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瑞趣

^^瑞趣5月^^夹着尾巴炒股--永远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投资者必须理性看待股市的暴涨行情

  经历了七天假日的休整,中国的股市如同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在5月开盘后的两天里一路飙升。9日沪综指跳空高开于1503.24点,轻松越过1500点心理关口,报收于1531.16点,上涨2.27%,沪深股市主板共成交590亿元。
  股指的上涨随即带来了市场的欢呼雀跃,有业内人士作出预测:"未来大盘将处于一路攀升的通道中。"更有人惊呼:"牛熊分界线已被击穿,牛市的号角已经吹响。"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随着占总市值八成以上的上市公司相继完成股改,一直悬在中国股市上空的股权分置的阴云渐渐消散,中国证券市场正走出多年深陷的体制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种市场发展环境的改善,体现了国家对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能力和智慧。
  但同时必须清醒、冷静地看到,股指的涨涨跌跌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一见股指下跌就大惊失色,无所适从,一见股指上涨就欣喜若狂,人云亦云。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对市场的发展胸有全局、统筹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十分稳妥地处理股市的问题。
  资本市场一个广为接受的理论是,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但不能因此而赋予股指运行太多的"包袱"。前一时期,在中国的股市出现了下跌的行情时,无论从管理层面,还是市场参与的各方,有不少人好像得了"股指恐惧症"一样,纷纷以此来攻击市场的运行,甚至危言耸听地说"中国的股市肯定出了大问题"。而现在一看到股指一两天的上涨就又开始宣称:"这样的股市走势才真正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中国的股市已经步入正确轨道。"
  必须强调,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另一方面,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对应充其量只能是总体运行态势的对应,不可能是时时刻刻的对应。从美国经济的百年发展历程看,它与股市的对应也只是一个长期的、平均值的概念。今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马上出台一个政策;明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又出台一个政策。股民没有乱方寸,管理者的方寸反而乱了,这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股市。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和完善,无论中国的股市,还是股民,都已经不是单靠一两个利好和利空的消息所能简单改变的,他要求解决的是深层次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上市公司质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标,因为它关乎和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也关乎和影响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国证监会在向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后,于8日开始施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标志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新启动,成为两天来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因素。由于《管理办法》强化了对股票发行的市场价格约束机制,突出了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要求,拓宽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和再融资品种,简化了发行审核程序,使市场一直担心的新股发行给资金面带来的利空压力转化为一大利好,市场没有掉头直下,反而扶摇直上,这出乎了一些"行家"的预料。股市的所有人都是在吃上市公司的饭,怎样让上市公司发展好才是股市生存的基石,中国的股民正在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一观点,从行动上支持管理层为此做出的努力。
  全世界的股市,没有一个会拒绝好企业上市的。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没有钱,容量小,而是需要大批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在停止新股发行的时间内,股市并没有因此上涨,反而一直处于下跌的区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现实。据了解,即将正式出台的IPO办法,对新股发行的门槛要求更高了,约束更严了,这必将有助于中国股市吸纳更多的优质上市公司进场。这些目标的真正实现,意义远在于"1500点"之上。
  影响市场发展的另一因素是人气。从两天来的股市看,场内高涨的热情是推动大盘上涨的重要动因。据中国证券登记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沪深两市A股、B股及基金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开户数为7382.86万户,比上月底增加21万户。但也要看到,有一些投资者的状态是,一涨就卖,卖完就跑,一去不回。要凝聚和提升人气,保持股市的旺盛活力,绝非推行一两项改革,出台一两个办法所能解决的,它要求营造的是公平、健康、持久的机制和体制氛围。对此,我们必须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谢登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成为直通国家与民众口袋的吸管

  叶檀
  楼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疽痈,而且呈大面积溃烂之势。所谓的市场化,就像是一层薄薄的锦衣,与几年前的股市相似,种种的市场手段之下,掩盖了无穷无尽的利益输送管道。




  当地方政府与主管部门用市场数据表示地产业健康,学者用市场经济学原理来印证地产业健康或者不健康时,除表明各自态度外,恐怕并无多大实质意义。

  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个调控手段,诸如土地招拍挂政策,既被用来当作抑制楼市的手段,也被当作刺激楼市的花招。毫无疑问,从表面上看,招拍挂比土地无偿划拨更接近于市场经济。而任志强得出的观点恰恰相反,这位地产市场的“斗牛士”认为,政府所谓的市场化手段使房地产市场更不像市场了。

  确实,有时某些市场化幌子是在固化行政力量对资源的垄断。譬如,当土地、上游产业定价权以及对于消费者的引导权都操纵在政府手中,那么政府就理所当然成为市场上唯一的决定力量。由此推导出的结论只能是,此轮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失控,并非市场经济规律或者宏观调控手段失灵,而是调控政策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强力抵制。

  在行政主导的市场上,唯一能与政府力量抗衡的,只能来自政府自身。已经有太多的例证提醒我们,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商与金融机构在“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之下的暧昧。

  有最新的案例为证。一是最近有报道指出,根据建设部对于热点城市房屋空置率进行摸底调查的结果,“有关部门不排除对楼市持续过热城市采取行政手段”,而此前的央行贷款利率上升被大多数市场人士解读成抑制经济过热的一个象征;二是某媒体报道,北京市检察院对一宗房地产项目巨额骗贷案件提起公诉,某开发商在2000年到2002年间,凭伪造的275份虚假材料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轻易套取了7.5亿元按揭贷款。而这宗巨额骗贷案乃开发商与律师、银行官员勾结所致,类似骗贷绝非个案。

  案件提醒我们,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类似当年赌场般的股市,其中一大原因是房地产是另外一条直通国家与大众口袋的吸管,演变成了利益输送的工具。

  在无法马上堵住吸管、无法削弱利益输送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做的是支持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止血钳。

  在巨大的利益输送、不当得利与保障民众的基本居住权之间,我只能选择坚定地支持后者。支持后者,起码可以使社会不必再承担类似于股市曾经遭遇的毁灭性打击。

  尽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采取的大多还是行政手段,笔者以为这是一个行政主导市场下的唯一选择。正像古话所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在房地产市场,政府就是这样一个系铃与解铃的角色。当然,这绝不意味着笔者赞同政府动用行政权力侵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

  买了房地产的人为楼市的继续上涨而欢欣鼓舞,浑然忘却了日本、东南亚与香港楼市崩盘的教训;尚未购买者抱怨楼市过高,政府调控不积极,却不知宏调政策乃双刃利剑———无论哪一方,他们的砝码都系于政府一身,仅就这一点而言,也点出了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本质。

  在这样一个市场上,暂时缺乏市场经济规律的容身之地,当一些人用消费以及内在投资价值来为高涨的房市开脱,无非是为赤裸裸的利益输送寻求一个体面的借口。在此情况下,唯有先进行坚决的调控,而后缓缓施之以市场之药,才可能真正见到市场的曙光。

  中国公民的居住得到了基本保障,政府不再以任何借口垄断资源,到那时再来谈论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较为适宜。目前,不管调控与反调控哪一方力量占取上风,都不意味着市场的胜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4.33买进594*50手,非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进600595(8日买过的)6.24*40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进600219,6.79*40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6-5-10 13:14 发表
4.33买进594*50手,非停

594封停快
4.57又追进20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6-5-10 14:06 发表
买进600219,6.79*40手

追进回落,和昨天的600195一样,600195坏,我4.15卖,4.35了
F600195.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6-5-10 12:02 发表
今天有色、外贸?

坚决有色,762追不进,追594、600595、600219
Image0001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8.21追进600320*10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559开板看见已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6-5-10 14:16 发表

594封停快
4.57又追进20手

追594时,资金挂在762、520上,后594开板,一犹豫又封死了,买少比较遗憾。
600219追停回落,600320应无碍。
又到75%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卖得不够好
600595,6.64卖后涨停
594,4.69卖后4.9了
600320,18.1卖后冲过19.5
600500,4.42卖后涨停4.79了
F600320.BMP
F600500.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趣昨天买入的股票今天是全面开花啊,强啊,可惜我昨天没钱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6-5-11 10:32 发表
今日卖得不够好
600595,6.64卖后涨停
594,4.69卖后4.9了
600320,18.1卖后冲过19.5
600500,4.42卖后涨停4.79了
Image00013.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皮:千五是价值中枢 定位解决后将向2500点挺进

  人算不如天算。
  水皮杂谈的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系列不知不觉中编号就到了400篇。2002年的10月,有感于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走势的背离,水皮写下了"晴雨表为什么总失灵"的杂谈,问自己,问领导,从此就一发不可收地问到了现在。
  "1500点之于中国股市,与其说是一个点位,不如说是一个情结,一个欲弃不忍,欲罢不休的挥之不去的魔障。"
  这就是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开篇之作的第一段,令水皮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今天,也就是2006年的5月9日,上证指数再一次跳空越上了1500点的点位,这是巧合还是宿命?看着电脑上的指数,水皮忍不住再一次问自己。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用K线图说话。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的12月19日,在管理层放开股价涨幅管制之后,指数从95点一路狂涨,1992年5月到达1429点的巅峰,距离1500点整数只有咫尺之遥,这是股指第一次问候1500点;而真正实现第一次跨越则发生在1993年的2月,这一次指数从386点涨到1558点;此后,再见1500点已经是1996年的12月份,这一次指数是从512点涨回来的,瞬间的点位是1510点;1999年的"5·19"行情让调整了两年半的上海股市终于突破了1500点的封锁,在6月30日左右攀升到了1700点附近,2000年春节之后在新经济的憧憬之中指数再度以1300点附近起步直至创出2001年6月的2245点,但是好景不长,指数很快在11月又回到1500点附近,2002年3月突破1500点下探1370点左右,6月再次回到1450点左右,10月,也就是现在,还徘徊在这个所谓的政策生命线附近。"
  这段文字同样是开篇之作的第二段,一字未改,一字未落,全部照抄在此。需要补充的是,2002年10月以后,上证指数又一次跌破1500点,2003年1月下探1311点,但是3个月后又重上1500点,但是这一次好景不长,年底指数又探出新低1307点。2004年初的"国九条"是大熊市中的一剂强心针,受此刺激,上证指数不仅在4个月中突破了1500点,而且创出了自2001年6月以来的新高1783点,但是同样指数遭遇宏观调控的寒流,9月又创下了下跌1259点的新低,虽然之后的反弹摸到了1496点,但在2005年6月终于跌破了1000点,为"千点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再见1500点已经是2006年的5月9日。
  水皮在当时的杂谈中说,正如一个人在生命中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一样,中国股市此时的1500点和彼时的1500点早就不可同日而言,现在水皮要说的是,此时的1500点岂止是和第一次的1500点而言,就是和最近一次的1500点,也就是2004年9月见到的那次1500点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上市公司的数目没有增长,虽然公司还是那些公司,投资者还是那些投资者,管理层还是那些管理层,但是一个是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500点,一个则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1500点。
  这个1500点和那个1500点,内容完全不同。
  熟悉水皮的人都知道,水皮从来不预测涨跌的点位,但是水皮始终认为1500点是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在中国股市完成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制度改革的转型过程中,上证指数围绕1500点上下200点波动都是正常的,跌破1300点是非常态,冲破1800点恐怕也不是常态。而具体到本轮行情,1500点只是第一个目标位,在指数突破1500点之后才会出现真正的多空的博弈,因为毕竟已经有100家个股实现了股价翻倍,毕竟指数过于依赖中石化的拉升作用,毕竟全流通的风险不是在消化而是在积聚过程之中,毕竟上市公司的圈钱恶习并没有得到根治,毕竟这个市场依然存在着定位的不确定性。
  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陷入"失去的10年"窘境一样,2001年6月以后的中国股市也成为"失去的5年",在这5年之中,不但指数创下了998点的新低,而且完成股价结构两极分化的巨大调整,新股发行被迫停止,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双双丧失,几乎沦为"死市"。无论是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的结构,机构投资者的结构,还是危机重重的券商和严刑峻法的环境并不会随着股改的完成而自动解决,还需要管理层的调理和治理,股市恢复本来面目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中国经济20多年来之所以一直能保持近10%的增速,主要的贡献来自于不断壮大的民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但是在沪深股市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因此,水皮在"晴雨表为什么总失灵"的杂谈就曾指出,这种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国股市的走势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主要原因。深交所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要优于民营上市公司,但是在水皮看来,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恰恰并不是最具成长代表性的企业,即使深市的中小企业板也是如此。如果无锡尚德、蒙牛股份、联想控股,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盛大、百度、携程、九城的所有网络公司都能在国内上市的话,中国股市又何至于此呢?
  全流通之后,中国股市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是为国有企业服务,还是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是选择优质上市公司,还是选择政策扶贫。这个问题解决的越早,股指的价值中枢提升的就越快,就越能摆脱1500点的纠缠,向2500点挺进。
□ 水皮  中华工商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3.99、4.01追进600180共91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5.49买进698,43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次被股海的激流冲击,变得圆滑,变得诚惶诚恐。
变得不敢荐股,变得不敢评说大盘,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我只敢说明天大盘一定波动。
勇敢的taoan不见了,她一定还年轻。
大盘是大海,能预知大盘并且实战操作大盘的人他可能是神。
不说大盘了,我只能对大盘顶礼膜拜,我总是不知道明天你会怎么走。
我把握不了你,连跟踪都跟不了你--否则我买ETF不就也发了。
我只好去寻找个股--寻找能够稍微有些把握的个股。
我倒希望不要有指数--省得总是担惊受怕。
股海的路,难走,
不经意,股市走牛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认自己的渺小,跟随,试探,进出。
Image0001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ZT

午评:开弓没有回头箭

 
  大盘继续高歌猛进,沪市成交量再创半日200亿新高,可谓价量齐飞,鼓足气势。有色金属仍然是强者中的王者,井喷之势难以阻挡。商业、医药、新能源等主流依然表现出色,持续性是其最大本钱。各类补涨股亦涨势凌厉,准G股首当其冲,火暴行情再现个股普涨。目前市场强势正好可以用尚主席的一句股改名言来形容,“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样的背景下,捂股不放是为最佳操作策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14 06:44 , Processed in 0.038606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