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7-21
|
|
全球钢铁热衍生高利润海运
■证券时报
当前的中国、欧盟、日本和韩国, 合称世界钢铁资源四巨头, 集中占有了世界90
%以上的铁矿石海运量.
中国国内船舶、机械、地产行业的火热,使钢铁需求量急速上涨,钢铁资源进口量
持续加大.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3.26亿吨,2007
年预计能达到3.55亿吨,其中55%将依赖于进口,仅此一项便给铁矿石航运带来100多亿
美元的收益.
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汽车行业的复苏迹象令实际需求继续其良好的势头.由
于其钢铁资源更多的来自非欧盟国家且需求量迅速扩大, 供应商表示将考虑在今年四
季度对出口法国的钢铁价格作进一步的价格上调,幅度为每吨20-30欧元.
韩国建筑业近年出现萧条,导致钢坯、型钢类特别是长材的需求量减少,但汽车、
船舶业的增长带动了冷轧板、钢板和镀锌板的需求,需求量远超减少量.近年韩国钢铁
进口量不断刷新记录, 2001年韩国钢材进口增长率年均15.8%,2006年达到21.6%.中国
是其钢铁主要进口地, 2006年韩国从中国进口钢材1035万吨,增加52.7%;2007年1-4月
进口4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3.1%.
日本是典型的海运国家,国内资源稀缺使其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廉价原材料,大洋洲
、中南美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成为其钢铁矿石原产地. 日本生产出来的钢材绝大部分又
转销出口到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 还有少量出口到北美洲.海运是其主要的运输方式.
分析人士认为, 全球资源配置正处于紧张的磨合期,资源置换活动频繁,经济“制
海权”的争夺是关键.强烈的资源争夺带来了丰厚的海运回报,谁掌握了经济的“制海
权”,谁就掌握着资源的命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