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5-30
|
|
G长运明显强于600026可能还有其它原因。
如这条信息
◇2006-01-18 *运 中石化系中的卧槽良驹 ■上海证券报
┈┈┈┈┈┈┈┈┈┈┈┈┈┈┈┈┈┈┈┈┈┈┈┈┈┈┈┈┈┈┈┈┈┈┈┈┈
进入2006年,资源瓶颈问题仍然是全社会最关注的议题之一,而运力紧张更加剧了
一些地方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资源产品的紧缺,目前我国东南部和中部地区类似
情况尤为突出,相关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投资人在关注油气资源类公司的时
候,是否可换个角度深入挖掘那些不仅在物流领域具有相当优势,而且存在被中石化整
合并购可能的公司呢?*运(600087)作为中石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与中石化关系非
常密切,未来存在并购可能。
中石化整合并购提速
2005年底,由于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中石化集团收到财政部下达的有
关通知,中央财政给予中石化集团公司一次性补偿人民币100亿元,其中中石化股份将
获得一次性补偿人民币94.15亿元。中石化获得巨额财政补贴,一方面意味着国内成品
油价格改革可能很快将实施;同时,中石化本身资金匮乏,在A股股改的关键时刻,此项
补贴有望给其整合下属公司、完成股改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而此前不久中石化在银
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100亿元,成为首家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如此
一来,中石化的现金流一下子变得充裕了许多,对旗下公司的私有化或整合并购的动作
不再是空中楼阁。
其实,近年来中石化已经加速了对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这不但是中石化对上市承
诺的兑现,也是对近年资源产品争夺、整合产业链的一大举措。2002年,湖北兴化的股
权转让开启了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的重组之旅。随后,中石化又用类似的模式开始了
对中国凤凰的重组,而2004年突然停牌的北京燕化,则是中石化整合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中石化所动用的现金已达到38.48亿港元。但由于旗下公司众多,业务范围大且股权
结构极其复杂,想要短时间内进行梳理并予以整合并非易事。而国内A股市场股改的全
面推开,以及未来全流通市场框架轮廓的逐渐勾画形成,则促进了中石化的整合步伐。
中国凤凰2005年10月份重组尘埃落定,2005年11月份就爆出中石化回购在港上市镇海
炼化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市场的震动。
题材炒作向纵深发展
2005年11月14日,中石化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及其控股的H股公司镇海炼化董
事会审议批准了中国石化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宁波甬联吸收合并镇海炼化的相关事宜。
回购完成后,镇海炼化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中石化所支付的收购总金额在76.72亿港
元左右。市场一度对中石化手中持有现金的充沛程度提出了怀疑,认为其进一步实施
大规模收购的"底气"不足,但上述提到中石化获得财政补贴以及融资动作频频,却从另
一个角度表明了中石化整合并购进程不但不会减缓,更会加速提升。
由于巨大的题材利好刺激下,国内A股市场相关的一批拥有资源优势的中石化系的
个股持续走强,齐鲁石化不是大盘本轮行情的领头羊之一,阶段涨幅却超过46%;扬子
石化前期股价破位后神奇拉起,最大涨幅也达到近44%;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中原油气
,阶段涨幅更是超过了55%,神奇的赚钱效应不得不令市场对中石化系个股重点关注。
但毕竟这批率先启动的个股累计涨幅已大,继续追高累加的风险也较大,挖掘类似的替
代题材、提前部署,或将成为后市跑赢大盘的关键。
垄断优势或将引来中石化青睐
*运是长江地区目前最主要的石油及其制品运输服务提供商,垄断优势十分明显
,且与中石化关系非常密切,中石化系统旗下25家子公司共持有公司19.44%股权,且这2
5家子公司已于近期把上述股权共同委托中石化集中管理和行使表决权,可以说中石化
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实际控制人。而公司目前第一大股东南京长江油运公司也仅持有
32%的股权,相近的持股比例容易引发股权之争。结合公司的运力垄断优势、与中石化
业务关系度高,不排除中石化为了整合系统的整个产业链,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竞争优
势,对*运这类物流优势企业实施并购的可能。
而且,公司保持长江原油运输垄断地位的同时,还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发展海上石油
运输,实施"由江至海"的发展战略。公司海上石油运输业务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随着
海洋运力不断增加,海运收入和利润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公司运输收入来自海上
的部分已由上年的27.24%增长到31.36%。200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1.76亿元,
同比增长45.9%,已超过2004年全年水平。同时公司股改后动态市盈率仅8倍,与国际
油运类公司相比估值水平偏低。被低估的价值以及股改实施完毕,*运的整体吸引力
必将大增,后市值得积极关注。
这说明,有人已经注意到可能的并购重组题材提前进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