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杰夫許瓦茲朴素的辦公室到處堆積著空相框,成堆的存貨清單,還有拆開的聲音編輯
設備糾纏在一起。這些宣告了年屆43的許瓦茲五年來的艱辛付之東流。然而,最讓
許瓦茲窩心的,并不是他打碎了自己的夢想,而是因為他在多年前沒這么做。實際
上,在他做了快三年了卻連自己的工資都發不出,在他把自己出售前一個成功的公
司所得的十万美元花光,在他妻子因為需要幫手离開PTA公司和其它社區活動,在他
用完了資金以致無法支付他的兩個孩子的酬勞,還有當他開始在學院里東挪西借之
時,他就應該行動了。
這個令人困惑的現實讓許瓦茲無法再豁達開朗。和其他人相似,他在學校里接
受的思想是,贏者不退,退者不贏,還有電影阿波羅13里的那句“失敗不在我的字
典里”,云云。這掩蔽了他們做企業的長遠眼光。時至今日,親身經歷給他上了截
然不同的一課。“不管外面如何,只要勇往直前,這听起來真不錯,而且也确實激
勵了很多人”,許瓦茲說,“但令人痛心的事實告訴我們永不放棄并不總是對的。
拿我來說,就意味著燒完所有的錢??我的失敗不在于冒著風險去做這個公司;而是
任由它受傷流血,直到枯竭。”
對于許瓦茲种种,我們可稱之為本能的沖動,防御性的反應或單純的企業樂觀
主義。現實中,許多業主不愿意去談失敗的可能性。在他們的字典中,沒有失敗這
個詞。甚至在很多管理學的經典著作里,也從來不談失敗的風險。
承認失敗
承認失敗在某些時候是最明智的選擇。略加注意,不難發現在經濟生活中那种
不計后果的堅持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或許,它曾經激勵了那些只有一塊錢和一
個夢想的普通人在渺茫的机會中成功,而這總是一無例外地被傳媒到處稱頌、神化。
而它的負面因素常常被忽略。要知道,這种“永不認輸”的精神吞噬了多少條生命,
打碎了多少個家庭,弄糟了人們多少能真正讓人成功的机會。它已經造成了失敗,
讓人痛苦,也在經濟和心理上為將來埋下了一個毀滅性的禍根。
承認失敗無須羞愧于心。失敗是企業家精神中至關重要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即便是那些偉人,都曾經跌倒過。拿美國來說,企業失敗的比率逐年增加(据估計
去年有83,384家公司負債倒閉),企業家們承受進而戰胜失敗的能力日趨重要。眾
多失敗過的企業家—他們中有的已經重整旗鼓,有些仍沉淪其中—認為:公司的創
立人,要像优秀的自行車手,要懂得怎么摔跤。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成立公司伊始并使之運轉,企業創辦人就已經克服了种种
困難,而沒有退縮。從那些“不可能”的成就中,企業創辦人可以得到很多經驗教
訓。就像一位失敗的業者所說的:“我們讓公司活下來,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奇跡。
這時候,有些人開始盲目樂觀,覺得曾經千軍万馬,還有什么不能成功的。”
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危机隱現時,仍舊毫不猶豫地把人力物力投向那個無底洞,
直到毀滅性災難的來臨。這樣的案例,臨床心理醫生和媒體專欄作家斯戴文伯格勒
斯,已經見得太多了。
他曾經為青年總裁組織的十多位創業者治療過。“他們都已經被失敗徹底擊潰
了。他們都很偏執,”伯格勒斯說,“通常在一段時間的壓抑之后,他們在心理上
表現為拒絕,或是放縱,像來個一夜情什么的。這倒是克服壓抑的一种法子,然而
也是一种危險的拒絕形態。”
即便是那些公司還正常運營的創業者有時可能也會感到極度沮喪。整個失敗過
程,先是一步步,然后是爆發。難道說就看不到危机已經來臨?你有很多盲點—如
你低著頭往前沖。當你撞到牆的時候,就像有人沖著你的臉重擊一拳。你太專注于
榮耀了,根本沒意識到眼前的陷坑有多深。同樣的,很少有企業主仔細考慮失敗的
可能性,直到它真的來臨。所以,他們可能承認從理論上說會失敗。但是,大多數
人對失敗的感受并不比一個16歲的孩子對死亡的了解深多少。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
當一位企業主被問及他是否清楚一旦開始他在波士頓的公關公司,他將有可能把房
子都搭進去時,他說:“從理智上講,我想可能會。當它真的會發生嗎?我從不這
么認為,絕對。”通常說來,我們當然希望如此。
敗得聰明
失敗會發生,但怎么才能經受它們,做到敗得聰明呢?
不要對自己的家人隱瞞。專家們認為,与家庭的溝通極其重要。“你要做的第
一件事就是讓家人也參与進來。”大衛法拉利說。這個現象很普遍,公司的CEO們覺
得應該保護家人免受恐怖的事實的打擊,或徹底地拒絕家人參与。“我有過一位客
戶,他的公司快撐不下去了,”法拉利說。“有一天,他說他得早點走,妻子要和
他一起去鄉村俱樂部參加一個正式的社交活動。當時我就想,這家伙真是蠢不可及。
公司都快完蛋了,他妻子居然還被蒙在鼓里。還有更糟糕的案例,銀行派了估算師
到他們家開始辦理抵押房產強制收回手續,一無所知的妻人應了門。可以想到,他
妻子當然肯定是怒不可遏。”
尋求外力幫助。當麥克坎邁爾的軟件企業岌岌可危時,朋友們都無法理解,他
說,通常的反應是,真遺憾那,我應該可以告訴你的。你應該擁有一份和我們一樣
的工作。其實,我們可以獲得很多幫助,只要你去找。當意識到他的食品加工公司
將很快倒閉時,吉姆科爾莫邀請了當地生意極為失敗的創業者共進午餐。他們中有
人遇到過如何對付銀行和可靠的貸款人,有人被銀行退票。不管怎樣,他們給了吉
姆一點希望。當地的小企業發展中心也能給予一些有用的建議和提供安慰。
一位專攻企業學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從机會成本的角度給出如下建議:要輸得
狠,輸得快。如果讓企業不死不活地撐5到10年,還遠不如歇業划算。人們浪費的不
光是錢,更寶貴的是時間。耗的時間越長,付出的人力和机會成本就越多。然而,
大多數企業主看不到其它机會的存在。他們太投入了,根本無從發現周圍的事物,
不過,當他的企業倒掉之后,他的觀點會大大不同。他會發現他最值錢的東西并不
是那些一直努力在賣的特色產品,而是他創立、運作企業的能力。這個能力將對下
一次創業助益極大,就當自己在冒險了。
在公司處境困難時,很多企業主都忍不住繼續往公司里投錢。但問題是,如果
局內人借錢給公司,這筆資金的收回風險將倍增。你想,如果公司要破產了,作為
局內人,你能不把公司去年還回的錢繼續往里投?此外,如果在公司倒閉后還欠著
你錢,你也要躲在其他債權人之后,千万不要把公司和個人的資金攪在一起,讓公
司的帳務保持完整。
時刻注意下一個机會。從上一次創業的廢墟中可能會誕生新的商机。拿保羅溫
納的餐館來說,他在倒閉后的館子里繼續熱銷他的庭園漢堡。這個生意為他价值5700万
美元的庭園漢堡公司掘了第一桶金。另一個更好的例子就是塔爾薩的企業主比爾巴
特曼,1985 年他的石油鑽探設備公司倒閉后,不堪債主們的煩擾,從而想到專門替
人收債。現在這家叫商業經濟服務的公司已經价值過十億美元。
除非你明白你的公司不等于你,否則你很難真地去計算机會成本,或決定什么
時候結束業務,或尋找下一個商業靈感。
“正确對待失敗的關鍵,是要找出失敗的緣由,是全局的還是有限的,”伯格
勒斯說,“如果原因是全局的—比如是你自己的錯—那么失敗也是毀滅性的。但是,
如果是有限的—比如日本人在侵銷產品或是公司信息系統的副總裁關鍵時刻离職—
那么事情也許不會那么糟。這涉及到你如何勸慰自己,如何去區分對待不同的前因
后果。如果一個人除了商業之外,還信教,喜歡社區服務和釣魚,”伯格勒斯補充
說,“那么他們對公司的行為通常是有限的,從而比較容易從失敗的陰影解脫出來。
因為,他們的成就感源于多個方面。”
再次迸發
那么,是否明白了公私分明就意味著當你東山再起時,對公司就不那么狂熱了?
答案沒那么簡單,也不是說你不會去投机了。你還是有可能把所有的流動資金扔到
一個地方。
盡管如此,一旦經歷過失敗,總是會有一些雖然微妙卻有跡可尋的變化。有一
位企業家做了一個精辟且耳熟能詳的概括,他說:“它讓我更謹慎。不愿冒險,也
更偏執。”或像杰夫許瓦茲所說的:“你仍然需要那种狂熱去做事,只不過這時,
你會處處留神。”所有這些,傳達給我們一點:不要怕冒險,但要在每次決策時降
低風險。不要向失敗屈服,但要牢記失敗的可能。要有危机感,但不要被此嚇倒。
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你更需要膽識,而不只是出生牛犢的豪勇。宁可以有礙
于無敵的形象從戰場上從容而退,也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須知,退一步
海闊天空。如果能有一种途徑,你可以不用去經歷失敗卻能得到充分的教訓該多好。
不過如果能了解失敗的意義卻不用去承受它帶來的痛苦,不是更好么?
亨利福特在創立福特公司之前,經歷了兩次失敗。他對失敗這么定義:“只是
一次讓你變得聰明的机會。”一位企業主頗有同感,他說:“你經歷了這么多教訓
還不悔改就太不應該了。你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感情上的代价,如果毫
無所得,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