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狐 发表于 2005-3-15 14:24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3-15 13:19
呵呵,大家的炮弹都打歪了,我并没有否认波浪理论基于模式分析的基础。
如果按照合理的,市场的方式和定价上市新股,无疑是对市场的有益扩充。此圈钱和彼圈钱,虽然形式类似,但有本质区别。
有新股上市,指数会 ...
脱靶......

pass 发表于 2005-3-15 16:05

seamon,我的建议是每个季度更换部分成分股,这样来描述市场的本质可能更贴切一些。

seamon 发表于 2005-3-15 16:18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5 16:05
seamon,我的建议是每个季度更换部分成分股,这样来描述市场的本质可能更贴切一些。
我赞成这个方法,但是实际操作中有困难,即以什么客观的标准来取舍呢?随机抽样吗?从统计学的原理可以推理,随机抽样对整体的反映,当然不如整体更全面。而你一旦用你自己的标准来取舍,那这个成分指数就带上了你的主观因素,对其分析所得结果的可信性就不好把握。
以上我个人看法,不知道斑竹有没有更可靠客观的方法?:P

pass 发表于 2005-3-15 16:37

如果使用整体能更好代表市场的本质,那是最好了。但是现在上市公司整体的走势离市场的原貌是更加远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股票沦落为成交量极低的“沉没股”。我们考察的市场,应该是一个成交活跃的市场,如果有一半的股票成交量太低,却占据了部分市值,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计算的时候把它们剔除呢?
另外,对于定期更换成分股的建议,我是这样考虑的:你这个成分指数最好能覆盖市场一半的成交量,超过一半的流通市值,在每个季度末进行评价的时候,把成交量最少的(或者是季度换手率最低的)10%进行更换。当然,这个成分指数可能数量不是固定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就三五十个,后来会有百八十个,现在可能要近300个股票才能占据市场一半的成交量与流通市值了。

seamon 发表于 2005-3-15 17:28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5 16:37
如果使用整体能更好代表市场的本质,那是最好了。但是现在上市公司整体的走势离市场的原貌是更加远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股票沦落为成交量极低的“沉没股”。我们考察的市场,应该是一个成交活跃的市场,如果有一半 ...
这可能是个很好的办法,效果有待时间验证。:P

我是股痴 发表于 2005-3-15 22:06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美浪子 at 2005-3-15 12:27
指数的实际价格实也好,虚也好,我想应不该是波浪理论琢磨的范围。艾略特理论基于的是模式。只要交易中的统计数据真实,图表上的趋势形态就存在。对于形态,比如一个正在发生的三角形,她现在1500点,若去掉虚增的 ...



:o:o:o:*22*::*22*::*22*::*22*::*9*::*9*::*9*:

我是股痴 发表于 2005-3-15 22:16

Originally posted by CNB at 2005-3-15 12:56

艾略特理论基于模式
任何国家的股市,圈钱都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没有新股上市股市就失去了活力和存在的基础;波浪理论研究的是形态和模式,并认为形态遵循自然法则,如果考虑指数的虚实,波浪理论的根基也会发 ...



:*9*::*9*::*9*::o:o:o:o:*22*::*22*::*22*::*22*::o:o:o:o:*9*::*9*::*9*::*9*:

山东广川 发表于 2005-3-15 22:36

没办法:(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01:42

虚胖,这现象确实出现.
但是却不是2245点呀?
应该是2002年9月23日以后.
才出现的虚胖现象.
糖妹妹不防再按9月23日后.
给他来个复位,
好象也没到1047这麽严重吧?

但想想,政府也不容易
为了抠点印花税
想尽办法.


还有,个人认为,
新股上市计入指数,
是长远打算.
产生虚胖的根源
是一二级市场供求失衡导致.


若处理好一二级市场关系.
虚胖现象可能会有所好转.
可是,现在不行.
最起码短期还不行.
为啥呢?
因为,还处于哺乳期


白猫黑猫,
逮住老鼠是好猫.
这话对吗?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现象.

断奶之痛
难道一定要我们这代人
承受..........

jnc 发表于 2005-3-16 10:07

狐狸变美女啦?

股票变黄金了!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11:21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3-16 09:56

选择发行溢价而不是上市溢价,是因为上市溢价由于市场的原因差异太大,但是共同的特点是一般市场价格很少低于发行价格(复权的)。所以也是作为估算的一个最低的下限,反过来推论,则按照市场上市价格估算,“虚胖”的程度应该更大。


哦?
可是
发行溢价是自古以来的事
只占指数份额
并不虚增.
上市溢价才真正带动指数
使指数虚胖呀?


也就是说,
只有实行了新股上市首日.....
才使指数产生虚胖.
这个时间是2002年9月23

pass 发表于 2005-3-16 11:41

在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上,二级市场的开盘价与发行价也是有一定上浮的,平均大约在30~40%。但从没有哪只股票一上市就进入指数计算的。

jnc 发表于 2005-3-16 12:03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6 11:41
在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上,二级市场的开盘价与发行价也是有一定上浮的,平均大约在30~40%。但从没有哪只股票一上市就进入指数计算的。


有个名词:中国特色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14:13

呵呵,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上,二级市场的开盘价与发行价会有一定变化,但能达倒20%,已属少见,不要说
平均大约在30~40%了.

从没有哪只股票一上市就进入指数计算的,这话我同意!
因为,国外指数大多都是计算成份样本股,和上证有明显区别.

[ Last edited by 赤狐 on 2005-3-16 at 14:17 ]

pass 发表于 2005-3-16 14:23

狐狸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数据?我是指“20%”。我观察了一下近年我们能了解到的一些新上市公司在香港、美国市场上的表现。当然,没有非常具体的数据,还望狐狸提供。

CNB 发表于 2005-3-16 14:23

GOD!狐狸咋变成了美女?!还还不穿衣服,晕倒。。。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14:31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6 14:23
狐狸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数据?我是指“20%”。我观察了一下近年我们能了解到的一些新上市公司在香港、美国市场上的表现。当然,没有非常具体的数据,还望狐狸提供。
香港?
哦!我忽略它了!
他那的上市公司涨幅还不错
不过也远逊色于大陆

[ Last edited by 赤狐 on 2005-3-16 at 14:34 ]

pass 发表于 2005-3-16 14:41

和国内一般50%~100%的涨幅相比,香港确实少了多。不过GOOGLE在美国上市开盘也涨不少啊。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14:45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3-16 14:41
和国内一般50%~100%的涨幅相比,香港确实少了多。不过GOOGLE在美国上市开盘也涨不少啊。
好象涨了18%

包括新浪,网通,连众,盛大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在内
首日上市都在10%~15%左右



还有!
利润还是奔跑了
:P:P

[ Last edited by 赤狐 on 2005-3-16 at 14:49 ]

赤狐 发表于 2005-3-16 14:51

不光涨幅少,还有许多大幅跌破发行价,那才叫跌眼镜呢:o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重新审视上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