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62|回复: 11

中国股市融资闸门今天重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融资闸门今天重启!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oodluck333888 浏览:2362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6年05月08日 05:00  中金在线   
  导读:

  承诺利润对折上市公司三年不得再融资

  新股全流通发行最快6月启动

  发行节奏会考虑市场承受能力

  已过会待IPO公司一览

  IPO定价将出现明显差异化

  优质公司率先启动IPO

  短期有压力长期是动力

  发行上市间隔将缩短

  IPO重启不会构成资金压力

  冀望IPO“软着陆” 专家呼吁扩容有序

  中国股市融资闸门今天重启!

  东方早报 陈其珏

  在4月22日结束征求意见之后,中国证监会昨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宣布于今天起实施。多位市场人士昨天表示,这意味着已关闭一年多的融资闸门终于重启。

   《办法》共分7章75条,分别对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一般规定、发行股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

   证监会表示,《办法》施行后,原《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同时废止。

   “《办法》的实施意味着股市恢复融资已没有什么障碍。”上海交大管理学院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杨朝军教授昨天告诉早报记者,根据此前业界的判断,《办法》实施之日即是融资开闸之时。目前最大的悬念是哪些公司会进入第一批再融资名单。据他预测,正式名单可能在一周左右公布。他同时表示,由于市场早有预期,因而此次《办法》出台不会引发太大波动。唯一的影响可能是机构将更加谨慎,因为它们不知道市场首先恢复的再融资规模有多大、市场失血会有多少。哪类个股有望成为五月市场的领涨股?编辑短信:YXGB,移动至2911600,联通至9901600。资费仅为0.3元(不包月),即可获得!

   上海社科院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副主任韩汉君则认为,目前市场资金供应已非常充裕,投资者对融资的心态已发生改变,有些甚至渴望新鲜血液进入市场,因此一旦恢复融资功能也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多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有振奋作用。

   但市场人士王吉舟指出,恢复融资功能带来的冲击仍将存在,目前的牛市来之不易,必须充分认识恢复融资可能的影响。

  《办法》与征求意见稿存在四大差异

   尽管大部分原则性规定在“征求意见稿”中已有所反映,但昨晚正式公布的《办法》还是较“征求意见稿”有不少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在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方面,《办法》在第六条第四款中增加一条规定:“上市公司的权益在最近十二个月内未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对此,武汉新兰德研究部主管余凯认为,这是在治理结构上对上市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一个进步。其次,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数额和使用方面,增加“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必须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的规定。余凯表示,这将改变很多公司都存在的募集资金使用不当情况。其三,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的条文全部改为“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余凯指出,这是一种金融产品创新,将本质上属于认股权证的可转换债券从债券中分离出来,以认股权证来代替。其四,在非公开发行股票方面,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除金融类企业外,本次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买卖有价证券、委托理财或借与他人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的规定。对此,杨朝军表示,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说明私募来的资金也被允许用来炒股票,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此外,《办法》还在一些细微之处作出改动,如将证券品种的第三类“附认股权公司债券”改为“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品种”;将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出现误差、需要道歉的要求,从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的50%提高至80%等。
参与人数 1奖励 +26 时间 理由
高兴得很 + 26 2006-5-8 11:03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诺利润对折上市公司三年不得再融资

  第一财经日报  陆媛

  再融资管理办法今起正式实施

  《管理办法》的出台,是监管层对广受关注的上市公司恢复再融资事宜作出的公开正面回应,表明我国证券发行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作出的重大调整

  中国证监会昨日于官方网站公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恢复再融资,而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正式稿增加了对上市公司利润承诺的要求,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完成承诺利润数的一半,则三年内证监会将不受理该公司的再融资申请。

  该办法自2006年5月8日起施行。

  此前,中国证监会于4月16日开始就该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处于暂停状态。《管理办法》的出台,是监管层对广受关注的上市公司恢复再融资事宜作出的公开正面回应,表明我国证券发行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作出的重大调整。《管理办法》共分七章七十五条,分别对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一般规定、发行股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

  针对有的上市公司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管理办法》第十条新增一项规定,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必须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这和IPO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保持了一致,强化对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针对有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当年便无法兑现承诺而亏损这种纯粹“圈钱”的情况,《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新增一项规定: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的百分之五十的,除因不可抗力外,中国证监会在三十六个月内不受理该公司的公开发行证券申请。

  对于非公开发行制度,证监会加强监管,坚决杜绝上市公司自行销售。新增的第七十一条规定,上市公司在非公开发行新股时,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改正,并在三十六个月内不受理该公司的公开发行证券申请。而第四十九条规定为,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均属于原前十名股东的,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

  除了以上三处较为严厉的主要修改,《管理办法》也放宽了一些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三条规定,认股权证的存续期间不超过公司债券的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六个月,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而正式办法则取消了“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另外,正式稿中第三十九条第六款规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最近一年及一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已经消除或者本次发行涉及重大重组的除外。而征求意见稿则更为严厉,上溯到最近三年财务报表出现以上问题的都不能非公开发行股票。

  征求意见稿的第四十七条则被全文删掉。该条规定原为:中国证监会在审核证券发行申请中,就相关事项征求其他管理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意见的,其他管理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函告中国证监会。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号)、《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1]43号)、《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证监发[2002]55号)、《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证监会令第2号)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1]115号)同时废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股全流通发行最快6月启动

  上海证券报 杨大泉

  “五一”长假前夕,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IPO重启进入实质性启动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股全流通发行会在5月出台。

  据业内人士介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亮相,只是说明管理层认为新股全流通发行的时机已经成熟。IPO正式启动,还有着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需要满足。

  首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还只是处于征求意见阶段,IPO要启动,必须等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这样我们才能接受企业的要求”,证监会一位权威人士如此表示。

  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此次征求意见要延续到5月14日。按此推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定稿至少要到5月中下旬才有可能出台,这意味着企业申报新股发行怎么也得到5月下旬才可进行。一切进展顺利的话,首家新股最快可能在6月份亮相。

  其次,新股全流通发行还需要修改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和办法,比如修改发审委的工作程序和办法等等。不过有关方面已经表示,这些新的工作程序和办法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来。但即便如此,完成这些工作也需要时间,5月重启IPO不太现实。

  第三,有关方面在相关场合曾明确表态,为了推动融资功能的启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在扩大资金渠道方面、发行方式改进方面要做一些工作。而这些工作目前正有条不紊的展开,像融资融券试点等就将会在6月推出。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在扩大资金渠道方面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IPO难以重启。

  关于IPO重启的时间表,管理层其实早就划定。中国证监会权威人士之前曾明确表态,根据改革进展情况和市场可承受能力,“新老划断”将分三步走渐进推开:第一步,恢复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以及以股本权证方式进行的远期再融资;第二步,择机恢复面向社会公众的其他方式的再融资;第三步,择机选择优质公司,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首次公开发行。由此可见,在面向社会公众再融资未恢复之前,5月份IPO重启是不太现实的。即使6月份IPO重启,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发行潮,毕竟资本市场头号任务———股改尚未最终完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行节奏会考虑市场承受能力

  上海证券报 初一

  “IPO重新启动后,新股发行节奏肯定会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因此不会太快。”多位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达了同一看法。

  在三花股份2005年5月底招股6月初上市后,沪深股市IPO的大门已经紧闭了将近一年时间。已过会的30家公司(见附表:已过会待IPO公司一览)待字闺中,还有更多排在发审委门外的企业在焦急等待。在已过会公司中,最早过会的北辰实业已等了两年多时间,最晚过会的重庆钢铁也等了一年多时间。IPO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这些翘首多时的企业终于看到了希望。

  期盼沪深股市重开IPO大门的还有多家境外上市的大型国企。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移动非常希望在适当时机能够在内地A股上市。中国铝业、广深铁路等公司的股东大会已经通过决议,拟回内地上市。事实上,最近两年来,一些H股公司一直在为能回到内地市场发行A股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虽然等在IPO大门之外的企业为数众多,但开闸后的发行节奏显然不会因此加快。早在今年两会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就提出建议表示,恢复股市融资功能要把握好节奏。他强调,恢复融资功能需要一个过程,在当前的股市情形下,如果有很多企业近期内在A股市场上市,在供应增加的同时没有相应的资金扩容,对整个股市是不利的。

  “恢复融资的步伐不能过急,要让市场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融资规模过大,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必然会给市场造成打击。”某机构人士这样表示。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资深高级分析师蔡国华预计,IPO重启后的发行节奏将与2001年至2003年时相当,即:每年发行不到70家,每家平均融资额在6至8亿元。如果今年6、7月重启IPO的话,估计年内发行30家左右,其中至少会有1家融资额超百亿的“海归”大型国企,这样,下半年的融资额将会是300亿元的水平,与沪深两市1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相当。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也是市场完全能够承受的IPO融资规模。

  “管理层在掌握新股发行节奏的问题上,不会不考虑市场因素,何况还有重中之重的股改”,蔡国华说。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明确表示,股改仍然是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要确保实现国务院确定的今年基本完成股改的目标,包括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在内的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均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所以,IPO也好,再融资也好,如果有压力的话,起码要到明年才可能有”,蔡国华分析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过会待IPO公司一览

  公司名称 过会时间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26日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8日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7日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7日

  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1日

  江苏东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1日

  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1日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0日

  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14日

  深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13日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7日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6日

  海洋石油富岛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8日

  浙江大东南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3日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2日

  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2日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2日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2日

  内蒙古霍林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15日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7日

  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7日

  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31日

  日照陆桥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31日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25日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17日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12日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26日

  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16日

  孚日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9日

  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22日

  数据来源:CSRC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O定价将出现明显差异化

  上海证券报 李剑锋

  随着中国证监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国证券市场恢复新股发行的脚步已逐渐临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在很大程度上将由发行主体所处行业和自身的质地所决定,出现明显的差异化定价。

  IPO市盈率逐渐与国际接轨

  西南证券某投行人士认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内地证券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与海外成熟市场接轨的估值体系,在这一估值体系中,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价水平,而在市场化的发行体制下,这种二级市场定价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新股的发行价格。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市场分析人士的认同。海通证券研究所投资策划部唐祝益表示,目前,A股市场商业股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银行股的市盈率大约15倍,而钢铁股的市盈率仅为10倍,如果参照国际惯例,新股发行的定价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20%左右的折价。而如果是一些质地优良的公司IPO,由于风险相对较低,一级市场的折价率还会相对低一些,可能在8%左右。

  “未来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也不能单纯比照国际市场,还要综合考虑其他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国信证券投行部有关负责人认为,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整体市盈率水平应该高于我国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

  大公司将成为风向标

  业内人士认为,二级市场价格决定新股发行定价的同时,一些大公司的发行定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二级市场的价格。

  海通证券唐祝益表示,中小规模的企礗PO定价跟着市场走,而大公司IPO价格也会对市场估值水平产生影响,像中国银行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IPO,肯定会对同一板块的已上市企业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拉力。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持续提供较高的回报,自然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随着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未来一些质地优良的大公司很可能成为稀缺资源。而股指期货、备兑权证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这种稀缺性”。某创新券商投资负责人表示。

  国信证券投行负责人则认为,从全球市场的经验来看,在熊市里,投资者往往对市盈率看得比较重,而在牛市里,一家公司有没有好的概念、能不能带来新的投资热点,也会成为IPO定价的重要因素。

  一二级市场整体差价将缩小

  随着IPO定价市场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新股上市当日普遍大涨的局面将出现改观。

  东海证券投资部负责人表示,IPO定价将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方面,发行主体希望能卖出好的价格,融到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投资人希望IPO价格能定得低一些,从而在二级市场有一个好的收益率,而一个好的投行应该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从而较好地平衡两者的利益,既让发行人卖出满意的价格,又让一级市场投资者有钱可赚。在这种趋势下,一二级市场的整体差价应该会有所降低。

  不过,国信证券投行负责人同时认为,新股的定价水平归根到底是由公司质地和市场状况决定的,所以,在牛市背景下,一些质地优良又恰好是市场热点的公司还是会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6-5-8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a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有压力长期是动力

  上海证券报 俞险峰

  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都认为,IPO新规的出炉,对当前市场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有限。比较IPO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市场人士指出压力是短期的,动力是长期的,也就是说,短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做多动力,但长期则可以不断蓄积A股市场长期牛市的动力,尤其是合规资金和优质股的上市,将夯实A股市场的长期走牛的基础。

  利多利空尚待考量

  青岛安信总裁李群认为,判断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关键在于三点:一是管理层是否转变管理模式,使IPO能够真正为市场补充健康的血液,使得我们资本市场真正能过渡到注册发行和成为一个买方市场。二是新股发行定价的合理程度,一些大企业的上市定价高低尤其重要,只要价格合理甚至偏低,相信市场并不缺少资金,但价格如果被高估,那么对市场的打击将是巨大的,最好的例子就是2001年中国石化的发行和2003年底长江电力的发行对市场产生的不同影响。三是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如果市场目前还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相信资金仍然会持续进场,就目前股权分置的解决情况来看,目前的市场上很多股票仍然具备投资价值,市场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甚至偏低。

  三大压力不应小觑

  江苏天鼎的注册分析师秦洪认为,IPO对A股市场带来的压力有三个,一是IPO后的新股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这必然会对A股市场的股价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目前估值较高的中小板块,极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股价下移压力。二是挤出效应。因为IPO后将带来新的优质股,而目前不少机构投资者仓位极重,甚至有些基金的仓位达到80%以上,为了建仓这些新优质股,极有可能对原先的重仓股予以调仓,从而在短期内对股价产生压力。三是资金压力,因为IPO后极有可能迎来大盘蓝筹股的发行高峰,需要较大的资金承接,因此,将稀释目前的资金存量。

  心理调整需要时间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分析师王艳认为,IPO新规则门槛提高,市场对未来融资压力的预期相对平稳。投资人对于未来融资压力的预期出现变化,从无法估计到可承受,这个转变将降低市场受到的冲击力。管理层对于增量资金的政策配套,将进一步减小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维护市场的稳定与供求平衡。不过,市场心理层面的调整仍需要一个过程,将造成市场短线的震荡和波动。不过,这种震荡相对可控,幅度也比较有限。

  避免踩上三类地雷

  面对即将到来的扩容压力,投资者如何做到避开风险而又不失去难得的投资机会呢?武汉新兰德的余凯指出,当前市场有三点不利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宏观经济过热,调控压力显现。虽然对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还是应该避开部分过热行业。二是股市上涨了400 多点没有很好的调整,不排除空方借IPO重启之机发力,投资者可短期获利回吐,避开风险。三是伴随着“新老划断”的实施,原非流通股的禁售期相继期满,相继进入流通状态。投资者在现阶段的操作上应尽可能避开原非流通股即将上市流通的股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5-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9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14:42 , Processed in 0.03496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