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正股分红对权证价值的影响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hwcat
浏览:12384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正股分红对权证价值的影响
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A股市场的疲软和宝钢权证的到期,权证市场也开始出现调整。据统计,在六月份的前半个月里,几乎所有的权证品种的跌幅在两位数,远超过上证指数同期跌幅。如10只认购权证自6月1日收盘以来平均跌幅28.05%,而16只认沽权证的平均跌幅则达到30.06%。而且进入本周以来,权证总成交金额也开始大幅缩水,已不及月初高峰时期的60%。本周四权证市场总成交额仅有90亿元,更是创下本月以来的新低。权证市场成交金额的日益萎缩,表明了部分投机资金已开始逐步离场,而权证市场也开始走上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
踏上这条价值回归之路的投资者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权证的价值,或者说影响权证价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其实,权证作为一种衍生产品,其价值主要受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
(1) 正股的价格:标的证券价格上升,则持有认购权证所获得受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于是认购权证的价值上升,认沽权证的价值降低。
(2) 标的证券的波幅:标的证券波动性越大,则标的资产出现异常高(低)价格的可能性就较大,于是权证出现价内的可能性也就较大,权证的价值也就变大了。
(3) 距离权证到期日的时间:权证有效期越长,则权证的时间价值越高。
(4) 利率:无风险利率的高低,决定着标的资产投资成本的大小,无风险利率越高,则投资于标的资产的成本越大,于是认购权证变得较有吸引力,而认沽权证吸引力相应变小。
(5) 标的证券分红派息。据规定,标的证券除权、除息,行权价的调整公式为:新行权价格=原行权价格×(标的证券除权日参考价/除权前一日标的证券收盘价);如果除权,还要调整行权比例,新行权比例=原行权比例×(除权前一日标的证券收盘价/标的证券除权日参考价)。
随着中国权证市场的发展,前四点影响因素正逐渐被投资者所认识,但是正股分红派息对权证价值的影响并不十分直观,较难被投资者所接受。市场上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权证价格非理性变动的现象。
以万华认购权证为例,2006年6月5日,G万华聚A股除权,烟台万华认购权证(万华HXB1)行权价格由9元/股调整为6.38元/股,行权比例则由1:1调整为1:1.410作为补偿,理论上讲,该权证的理论价值并未发生变化,但是一些投资者对此可能没有太留意,在计算时仍按照1:1的行权比例,如果以该比例计算万华认购权证价值,将会低估40%左右,这也造成了在此后该权证价格跌破内在价值的现象。
6月19日下午1点10分左右,G万华报14.98元,与认购权证6.38元的行权价相比,相差约8.6元,由于目前万华认购的行权比例为1:1.41,1份认购权证对应正股1.41股,所以理论上当时1份该权证的内在价值( 正股价与行权价之差)为12.126元,而在同一时点,万华认购报11.98元,低于其内在价值0.146元。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19日的交易中出现了好几回。而至收盘,万华认购报11.837元,与11.788元的内在价值相比,也仅一步之遥。而事实上,由于正股分红对该权证价值带来的影响,万华认购证已经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投资者不可不察。
再以鞍钢购权证为例,假如在4月28日派息0.36元,行使价调低0.218元,而行权比例并未发生相应调整。而对于标的证券的除息调整,由于不存在行权比例调整的补偿,如果原行权价格高于除息前一日标的证券收盘价(两者之比>1),则新行权价格调低的绝对金额会大于除息的金额。即对于认购权证而言,如果除息登记日属于价外,则新行权价调低的绝对金额大于派息金额,权证持有人理论上将额外增加一部分权证价值;对于认沽权证而言,如果除息登记日属于价内,则新行权价调低的绝对金额大于派息金额,权证持有人理论上将损失一部分权证价值;反之则正好相反。所以,除息后,鞍钢权证持有人损失了约0.14元(0.36-0.218)的内在价值,但是当天鞍钢权证却上涨0.56%,投资者忽视了分红对权证价格的影响。
整体来看,目前权证市场的估值水平正趋向于理性化。在这个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投资者将会逐步认识到影响权证价值的种种因素,同时我们提醒投资者不应忽视正股分红对权证价值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