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小神童

股市茶馆之一,股市经验大家谈,欢迎5年以上股龄的朋友来坐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小神童 at 2005-11-9 18:15
在股 ...




反对一下,股市里可以犯的错误实在太多了,人的一生也不可能全犯一遍、、、、

所以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可以获利的方法,哪怕每次只有一点点,一次次的重复下来才是正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个朋友近期操作580000的思路!!总结后说出我才是真的服了他!!!!

决定满仓操作的原因:
(1),消息面:
11月24日在香港财经网看到一则消息:05年全球最大的一次集资发行的2207.16亿股的中国建行将于11月27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2.35元一股,是在港上市H股中第一个全流通股,其中宝钢为发起人之一,握有面值一元的原始股数十亿股,发行价的每股溢价1.35元,上市后宝钢立即有数十亿元的收益。根据这一消息,联糸到去年宝钢增发时有关为银行改制而增发的信息是一至的,因此这信息判断为准确可信无疑。
结论:有戏!
因为宝钢既然有数十亿元的溢价收益,必带来业绩的提高,完全可抵消铁矿石的涨价及钢价下跌的负面因素,主力可能不会放过如此的炒作机会,而炒作的首选是权证5800,因不设涨跌限制并T+0。这是决定和判断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消息附后)
(2),技术面:
A,宝钢权证上市时曾暴炒三天,最高至2.088元,然后暴跌近七成。属严重超跌!
B,跟踪关注中,到了11月26日,上证跌24.76点,破1100点,而5800却暴跌了14.59%,如此恐慌中,当日换手却有86.81%,成受比前一天大一倍多,市场的如此恐慌,谁接走了那么多的筹码?肯定不是散户,因为5800上市三天后所参与的投资者都亏损累累,散户见它如见鬼,多数逃命的,有谁敢接?而第二天(11月27日)又是建行在香港的上市日,这就定下了27日操作的决心。
操作经过:
11月27日(建行在香港的上市日)开盘后的惯性下跌,于9:48分下跌3个点的0.70元全仓介入,原以为就此可启稳上升,不料最低探至0.682元,收于0.697元,微亏。
28日无操作,收盘0.765元。
31日:10时31分以0.86元第一次买出,获利23%,
     10时47分以0.85元二次买入,于11时10以0.94元卖出,获利11%,
     第三次操作本想保留不想公开,但一时忘了此事,却在14时05分在贴中公开了清仓价1.16元,其实是在11时19分以追高3分钱的0.97元买入的,获利19%,此次操作不算数。
操作分析:
前两次操作获利为34%,复利36%,本想利润最大化,赚取分时波段,其实难度很大。
结论:频繁进出,得不常失。
结束语:三天增值50%,没有惊心动魄,也不值得称赞,数字游戏罢了。只要没离开这游戏场,数字变大变小是平常事。但只要做到:看不明的不做、没多把握的少做,尽量少操作,我想,增值的机会可能会大点。
不因涨而喜,不因跌而悲,只因涨而防跌,只因跌而看涨。





附:相关信息报导


建行全流通妙手清障  

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12日,中國建設銀行的國際配售仍在熱烈進行之中。

在這個具備眾多耀眼特色的IPO(首次公開招股)項目中,其所有股份將在IPO之後完全轉為H股的首家全流通概念,無疑是市場最關心的焦點之一。

“建行全流通預示著一個微妙的信號,”國內一家H股公司的總經理透露,“最近,證監會正在制定有關國內企業海外上市,包括在H股市場上市的全流通細則。其中涉及不含A股的已上市H股公司股權分置的解決方式,和未來招股上市的新增H股企業的全流通規則。”

這一規則的具體內容尚在制定之中,由于大多數H股公司均是國有企業,海外上市涉及境內資本項目下外匯管制問題,因此,該規則最後還將征求發改委、商務部、外匯局、國資委等部門的意見。
  
兩大制度突破

建行作為在H股全流通的第一家內地企業,其方案早在三個月前已獲得政府允諾。

今年6月5日-6日,建行股東大會通過了全流通的方案,該方案隨後分別于6月9日和9月20日獲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批準通過。建行的H股招股書確認,此次全流通方案完全符合內地的所有法規,屬有效的法律行為。

此前H股的發起人股不能流通,並非受制于香港證券市場的政策。

“H股做全流通,必須要突破國內公司法和資本項下外匯管制兩大制度,”高斯比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投行部經理賈文中解釋,“目前,國內的政策法律環境已給建行突破阻礙全流通的制度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公司法》一百八十七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

面對這條限制國內企業在H股市場全流通的條款,公司法修改草案作了大幅調整︰“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在證券交易場所掛牌交易的,公開發行前的股東持有的股份自掛牌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對于後者,還可用H股公司上市之後發起人股東的一年禁售期加以限制。按照目前香港聯交所規定,上市企業策略股東禁售期為一年。主要股東無論何時必須持有最少30%股權。

而建行的大股東均在招股書上做出了更長期的保證。

招股書確認,建行的兩大內資股東匯金和建銀除非有超額撥售安排,否則將持有建行股份5年以上,而美洲銀行和淡馬錫從匯金手頭購入的股份的禁售期則為全球招股結束後3年。

建行突破的第二個難點是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問題。

此前不少H股公司已經運用的一個政策是︰如果國內公司在香港直接上市之前有外資股東,且外資股東投資國內企業的資金從國外流入,則當這家國內企業在香港上市之後,外資股東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可以申請轉為H股。

譬如在交通銀行香港上市之後,匯豐銀行持有的19.9%的非上市外資股,在得到有關部門批準之後,全部轉為H股。匯豐銀行承諾,2008年8月18日禁售期滿前,不會出售H股。

這意味著非上市外資股轉為流通H股已無阻礙,國內企業香港上市全流通的焦點,全部集中在了非上市內資股(發起人股份與上市前策略股東持有的股份)上。

交通銀行IPO之後部分內資股性質變化,透露出些許先機。

交通銀行在全球發售之後,除財政部和佔比例28.41%的其他股東(大多為內資股)所持股份不流通之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2.37%)和匯金公司(6.68%)所持股均將轉為可流通的H股,禁售期為1年。

前述國內H股公司總經理分析,對此,外匯局也不無擔憂︰內資股股東一旦轉為H股並把股份加以拋售之後,變成港幣的資金要轉換為人民幣入境,必然對外匯當局造成巨大的結匯壓力。

不過這一擔心將隨著QDII的放行而自然化解。

目前,除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大多數國內企業被禁止投資海外市場,包括港股。這位總經理認為,“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大型國企考慮在香港市場上市,這些H股公司上市之後的溢價和收益分紅,均被可投資港股市場的香港財團、海外機構投資者獲取,國內機構投資者只能望而興嘆。”而一旦亮出QDII的通行證,內資非流通股轉為H股後,則可在禁售期滿後拋售H股,再投資其他有價值的港股或其他海外市場的證券產品,並相應減輕結匯壓力。

全流通溢價幾何

無論H股全流通要突破多少舊有障礙,擺在發起人股東和上市前入股的戰略投資者面前的,仍是無法抗拒的誘人盛宴。

隨著全流通腳步的臨近,持有的交通銀行99.74億股的財政部,與首都機場集團、上海煙草集團、雲南紅塔集團、山東電力集團等加總持有20%以上股權的內資股東,將分享轉換為H股之後的高溢價收益。

截至2005年10月10日,交行收盤于3.275港元。財政部持有99.74億股交行股份的成本為面值1元。簡單計算,其中的差價收入239.97億人民幣(以1港幣/1人民幣=1.04計)。

2004年7月,交行向一些國內老股東發行並出售了6.31億股股份,以換取約人民幣11億元的現金。如這部分成本在1.74元的股份轉為H股,也可坐收將近一倍的可觀利潤。

上市後,建行所有股份全部轉為H股之舉動,更是為所有的非流通股股東提供了蔚為可觀的獲利空間。

目前,建行的招股價格區間為1.8至2.25港元。即使以區間下限1.8港元計算,匯金公司(持股1381億股,成本為面值)、建銀投資(206.92億股、成本為面值)也將分別獲得1204億人民幣、180.43億人民幣的全流通溢價。

另外3名發起人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和長江電力(共發行80億股份、每股面值1元的發起人股份),亦可分享69.76億人民幣的投資收益。

外資股東中,美國銀行(持有174.8億股,每股成本約1.155元)、亞洲金融控股(持有99.06億股,每股成本約1.195元)分別獲125.33億人民幣和67.06億人民幣溢價。

“全流通的好處除了顯而易見的賬面收益外,另一重要的意義在于H股市場將因全流通概念而被重新估值。”西南證券研究員周興政表示,“H股估值將被提升,且和香港藍籌股、紅籌股以及其它類型股份全面接軌。”


本文已經《21世紀經濟報道》授權刊登

趙潔 上海報道 返回主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后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分析市场人人都能看到的信息背后的信息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带来超额回报!!!!
佛学对修身有大大的好处,其实有时不是别人打败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心魔打败了自己!!!!向版主学习了!!
参与人数 1 +8 时间 理由
淡雪 + 8 2005-11-10 06:24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分析也赚了一倍的利润,可惜没敢多留。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能走到资金管理这一步,真是不容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ihaixin at 2005-11-9 12:49
马后炮

我就知道有人会不加思索的这样说!!!
可我想问你,你认真的看完了我贴的帖子了吗????
你的操作成绩如何???
你敢在前期的大盘不好的大环境满仓操作580000吗,没这能力,就好好静静心好好学习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ihaixin at 2005-11-9 12:50
我没分析也赚了一倍的利润,可惜没敢多留。呵呵


朋友,请问你入场操作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买入580000,总应该有理由的吧,说说你的理由,总不会是梦到的吧!!!呵呵!!!
共同提高!!!!
求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size=-2]祝茶馆生意兴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小神童 at 2005-11-9 12:46
大家都知道趋势线的画法。将逐个高点相连形成上升趋势线。将逐个低点相连形成下降趋势线。。这条趋势线上的点越多,说明趋势越稳定。。

偶就不明白,趋势形成的时间越长,变盘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怎么又有趋势线 ...


趋势线上的点越多,说明趋势越稳定。。 对

趋势形成的时间越长,变盘的可能性就越大 。。 也对

这两句没矛盾啊,我们就是应当多关注那些稳定情况下的变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新手,听听几位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融大哥曾对趋势有惊人之语,可惜也不来这坐坐,发表一下高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炒了十三年,找个地方坐一坐。

这是我今天些的帖:

盘面观察:主力为什么要抢中小板(小盘股)?

前几天,我就说,要高度重视中小板的G股,并且说,总有一天主力要把小盘股抢光。今天,果然中小板G股发威,满盘红光。

那么主力的意图在哪里呢?我认为是战略性的举措。

我认为有四个理由:

1、股改全流通,实际上就是扩容,那么总股本小的小盘股就是宝贝。在资金面不宽容的情况下,小盘股对主力来说,更容易掌控制,过去基金扎堆拿的大盘股,已经过了行业周期,拉抬小盘股就是新的炒股周期了。

2、在“十一五”的规划下,行业周期行业景气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不看好的,现在可以看好,现在好的,长远看又不好。所以,主力在换仓过程中,对船小好调头的小盘股,抱有更大的希望。

3、中小盘代表了我国私有经济的发展,是国退民进的试验田,它的发展速度,从整体上说,要高于国营企业,这也是主力看中并敢做的内在原因。

4、在传闻即将实行T+0的制度下,小盘股更是券商们施展拳脚的好地方。谁掌握了小盘股,谁就占领了T+0的制高点。

通过盘面的变化,我在这样猜想主力的意图。不知道对不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吸引网大哥来这小小茶馆。偶万分荣幸。。看来这里越来越热闹了。。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疼你的拖鞋 at 2005-11-9 20:54
5年能走到资金管理这一步,真是不容易


兄弟好久没来了。。希望常来坐坐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beibear at 2005-11-9 22:36
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一样,只是角度不同,而且我认为技术分析理论也没有走多远.
重要的不是技术分析本身.
而是正确的使用技术分析
怎样与实际操作完美的结合
根据分析目的怎样串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理念



技术是有学完的那一天的,但对技术的理解确是有千差万别的。就如武林秘籍,招数就那么几着,总可以学完的,但心法却要不断的参透。。否则只能练成九阴白骨爪式的不伦不类的武功。。其实招式和心法本来就是一体的,但有人硬要把他们割裂开来,谁也没办法。。。

山水大哥的帖子就是上好的上乘心法。。

[ Last edited by 股市小神童 on 2005-11-9 at 23:51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richwood at 2005-11-9 23:01
偶是新手,听听几位的


哥哥谦虚了,希望多发表真知灼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2:37 , Processed in 0.03004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