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即将再度出击!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鬼域之鼠
浏览:44883
回复:7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管理层正选择一个好时机,来发布政策性利好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应该关注的,不是股市要下跌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在什么时间,将出台政策性利好的问题。不要担心政策的资源是否已被耗尽,只要中央政府还有控制政治、经济的能力,就能够有资源做爱做的事,也不要以往年行情的季节性,来对待当前的实际情况。随着尚福林执政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他正在选择一个较好的时机,来发布政策性利好。
目前市场有两种现象,一是认为股改完成后,的政策资源就不多了;二是股市一到年底总是没有行情,资金抽紧,因此对于目前的行情看淡。基于我们近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认为,政府搞好当前股市的急迫性,甚至要高于“国九条”出台的时候。这就决定了,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向上的大趋势,已不可能再回到一千点,使中央政府的努力前功尽弃。
而中国资本市场毕竟是处在制度化建设的初期,甚至可以说,有制定不完的政策,处理不完的矛盾,做不尽的事,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政策资源,不可能如市场想象中的使用殆尽了。另外,应该来说,尚福林在股改过程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股市自身运行的要求,是配合的非常好的。对于尚福林来说,目前只需要掌握一个出台利好的时机,对市场行情而言,就是下跌以后上涨空间的问题。
至于这个时机,会配合市场调整的需要,但我们认为,这个时机已不会太久,充其量在1100点左右(项怀诚不久前就直白的指出1100点具有投资价值)。而对机构而言,无论是此前上涨后,进行持仓结构的调整,还是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中国未来经济的侧重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他们的布局,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的热点的产生,已经在酝酿当中了。
至于下一步市场的热点,我们认为,无论是新能源概念,还是我们一直认为的,以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夺取更多垄断资源的央企,都理应在中长期看好,同时,最近以钢铁为代表的央企,都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这里面也有机会。而另一个机会,则在中小板的IPO上。
或者说,主板今后的特色是以垄断性资源,以央企作为一个平台,而中小板则以新上市的高价值股票形成热点,但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效益的支撑,这也将证实我们此前的判断:《“效益型行情”必将取代“保票行情”》。而目前的下跌,也应该理解成,为迎接“效益型行情”而作出的调整。
高级官员吹响大决战“冲锋号”
在经过股改近两个月的攻坚战后,所有难关的突破口都已经打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中央的要求下,加快步伐,尽快完成改革,确保中央宏观经济战略规划的实现。分析员注意到,昨日权威媒体以权威人士的话表示,近期将加快股权分置改革节奏。恢复新股发行不会等到所有上市公司都解决完股权分置问题,但也不能太早。在分析员看来,这就是高级官员为股改进入大决战吹响的“冲锋号”。
据权威媒体报道,这位权威人士表示,目前已有占流通市值20%左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改,近期将加快股权分置改革节奏。改革速度太慢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他说,对于股改中出现的问题,如内部人控制、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沟通等,都注意到了,国资委及对此都有相关的操作规范,要尽量避免改革进程中出现大的违规行为。从此权威人士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管理层的计划中,在各个难关已经形成突破的情况下,用冲锋的形式迅速结束战斗是最低成本的做法,毕竟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经不起时间的消耗。这也是分析员一再强调的,不能因为股改而耽误证券市场的发展大计。这一点,政府考虑问题时显然不是用理论去设计。
同时,分析员判断,根据此权威人士的态度,后面加快股改的速度应该已经没有疑问,而到底有快则要视乎整体推进的市场状况。我们认为,在年底完成50%市值的股改是可行的,也是完成可能的,甚至更高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改革已经是党中央经济策略的重中之重,因此,股改后期的部门阻碍会越来越小,在前面标尺的作用下,后在股改已经具备了加速的可能。
同时,根据此权威人士的说法,后面的股改管理层可能更注重速度,而对于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或会不过分追究。这也就是所谓的避免大的违规,小的方面违规不会影响到股改的进程,但是在股改完成后的清扫战场时,或会有新的说法。
该权威人士同时认为,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已完成股改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市场的投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净资产可能还是一个考核指标,但股票市值将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要考虑在监管上如何适应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的市场环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如何吸引国内优秀大企业到A股上市,他说,增加A股的吸引力是关键。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是有潜力的,要利用股改契机加强基础制度建设、降低市场风险。言下之意是指,股改的一个伴随任务将是降低调市场风险,这显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完善制度,治理券商,规范机构,另一方面则并不希望市场在股改过程中产生太多的泡沫,这也就决定了在后面四个月的转折期中,市场向上扩张的空间有限。
我们仍然认为,在股改过程中仍然是市场投资力量的转化期,在投资行为的重新确认过程中,目前就是实力资金的战略准备期。所以,悲观是没有必要,坚定信心仍是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亦认为,市场是大家共同的市场,对于管理层的改革,我们应该给以支持。毕竟,是想搞好这个市场的。(博览财经 开利财经) |