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3:37

感谢云兄的祝福!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3:44

工作,收盘前再看一眼。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4:09

原帖由 hyf00818 于 2009-7-8 11: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看看0951当时的熊样:*29*:

0951 确与我正在验证的系统相符。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4:29

发G曾言:量少即分歧少。

这两天深思之,量少有两种情况。
1. 量少,则成交少。当买的人多,卖的人少,大家都看好后期走势,而很少很少的人看空时,此时成交也会很少,这种通常是一路上涨的走势,类似与涨停的原理,此时通常走成大阳甚至涨停的单边走势;反之跌停原理也可类似理解。这种情况下,应该属于“分歧小”的范畴。

2. 量少,则成交少。第二种情况,就是想买的人少,想卖的人也少,买卖意愿不足,入市操作意愿逐渐枯竭。这种情况,大致不属于“分歧小”的范畴。通常走成小阴小阳的震荡走势。

如果是熊市之中,尤其是熊市之后漫长的底部横盘阶段,出现成交量萎缩的情况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是上涨过程中(包括启动之后、洗盘、震仓、拉升、出货阶段)出现了成交量枯竭的情况,则是主力无法忍受的,必须做出新的变化。偶尔一天还好,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定趋势,达到某种极限时,就意味着新的变化就要开始了。

我目前验证的系统,也是基于这种原理,只是对缩量买入的程度做了自己的一种量化而已。

感觉原理是解释的通的,系统是否能够盈利,应该与量化的方法和数值有关。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4:36

从今天的成商集团的分时走势和分笔成交明细中可以看出,该股本日的成交量是假量。
继续持有。

期间完全有做T+0的空间,只是考虑本模拟帐户是为了验证新的简易量价交易系统,操作杜绝做T+0,以免其中的盈利或亏损影响验证的准确性。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8 14:51 编辑 ]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4:45

上午的支撑压力线,基本还是准确吧。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8 14:47 编辑 ]

lzb 发表于 2009-7-8 15:03

楼主研究分时技术,精益求精,好啊.有的人怎么说研究分时无用,就象一套工具大、小都有才完整。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是有讲究的,针也是有用的。:*22*: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5:08

原帖由 lzb 于 2009-7-8 15:0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研究分时技术,精益求精,好啊.有的人怎么说研究分时无用,就象一套工具大、小都有才完整。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是有讲究的,针也是有用的。:*22*:

:*19*: 感谢楼上朋友的支持。

这篇帖子虽然把分时研究拎出来独立成篇,但其它的东西该学习还是要学习的。

jason790615 发表于 2009-7-8 15:09

由小及大作为切入点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关键是要能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交易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实现若个次转化,方能实现真正的由小及大。
先顶一下,继续关注!
*d:1*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5:13

原帖由 jason790615 于 2009-7-8 15:0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由小及大作为切入点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关键是要能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交易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实现若个次转化,方能实现真正的由小及大。
先顶一下,继续关注!
*d:1*

朋友的话很透彻!“相互若干次转化”,很有启发性!

我现在不算纯粹的从小及大,也不算纯粹的从大及小,而是有点从大小两头往中间挤的意思,呵呵。

关于相互转化的问题,依然值得我继续深思若干年。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5:19

忽然间的一个想法:

研究好大周期,足以让我们轻松挣到钱(当然还有心态问题,暂不考虑);

再去研究小周期,其实是心中贪念在作怪。

1. 在抓住大周期波段的前提下,还想避开小周期中的起伏。就像在上涨过程中还想天天做T+0多赚一点一样。

2. 在不适合的大周期(比如大周期的下跌阶段),不想休息,还想靠小周期的起伏多赚一笔。

3. 小周期貌似赚钱速度快一些。(虽然一段时间内的总收益不一定高于波段操作)

原来我想研究分时,还是因为贪念......

[ 本帖最后由 buptarthur 于 2009-7-8 15:23 编辑 ]

jason790615 发表于 2009-7-8 15:25

回复 #350 buptarthur 的帖子

我说的由小及大,不但是指周期而言,而是相对于更广阔的分析领域里存在的无限小及无限大的
三维层次空间。。。扯远了,不说了。
学习了。
再顶一个!*d:1*

jason790615 发表于 2009-7-8 15:27

莫执着,莫沉迷,直至超越........
循环转化进行直到永远!

msyuxi 发表于 2009-7-8 15:31

楼主观注0813也是因为价创新高,量还不是很大?和成商差不多?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6:18

原帖由 jason790615 于 2009-7-8 15:2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由小及大,不但是指周期而言,而是相对于更广阔的分析领域里存在的无限小及无限大的
三维层次空间。。。扯远了,不说了。
学习了。
再顶一个!*d:1*

原子中,也是一个宇宙......
意义深远!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6:21

原帖由 msyuxi 于 2009-7-8 15: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观注0813也是因为价创新高,量还不是很大?和成商差不多?

纠正两点,呵呵。

1. 0813不是我主动关注的股票。只是别的朋友提到后顺便涉及。
2. 我选成商,关注的只是量,没有考虑“价创新高”因素,相反,价创新高是我这次选股中的一个负面因素,本来不应考虑,只是量太怪了,所以勉强选进来观察、验证。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6:25

原帖由 jason790615 于 2009-7-8 15:2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莫执着,莫沉迷,直至超越........
循环转化进行直到永远!
简单修改一下,表达我的想法:

要执着,不要沉迷,最终超越。

执着,是要认真、坚持和用功;
不沉迷,是不要限于其中不可自拔,要能进也能出才好。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6:25

随感之三:秦梦瑶、郭靖、杨过及其他

秦梦瑶

秦梦瑶无疑属于先天天赋极佳,且从小在超然的门派中修行二十年的超绝人物。这类人物一般还是要入世修行几年。目的就是为了体验浑浊世事中的酸甜苦辣,磨炼心性。不用怀疑的是,用不了聊聊一年、两年很短一段时间,秦梦瑶们就可以以极高的效率突破原来的境界,成为凌然众人之上的人物。
不过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先天的天赋;二是高明的师门。
这两个条件限定了走这条路的人数极少,可复制性很低。
秦梦瑶属于一元初始这一类型的人。

郭靖

郭靖应该属于天赋不太好的人,直接了当的说就是有点笨,学东西也极慢。遇到洪七公之前,郭靖打一个小混混估计都吃力,呵呵。但郭靖的武功最终还是达到了大成的境界。郭靖成为高手的原因,内在原因在于专一和苦练,外在原因在于长期用功的对象是适合自己的高级功夫降龙十八掌(适合自己+高级功夫)。
郭靖的成功,属于专一、苦练加一些机遇。可复制性高于秦梦瑶之路。
郭靖最后能否用返璞归真来形容?恐怕不行。郭靖一直没有“绚烂、复杂“过。但他也不属于一元初始的类型。

杨过

杨过是聪明的,和黄蓉一样聪明。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小聪明,成年之后,经历了风风雨雨,武功大成,一人一雕行走江湖若干年,金庸的描述中一点也看不出“聪明”的迹象了,只有超然、深沉和一点点的忧郁。杨过的武功,也逐渐从玉女门的阴、柔中脱离出来,只余大气和沉稳。杨过武功的大成,应该源于独孤求败的几柄剑。从这几柄剑的故事和前后顺序中,可以体现出成功的三个越来越高的境界。从繁华至极致的成功,到大剑无锋厚重的成功,到最后的弃剑境界。
如果从小学习时直接进入“弃剑”阶段怎么样?恐怕不行。
杨过身上还是有点由繁入简的意味。

其他

段誉的武功来自于吸星大法和一种神奇的步法。
令狐冲的武功来自于独孤九剑招式的学习。
石破天看不懂蝌蚪文,依照其形练出高级内功。
张无忌得了九阳神经,方才成为高手。
其他不再一一列举。可归结为运气。

buptarthur 发表于 2009-7-8 16:29

随感之四: 博 Vs. 专

先占位。晚上写。

jason790615 发表于 2009-7-8 17:54

B兄很自信,不过可以看得出来,你的自信是来自于已经跨越的瓶颈,说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则对新人容易造成误导,望能举出其中有异于你方法的实例,不要光说对的,也要说错的,避免好心做坏事。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专题探讨 -- 分时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