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04
拉回来说,难点还是在于“确认是洗盘的方法和时机”!
水平高一点的,能早一点确认,水平低一点的,会晚一点确认。只要确认了是洗盘,后继上涨、以及后继涨幅,都可以根据走出的点位进行预算。不会随我们确认的早晚而发生变化。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预算,它的依据是“既然做了一次休整,后继就应该还有一段相应的距离”。(侧重于定性,对定量稍有欠缺,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确认的越早,介入的点位越低,所以收益越大。当然确认越早,出错的可能也就越大,风险也越大。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09
发现了“未定义操作”怎么办?
原因:显示有28页,实际上只有27页。
比如帖子显示,最大页数是28页,但因为诸多原因,比如删帖、程序数据库错乱等,现在最后一篇帖子在27页,而不是28页,所以一点最后一页,就出现了“未定义操作”。
解决方法:
点击帖子标题,进入第一页,然后自己手动选择跳到“27页”,即最大页数减一。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17
原帖由 gaoming0431 于 2009-7-12 15:4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十分欣赏楼主的风采。楼主愿意分享QQ吗? 上次讨论0537之后,想请楼主谈谈对2097的看法,谢谢。
0537其实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完全针对它的走势做跟踪分析。以一只股的走势持续阐述、验证某一种想法是否可行,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我想看看,是否能持续关注、分析它。
至于QQ的问题,我白天上班时间公司禁止开QQ,所以我虽然有QQ号,但是基本不用QQ,呵呵。
500吨的帅哥
发表于 2009-7-12 19:19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28
原帖由 hmzhao 于 2009-7-12 18:0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次看从头看楼主的帖子,很是精典,已经收藏,对分时研究较少,不敢妄言,说一点愚见,分时不看量等于白看,看分时不联系日K线也是枉然。305爱暴量,且阴线过多。828高控盘,看成交量有时要逆向思维。另外看 ...
很感谢朋友看我的帖子。期望能有所触发,这样也就体现出帖子的价值了。
对于分时图的量,我的想法是:可看可不看。有时需要看,有时不看也可以。
1. 一般情况下,我不看分时的量。原因在于“长周期的量”,主力很难造假;但是越短周期的量,主力越容易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分时的量,真的不很重视。因为太容易造假了。
2. 但是有些时候、有些走势下,分时的量又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同样的涨停,放量和不放量,有本质区别;比如同样的快速拉升或快速下跌,是否有量,也能给我们很多参考。阴跌中是否有量,缓慢上升中,是否有量,都有不同的意义。
3. 关于分时的突破和介入时机。
1)很多朋友选择突破时作为介入点。其实操作中的准确性并不高,比如是否是第一次突破,突破后是否有回踩,是否是假突破,突破前是否有徘徊,是逐步逼近然后突破,还是距离较远就一跃而过等等。我们需要更多的手段作为辅助参考。
2)我为什么比较喜欢分析阻力的消化方式?在前面帖子中还专门提到过什么是有效的“消化”这样的问题。
(暂停一下,老婆追着让吃饭......)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29
再来一篇就可以暂时跳过28页的问题了。可以暂时解决“未定义”问题。
luhuanke
发表于 2009-7-12 19:49
楼主的方法在单边上涨行情中是有效的,但在单边下跌行情是最后肯定是亏的.运用你的方法,需要很强很强的盘感,非一般人能为.
涨跌A
发表于 2009-7-12 19:52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57
原帖由 luhuanke 于 2009-7-12 19:4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方法在单边上涨行情中是有效的,但在单边下跌行情是最后肯定是亏的.运用你的方法,需要很强很强的盘感,非一般人能为.
L兄的帖子一定要回复,呵呵。先在这里占个位置。上一个问题我解释完毕后,再在这里和L兄认真探讨。
先简单说一句:下跌中一波比一波低,下跌一层,套牢一层,解套行为是否充分、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保护了我们不盲目出手。下跌中的套牢,一般得不到解套机会。下跌中的反弹,一般不会触及前面的套牢区。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12 21:31 编辑 ]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19:59
原帖由 涨跌A 于 2009-7-12 19:5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来听课,我理解楼主所说的意思,非常感谢你的无私奉献..
涨兄太客气了。我刚刚起步,需要和涨兄及其他朋友深入探讨,共同进步。
涨跌A
发表于 2009-7-12 20:07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0:09
原帖由 500吨的帅哥 于 2009-7-12 18:5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阻又为撑
帅哥兄所言极是!
我认同这种思路,是因为我可以找到相关的心理依据:
一开始,看似遇到了阻力,股价滞涨甚至下跌,后来的走势反过来确认,这里并非是此波行情的阻力,只是一种洗盘或震仓而已,反过来反而证明了主力的真正意图。过了这道坎之后,这道曾经的阻力压力就成为了一种支撑。类似于“洗过的盘,不会再洗”,既有心理依据,也有成本依据。
涨跌A
发表于 2009-7-12 20:10
涨跌A
发表于 2009-7-12 20:13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0:36
原帖由 buptarthur 于 2009-7-12 19:2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感谢朋友看我的帖子。期望能有所触发,这样也就体现出帖子的价值了。
对于分时图的量,我的想法是:可看可不看。有时需要看,有时不看也可以。
1. 一般情况下,我不看分时的量。原因在于“长周期的量”,主力很难造假;但是越短周期的量,主力越容易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分时的量,真的不很重视。因为太容易造假了。
2. 但是有些时候、有些走势下,分时的量又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同样的涨停,放量和不放量,有本质区别;比如同样的快速拉升或快速下跌,是否有量,也能给我们很多参考。阴跌中是否有量,缓慢上升中,是否有量,都有不同的意义。
3. 关于分时的突破和介入时机。
1)很多朋友选择突破时作为介入点。其实操作中的准确性并不高,比如是否是第一次突破,突破后是否有回踩,是否是假突破,突破前是否有徘徊,是逐步逼近然后突破,还是距离较远就一跃而过等等。我们需要更多的手段作为辅助参考。
2)我为什么比较喜欢分析阻力的消化方式?在前面帖子中还专门提到过什么是有效的“消化”这样的问题。
接着前面的帖子讲。朋友们说道的每一句话,也许都会引发我的一些思路,但是如果让我一个人讲啊讲的,反而会没有重点。这也是我希望能看到朋友们与我一起讨论的原因。
现在话题,逐渐转移到比较关键的地方了。因为有了前面我总体思路的一些介绍,现在再讲到这些很细节的东西时,就比较容易水到渠成。
从分时图中,或者一些短周期的走势中,如何确认好的介入点。这里需要几张图来说明这个问题。
再加几句话:
1. 确认B点或C点为介入点,依据还是在于对主力解套程度的估计。解套到了50%的程度,主力已经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此时应该很有点“欲罢不能”的意味。考虑解套行为尚未结束,所以我们应该有B点或C点相对低位的介入机会。比较起A点的位置,价位低,也就安全、主动。
2. 突破介入,可能在D点就出现了。但是介入就有点莽撞。同样道理,E点也不是好的接入点。
3. A点介入,如果心里没有足够的判断依据,如果出现了A点后重新回落的情况,很容易被吓出来。这也和A点的点位较高有关。B点C点的介入,一方面考虑主力付出了成本,心中有底,另一方面因为介入位置低,不易被吓出来。即便真的遇到特殊情况,和估计不符,要下跌,那么也可以在跌破整体趋势后,止损出局。损失不会太大。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12 20:49 编辑 ]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0:49
再加几句话:
1. 确认B点或C点为介入点,依据还是在于对主力解套程度的估计。解套到了50%的程度,主力已经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此时应该很有点“欲罢不能”的意味。考虑解套行为尚未结束,所以我们应该有B点或C点相对低位的介入机会。比较起A点的位置,价位低,也就安全、主动。
2. 突破介入,可能在D点就出现了。但是介入就有点莽撞。同样道理,E点也不是好的接入点。
3. A点介入,如果心里没有足够的判断依据,如果出现了A点后重新回落的情况,很容易被吓出来。这也和A点的点位较高有关。B点C点的介入,一方面考虑主力付出了成本,心中有底,另一方面因为介入位置低,不易被吓出来。即便真的遇到特殊情况,和估计不符,要下跌,那么也可以在跌破整体趋势后,止损出局。损失不会太大。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0:55
再画几张示意图,只是一种思路,有待大家一起思考。其实相关走势,会有很多变种,但是分析的思路和原则,可以举一反三。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12 20:56 编辑 ]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1:01
再加一句,解套行为进行的程度,(尤其是在中、长周期的分析中),不仅仅和图形走势有关,还有持续的时间、产生的量两个因素有关系。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12 21:33
原帖由 涨跌A 于 2009-7-12 20:1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对技术指标如何看?
我看,也不看........
技术指标,看得懂原理,并认可的,我会看一看。通常情况下,我不看指标。(我是程序员,对于一般的公式、指标还是能看懂,但是不是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涨跌A
发表于 2009-7-12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