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0 09:23

在这钱紧的时刻,奥赛康的老股东竟然想大幅减持老股打劫市场,结果被叫停了。

大笨象哥哥 发表于 2014-1-10 11:32

所以说,国内是不可能出现注册制的ipo的,最少几年之内不可能。。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0 13:23

如果2000点有强支撑,大盘在跌到2000点附近后应当放量反弹。早盘大盘最低跌到2011点后虽然反弹了,但没有放量,因此可以认为跌破2000点是迟早的事。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0 17:57

本帖最后由 瑞州青林 于 2014-1-10 17:59 编辑

      目前大盘处在下跌趋势中,形态保持很好。

    从2260点算起,大盘已经下跌27天,从2270点算起,大盘已经下跌79天。

    下周将迎来新股发行的高峰,一周有30只新股发行,下周五和下下周一分别有9只新股发行,达到高潮。在新股大量抽血的情况下,大盘很可能用跳水的方式给予支持。而下下周一恰好是24节气中的大寒,大盘到这一天刚好跌了33天(85天),预期大盘会在这一天达到冰点。主力有可能从21号开始,利用交易量的减少,通过拉升权重股的方式将大盘拉起,为新股上市创造好的环境。

沉渊霜刀 发表于 2014-1-10 19:41

我知道写股评的朋友很用心,很执着!#bb#
路过!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1 12:21

沉渊霜刀 发表于 2014-1-10 19: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知道写股评的朋友很用心,很执着!
路过!

有一条路,选择了就注定充满孤独。:handshake

雪弥勒 发表于 2014-1-11 15:41

坚持更新不缀的都要支持,虽然目前是垃圾时段~ :#HAIXIU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2 13:17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3 09:02
昨晚受邀作为场下嘉宾(观众的美称)参加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美联储退出QE是否会重创中国经济 ...

节目昨晚播出,现在正在重播,网上也能看。本以为我的发言会被剪掉,没想到还在。

岳清 发表于 2014-1-13 07:21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1 1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一条路,选择了就注定充满孤独。

说的太好了,既然选择就无悔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3 15:46

    2000点面前,大家的观望情绪很浓。虽然证监会紧急将部分新股申购延后,但是调动不了大家的积极性,大盘反弹无望,只能在震荡中下行。盘中2000点差一点就破了,尾盘抢反弹的资金将指数拉高,但升幅有限。

    最近大盘成交量持续萎缩,交易不活跃,短期内大盘难上也难下,明后两天继续震荡的概率较大,周四开始,大盘有可能加速赶底。由于目前大盘成交量很低,主力资金的动作对大盘影响较大,做空的风险在加大,如果大盘加速下跌,建议空头见好就收。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09:18

      新股开闸没几天,证监会就紧急打补丁,是不是有点好笑?

    个人觉得将原来的上市后锁定1-3年才可以流通改为上市后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0%-30%就可以上市流通更合理,原因有两点:

一、可以限制炒新
    原来的政策新股上市1-3年时间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少,庄家可以在二级市场随意炒作,修改之后庄家将股价炒高了上市流通的股票就多了,尤其是上市首日涨幅超过30%等于是全流通,供应被放大很多。如果股价涨幅超过10%后又跌至10%以下,没有减持的老股重新锁定,直到股价涨幅再次高于10%。

二、可以逼迫发行定价更合理
    现在上市公司为了多圈钱,发行券商为了多得承销费,都有高价发行的动力。修改后如果发行价定的高,二级市场上炒作的动力没有了,股价很可能长期涨幅不超过10%,这样老股就一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老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会在发行时适当折价。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0:11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就呼吁实施全流通发行,为此,还给证监会主席和相关部门领导写过信,没用。所谓全流通放行,即只要自愿,管它什么类型的股东,新股上市第一天即统统全部流通,你看谁还乱炒?!

“三高”之所以产生,一方面在于行政力量随意干预股权的流通,另一方面政府设立市场主要为融资的心魔未除。就说前者行政力量随意干预股权的流通吧,早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该流通的不流通,完全延续了股权分置的愚蠢逻辑,不就是想在短时间内造成供小于求的格局,以为个公司顺利融资?!那你还抱怨三高干嘛?三高不过是股权被随意分置的众多恶果中的三个。

中国官员计划惯性太强,什么都想插一杠子,这样水把水搅浑了,才好趁机捞一把。否则,一切都交给市场了,官员吃谁去?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10:31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就呼吁实施全流通发行,为此,还给证监会主席和相关部门领导写过信,没用。所谓全流通放行 ...

从现在中国的市场基础看,个人觉得你的想法有些过头。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0:48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1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现在中国的市场基础看,个人觉得你的想法有些过头。

那就看用什么标准衡量了!
以全流通的标准看,全流通发行并无不妥。而以股权分置的标准看,哎呀,那可不得了,使不得。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0:50

所以,三中全会力倡的“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道路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阻力很大!以证监会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例,新制度设计者们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是向“注册制”改革的过度吗?完全不是,完全是旧制度的延续。

现在的情势是,旧的IPO制度没有任何本质改动,发行量却要大跃进了,市场被左右狠抽了两记耳光,懵了!

经过这次试错,市场各方倒也明白了两件事:证监会新任主管是个糊涂蛋;真正的明白人走了,当省长去了。

奈何?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11:39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就看用什么标准衡量了!
以全流通的标准看,全流通发行并无不妥。而以股权分置的标准看,哎呀,那可不 ...

    全流通需要有全流通的市场基础,从多方面情况看,现在中国还不具备这个基础。

    原来规定老股上市1-3年后解禁,有这方面的考虑。现在规定新股上市时如果超募必须减持老股,是为了增加供应防止炒新,但没有考虑到上市公司以及发行机构有高价发行的冲动,紧急打的补丁就是限制高价发行,但治标不治本,属于临时举措。

    我的建议应该是标、本兼治,而且市场化更进一步,不过估计短期内官方是不会考虑的。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5:16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4 15:21 编辑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流通需要有全流通的市场基础,从多方面情况看,现在中国还不具备这个基础。

    原来规定老股上 ...
我欣赏楼主的建议,相信如果实施,肯定会提高新发上市公司上市流通规模的预期,并对缓和三高起到相应作用。

其实,如果我们还不太麻木的话,回到问题本身,通过“三高”,市场至少告诉各市场主体和监管者:2013年12月13日证监会令第95号中发布并实施的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所提供的新发上市公司上市流通规模显著小于市场的需求!

既然新发上市公司的流通规模供给显著小于需求,那办法也就简单了,增加供给就得了!楼主给出了很好建议,如果还不行的话,就用我的猛药好了。

问题是,证监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乐意干!看看过去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监会为了发行顺利甚至推高发行价,竟然处心积虑地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不惜让网下配售要苦等几个月才能上市,等等比比皆是。

要让证监会转弯子,必须要有个明白人主管,但遗憾的是,明白人走了,来的却是个糊涂蛋子,不懂装懂,那新任证监会主管很快就会成为证监会职业文官们的傀儡的!

边走边看吧。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4 17:09

andar 发表于 2014-1-14 15: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欣赏楼主的建议,相信如果实施,肯定会提高新发上市公司上市流通规模的预期,并对缓和三高起到相应作用 ...

    这次的新股发行改革,有好几个关键地方没有实质进展:申购环节的“市值申购”没能改为“市值配售”,对广大散户来说比较遗憾;老股转让方面虽然向前迈了一步,但是没有切中根本,反而会损害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利益;加强监管方面,现在还看不到实质性内容。

    总体来说,这次新股改革与预期差太远,所以新股开闸后大盘只好用跳水给予支持。今天的新股申购暂停,大盘就用上涨给予回应。

nicoyu 发表于 2014-1-14 18:21

都在等着看笑话呢!!:#DAXIAO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15 09:24

美其名曰的市场化改革,刚推出一个多月,就回炉打补丁,还需要全面核查新股定价,请问市场化体现在哪方面?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查看完整版本: 凤凰涅磐归来,开新贴解读未来大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