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就像是一片原始森林,里面有数不清的宝藏,但也有令人防不胜防的一个又一个陷阱。这些陷阱随时都有可能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掉投资者的资本,甚至使投资者血本无归。下面简单分析了一些常见的股市投资陷阱供大家参考。
一. 信息处理陷阱
充分的信息是准确预测未来的前提,不过,信息的过滤、筛选和处理、运用是一件需要知识经验、才智和能力的事情,处理得不好很容易掉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例如:某些投资者在分析股市时喜欢事无巨细,滴水不漏,认为只有把所有因素都分析过之后,做出的结论才可靠,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永远得不到满意的结论,因为人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而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可以说是无限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且不说投资者事实上无法做出详尽无遗的分析,即便花时间做出来了,这种分析也只能是过时的,因为早已经时过境迁。
因此,投资者在处理信息方面不能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只能选择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把其作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例如:三大证券报的头版,我们仔细分析都应该能够判断出政策将对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 观念僵化陷阱
股市投资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投资者只有反应灵敏,能随机应变,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投资者都会在过去的历史中取得某些成功,并且往往会用成功时的经验套用于未来的市场,但是取得的成果却很不理想,原因就在于观念的僵化与市场的变化是相矛盾的。例如:今年的市场行情中,在许多投资者盯着小盘股和科技股不放时,市场却选择了大盘股和成长股;而在龙头股票翻番后让等待补涨的投资者更为诧异的是,市场中许多股票没有补涨却选择了向下,创出新低(一般行情都应该是板块论动,产生补涨行情的),结果是看着别人赚钱自己赔钱。可见,投资者必须时时分析市场的变化,机动灵活地制定投资策略,以防止落入观念僵化的陷阱。
三. 追求完美陷阱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凡事都追求至善至美,这种完美主义者在股市中总是追求"零风险",立足于不犯错误,而事实上他却常常犯下没有及时行动的大错误,坐失赚钱的机会。例如,经过反复认真的选择后,也挑中了两只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但他为了挑到最好的股票,便研究再三也下不了决心,而等他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于某只股票时,该股票却已经开始上涨,这时本应追进,他却又认为既然市势变化了,就需要重新研究,不可轻举妄动。于是,当他又下定决心时,却又已经晚了。同样在卖出时总希望卖出市场的最高价格,股票价格每一次上涨回落后都不肯卖出,寄托于下一次更高价格的出现再出手,结果机会在追求完美中失去。
要想回避追求完美的陷阱,投资者必须树立风险和收益正比化的理性观念,投资中承担一定的风险,操作上制定合理的收益策略。
四. 追逐消息陷阱
股市中打听消息,炒消息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投资者总是盼望能使股价暴涨的消息被自己早早捕捉到,从而找出一条致富的捷径。可市场常常是各种消息满天飞,真伪难辨,而且当消息传到中小投资者耳中的时候,股价早已发生了变化,追涨或杀跌都有可能正中机构大户的圈套。其实,消息的变化只能引起股价短暂的振荡,而不可能改变运行的趋势,最终决定股市走势的依然是宏观经济背景和供求关系。随着市场管理的规范和完善,那种企盼靠消息炒股的愿望是不现实的,因为市场能反映一切信息,任何消息在正式发布前均会从股价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有些较早知道内幕消息的投资者和机构会提前采取行动),只要细心观察股价的走势和成交量的变化是不难发现的。
五. 犹豫陷阱
有时,投资者在买卖股票前,原本是制定了计划,考虑好了投资策略的,但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临场时却因自己策划好的投资计划流了产,从而掉进把持不定,心无主见的操作陷阱。例如,投资者已经判断出手中所持的股票价格已很高,是抛出股票的时机,同时也做出了卖出股票的决策,但在进入营业厅后,听到旁人与自己看法不同的评论时,却改变了其抛出股票的打算,从而使自己失去了一次卖出股票的好机会。同样,投资者通过观察分析已判断出某只股票价格偏低,是进货的良机,并做出逢低吸纳的决策,但在交易大厅中看到卖出股票的人挤成一团,纷纷抛出股票,于是便又怀疑自己的判断,放弃了入市的决定,从而使自己失去了一次赚钱的良机。
六. 技术陷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股市中的技术分析就是这样。技术分析是我们分析市场走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但是在用技术分析时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一个前提,就是技术分析的来源,技术分析是对过去多概率事件的历史统计结果,虽然有时候历史偶尔会重复,但是事物发展是全新的,不可能完全按照历史行事,所以技术分析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工具。例如:市场中某些股票,投资者在进入前技术形态十分完美,而投资者刚刚进入股价就开始接连跳水下行,其实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庄家设计的技术陷阱,诱惑懂得一点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进入或者退出,从而达到进出市场的目的。
七. "专家"陷阱
目前,在报刊、电台等媒体上的专家的股评非常多,利用股市专家的评论预测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应取精去糟,思后而用,防止落入迷信专家的陷阱。股市专家中,许多人是机构投资者的宣传工具,他们往往做出的股市评论是在实现其他人为其布置的任务。其实,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他能很准确的预测市场的走势,他自己就去操作了,哪里能让其他人无偿享受,真正的"高手"是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