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我的太阳(600550 G天威&PV风投俱乐部)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倒是安静!雨下们也失去了指点江山的兴趣!
大浪淘沙,众多人看好的550最后能有多少人坚持到底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底仓还在,这两天做了次短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威将用一个又一个的新低,来报答那些聪明的散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bmcc 于 2006-7-28 10:02 发表
天威将用一个又一个的新低,来报答那些聪明的散户。

到底是谁聪明?现在还说不好,我看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550表现的机会更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这么久的550,我知道它喜欢逆水行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高价能源政策将出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专电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理顺能源产品价格,抑制能源低成本消费,将低成本使用能源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择机出台更有利于节能的优惠措施。

  这是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26日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他说,节能工作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在节能方


   



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将企业的节能工作置于政府的强有力推动和有效监管之下。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产品价格一直偏低,无法反映其稀缺程度。不仅难以抑制能源的不合理消费,甚至有鼓励低成本使用的倾向。因此,推进节能首先要理顺能源类产品价格,将低成本使用能源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廖晓军说。

  他透露了所谓“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的具体措施:

  要将目前矿业权无偿取得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取得,实现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还原资源成本;要强制矿山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还原安全成本;要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矿山环境的恢复、生态补偿,还原环境成本;要建立健全员工权益保障机制,所有能源生产销售企业必须保证员工的基本收入、基本福利等权益,还原人工成本。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理顺包括煤、电、原油与成品油等在内的各类能源产品的比价关系,使节约利用资源、能源的企业从中受益并快速发展。”廖晓军指出。

  他还透露,相关部门将调整完善现有税收政策,择机出台更有利于节能的优惠措施。

  一是密切跟踪国际油价变化,研究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燃油税尽快出台;二是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研究制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过程中,考虑将节能设备作为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对象之一;三是研究全国范围内资源品目的资源税税额调整方案,并逐步完善资源税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现行税率结构,并与鼓励环保和节能相结合,引导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低排放汽车;五是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对促进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76食堂又准备开张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zt
tick2.p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有好看的了!!!

警惕基金投资 “出轨”
2006年07月28日 00:46 中国证券报

  在上周末的一次基金会议上,管理层提醒基金要坚持价值投资,不要过度关注短期发展速度。应该说,管理层的提醒是有所指的。
  尽责理财和价值投资是基金之所以立足的两大根本,如果脱离了这两条轨道组成的路线,基金肯定难以取得长足发展。但在最近半年时间里,部分基金确实没有坚持价值投资,过度关注短期排名、短期募集规模和短期的发展速度。尽管短期看帐面收益相当可观,但长远并不利于行业和自身的发展,基金投资应当警惕“出轨”。
  “准坐庄模式”风行
  从今年基金中报的情况看,“相对集中+整体分散”是最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单一基金公司投资非常集中;但另一方面,从整个基金业的投资看,却较以往显著分散。确实,这样的一个持股结构对比此前基金业资产全部集中在四、五十只股票里,有进步的一面。但是,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也就是部分基金的投资偏离了价值投资的轨道,导致“准坐庄模式”在基金界风行。
  表现:各自成系。部分基金公司有自己的“代言”板块或“代言”概念,偶尔也有几家基金公司同时看好某板块或个股,以往所谓的“抱团取暖”成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一些大幅上涨的股票或板块,已经被投资者区分为“某某系”股票(即某某基金公司的股票),比如某基金公司旗下多数基金都重点杀进某板块股票或某只股票。
  核心:培养盈利典型。部分基金公司可能重点培养出一、两只收益特别突出的基金,其半年收益可能显著高于公司其它基金———这对于销售宣传无疑是最重要的“杀招”———遗憾的是,这些典型基金的高收益绝大多数无法保持。
  手段1:与上市公司联手。个别基金与上市公司联手制造概念,公司是否配合成为股价能否大涨的基础,这使得小公司更容易成为基金重仓品种。因为小公司更加愿意配合机构意图。从我们的了解看,至少5家以上的大型上市公司受到了包括基金在内的“配合邀约”,这5家公司都没有答应配合。目前看,股价至今表现平平。从配合的结构特征看,一般小公司更愿意配合机构,而大型公司则相对规范。这或许是大型公司涨幅在最近远远小于小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我们也看到,部分基金名为“大盘精选”,买的却全是小盘股票。  手段2:“忽悠”。“忽悠”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基金经理重要武器。个别基金经理利用大众的信任,推荐股票或板块,但同时自己却在出货。军工概念股代表洪都航空是基金二季度10大增仓股之一,也是基金经理向投资大众“忽悠”的重点品种,但就在近16个交易日,其最大跌幅就达到38%。
  偏离价值投资必将付出代价
  在“准坐庄模式”下,部分基金取得了非一般的高收益,进而也使得销售业绩突飞猛进。乍一看,也没什么负面效应。但事实上,这正是管理层所担忧的基金短视———过度关注短期发展速度。综观基金业过去的几次高潮,都是以此后的数年低迷作为代价。
  基金首先要面对的是,概念股的全面调整。军工概念代表洪都航空在16个交易日里最大下跌38%;新能源概念代表G天威11个交易日下跌17%;券商概念股龙头中信证券在中报巨幅增长的背景下,16个交易日下跌15%;滨海概念股如G津滨、G滨能等也走势疲软。
  其次,过往基金投资历史显示,赢短亏长是重要特征,这也导致基金发展严重不平稳。2001年年中和2004年1季度是基金盈利的两个高峰期,但其余时间里,投资者看到更多的是基金亏损累累的帐单。现在会否成为此前的翻版?如果基金不尽快回到价值投资轨道上来,前景确实堪忧。
  第三,机构的不冷静导致市场风险加剧。机构过于看重短期的收益,导致市场短期上涨迅猛,但调整却漫长。在以上两个基金盈利高峰期后,市场都迎来巨大调整。2001年年中后,在1年半时间里,沪综指累计最大调整幅度约40%左右;而2004年3月份后,A股市场也同样迎来了一次中长期的调整,在长达14个月的调整过程中,沪综指调整幅度也在40%左右。
  2004年投资汽车股而陷入巨幅亏损的基金,我们尚未忘记,现在沉迷于军工概念、券商概念、滨海概念、新能源概念的基金经理们,会否遭受同样的境遇?“汽车股20年高增长”的故事言犹在耳,试问今天的概念制造者,未来将如何温习这段历史?

[ 本帖最后由 Byrron 于 2006-7-28 13:5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浪淘沙

大浪过后始见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揭露是没用的,铁的监管才是有效的,可惜大家都是国字号,无非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于是所有人都在利用公器不择手段谋私利,才有了坐庄的,漠视的,配合的和吹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主创新 引领未来的投资方向

2006年07月2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行业自主创新上市公司
机械加工                   G沈机、G太重、G重机、轴研科技
运输设备制造             G振华、G晋西、G合力
电力设备                   G南自、G平高、G天威、G特变
航空航天                   G航天、G西飞、成发科技、洪都航空、G火箭、G卫星
矿山设备                  天地科技、石油济柴、江钻股份
生物医药                  华兰生物、G中牧、G天坛
IT                           G中兴、G中创、G航信、G用友  
新材料                     G万华、星新材料、G天通
      重点关注具有自主创新内涵的上市公司

特约撰稿 余 凯
  近期股指呈现窄幅整 理的态势,量能萎缩导致大盘裹足不前。前期热点板块也纷纷偃旗息鼓。但在这牛皮行情中,一批具有自主创新内涵的品种却成为震荡市中的亮点,G榕泰、G沈机、G中牧等一路震荡走高,周四G东方钽更是强势封于涨停,G华微也有不小的涨幅,增量资金介入明显。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而日前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首批103家试点企业中G东方钽和G华微等赫然在列。
  从短期来看,政府激励自主创新所采取的种种优惠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费用和利润的变化,而估值水平的变化使得这些技术型优势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面临较大的重估机会;从中长期来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确立有益于推进技术型上市公司打造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体系,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从单纯追求短期经营利润到谋求以技术立业的业绩持续增长,由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证券市场中的灵魂,可以预期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自主创新内涵的上市公司得到投资者的长期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上市公司及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越高,市场赋予它的估值水平也越高,可以说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了其企业的内在价值。在自主创新潮流下,A股市场其中的投资机会值得挖掘。我们认为,重点关注具有研究实力背景的上市公司;重点关注技术起步较高的行业,如生物医药行业;重点关注自主创新实力最强的行业,如输配电行业和自主创新潜力最大的行业,如中药行业等。此外一些研发优势比较突出、发展态势良好的细分行业如工程机械行业、大型精密数控机床行业、新型材料行业等,也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值得长期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G天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05年內地的資金把新能源和太陽能劃等號
現在的大細資金把新能源寬泛到生物質能,二甲醚,煤質油,氫能等等新新概念

政府即將推出的新政也是鼓勵生物質能(變廢為寶,支農扶農)等短期見效的項目
0550已經被邊緣化,即使要搞搞太陽能概念的0151, 0220 都不錯,起碼大股東也是”懂事”的主
比起0550的窮酸和只會玩老鼠倉拿不上臺面的把戲起碼高尚了許多

等著YINGLI上市吧, 哪怕那還是太多人的夢,但夢會醒的,或早或晚
也許是惡夢驚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top老大怎么由爱生恨,竟然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了,说看好0151还差不离,说000012也可以,说0220,我感觉有问题.不同意大佬的观点.从今以后要小心了,也是个投资分子.可笑的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萨班斯法案"并未完全阻当住中国企业赴美IPO的步伐

China's MicroPort Medical seeks $150 mln in U.S. IPO
Thu Jul 27, 2006 5:15am ET

SHANGHAI, July 27 (Reuters) - China's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is preparing a U.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worth up to $150 million, in the latest of a string of Chinese companies making their way to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offering, expected to raise $100 million to $150 million, is expected to debut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this year or in early 2007, one source familiar with the deal said on Thursday, speaking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Morgan Stanley (MS.N: Quote, Profile, Research) and UBS (UBSN.VX: Quote, Profile, Research) are handling the Shanghai-based medical device maker's IPO, the source said.

The offering will occur in the United States, said another source, declining to be more specific.

Similar companies have typically listed on the Nasdaq, although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has become more aggressive in the last year, scoring its first major deal -- a $400 million IPO by solar cell maker Suntech Power (STP.N: Quote, Profile, Research) -- last December.

The Nasdaq is also home to one other Chinese medical device maker, China Medical Technology (CMED.O: Quote, Profile, Research), which raised $96 million in an IPO last August. China Medical's shares have risen nearly 40 percent since the offering.

MicroPort is one of about a half-dozen Chinese firms lining up for U.S. IPOs in the months ahead, following a relatively slow start to 2006 that saw only two Chinese companies list on the Nasdaq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Other companies that have hired investment banks and have begun the IPO process include: ATA Testing Authority, a provider of testing services; Acorn International, which runs a TV shopping network and wants to raise $200 million; and solar cell maker Yingli Solar, looking to raise about $400 million.

[ 本帖最后由 Byrron 于 2006-7-28 16:3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yrron 于 2006-7-28 16:23 发表
China's MicroPort Medical seeks $150 mln in U.S. IPO
Thu Jul 27, 2006 5:15am ET

SHANGHAI, July 27 (Reuters) - China's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is preparing a U.S. initial public of ...

看来留给空头的日子不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4 22:52 , Processed in 0.03491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