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0 12:54

原帖由 博搏 于 2007-11-10 12:0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说得大了点.轻视了跌势的力度.纠错.
不过,我本身是个趋势交易者,必须等确认的信号.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指数中短期已进入下降趋势.对中短线仓位减持.
:*19*: ,赞同:*19*:

刀刀作乱 发表于 2007-11-10 12:55

波浪不是普通人能数得
不是天赋异禀是数不清的
放弃把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0 13:17

维持原数浪方案.


刀刀作乱 发表于 2007-11-10 13:21

朕以为6124年内好像大概有可能是保不住的:*29*: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0 13:28

回复 #262 #264 刀刀作乱 的帖子

:*22*: :) :*19*:

百败客 发表于 2007-11-10 13:42

每到大盘关键时刻,MF的老和讯就会出来。。。。。。。。。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0 18:09

警惕资本大规模出逃
  作者:卢麒元
  日期:2007-11-07 14:01:01
  
  有不少人,主要是外国人,也有跟风的中国人,它们在嚎叫。购买中国资产,并且存放100年。有豪叫的,有帮腔的,还有暗中帮忙的,当然更多是上当的。他们在拼命拉抬中国资产价格(楼市和股市)。资产价格疯狂上涨,除了资金因素外,有明显的政策配合。加一次息,就扩大一次息差,就疯炒一次股票,这像是宏观调控吗?出一次房地产新政,就减少一些土地供应,就疯炒一次楼价,这像是宏观调控吗?
  
  有内外部资金强力推动,有政策层面高度配合,才会有严重的资产泡沫。
  
  请停止关于流动性的争论吧。我们有足够的优质资产(股权和土地)稀释流动性,我们也有足够的技术方法抽走流动性。我们就是假装不懂。因为傻子也知道,没有流动性就没有足够的泡沫,就没有远远抛离价值的价格,就没有史无前例的暴利,就不能如此完全彻底地掠夺中国国家和中国国民的财富,就很难在抢了钱之后胜利大逃亡。
  
  多美妙的词汇啊?直通车。装载着什麽?去到哪里?地下的直通车已经开了,跑到香港的钱或以万亿计,短短数十天,香港就已经天摇地动了。就等地上的直通车了,等的迫不及待了,恨不得偷偷的强行开车。知道吗?中国大陆的实体资金已经严重紧缺了。如果真的直通车汽笛响了,那个时候,国内资金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资金严重紧缺。结果是投资严重不足,流动资金成本飞涨,企业利润锐减,资产价格狂泻,商品短缺而物价狂涨,就业严重不足,财政金融陷入困境。那些愚蠢而善良的百姓们的血汗钱,将无限期套牢在异地华丽的纸片上。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还在搞赤字财政,中国还有巨大的社会保障缺口,中国没有建立启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和黄金)储备。中国政府依然严重缺乏资本。中国政府珍贵的资产(国有股权和土地使用权)并没有在高位套现。
  
  还好,最高决策层是清醒的。叫停了直通车。并且撕毁了时间表。
  
  当美国人连续减息,美国金融机构接连“出现问题”(次按危机),驱逐热钱追逐美国以外的资产和商品的时候,美国的经济体系运作是非常优良的。美国的净资产回报率高于中国将近十倍,是欧洲三倍,是日本的两倍。也就是说,真正的价值洼地在美国,而不是中国。任何有良知的、理性的经济学家都知道,中国企业的利润贡献主要是源于政策性掠夺(劳动力、资源、环境),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企业爆炸式增长的利润,极其有利于资产投机行为,足以引发暂时的投机狂潮,足以将资产价格推高到非理性高度。这正是国内外投机者们百年不遇的盛宴。
  
  这高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即将开始战略调整(见笔者文章《美国即将开始战略调整》〕。美国资产价格的“低气压”,与中国资产价格的“高气压”,将会在某一刻形成巨大气旋,形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其结果,美国的“低气压”将虹吸中国的资本和人才,形成另一次发展高潮。而中国将要在滞胀中挣扎漫长的岁月。
  
  资本追逐利润的属性决定了资本前进的方向。资本从来就没有祖国。当中国脆弱的政策性掠夺不能持续,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就开始了。
  
  是谁那样的好客?吃饱了,喝足了,还要免费预备下溜走的快车?多麽便捷啊,多好的名字啊,直通车。要知道,大户早就离开A股市场了,他们蹲在香港,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直通车。直通车对他们而言就是解放车。解放了之后,再没什麽直通车了,他们会搭飞机开始胜利大逃亡。
  
  笔者似乎已经看到未来市场的一片狼藉。笔者只有一个问题:谁在管理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山水明净 发表于 2007-11-10 19:06

原帖由 老和讯 于 2007-11-8 13:0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海双头、巨潮A指头肩顶的颈线已经被击穿。
左肩无量,右肩无量,头部无量
这个头肩顶值得商榷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0 19:52

原帖由 山水明净 于 2007-11-10 19:0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左肩无量,右肩无量,头部无量
这个头肩顶值得商榷
7月6日以来的行情,本来就没量(因为仅仅是2的行情,8多数处于大B浪反弹),这正是牛市第5浪的特征之一.
从形态方面讲:头肩顶的形成意味着不断觉醒的先知先觉的参与者们陆续撤离,意味着做多动能的逐步衰减,这种头部不是在过于狂热\亢奋的气氛中形成的,因此,不需要量的配合.

山水明净 发表于 2007-11-10 22:05

原帖由 老和讯 于 2007-11-10 19:5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月6日以来的行情,本来就没量(因为仅仅是2的行情,8多数处于大B浪反弹),这正是牛市第5浪的特征之一.
从形态方面讲:头肩顶的形成意味着不断觉醒的先知先觉的参与者们陆续撤离,意味着做多动能的逐步衰减,这种头 ...
头肩顶形态是先知先觉的主力资金撤退所留下的痕迹
主力资金撤退必须放量
没有高换手,主力的大量筹码如何转移给散户?

lameon 发表于 2007-11-10 22:31

卢麒元:本名卢欣,原为财政部干部,后到香港工作。

下岗职工的日常生活苦恼

cj1975188 发表于 2007-11-10 22:52

回复 #270 山水明净 的帖子

原帖由 山水明净 于 2007-11-10 22:0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头肩顶形态是先知先觉的主力资金撤退所留下的痕迹
主力资金撤退必须放量
没有高换手,主力的大量筹码如何转移给散户?

我未必肯定楼主的结论,但是,楼主说的“7月6日以来的行情,本来就没量(因为仅仅是2的行情,8多数处于大B浪反弹)”,目前看来确实有这种可能。多数8的股票应该在530附近选择了出逃,4月末到6月末构筑了一个成交量密集区,这个成交量密集区成为了不少股票不能逾越的障碍。

7月6日后的行情是2的行情,其实当一些股票获利丰厚的时候,放量未必需要在头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2000年的亿安科技,主力一路拉股价到126元,而主力的派发选择在了随后的一路下跌中,并成功在80~50之间构筑多个长期整理区间进行派发,而末尾的派发可以在多个跌停板之后的25元左右再构筑区间派发。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参与资金获利实在过于丰厚,只需要在高位派发很少一部分筹码就已经可以收回原始投资,随后的筹码就是获利,当然可以不计成本的在中低位抛出。
再举个现在的例子,比如000878,我不敢肯定98元在明年就不会被突破,但98成为头部而不需放量却未必不可。看看000878在05年6月的最低价是1.77元(复权),就知道最近为什么会下跌这么轻松和迅速了。如果楼主的结论正确,象000878很可能复制亿安当年类似走势,完全可以在50~70,30~50,20~30构筑多个长期整理区间进行轻松派发。
事实上,很多2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蓝筹股,都是这样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cj1975188 于 2007-11-10 23:01 编辑 ]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1 07:10

回复 #272 cj1975188 的帖子

同意兄的看法.
补充一点:每轮牛市的大顶并不是所有主力都胜利大逃亡的,熊市里死的不仅仅是散户,还有机构.主力逃光,只剩散户的大顶是不存在的,是找不到的,有了先知先觉的主力撤退,再有主力不断介入撤退的行列就足够了.所以,建立在"主力全部出逃完毕,顶部形成了"的分析方法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
一部分主力是否早已出逃,7月份以来的成交量不是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吗?9-10月份的上升楔形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1 07:14

我和cj1975188的看法是一致的,请山水明净三思.

mmc111 发表于 2007-11-11 08:08

股票8看起来跌无可跌了,至于指数目前已经到达楼主的保守目标,也就是说,在此点位如

果说没有调整到位,至少有一拨较大的反弹,可以这么认为吗?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1 08:51

回复 #275 mmc111 的帖子

A3刚刚开始,不会有象样的反弹,相反,加速下跌的可能更大.

cj1975188 发表于 2007-11-11 09:16

我不怎么懂波浪,比较喜欢看形态。目前还不敢肯定6124就是此轮牛市的大顶(类似01年的2245),能够大致肯定的是,从6124开始的调整应该是不同于今年年初和年中的两次调整,在程度上将可能比那两次来的严厉。

我在272楼的帖子,主要是想说明牛市以及个股的头部并不一定总是需要放量。头部可以有两种,亢奋和衰竭。衰竭的头部往往出现在比亢奋更高的位置,在那里,先知先觉的人们会发现,原本充沛的买力正在逐渐不济,于是随着知觉的先后,依次开始出脱手中的筹码,加入做空的一方。这种头部常比亢奋的头部更易杀人,因为没有疯狂和大幅放量,导致头部的不易察觉,下跌也只看作是正常的回档,俗称温水煮青蛙。

其实抛开波浪不谈,改变一下角度,拓展一下思维。我们打开上证指数图表,多按几次↓,使得屏幕内可显示的时间段稍久一些,我们把上证指数看作是一只个股,又假设自己是运作该股票的主力,然后问自己两个问题:
(1)目前位置我是不是愿意出货了?
(2)如果愿意出货,在什么位置以上出货,就可以使自己比较满意了。
对这两个问题我的回答:
(1)不再进行复杂的设想,现在出货我应该是愿意的。在2年多的时间把价格单边拉升6倍,无论怎么样我应该更多考虑出,而不是进了。
(2)如果是选择出货,呵呵,谁愿意在4000以上接货,我将毫不犹豫的全部给他。而假如能以3500的均价出脱,我就会十分满意了,甚至更低我也愿意接受。

以上两个回答的基础在图表上是显而易见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利竟然如此丰厚。


呵呵,说这些,我只是给看多的朋友提供些其它看问题的方法,就我个人来说,我在10月17日加入短期的空方,在11月2日加入中期的空方。当然,对我而言,交易的魅力就在于不预设立场不约定俗成,只要外界的条件发生改变,做多信号出现,我将随时加入多方阵营。毕竟长期趋势仍属于多头,而上涨趋势不言顶。

[ 本帖最后由 cj1975188 于 2007-11-11 09:21 编辑 ]

harshly 发表于 2007-11-11 09:52

呵呵,现在多空力量大比拼啊

mmfrh 发表于 2007-11-11 18:47

:) :) :)

[ 本帖最后由 mmfrh 于 2007-11-16 11:29 编辑 ]

老和讯 发表于 2007-11-11 21:00

高油价时代的救星!印度设计出“只喝空气的车”2007-11-09 11:34:51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网友评论 86 条 进入论坛

印度造出“喝空气”的车 加满空气可跑125英里
http://cimg2.163.com/auto/2007/11/9/20071109115351074d9.jpg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牛市第一浪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