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5-27
|
|
我也了解一些研究员的情况,说实话,也没那么容易.
说是和中高层,基层去了解情况,可是并不容易接触到他们.特别现在大部分公司的生产车间,都是封闭的,没有什么董秘之类的带着你,你根本进不去.很多即使抓住1/2个人问,也问不出什么.至于其他中高层,财务和销售的人都很警觉,除非你和上面关系处的很好,或者私下个人之间"沟通"的特别好,否则根本蹦不出几个有价值的消息.现在的上市公司不要太精啊,券商\基金的过去他们也要看看规模\地位,小一点的券商或基金过去他们还不怎么积极相应呢.
所以,其实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和高层搞好关系是现实所迫.他说明明年业绩增长30%,他就能给你做出来.他说今年费用可能高一点,年底就能从什么乱七八糟的管理\营销费用,营业外支出摊出来.
请问,现在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以报表是真实可靠的为前提的吧,那么多的年报\季报点评.可那些报表的可信度有多高,能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可你这研究员只能认定它是真的.
至于什么经营策略,管理之类的就更可笑了.说句不好听的,有多少研究员熟知企业管理,多少是有实业经验,很多毕业不过几年的研究员,有的也只是金融方面的一个文凭,就开始评述这个企业策略不对,那个规划不现实,难道他们真的比企业里干了几十年的行业老手更有企业和行业经验吗.
很多评论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就举例五粮液03年底提价,它准备提的时候,有多少研究员提前预见这个决策会引起通路体系和市场的不良反映的?提价本来是白酒企业惯用的提高盈利的一种手段.后来真正五粮液销量下去了,研究员都开始写,由于提价政策的失误......要是五粮液和经销商没搞毛,八成现在的评述就是"提价带来了公司更高的赢利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