然,我只使用了月收盘价,因为如果计算日线的话,数据实在太多了。
另外,如果是仅采用325以前 ...
你没仔细看我1楼的叙述,是只用2245以前的599只股票计算的指数,占上海目前股票总数的72%左右。因为我们只想对2245以后,指数的“虚胖”程度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没有必要回溯到325之前。

seamon 发表于 2005-3-15 10:42

Originally posted by yefengzhao at 2005-3-15 10:07
呵呵,新股真的抑制股指?这个理论不知是哪位最早提出的?不敢苟同!!!!但从指数的计算公式来看,上的新股的权值是已经考虑在内的.况且,波浪理论中也认为,所有的事件包含于股价变动之内.一支新股上市,已经对股民的心理 ...
好啊,欢迎欢迎!搬出波浪理论来了,很好!反对有效。:*9*:我举个例子,来看你的说法之形而上学。

1-- 在一个10立方米的绝不散热的水池中倒入5立方米的冷水,偶尔在一角倒进一盆(大约3升:P)开水,水池这一角的冷水温度会上升,但是对角的温度不会马上上升,虽然当时整个水池中的能量总量在上升。

2--在一个10立方米的绝不散热的水池中倒入5立方米的冷水,然后不停的在这一角倒入开水,将水池虚满,这时虽然温度在水池中依然分布不均匀,但是水池的温度比开始时候明显的上升了。

3- 在一个10立方米的绝不散热的水池中倒入5立方米的开水,然后不停的在这一角倒入冰水,将水池虚满,这时虽然温度在水池中依然分布不均匀,但是水池的温度比开始时候明显的下降了。

从短期来看,新股对股指的平衡作用确实不易觉察,但是长期的作用不可忽视。就象如果没有325以后的新股上市,2001年6月的指数已经到了2750,而如果没有2245以后的新股上市,上证指数早就到达1047了。:P

zhanr 发表于 2005-3-15 11:06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3-14 14:05
由于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的问题,上证A股指数的数值随着新 ...
这个问题太混沌了。

赤狐 发表于 2005-3-15 11:24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3-14 14:05
由于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的问题,上证A股指数的数值随着新 ...
中国外国都一样
当然指数越高越好看

北美浪子 发表于 2005-3-15 12:27

指数的实际价格实也好,虚也好,我想应不该是波浪理论琢磨的范围。艾略特理论基于的是模式。只要交易中的统计数据真实,图表上的趋势形态就存在。对于形态,比如一个正在发生的三角形,她现在1500点,若去掉虚增的价格应该实际应该在1000点,其实不管它最终该属哪个位置,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比如几十万的红军爬过了草地仅剩几万人,似乎队伍挤掉了“泡沫”,有些“失真”,但红军还是红军,不管人众人寡,它仍是一支行进中的队伍。在中国的版图上,井岗山的三浪三与陕北的三浪三假定级别不容易届定,但三浪三无论在哪个位置结构都永恒。
    艾略特数的就是他老眼中的队伍。看看我们的队伍:原来从南昌而来,现在延安晃来晃去,哦,明白了,现是持久拉锯抗日的平台形。备选:双重不完还有三。

CNB 发表于 2005-3-15 12:43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美浪子 at 2005-3-15 12:27
指数的实际价格实也好,虚也好,我想应不该是波浪理论琢磨的范围。艾略特理论基于的是模式。只要交易中的统计数据真实,图表上的趋势形态就存在。对于形态,比如一个正在发生的三角形,她现在1500点,若去掉虚增的 ...
:*9*::*9*::*9*:

CNB 发表于 2005-3-15 12:56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美浪子 at 2005-3-15 12:27
指数的实际价格实也好,虚也好,我想应不该是波浪理论琢磨的范围。艾略特理论基于的是模式。只要交易中的统计数据真实,图表上的趋势形态就存在。对于形态,比如一个正在发生的三角形,她现在1500点,若去掉虚增的 ...
艾略特理论基于模式
任何国家的股市,圈钱都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没有新股上市股市就失去了活力和存在的基础;波浪理论研究的是形态和模式,并认为形态遵循自然法则,如果考虑指数的虚实,波浪理论的根基也会发生动摇。。。

seamon 发表于 2005-3-15 13:19

呵呵,大家的炮弹都打歪了,我并没有否认波浪理论基于模式分析的基础。
如果按照合理的,市场的方式和定价上市新股,无疑是对市场的有益扩充。此圈钱和彼圈钱,虽然形式类似,但有本质区别。
有新股上市,指数会有自然的增长,我称之为“实胖”,而人为政策干预下的增肥,我称之为“虚胖”(反之称“减肥”),波浪理论明确指出,该理论更适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而不太适用于过多人为政府干预影响的市场。这与为何波浪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个股分析的原因是相同的。
我之所以提出指数“虚胖”的概念,就是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尽可能准确的将人为或政策的影响做一个评估,从而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市场指数为可用波浪理论准确分析的指数。
波浪理论要分析的,是真实的市场指数,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是失真的指数,我想这时应用波浪理论的前提,就已经失去了。最后实在想不通,就骂波浪理论,呵呵,很多人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o

[ Last edited by seamon on 2005-3-15 at 13:23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重新审视上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