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09:13
andar 发表于 2014-1-21 1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前,坛子里多数朋友越发悲观,论据多多,不一而足。
市场与此情绪契合,指数不断下探,成交量继续低迷。 ...
在经济增速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在上涨,大盘的底部就会下移,利率不到顶,大盘就不会到底,这个逻辑关系要搞清楚。如果经济出问题需要降息来提振,大盘只会短暂反弹,只有当利率降到底部后大盘才能到底。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09:52
那就先交流下资金面:
我以为,一个来自资金面的重要信号值得高度关注:国债期货品种转势上升的格局基本确立,预示着今年上半年资金面逐步转好,市场利率将明显下降。也就是说,自2013年6月份以来到年底持续了近7个月的资金紧张局面已经阶段性结束,而代之以2014年上半年的资金宽松局面。此间,市场平均利率将明显回落,其中,严重倒挂的短期利率将很快恢复常态,大幅回落。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09:57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3 07:56 编辑
再谈谈2014年经济增长:
我认为,在房地产气泡不破的条件下,我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活动的内外环境明显改善。
从外部看,欧元区已从衰退中走出,日本更加接近结束二十多年的通缩,美国继续确定性的适度快速增长,今年全球总需求将确定性地明星回升,这与去年年初人们对美日欧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深度不确定性疑虑形成强烈反照,全球政府企业家庭三大部门的预期与信心将显著回升。
从内部看,随着中国经济成功从2012年至去年上半年的谷底走出并在去年下半年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中国三大部门的信心与预期将比去年初明显回升。此外,人们对政府改革的预期强烈,这些改革尽管某些(如严禁公款消费等)抑制了需求的短期增长,但中长期看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而且更多的以放权让利为标志的改革措施确是大大有利于需求的短期增长乃至中长期增长,这些改革如营改增,把更多权利还给企业、家庭等市场主体的改革措施,等等。我认为,即便是从短期看,2014年各项改革带给中国经济的红利也是显著为正的。
因我估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将在去年下半年的基础上上一个台阶,全年经济增长大概在8.0%---8.5%左右吧。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0:56
最近的利率变化,和央行的动作有关。
一是央行通过SFL,向试点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而以往中小金融机构只能在拆借市场从大机构拆借资金;二是为了应对春节,央行在周二向市场提供了2000多亿资金,期限为7天和28天。过年前央妈给儿子们发红包,提前买入股票也能收获春节红包,这是我前几天在大盘跌到2000点附近提醒仓位低的朋友加仓的原因。
再说一下今年的经济增长。
如果不仔细研究,GDP增长7%和8%表面上只差一个百分点,但实际差别很大。今年的GDP增速如果达到8%,需要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个方面都比2013年的增速高一些。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利率水平实际上升不少,投资增速继续高增长的潜力不大,随着房地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年房地产投资方面有可能出现大变动。消费方面,人民币今年下半年很有可能走进贬值通道,如果中1央继续抑制三公,消费增速低于2013年的概率较高。进出口方面,虽然欧美经济开始复苏,但是2013年上半年数据中存在虚假贸易套利,今年上半年同比表现不会太好,下半年如果人民币贬值,有可能出现虚假进口以便热钱流出。
综合来看,今年的经济增速变数较大,低于7%的概率较高。如果继续为投资打鸡血拉升GDP,有可能在多个方面引发经济危机。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1:15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2 20:51 编辑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的利率变化,和央行的动作有关。
一是央行通过SFL,向试点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而以 ...
房地产气泡问题,七、八年来都是担心爆而未爆,何也?值得深思。无论好恶、服气与否,也无关价值判断,至少地方政府作为唯一真正的庄家,至今绝大多数地区还是能够控盘的吧!尽管andar一直十分厌恶这个气泡。这个题目说来话长,还是放在一边。为简化讨论,这里我就假定,2014年中国房地产气泡继续引发担忧而未爆了。
当然,如果今年房地产气泡爆了,结论也很简单,可以另议。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1:29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房地产气泡问题,七、八年来都是担心爆而未爆,何也?值得深思。无论好恶、服气与否,也无关价值判 ...
在2008年和2012年,房地产气泡已经开始爆了,但是央行放水继续吹大气泡,造成今天的局面。现在你以为央行不想继续放水么,但想也是白想,一是没有空间,二是央行刚喊话说要继续放点水,美国那边就隔空回应说月底会继续缩减QE。中国的央行还没傻到为了维持房地产泡沫,丢掉伟大的执政地位的情况。
这次央行虽然以春节的名义多放了点水,但也是临时的,金融机构核销不良贷款的权利已经下放了,央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金融机构,该核销的还是核销吧,以后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少玩点。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4:30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2 14:34 编辑
接着聊#*)*#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4:35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2 18:17 编辑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的利率变化,和央行的动作有关。
一是央行通过SFL,向试点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而以 ...
谈到经济增长,使用季度模型,更为细化些。
简单说,2013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增长的图景并非统计局公布的那样稳态分布:7.7%、7.5%、7.8%、7.7%,恰恰相反,波动极大,我估计,去年四个季度真实的增长图景是:3.2%、5.4%、9.8%、7.8%,上半年增长仅4.3%,下半年跃上8.8%的快车道。但全年增长仅6.7%左右,没有完成计划目标。
依据我的估计,可以看出,在抑制三公政策愈加严厉的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却由上半年的4.3%跳升到8.8%左右的快速增长水平,说明扩展的财政政策、经济的内生力量以及外部环境好转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合力显著加大。
2014年,随着改革短期正红利显现、外需环境明显改善,去年下半年的较快增长态势将会得以延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8.3%左右,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迈上一个大台阶。因基数原因,2014全年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格局:其中,上半年增长9.0%,下半年增长7.8%。此外,如无重大天灾,2014年通胀率将维持在3%左右。
若如你所料人民币贬值,那么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会更为好看。去年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例如,据我测算,如果人民币贬值10%,那么,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将轻松突破9%,代价是,不仅全年通胀率将突破4%关口,预期通胀率更将突破6%,成为来年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5:37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谈到经济增长,使用季度模型,更为细化些。
简单说,2013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增长的图景并非统计 ...
个人觉得对于今年GDP增速的预测,还是要具体到一、二、三产业,或者投资、消费、进出口这种分类上,单纯说改革红利太笼统,很容易带有主观性。如果你觉得改革红利能让那个行业投资增加多少,带动GDP增加多少,这样我才能分析你说的是否正确,否则就像林毅夫那样成天说中国未来20年GDP有维持8%增长的潜力,却不说出具体潜力在哪个行业,哪个产业,别人根本没法驳他。
说到人民币贬值,今年人民币兑美元上半年震荡、下半年走低的概率很大,但跌幅可能到不了10%,即便年底到了10%,对上半年的进出口影响有限。日本去年是在日元大幅贬值的基础上换来的经济增幅不到3%,人民币不可能像日元那样贬值。另外,如果人民币开始贬值,热钱一定会从中国流出,结果是利率继续上涨,央行外汇占款开始减少,即便到时候央行通过降准来维持流动性,对经济的影响也偏向负面。
还有一点要考虑,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排除国外资本早就看中了这块肥肉,已经设好局就等着收网了。最近这些年新兴经济体的危机,多数都和外部资本的攻击有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这么严重,有什么理由让中国不成为外部资本的靶子呢?如果对冲基金有计划的攻击中国,以决策层以往应对经验看,结局会很惨,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7:55
今日大盘放量上涨,MACD在低位金叉,未来一段时间下跌的风险相对较小。暂时来看2050上方压力较大,大盘可能在一日游过后震荡一段时间,等成交量降下来之后再来一波,从时间上看下周三前后再次上涨的概率较大,但也不要期望太高。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8:54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3 10:03 编辑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2 15: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对于今年GDP增速的预测,还是要具体到一、二、三产业,或者投资、消费、进出口这种分类上,单 ...
截至目前,中国的产出法季度GDP统计决定了季度计量经济模型存在先天缺陷。没有支出法季度GDP统计序列的现实导致现有生产法计量模型无法实现理论上要求的闭合:即通过潜在GDP(供给)与现实GDP(需求)的“缺口”来作为决定价格的重要变量,从而闭合(close)整个模型。这是统计现状导致的模型缺陷,无法回避。至于具体到一二三产业的预测,那是应有尽有的。
说到人民币汇率问题,本人在97年国际金融大鳄打着人民币贬值的旗号狙击港币之时,曾高调反击人民币贬值的奇谈怪论,并指出人民币将走上长期稳步升值之路。自那之后,鲜有谈及汇率。andar认同格林斯潘的观点,汇率问题是宏观经济中最复杂最难预测的问题,那要远比中国的房地产复杂得多得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谈清楚的。对此,我依然秉持边走边看的态度。
至于货币政策,就简单多了,中国的官方利率这么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么高,恰恰说明中国央行手中的炮弹要远比美联储、ECB【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格兰银行多得多!剩下的,对中国央行而言,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技术活罢了,怕个啥?!
奇怪的是,美欧日英央行几乎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光了,却依然骗得大家对其信心满满,中国央行弹药充足还没怎么用哪,怎么就轻易可以对它失去了信心了哪?
事实上,这种匪夷所思的悲观情绪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并非理性分析的范畴。
lhlhy
发表于 2014-1-22 20:02
:#DAXIAO
zhuyongxing666
发表于 2014-1-22 21:22
很好,谈论的十分精彩!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3 09:44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截至目前,中国的产出法季度GDP统计决定了季度计量经济模型存在先天缺陷。没有支出法季度GDP统计序列 ...
关于中国GDP的统计问题,不可否认模型存在缺陷以及数据本身存在注水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只能在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修正的工作留给专业学者吧。
人民币汇率方面,也有专业的模型测算均衡汇率。我记得前几年有人测算过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在4.5-5之间,四万亿之后,均衡汇率肯定升高,个人感觉2012年均衡汇率在6.5人民币兑1美元附近,现在7人民币兑1美元附近,这个只是单纯的感觉,说不出具体原因。虽然我们缺乏具体数据不能做准确的测算,不过可以从资金的流动层面进行观察。在2008年之前,流入中国的是产业资本,流出的是贪腐资金以及移民资金;08至12年,流入的是产业资本和少量热钱,流出的是贪腐资金、移民资金和经营利润;12年之后,流入的多数是热钱,流出的是贪腐资金、移民资金、产业资本以及经营利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前些年李嘉诚大举投资内地,而这两年不断的抛股、卖楼。
在产业资本差不多都撤走之后,热钱对中国的布局也基本完成,接下来该是决战时刻。对一场小的战斗来说,手中的炮弹数量也许能决定战果,但对一次战役来说,更关键的是战前的布局以及战斗的时机、战术的运用,这方面,身经百战的热钱有着天然的优势。很难说现在央行准备好的,是不是一道马奇诺防线,而决策层的所谓战术,不过是纸上谈兵。
要说对中国的未来有没有信心,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表决权,那些富人的选择已经摆明了方向。当你看到一群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拍摄《建国大业》,你觉得我们应该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么?
andar
发表于 2014-1-23 10:02
andar 发表于 2014-1-22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截至目前,中国的产出法季度GDP统计决定了季度计量经济模型存在先天缺陷。没有支出法季度GDP统计序列 ...
此外,也是因为没有季度支出法GDP统计,目前在中国运行的季度中国计量经济模型均无法通过“储蓄~投资”缺口作为决定利率的核心变量,从而最终实现利用“潜在GDP或总供给~总需求”、“储蓄~投资”这“两个缺口”分别决定通胀率、利率的理论要求,最后完整地闭合(close)模型。
换句话说吧,目前在大陆运行的所有产出法季度计量经济模型本质上就是多个独立单方程外推的杂烩、乱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计量经济模型。
这是在中国从事季度计量经济模型工作的人们特别需要注意的。
雪弥勒
发表于 2014-1-23 10:13
涨姿势了。。。
andar
发表于 2014-1-23 10:50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3 11:40 编辑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3 0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中国GDP的统计问题,不可否认模型存在缺陷以及数据本身存在注水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只能在 ...
令人担忧的是,不去及时修正季度甚至年度经济增长数据,也许会距离相关真相很远。
关于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我只能说,它不仅与两国相对通胀率、两国经济增长、两国贸易-服务-投资差额密切相关,也与其他国家汇率、经济波动、资本流动关联,还与地缘政治、军事密息息关联,是复杂的多者经济政治军事博弈,而非简单两者经济博弈。边走边看吧。
关于热钱,线索的清理当然重要,也值得欣赏,但更为重要的是,须再进一步,沿着每条重要线索去尽量寻找数据支持,否则,只能疑论,终难定论。
关于热钱总量波动,我倒是一直有自己的模型,并长期跟踪。上个图,或可参考吧。
andar
发表于 2014-1-23 10:56
发了个1993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热钱波动的EXCEL图,但说太大,不给发,这可咋整啊?
andar
发表于 2014-1-23 11:22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3 11:24 编辑
那就发些数据吧
时间 净热钱流入/流出 单位:亿美元
10q199.5
10q2(620.4)
10q31054.8
10q41045.1
11q11677.0
11q2757.6
11q3(844.0)
11q4(979.5)
12q1932.1
12q2(1634.2)
12q3(586.2)
12q4(850.5)
13q1576.4
13q2(437.5)
13q3778.0
13q4245.5
注:()中红的数据表示净流出额
瑞州青林
发表于 2014-1-23 11:43
今天“央妈”又向市场注水1200亿,加上周二注水2550亿,本周共注水3750亿,但是一天期国债回购(GC001)利率上午多数时间维持在9%以上,很难想象。
一棵大树,根都烂了,浇再多的水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