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404|回复: 3

股市大忌:千万不要借钱炒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大忌:千万不要借钱炒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碧潭寒雪 浏览:31404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炒股只能用自己的钱,不能借钱炒股.这是许多投资者用鲜血换来的深刻教训。
    时下,在实物经济中,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已成了一种时尚。很多有项目、有技术但缺少资金的投资者,靠着这个“借”字筹到了急需的款项,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在虚拟经济中,借钱炒股却成了投资者的大忌。沪深股市发展的这么多年中,利用“借钱炒股“的股民十有八九折戟沉沙,因输光老本而被赶出了股市。
    为何同样是一个“借”字,在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结果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原因是:实物经济是玩“实”的,贷款的项目、技术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当好的项目、技术出现时,贷款方经过调查论证后,只有确信借方到期能够还贷,资金才会贷出去,这样贷款的风险自然大大降低了。而虚拟经济是玩“虚”的,股价的上涨和下跌大多是投机促成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如借钱炒股,这个钱能不能收回,无论是谁都心中无数。因此,如果把实物经济中借鸡生蛋的风险当作“1”的话,那么,在虚拟经济的股市中,借钱炒股的风险就被放大到“10”。
   借钱炒股危害极大,它甚至有时可能把投资者推向绝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典型例子。
    据《天天商报》报道,2002年5月的某一天,名噪一时年仅38岁的嵊州股市大亨钟某的尸体在嵊州仙岩镇一个山岙里被发现。经警方鉴定,钟某系服毒自杀。
    钟某十多年前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嵊州某中学任教。直到他出事时,他的身份仍是嵊州某中学的化学实验老师。1990年,他跟着朋友去深圳“玩玩”,买了2000股原始股,一下子赚了5万元。1999年,钟某“股市大亨”的美名被绍兴股民所熟知。跟钟某过往甚密的股民老魏感慨万千。这年年底钟某让老魏出资,替老魏炒股,结果到2000年3月,账户里的股票增加了50%,到2001年5月又翻了一番。
    钟某自己也是财源滚滚。1999年12月到绍兴炒股时,他自己带了600万元,加上朋友们帮他筹措的900万元,手头资金总共也就1500万元。到2000年5月,1500万元竟变成了4000万元,净赚2500万元。
    2000年6月,钟某觉得在杭州炒股潜力更大,便前往杭州炒股。绍兴的股民出于对他的信任,也拼凑巨额资金,跟他炒股。不料,股市步入熊市,一路下跌,钟某只有用“割肉”的钱付巨额利息及分红,拆东墙补西墙。股票市值的缩水加上支付巨额利息,使他疲于应付。钟某向绍兴县一位民企老板借了2000万元到杭州炒股,因为要缴纳一大笔保证金,遂通过某证券公司将绍兴股民资金账户里的近千万元资金私自转移到自己账户上,用作保证金。结果这笔保证*本无归,他也因此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钟某到底令多少人倾家荡产?据知情人介绍,他在杭州炒股时,账户里的资金多时达到上亿元。这些钱,都是梦想发财的亲戚、朋友、同事,还有朋友的朋友、同事的朋友的。有一位股民,认识钟某后,向兄弟姐妹借了20多万元,又从银行贷了20多万元,将全部资金委托给钟某炒股。当他听到钟某出事的消息后,精神一下子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是一个筹资炒股失败的悲剧。“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是每个炒股者都知晓的道理。然而警言高悬,行事却幼稚得可怜。钟某在震荡市或牛市中获得丰厚,自以为本事大得不得了。然而,熊市的残酷和股市的风险将“财神”和“大亨”无情地拉下了宝座,使人们想起了股市中的一句名言:“没经过熊市的股民不是真正的投资者”。熊市的风险让人们真正地体验到了什么是股市的风险。
    诚然,像钟某这样借钱炒股最后魂归山中的投资者毕竟少见,但我们必须承认借钱炒股输光老本,赤脚走出股市的投资者却不在少数。笔者在1993、1994年这轮大熊市中曾亲眼目睹几十位大户借钱炒股,向证券公司透支,最后爆仓,从财富的宝塔尖上跌落下来,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其境况犹如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雷击将满屋子的财宝烧得干干净净那般凄凉。当时,这些输光了的大户曾痛心疾首地说,要不是透支,他们决不会输得这么惨。虽然这事现在已经过去了八九年,但我只要一想起那些被证券公司老板强行平仓,扫地出门的大户,想到他们孤立无援、苦苦哀求的可怜场面,心里就特别难过。我常常在想那些原来有几千万、几百万资金的大户,做股票如果不透支,即使股市再熊,股价跌去90%,仍然会有几百万、几十万的资产在手中,而且一旦股市形势变好,还有可能东山再起。但是这些大户一旦走上借钱炒股之路,就像吸毒一样越陷越深,到头来什么都完了。
    “做股票要用闲钱,不要把用于生活开支、养老防病的钱拿来炒股。”这又是许多投资者惨败之后痛定思痛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比如,《股市操练大全》出版后,我们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其中就有不少人来信询问:“我做股票的钱是养命钱,现在套住了怎么办?”有一位投资者把他用来防老的一生6万元积蓄都买了股票,股市下跌后,他买的股票市值缩掉了2/3,面对这样巨额亏损,他心里承受不了,真的“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信中原话)。看到这些读者来信,我们非常同情、难过,但爱莫能助。很显然,他们买的股票套得太深了,一时半载要想翻本回来几无可能。
    如果这些炒股的钱是闲钱,那就等吧,熬过严冬就是春天,就算半年一年不能翻本,就三五年、七八年等下去,权当长期储蓄,即使日后真的没有机会翻本回来,那也无碍大局,算是花钱买个教训。但遗憾的是,这些炒股的钱是万万不可输掉的养命钱,而现在这个钱正面临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险境,这些投资者的心理压力怎么会不大呢?我们在想,即使他们熬到了股市的春天,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这些投资者还能平心气和地做好股票吗?他们还有翻本的希望吗?对此,我们表示怀疑。
                     (以上摘自《股市操练大全》第四册之股市操作特别提醒之九)
参与人数 1奖励 +10 时间 理由
雨过天青13 + 10 2006-6-1 22:56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子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6-6-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股票的成败,决定因素并不是钱的来源。


成功者从来都是善用钱的,而且都不是自己的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没错,不然心态很容易坏掉。。比较多了一个扰乱判断的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股票要用闲钱,不要把用于生活开支、养老防病的钱拿来炒股。”这又是许多投资者惨败之后痛定思痛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9 15:39 , Processed in 0.037486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